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辛亥革命》2篇

高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辛亥革命》2篇

高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辛亥革命》2篇高中历史优秀教学教案《辛亥革命》2篇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接下来是wtt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

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2.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投影出上节课的提纲,指着大屏幕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出重点。

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复习,然后提问,总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2.导入新课:这一单元我们主要讲的是各个阶层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可是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也失败了,这就表明他们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呢?这时,从维新派分化而来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采用革命的方法来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辛亥革命。

那辛亥革命到底能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九课《辛亥革命》。

3.讲授新课:(1)投影第九课提纲,指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3-5分钟按照提纲通览教材。

要求学生在通览教材的时候,对一些明显的知识点,如时间、地点、人物等随手做标记,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辛亥革命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辛亥革命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二辛亥革命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2019年春节前夕,王刚同学收到他在某某的叔祖父的一封信,信中劝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其叔祖父仍喜欢用民国纪年,该信的落款日期应为中华民国()年年年年解析这里涉及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问题,换算成民国纪年就是2019-1912+1=108,故D项正确。

答案D2.孙某某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基于上述认识,孙某某()A.成立兴中会B.筹建同盟会C.策划保路运动D.组建中华民国解析材料中的“起事”“以互相联络为要”意指革命必须有统一的全国性的组织领导,1905年在孙某某的领导下成立了同盟会,故选B项。

答案B3.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让我们更形象、更贴切地感受历史。

观察右图“民国妇女与五色旗”,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同盟会成立B.武昌起义C.中华民国成立D.某某国民政府成立解析根据材料“民国妇女”“五色旗”可知,中华民国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某某,故C项正确。

答案C4.“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某某某某。

”这一对联反映了()A.金田起义推翻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D.某某革命任务最终完成解析“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反映了封建帝制的结束,而结束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故选B项。

答案B5.“中国某某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

”材料反映出()A.政党斗争导致军阀混战B.辛亥革命推动某某化进程C.下层民众积极参与政治D.革命派和立宪派斗争不断解析题干材料“中国某某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揭示的是议会政治的现象,故选B项。

第13课 辛亥革命(2)

第13课 辛亥革命(2)

达标练习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 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达标练习
4、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 的是( )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达标练习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达标练习
6、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 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2)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3)旧官僚、立宪Leabharlann 的破坏; (4)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三、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1)袁世凯实力强大,善于玩弄权术;
(2)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3)旧官僚、立宪派的破坏;
(4)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2、过程
(1)1912年2月,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灭亡; 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 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 定的保障。——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 材料二:革命党人对掌握政权缺乏思想准备,以为中华民国建 立后,只剩下建设民国的问题了,从而产生功成身退的思想。 材料三: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朝不少封建大吏 见风使舵,纷纷表示要与清廷脱离关系。江苏巡抚程德全,用 竹竿把衙门招牌一戳,表示革命了,宣布江苏起义成功了。 材料四: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政绩颇著,威望很高,掌 握有一支只听从于他的北洋军。南北议和,孙中山要求袁世凯 必须来南京就任大总统。在谈判过程中袁世凯指使亲信故意在 北京制造混乱,表示自己离不开北京,必须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 材料五: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 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 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人教1-2-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ppt课件

人教1-2-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ppt课件

右图是1910年同盟 会广西支部编辑出 版的《南风报》第 一期上的插图。图 中的竹叶是由三民 主义中的某个主义 四字组成。你能看 出是什么主义吗?
民族主义
•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 “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 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
1911+18=1929(年)
2010-1929=81(岁)
穹保。天高高,海滔
滔。”
《清国
歌1911》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 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 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 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临 时政府之民国国歌1912》
你能说出临 时政府“揖 美追欧,旧 邦新造,” 的作法吗?
“部长取名,次长取实”
局限性: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 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的民 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 土地问题。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2: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 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 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法三章——据人教版整理
材料: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 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 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 起义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缺乏群众基础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杭州“共和万岁”牌匾
(1911.11.6)
这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2)全面版

辛亥革命(2)全面版

(3)组织基础: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 振 兴中华”口号;1905年在东京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 (4)革命形势成熟: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武装起义, 特别是1911年的 黄花岗起义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 命斗志;1911年,资产阶级立宪派在全国范围内掀 起了群众性的 保路运动 ,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 四川 保路运动给湖北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创造了有 利条件;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进行了长期 的大量的准备。
问题思考 1.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何在?
提示 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宪法以 确定国体和政体;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可能 会破坏共和制度,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制定该法 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
3.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提示 (1)进步性: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 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 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 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等权利,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 由劳动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约法体 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体现了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的要求,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第2课 辛亥革命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社会基础: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 危 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②清政府推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 国 资本主义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2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2

3、抗捐抗税斗争和收回利权的斗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激起了 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怒。 四万万人齐下泪, 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怒。“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 受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的中国人民拿起武器, 州”, 受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的中国人民拿起武器,吹响 了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号角。 了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号角。 大规模的反帝运动虽被镇压,而分散的、局部的群众斗争, 大规模的反帝运动虽被镇压,而分散的、局部的群众斗争, 却继续蔓延起伏,反而呈现方兴未艾的情景。1901年 冀中、 却继续蔓延起伏,反而呈现方兴未艾的情景。1901年,冀中、 冀南的安平、深州、安国、大名、新河、广宗等州县, 冀南的安平、深州、安国、大名、新河、广宗等州县,先后 爆发了“抗洋捐” 反赔款”的斗争。 爆发了“抗洋捐”、“反赔款”的斗争。这些斗争都利用了 联庄会”的组织形式, “联庄会”的组织形式,并吸收了义和团余众和一部分溃 因此形成较大的声势。1902年 勇,因此形成较大的声势。1902年,冀南广宗爆发了景廷宾 领导的起义,华北平原上, 扫清灭洋” 领导的起义,华北平原上,“扫清灭洋”运动卷起了轩然大 波。
辛亥革命之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之历史背景(一)
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政府的新政 抗捐抗税斗争和收回利权的斗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辛亥革命之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之历史背景(二)
兴中会的成立和广州起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1、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上乌云密布, 19世纪末 世纪初 中国的上乌云密布, 世纪末20世纪初, 风雨如磐暗故园” 帝国主义争先恐后、 “风雨如磐暗故园”。帝国主义争先恐后、饿狼 般疯狂地扑向中国。 般疯狂地扑向中国。 随着甲午战败、瓜分狂潮掀起、 随着甲午战败、瓜分狂潮掀起、八国联军入 侵北京、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订立, 侵北京、《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订立, 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 族的生死存亡处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 族的生死存亡处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民族危 机空前加深,这在政治、经济两方面有深刻体现。 机空前加深,这在政治、经济两方面有深刻体现。

中国近代史政治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2

中国近代史政治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2

图中却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 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的 思想观念是什么?该思想观念形成的社会 原因。 提示:国家主权在民。 社会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民 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斗 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的规定。

2.读表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不同点的比较




【体验高考 1】 (2012·北京文综, 17)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 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解题思路示范
近代中国 认识近代中国的政治特征 “晚清重臣端方”、“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①注意各选项内容的时间段; ②注意端方的身份、立场 C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政党)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革命、民主共和、三权分 立等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 盟会 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西方基督教义、儒 指导思想 家大同思想和农民 平均主义结合体 利用宗教组织(拜上 组织形式 帝教) 仍是旧式农民起义, 革命性质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 农民革命运动



2.辛亥革命胜利说 理由:①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 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 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②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 和国。辛亥革命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历史 任务,并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3.既成功又失败说(综合1、2说明)

1.识图 图1
思考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社会转型 (1) 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辛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辛亥革命2》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辛亥革命2》精品教案(word版)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就义前他所留下的《与妻书》字字泣血,情感充沛,读来令人心痛不已又热血澎湃,“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表明了“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的悲壮情怀,惜哉!痛哉!二、武昌起义教师:革命志士掀起的一次又一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们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教师:(展示《武昌起义形势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形势图,叙述武昌起义的时间和经过。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叙述)(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地点:湖北武昌。

(3)主力:湖北新军。

(4)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教师:(总结)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来不断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

总的来讲,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配合等。

如果说武昌起义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那么武昌起义后不久,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纷纷独立就是一种必然。

这是对清政府腐朽的、愚昧无知的反动统治的一种唾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从10月22日湖南首先响应,到11月底四川宣告独立为止,全国共有14个省先后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教师: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它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呢?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形势图。

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学生:(观察材料一中形势图,体会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 亥 革 命
中 华 民 国 成 立
课后练习
请同学们标出下列历史事件的年代,并将事件按时 间顺序给家长串讲一遍(要求有一定的连贯性)
1839 1840 1842 1894 1895 1895 1898 1901 1911 1912
虎 门 硝 烟
鸦 片 战 争
《 南 京 条 约 》
甲 午 战 争
《 马 关 条 约 》
主要事迹简介
失败、流血没有吓倒革命党人的意志, 他们毫不气馁,前赴后继。难道他们就这 样一直败下去吗?
不,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 重大影响的胜利即将到来。
知识竞赛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23页关于武昌起义的介绍 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整理、归纳、补充 ,由 小组长分工,各组成员相互配合,看哪个组最先完 成下面的问题。
大家好,又到了小童有话说的时间了! 同学们可还记得中华民族处于危险境地时,众 多仁人志士为了救国于危难而主张实行的戊戌变法 吗?这次变法由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前后 历时103天,便以失败而告终了。变法领导人之一 的谭嗣同原本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远走日本, 然而他却认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 他提供“保护”,他却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 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 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时过境迁,英雄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
孙中山
黄兴
秋瑾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人, 1894年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 在东京组织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武 昌起义后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此 后,一直为中国的共和体制不断奋斗, 1925年病逝于北京。
读读课本P22,总结孙中山先生的生平。
1、早年立志救国。 2、上书建议改革。 3、建立革命团体、政党。
牺牲时 起义名称 你的感受 姓名 间 1911年 被捕后宁死不屈, 流血牺牲并 林觉民 慷慨赴死。 广州起义 4月 没有换来胜 利,革命者 手握捆绑的手榴弹欲 喻培伦 投炸清兵,身中数枪 1911年 广州起义 一次又一次 扔奋力冲入清军阵营, 4月 的被屠杀, 与敌人同归于尽。 被镇压,他 们的行为是 安庆起义 本可以逃走却甘 1907年 悲壮的,我 失败被供 由衷地向他 秋瑾 愿为革命流血牺 7月 出而受牵 们致敬,为 牲,忠于革命, 连 他们心痛。 从容赴死。
·中国同盟会成立是什么时间? ·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的是什么时间? ·为什么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 了许多反清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光复会等。但 这些革命团体力量分散,不能适应当时的反清斗 争,迫切需要在组织上、思想上统一起来,建立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这种情形之下,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 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 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
1、中国同盟会成立是什么时间? 1905年 2、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同盟会?
3、武昌起义的是什么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4、为什么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因为武昌起义的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 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到这里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已经脱离了他的 统治,了解了这些资料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1912年的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成果: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你知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区别吗?
武昌起义
(1911年10 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公 车 上 书
戊 戌 变 法
《 辛 丑 条 约 》
辛 亥 革 命
中 华 民 国 成 立
情境测试
还记得影片中秋瑾赴刑场时的情景吗? 民众如此麻木、无知,她为什么还要为了 挽救民众而抛夫弃子、牺牲自己? 如果是你,你会像她一样投入到救国 救民的革命中去吗?
由此可知,这次革命有没有救中国?
这次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中国, 由文字中可知资产阶级仍然任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原班人马管理城乡,没 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性质。 在民众看来,革命就是将辫子剪去, 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能不能就此否定辛亥革命呢?
你怎样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
学习课本第24页材料
孙中山为什么在建立中华民国 后,辞职让位给袁世凯? (1)帝国主义的压力, (2)革命派不团结, (3)革命力量不够强大,缺少群众基础。 (4)袁世凯的实力和政治骗术。 (5)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
??革命有没有救中国
1912年4月被迫辞职 让位给袁世凯 北洋政府 统治时期
《阿q正传——革命》节选
“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 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 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带兵 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样可怕的 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 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失败
失败
失败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当堂作业
请同学们标出下列历史事件的年代,并将事件按时 间顺序给家长串讲一遍(要求有一定的连贯性)
虎 门 硝 烟
鸦 片 战 争
《 南 京 条 约 》
甲 午 战 争
《 马 关 条 约 》
公 车 上 书
戊 戌 变 法
《 辛 丑 条 约 》
怎能忘记,戊戌六君子,为 了挽救祖国、唤醒民众而流 血牺牲?

同学们,往事已矣,壮士已去,然 而壮士们为救国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却光耀 万代。请思考:戊戌六君子的流血牺牲让 有志之士害怕了吗?退缩了吗?放弃救国 了吗?(停顿)当然没有!那么,他们又 开始了怎样的探究呢?
认真观看视频,看看影片中发生什么历史事件? 讲述了哪些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