测绘与测绘投影教案

合集下载

测绘技术的地图投影方法

测绘技术的地图投影方法

测绘技术的地图投影方法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表达工具,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地图投影方法则是制作地图时最关键的一环。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上的三维空间信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三维物体,将其表达在平面上难免存在一定的失真。

因此,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成为了测绘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圆柱投影。

圆柱投影将地球展开为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将该圆柱体展开为二维平面。

由于圆柱的性质,该投影方法在东西方向上的距离比例是保持不变的,因此适合用于表达大范围的区域,例如全球地图。

而由于北极圈附近地区的纬线收敛,使用圆柱投影在这些地区会出现严重的纬线收缩,导致地图上的区域变形。

因此,在制作具有高纬度地区的地图时,需要选择其他投影方法。

接下来是常用的另一种投影方法——圆锥投影。

圆锥投影是将地球展开为一个圆锥体,然后再将该圆锥体展开为二维平面。

与圆柱投影不同的是,圆锥投影在纬线上的距离比例是保持不变的,因此适合用于表达狭长区域,例如经线较少的地带。

但是,圆锥投影在缩小或放大区域时会产生纬度方向的扭曲,尤其是靠近圆锥顶部的地方。

因此,在制作具有高纬度地区的地图时,同样需要选择其他投影方法。

而在山区或海岸线地带,常常使用斜轴投影。

斜轴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部分投影到一个与赤道夹角不为零的二维平面上。

由于斜轴投影可以随意选择倾斜的角度,因此适用于山区等局部地区的地图制作。

这样一来,地图中的山脉、岗位等地貌特点可以得到更加真实的表达,便于地理分析与统筹。

然而,斜轴投影在传统地图制作中往往被忽略,因为它需要更多的计算与处理,并无法在全球尺度上进行应用。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地图投影方法,例如等面积投影、等角投影等。

等面积投影保持了地球上不同区域的面积比例关系,适用于需要区分不同地区面积的制图任务。

等角投影则保持了地球上不同区域的角度关系,适用于需要准确测量角度的地理分析。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教案)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教案)
其次,我发现学生们在视图绘制的精细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标注尺寸和细节处理上,容易出现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专门的练习,重点训练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和尺寸标注的规范。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非常活跃,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但在分享成果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逻辑梳理不够。我打算在下次的小组活动中,提前给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学难点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几何体,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想象。
-投影变换的理解,包括如何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转换成二维平面上的视图。
-视图的精细绘制和尺寸标注,如何确保视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对透视图的理解,以及如何将透视图与实际物体对应起来。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如何将传统视图绘制方法与现代化工具相结合。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1.投影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斜投影
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等轴测图
3.视图绘制方法与步骤
-确定投影方向
-绘制主视图
-绘制俯视图Leabharlann 左视图-标注尺寸和细节4.空间几何体的视图识别与应用
-立方体
-球体
-圆柱体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透视图的理解,我会通过实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视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从给定的视图重建三维模型。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图投影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图投影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图投影在测绘技术中,地图投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将球体的三维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

由于地球的形状不是完美的球体,所以需要进行地图投影,以便在平面上准确地表示地球的地理特征。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将球面上的地理信息投射到平面上,保持尽可能多的地理属性和空间信息,使其真实、准确、可靠。

然而,地图投影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它会产生一些变形,如面积变形、形状变形和方位变形。

因此,在选择地图投影方法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并选择最适合的投影方法。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平面投影。

圆柱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射到一个切割的圆柱体上,然后展开为平面。

这种投影方法适用于广大的纬度带地区,如赤道附近的地区。

圆锥投影则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射到一个切割的圆锥体上,然后展开为平面。

这种投影方法适用于低纬度地区,如南北极附近的地区。

而平面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直接投影到一个平面上,通常选择其中一个极点作为投影的中心。

地图投影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地图的应用和需要。

比如,如果需要一个较为真实地表现大陆形状和面积的世界地图,可以选择等面积投影,如阿尔伯茨等积投影或谢纳斯可持续投影。

如果需要一个适用于航海和气象预报的地图,可以选择等角投影,如兰勃托等角投影或墨卡托投影。

而如果需要一个适用于火星或其他行星的地图,可以选择其他投影方法,如正轴等面积投影。

在地图投影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地图投影的精度取决于输入的地理数据和投影的参数设置。

因此,在进行地图投影时,需要使用高质量的地理数据,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投影的参数,以保证最终地图的准确性和精度。

此外,地图投影还涉及到坐标系统的选择和转换。

地图投影后的地图通常使用平面坐标系统来表示地理位置。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如UTM坐标系统、国家格网、等高线坐标系统等。

因此,在使用地图时,需要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以确保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与实际相符。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方法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方法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方法地图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地球表面分布的重要工具。

地图的制作需要将三维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这就涉及到地图投影方法。

地图投影方法是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数学模型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投影到平面坐标系上,从而实现地球表面的可视化呈现。

本文将介绍地图投影方法的背景、基本原理和常见投影类型。

一、地图投影方法的背景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制作和使用地图,最早的地图是手绘的,根据实地测量数据画出地形图和地理要素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手绘地图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较大尺度下的地图制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变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图投影方法被引入到地图制作中,成为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图投影方法的基本原理地图投影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的映射,将地球表面上的点通过数学模型映射到平面坐标系上。

然而,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而平面是一个二维的几何形状,因此在进行地图投影时必然会遇到形变问题。

地图投影方法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映射模型和参数,以最小化形变问题。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有不同的映射模型和参数设置,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投影形式和性质。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圆柱投影、锥形投影和平面投影,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投影面和投影中心。

三、常见的地图投影类型1. 圆柱投影圆柱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柱体上,再将圆柱体展开为平面,得到地图的投影结果。

常见的圆柱投影方法有兰勃托投影、墨卡托投影和麦卡托投影等。

兰勃托投影以赤道为标准圆柱,墨卡托投影以赤道和某一经线为标准圆柱,麦卡托投影则将整个地球表面展开为一个圆柱。

圆柱投影方法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和应用,广泛用于大尺度的地图制作,特别是航海、航空等领域。

然而,圆柱投影也存在着形变问题,纬线上的形状和面积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2. 锥形投影锥形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锥上,再将圆锥展开为平面,得到地图的投影结果。

常见的锥形投影方法有兰布托投影、阿尔贝托投影和极射投影等。

投影地图实践教案设计意图

投影地图实践教案设计意图

投影地图实践教案设计意图教案标题:投影地图实践教案设计意图教案设计意图:本教案旨在通过投影地图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熟悉地图的使用方法,掌握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本教案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地理知识,简要介绍地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投影地图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图投影方式,如等经纬度投影、等距离投影等,并解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 介绍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标记,如地理要素的符号表示、比例尺的使用等。

3. 实践活动(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投影地图和一份实践任务。

-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利用地图上的信息解答问题,如标注特定地点、计算两地距离等。

-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分享和总结(10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引导学生总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通过实践活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5. 拓展活动(10分钟)- 提供一些额外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应用地图知识解决问题,拓展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互相合作等。

- 收集学生完成的实践任务,评估他们对地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地图的使用方法和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得到了促进。

如何解决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转换与投影问题

如何解决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转换与投影问题

如何解决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转换与投影问题测绘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学科,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和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进行测绘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坐标转换和投影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坐标转换与投影问题。

一、了解坐标转换的基本原理在测绘工作中,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因此常用的坐标系统是基于地理坐标系的。

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将地理坐标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以方便计算和绘图。

坐标转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变换公式将地理坐标系的经纬度值转化为平面坐标系中的x和y坐标值。

二、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方法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根据工程的需要和数据来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方法非常重要。

常见的坐标转换方法包括无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和模型转换等。

其中无坐标转换是指直接使用已知坐标点的经纬度值作为基准点进行统一坐标计算;参数转换是指通过已知的参数进行坐标转换,如七参数、十参数等;模型转换则是通过已知的数学模型进行坐标转换,如莫尔威斯转换、高斯投影等。

三、解决坐标转换时的误差问题在进行坐标转换时,由于计算精度和数据采集误差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为了解决坐标转换时的误差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基准点和控制点,使得转换后的坐标与实际测量值尽可能接近。

2. 进行误差分析,了解误差来源和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3. 根据误差的分布特点,采用适当的插值和平滑方法,提高转换结果的精度。

四、了解常见的投影方法投影是指将地球上的经纬度坐标投影到平面坐标系中。

常见的投影方法包括等经纬度投影、等角度投影和等距离投影等。

在选择投影方法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来确定合适的投影方法。

五、解决投影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在解决投影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使得投影结果符合工程要求。

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导致投影结果的形状和精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

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技术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技术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技术解析地图投影技术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地球上的三维空间转化为平面地图上的二维表示,使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

在地球表面无法完全展示在二维平面上的情况下,地图投影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地图投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上的位置坐标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映射到平面坐标系上。

这个过程中,地球上的物体形状、大小、方位关系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因此,地图投影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

最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是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平面投影。

圆柱投影是将地球的经纬线投影为平行的直线,常用于制作世界地图。

圆锥投影则是将地球的经纬线投影为收敛的直线,常用于制作区域地图。

平面投影则是将地球的一部分区域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如通常所见的分幅地图。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在地图的形状、大小、方位关系以及面积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例如,在圆柱投影中,纬度线与经度线呈直角交汇,形成矩形网格,但是在南北极附近会出现严重的形变。

而在圆锥投影中,纬度线呈弯曲形态,但是在高纬度地区仍然会存在形变问题。

平面投影则通常以特定的地点为中心,保持该地点周围区域的形状关系,但是离中心越远的区域形变越严重。

为了解决地图投影中的形变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投影方法。

其中,等积投影被广泛应用。

等积投影即尽量保持地球上的面积关系不变,以减小面积上的形变。

在这种投影方法中,经纬线会出现弯曲,形成大小不等的网格,但是面积比例相对较为准确。

除了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投影方法,如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投影等。

这些投影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区域的地图制作,如导航地图、航海图等。

在这些地图中,为了满足特定要求,投影方法不仅要考虑地图形状、大小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考虑地图的方位关系、角度等因素。

除了基本的地图投影方法外,数字地图制作与地图投影技术的结合也成为测绘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数字地图制作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信息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地图投影技术将结果呈现在二维平面上,实现对地球的全方位展示。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方法与选择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方法与选择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方法与选择地图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导航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对于广大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而地图则是平面的,因此如何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信息转化到平面上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地图投影方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地图投影方法简介地图投影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地理信息转化为平面上的二维图像。

地图投影方法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等角、等积和等距投影等。

1. 等角投影等角投影方法保持地球上各个地点的角度不变。

这种投影方法在地图制图中常用于表达地球上各个地点的方位关系,特别适用于航空和空间研究等领域。

2. 等积投影等积投影方法保持地球上各个地区的面积比例不变,但在地点的形状和距离方面可能存在变形。

这种投影方法常用于制作表达地理分布、资源分布和人口密度等的主题地图。

3. 等距投影等距投影方法保持地球上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比例不变,但在面积和形状方面可能存在变形。

这种投影方法常用于公路、铁路和旅游地图等需要准确测量距离的应用领域。

二、地图投影的选择原则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选择地图投影的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投影方法。

1. 应用需求首先,选择地图投影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目的。

例如,如果需要反映地球上各个地点的变形关系,可以选择等积投影方法;如果需要准确测量地球上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选择等距投影方法。

2.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选择地图投影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区域的分布会对地图投影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和要求,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该地区的地图投影方法。

例如,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球体,通常采用伪等积投影方法;而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常用等距投影方法。

3. 缩放需求缩放是地图制作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制图基础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A0、A1、A2、A3、A4为5种二.比例(GB/T14690-1993)原值比例1:1 放大比例2:1 缩小比例1:2注:(1)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标准的尺寸数值必须按零件设计尺寸标注。

(2)角度的大小与图样的比例无关。

三、图线(GB/T4457.4-2002)1.图线的应用基本线型 15种2.画图线时的注意事项:(1)虚线与虚线,虚线与实线相交应以线段相交。

(2)点画线应以线段相交,并超出轮廓线3-5mm。

(3)图线相切,应以切点相切,以较宽的图线的宽度。

四. 字体(GB/T14691-1993)要求: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五. 尺寸注法(GB/T4458.4-1984)1.基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等于他尺寸数值与准确度无关。

2)尺寸应以mm为单位,并不用标注。

3)尺寸应是机件完工尺寸,即成品尺寸。

4)尺寸只标注一次,标注在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标注尺寸的四大要素:尺寸界线, 尺寸线, , 尺寸线终端,尺寸数字1).尺寸界限—用细实线绘制,与尺寸线垂直,超出尺寸线的终端2-3mm,并有三种情况。

2).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与所注的线段平行,圆或圆弧上标注时尺寸线应通过圆心。

3) 尺寸线终端-机械图样中一般采用箭头和斜线终端形式。

长≈4d(宽度)4)尺寸数字(1)一般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左方,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2)尺寸线为水平方向,尺寸数字由左向右书写,字头向上(3)尺寸线为竖直方向,尺寸数字由下向上书写,字头向左(4)倾斜尺寸保持字头仍有朝上的趋势,但在30度内尽量不注倾斜尺寸,以免看错。

3、标注尺寸的注意点:(1)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尽量集中,方便看图。

(2)先外和内,先大后小,总长、总宽、总高尺寸要标全。

六、绘图工具: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与分规、绘图铅笔、(“B”和“H”)其他绘图用具(比例尺,量角器,绘图纸,橡皮,擦图片,胶带纸)七、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1、基本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2、向视图: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有字母、箭头标出。

3、局部视图:局部视图是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4、斜视图:将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八、剖视图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的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的图形,允许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称为半剖视图。

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的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4、剖切面的种类:单一剖、斜剖、旋转剖、阶梯剖、复合剖五种。

1)单一剖切面:单一剖(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斜剖。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

阶梯剖3)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

(旋转剖)九、断面图1.移出断面: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

2、重合断面:画在视图轮廓之内的断面。

3、断面图的标注1)、移出断面图的标注(1)对在未画在剖切线延长线上断面。

1)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图及在视图中断处的对称移出断面图,不必标注,2)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图,省略字母。

3)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图可省略字母。

4)按投影关系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图,可省略箭头5)不按投影关系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图,标注齐全2)、重合断面:画在视图轮廓之内的断面。

十、局部放大图画局部放大图时应注意:1).局部放大图可以画成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2).绘制局部放大图时,应在视图上用细实线圈出被放大部位。

3).同一机件上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当图形相同或对称时,只需画出一个。

4).必要时可用同一个局部放大图表达几处图形结构(局部放大后再局部放大)十一、零件图1、零件图的内容1)一组图形(主视图、左视图、剖视图、局剖放大图、断面图等)2)一组尺寸3)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形状和位置公差4)技术要求:未注圆角、倒角要求; 热处理、表面处理(调质、正火、渗碳、渗氮、发黑、磷化等5)标题栏:零件名称、图号、比例、材料等。

2、零件的类型: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3、零件的视图选择1)主视图的选择:工作位置、加工位置、便于画图的位置2)其他视图的选择4、尺寸标注:(1)尺寸基准(2)定形尺寸(3)定位尺寸:1)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1)重要尺寸一定要从基准处单独直接标出。

(2)在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直线标出联系。

(3)尺寸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4)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5)理论正确位置的尺寸标注应围以框格5、尺寸的极限偏差1)尺寸公差带:由公差带大小(标准公差IT)和公差带位置(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2) 标准公差:系列分为20个公差等级,(IT01~IT18)公差依次增大,精度逐级降低。

P15表1-2-13)基本公差:系列为孔(A~ZC)和轴(a~zc)28个基本偏差,相对零线位置分上偏差(ES)和下偏差(EI) P16图1-2-34)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公差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P16图1-2-45)公差带代号表示方法:可用三种形式表示。

P156)一般、常用和优先公差带选用:。

选用时先“优先”、再“常用”、后。

“一般”。

P17图1-2-5、图1-2-67)基准制的选用:(基孔制、基轴制)。

配合时优先采用基孔制(基准孔)。

基孔制其特点为下偏差为零,偏差代号“H”。

基轴制其特点为上偏差为零,偏差代号“h”。

8)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根椐零件应用范围和加工的经济精度来选用。

P17~18表1-2-29)配合选择:先确定基准制和公差等级后再根椐配合性质确定其基本偏差代号。

配合的性质(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取决于间隙式过盈的大小。

间隙配合:轴的基本偏差(a ~ h)孔的基本偏差(A ~ H)间隙由大变小。

过渡配合: 轴的基本偏差(js ~ n)孔的基本偏差(JS ~ N)间隙由大变小,过盈从小变大。

过盈配合: 轴的基本偏差(p ~ zc)孔的基本偏差(P ~ ZC)过盈从小变大10)基本公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查表(常用和优先公差带)P18~22表1-2-36、配合的标注方法1)极限偏差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形式的三种形式。

2)标注时应注意上下偏差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后的位数要相等。

3)注意在轴和孔与轴承的配合中的的配合要求。

7、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1)形状及位置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p38表1-4-1形状公差有4个特征项目、形状和位置公差特征项目2个特征项目、位置公差8个特征项目。

(1)公差框格:公差特征号、公差值、基准要素p38图1-4-3、2)被测耍素(1)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表面,箭头置干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3)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3)公差带: 常用的形位公差值(基本尺寸小于250,形位公差等级5至12)当公差带的范圆为圆时,在公差值前应加P39表1-4-2、 p40表1-4-3 p40表1-4-4 、表1-4-2~54)基准要素1)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的短横线(粗线)应置于外轮廓线口。

2)当基准要素是轴线、中心平面时则基准符号中的细实线与尺寸对齐。

3)单一基准要素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字母顺序标是根据实际加工中的基准顺序标注的。

E、I、J、M、O、P、L、R、F九个字母不采用。

4)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可写在一起,用横杠连线时用作公用基准测量,用框格分开时分开为基准测量,5)公差值的选用原则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

(平面度小于平行度)2)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轴线的直线度除外)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尺寸精度)6)形位公差的识读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形状位置符号--公差值8、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意义2)、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及意义(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常用不标(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3)轮廓最大高度(Ry)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1)标注位置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延长线丘,尖端指向并接触材料表面。

(2)数字及符号方向按规定标注。

(3)同一平面只标注一次,并可以引出标注。

(4) 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可标注在图纸的右上角。

(5)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只标注一次。

(6)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表面粗糙度有细线画出分界线。

(7)中心孔、倒角、圆角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

(8)螺纹、齿轮、渐开线花毽等工作表面没画出齿形时的标注方法。

4)不同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P31表1-3-49、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未注圆角倒角要求热处理要求铸件的表面质量要求等。

十二、键标准的应用1、键的主要参数和基本尺寸:平键是标准件,故键和轴槽、键和轮毂的配合是基轴制配合。

键的宽度“b”,选择依据是键槽所在轴或轮毂的直径。

P29图1-3-2 P29表1-3-1十三、螺纹一、螺纹五要素牙型、公称直径、导程、线数、旋向二、螺纹的规定画法1、外螺纹的画法:外螺纹的大径和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小径用细实线并画出倒角。

垂直轴线投影面外螺纹大径用粗实线,小径用细实线画3/4圈2、内螺纹的画法:内螺纹的小径和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大径用细实线。

剖面线画到粗实线。

垂直轴线投影面内螺纹小径用粗实线,大径用细实线画3/4圈。

3、螺纹(蜗杆)牙型形的的画法:可用局部放大图画出齿形。

十四、齿 轮一、齿轮五要素模数)(m 、压力角)20(0、齿数)(z 、精度等级(GB/ 10095-1988)1、齿轮的规定画法:1)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线画;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细点线画;齿根圆用细实线,也可省略2)在剖视图中,齿根线用粗实线,末剖的视图齿根线可省略。

3)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按不剖处理,不画剖面符号。

2、内花键的规定画法:1)在与轴线平行的剖视图中,剖切到的大径及小径用粗直线,未剖到的大径及小径可省略。

2)在垂直于轴线的投影面上,用局剖视图画出全剖齿形,内花键的倒圆规定不画。

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P62图1-7-21)圆柱齿轮精度(四个方面):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接触精度、齿侧间隙、2)圆柱齿轮精度标准:三个公差组12个等级,1级最高,低次降低,按功选取。

3) 圆柱齿轮侧隙:共有十四种,代号用大写字母(C 、D 、E 、F 、G 、H 、J 、K 、L 、M 、N 、P 、R 、S ), 齿轮侧隙代号的代号的标注中用两个字母表示齿厚上、下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