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爱你,我终生的选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当那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每当那一片旗帜在晨风中飘然扬起,我都会默默对自己说:爱你,我爱你。
温柔如你,如柳的爱抚,如被窝的温暖,你给远方的赤子最温柔的爱。
建国初期,西方列强对你虎视眈眈,不仅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连你的幼子也不放过!当太平洋那端传来你的孩子——钱学森、钱伟长急切的求救,你丝毫也不曾耽搁地发出你深切的呼唤,毫不犹豫地展开了你温暖的怀抱。
终于,怀抱赤子忠心的游子回到了最爱的母亲身边。
傲岸如你,如山的雄伟,如钢铁的臂膀,你给热血的华夏大地撑起一片不屈的天堂。
没有人会想到曾经的盟友也会背叛,没有人会想到曾经的帮助也会变成刺你的剑。
当苏联背信弃义的撤走全部援华物资和专家,当苏联苛刻地要求返还所有已耗尽的粮食果菜,你挺了挺本就坚挺的脊梁,担着这分外沉重的担子,领导你的人民走上了偿还外债的艰辛旅程。
即使如此,你也从不曾放弃你传承五千年的傲岸,从未放弃你与生俱来的傲岸不屈!飞腾如你。
如鹰的不羁,如火车的长鸣,你给贫弱的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建国初的一贫如洗,到现在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只能建造土坯木房到成功研制出战斗力极强的“歼-20”战斗机;从九十年代的“中国制造”到如今的“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你成就的何止是一国的梦想啊,真正堪称是一个世界的奇迹!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选择题课内部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竟.自由满载.(zǎi)榆阴.埋.怨(mán)B. 曾.记否彳.亍(cì)笙萧.火钵.(bō)C. 忆往昔.长篙.(gāo)河畔.凌侮.(wǔ)D. 万户侯.颓圮.(pǐ)浮澡.团箕.(qí)【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和字形的辨析和修改。
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
题中A项,竟.自由(竞)满载.(zài);B项,彳.亍(chì)笙萧.(箫) D项,浮澡.(躁)团箕.(jī)。
故本题选C项。
【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
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
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
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
(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
(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
(4)生僻字。
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
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
对于字形来讲在学习是要注意:1、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
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
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
2、加强练习。
3、学会区别同音字。
4、学会以音辨形。
5、学会以义辨形。
6、学会根据语境辨形。
字形题方法指点:1、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义。
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
2、要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比较。
如果对形声字的形旁表示的意义分析、理解得比较好,就能准确判断出词语的书写正误与否。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嗅梅(唐)无尽藏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人们以为美是风花雪月,美是茶余饭后的一种闲情。
但其实这些都是小美,还有一种更大的美,美有信念,也有道德。
让我们保持一颗好奇的的心,求知的心带上发现美的眼睛。
走到户外,探索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发现动物的珍奇,植物的生机,享受自然的美丽。
让我们听从内心的召唤,跟随自己的兴趣,做喜欢的事,面对困难勇敢说不。
心怀梦想,坚持到底。
学习刘洋式的探索美,焦刘洋,叶诗文式的创造美,祖国为你骄傲,世界因你而更美。
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会有黑暗。
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伸出你的手,把爱传播出去,用光照亮别人。
或许我们做不到最美司机吴斌叔叔那样超凡的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美无处不在。
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班级,融入集体,学会团队合作,才能克服自我的不足,创造集体的和谐美。
美是一座山,美是一片海洋,美是一缕清香,美还是一汪清泉。
美是父亲给你的一个温暖的拥抱,是母亲给你做的一桌香甜的饭菜,也可能就是身边的同学给你的一个微笑。
美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是需要传递的,有小我但是能融合,用大我去成全,这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拥有的一种境界。
我们从珍惜发现小美开始,滋养一个大美的生命,时刻准备着,把美传递出去。
如果说此刻,你发现了身边的美,那么请将这种美告诉你身边的人。
美同样需要集体的合作,当你把自己融入到一个班级,融入到一个年级,融入到一个学校,融入到社会家庭,甚至是这个国家民族。
那个时候美才能在我们的身边长久地停留,而且变得更加坚强。
伦敦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祖国体育代表团集体的美,体操梦之队,跳水梦之队,乒乓队,羽毛球队等等都让我们看到了团结与合作的美。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试卷语文试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两旁B.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非常:不同寻常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
题中D项,今义:有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死生亦大.矣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 则其至.又加少矣。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题中A项,形容词作名词,大事情;C项,意动用法,吧……等同;D项,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3. 下列句子句式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相同的一项是( )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 有碑仆道。
C. 当其欣于所遇D.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1-8题每题2分, 9-13题每题3分,共计31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霎时倩影稀疏没精打彩笼着轻纱B. 缈茫虚无缥缈隐隐约约嬉游无度C. 和谐有志竞成纤腰束素迁延顾步D. 风致丰姿绰约不绝如缕叶嫩花初2.对《采薇》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3.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女也不爽爽:愉快B.乘彼垝垣垣:坍塌C.将子无恕将:愿,请D.以我贿迁贿:贿赂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5.对下列各句中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竞周容以为度度:限度B.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C.苟余情其信芳信:相信D.忍尤而攘诟尤:好6.选出“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A.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B.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C.渐见愁煎迫时穷节乃见D.信而见疑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7.《孔雀东南飞》诗句中“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8.下列诗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几何: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遗:遗留。
C、忧伤以终老。
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何以:为什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歌.窈窕之章②羽.化而登仙③击空明..兮溯流光④舞.幽壑之潜蛟⑤泣.孤舟之嫠妇⑥西.望夏口⑦东.望武昌⑧顺流而东.也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⑩侣.鱼虾而友.麋鹿⑪不知东方之既白.⑫哀.吾生之须臾A. 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B. 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C. 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D. 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检测(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答案】B【解析】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军D.唯君图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B代词,这/副词,表商量;C如果;D代词,这件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此题考核课本内容,注意积累记忆。
3、选出只含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距关,勿内诸侯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令将军与臣有郤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已——矣,距——拒,内——纳;B 共——供,倍——背,C 说——悦,郤——隙,D知——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之力不及此..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答案】C【解析】5、下列句中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沛公起如.厕(去,往)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操:拿。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题(含答案)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与海德格尔和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突出地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不同,中国哲学家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曾先后提出过“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等著名的死亡哲学命题。
诚然,孔子也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他不仅发出过“逝者如斯”的感慨,而且还有“死生有命”的说法。
然而,他更为关注的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人为什么应当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惟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才使人成其为人,使君子成其为君子。
他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想告诉人们,离开了“仁”讲“修身”,只是徒讲形式而已,其结果不是不得要领,就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
而这归根到底又是因为惟有“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
孔子的“仁”,按照朱熹的说法,内蕴着两个层面:一为“忠”,二为“恕”。
曾子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是谓此。
但是,孔子所谓“忠”,无非是“尽己为人”,所谓“恕”无非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此,在孔子这里,“人”绝对不是克尔凯廓尔的“孤独个体”,而是一种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因而也不是那种“我-他”关系,而是一种“我-你”关系。
其实,孔子讲“仁者,爱人”,所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思想。
不难看出,孔子所赞赏的这种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乃至身家性命的仁者风骨正是基于他对人生和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刻体悟之上的。
与孔子讲“杀身成仁”不同,孟子则强调“舍生取义”。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 (1)

双鸭山一中2017--2018年(下)高一学年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一部分课内基础(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砺.(lì) 参省.(xǐnɡ)假舆.马者(yù) 木直中.绳(zhònɡ)B.槁暴.(pù) 须臾.(yú) 跬.步(ɡuǐ ) 舟楫.(jí)C.锲.而不舍(qì)驽.马(nú)用心躁也(zào) 骐骥一跃(qí jì)D.可镂.(lòu) 闻者彰.(zhāng)契.约(qì) 庠序之教(xiáng xù)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验,检查。
B.用心一.也一:统一、一致。
C.声非加疾.也疾:快,急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
3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B.驴不胜怒,蹄之C.日出江花红胜火D.不胜枚举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兄弟友爱)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6.下列句子中的“焉”字,与例句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犹且从师而问焉 B.圣心备焉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蛟龙生焉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9下列注音和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dòu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不分)B.或师焉,或不焉 fǒu 圣人无常师(普通的)C.C.官盛则近谀 yú不拘于时(时间)D.作《师说》以贻之yí皆通习之(普遍)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练习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飨.士卒(xiǎng)美姬.(jī)謇.朝谇(qiān) 范增说.项羽(shuì)B. 要.项伯(yāo)卮.酒(zhī)瞋.目(chēn)欲王.关中(wáng)C. 参乘.(chéng)戮.力(lù)度.我至军中(duó)杯杓.(sháo)D. 骊.山(lí)刀俎.(zǔ)切而啖.之(dàn)何辞为.(wéi)【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謇朝谇(qiān)”应为“謇朝谇(jiǎn)”;B项,“欲王关中(wáng)”应为“欲王关中(wàng)”;C项,“参乘(chéng)”应为“参乘(shèng)”。
点睛:本题考查字音识记能力。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B. 越国以鄙.(边邑)远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越国以鄙远”意思是“越过其他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作为自己的边邑”,“鄙”,意动用法,把……当作边疆。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 又前.而为歌曰③ 乃朝服..,设九宾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 使使以闻.大王⑥ 秦兵旦暮..度易水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皆为名词做动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
通假字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通假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常见通假字的基本意义及用法。
B项,“倍”通“背”,违背。
C项,“蚤”通“早”,早一点。
D项,“卻”通“隙”,隔阂。
5. 选出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D.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意思是“浩浩然的样子,像是凌空乘风飞去”,如:好像。
B项,“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意思是“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如:动词,到,往。
C项,“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意思是“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如:好像。
D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意思是“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如:好像。
6. 选出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月出于东山之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判断。
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A项,“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B项,“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C项,“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D项,结合“也”分析,为判断句。
C.徘徊于斗牛之间D.固一世之雄也7. 下列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契阔谈讠燕还部白府君幸可广问讯B. 咥其笑矣偭规矩而改错何方圜之能周兮C. 士之耽兮謇朝谇而夕替忳郁邑余侘傺D. 于嗟鸠兮进不入以离尤兮终老不复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讠燕—宴;B项错—措,圜—圆;C项郁邑—郁悒;D项于—吁,离—罹,取—娶。
考点:本题考查通假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通假字是平时学习一个重点。
通假又称“通借”。
指古代书面语言中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即同音词或近音词。
通假的条件是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
它的类型有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叠韵通假等表现。
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2016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②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应该“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做到外圆内方....,才能既受尊重,又能有很多朋友。
③2015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差强人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④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⑤在大量的犯罪证据面前,犯罪分子抱残守缺....、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⑥在智能手机时代,新的品牌不断涌现,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熊猫、波导、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而今在市场上几乎不见了踪影。
A. ①③⑥B. ②④⑥C. ②⑤⑥D. ③⑤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①初试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与前面“再次”矛盾;②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③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合语境;④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与句子语意符合;⑤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与句意不符;⑥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开设实体店卖书。
B.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对青蒿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
C. 自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 进入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将“首次”放在“20年来”后;C.成分欠缺,去掉“自…以来”;D.句式杂糅,“借口…”或“以…为名”。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
此题选项B“借口…”和“以…为名”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0.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__①__把青春融入生活,你__②__领会青春的真谛。
青春并不是华丽的外衣,人生并非花团锦簇,青春的笑容__③__常和眼泪融在一起。
几次挫折便是生活的全部吗?走出失败的阴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__④__不是所有的失落__⑤__意味着不再拥有,__⑥__当你感叹夕阳西下的时候,朝阳正从你的背后升起。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
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①②两处是条件关系;③根据前面的句子,此处为并列,应加“也”,④处为转折关系:⑥是举例论证前面那句话,不填。
点睛: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
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
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
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1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_ 。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 ④②①③⑤B. ①②④⑤③C. ①④②③⑤D. ④①②⑤③【答案】D【解析】从整个语段的内容来看,首句的叙述的是人,承接应该是④;④和①结构相同,且过渡到作品和思想主张,接下来应该是①②;⑤进一步证明了②中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③用他人言语作结,所以②⑤关系更紧密,接下来应是⑤③。
填空1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有的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是②____,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容易变异,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遏制流感的流行传播;二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拥挤场所;三是注意均衡饮食,多喝水,定时运动,有足够的休息,以③____;四是清洁脸部和口鼻部,减少感染的机会。
五是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必要时戴上口罩,并定时更换。
六是洗手,这是预防病毒传染的非常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