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4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导学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4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导学案

课题: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学习目标:1、通过对蛙的生殖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2、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1、描述两栖类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2、说出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学习难点: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培养环境意识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明确任务1、情景引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提到了几种动物?为什么会有“蛙声一片”?2、什么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则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查找两栖类动物资料;你还知道那些两栖类动物?蟾蜍、蝾螈、大鲵(娃娃鱼)(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蛙的生殖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二、学案导学,合作交流(一)蛙的生殖与发育[合作探究]自主阅读教科书并思考下列问题:①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下?与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相比②青蛙在什么季节鸣叫?鸣叫的是雄蛙还是雌蛙?③雌蛙与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④雌蛙与雄蛙抱对后将卵产在哪里?在哪里受精?这种受精方式叫什么?⑤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要经历哪几个主要发育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二)蛙的变态发育[合作探究]自主阅读教科书并思考下列问题:1、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经过哪几个阶段?属于什么类型的发育?还有哪些动物与此相似?2、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经过哪几个阶段?属于什么类型的发育?还有哪些动物与此相似?3、什么是变态发育?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种发育形式?4、为什么说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5、你认为水体受到污染对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有没有影响?(三)完成P24“自我评价”,看哪个小组最快最好。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八下8.21.4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精品教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八下8.21.4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精品教案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参与观察讨论,能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描述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两栖类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青蛙生殖发育过程图和相关视频资料等。

学生:预习;从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中选7人准备表演剧“小青蛙的生长发育”。

【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成果展示【过渡】经过体外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在暖暖的阳光照射下,是怎样继续发育成青蛙的?还是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吧。

【自主学习】要求:结合教材22页图21-18,自己完成导学案中的活动一的图片排序:1.图片排序:【合作学习】请根据排序后的图片,小组内各成员可以代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青蛙,描述各个发育阶段小青蛙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的主要变化。

2.我来表演:小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师对学生表演进行点评,主要以鼓励为主)思考:通过兴趣小组同学的表演,你能说出小青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总结:老师板书二、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要求完成活动一的内容。

并由代表发言回答问题。

1.图片排序:小组活动:由组长分工各成员代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青蛙,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阶段中发生的主要变化。

最后由兴趣小组成员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表演。

学生观看表演后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经历了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让学生先通过观看视频从直观上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然后通过“图片排序”、“我来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知道了青蛙的生长发育经历的四个阶段,同时对发育各阶段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的主要变化也有明确的了解,为后面的比较学习做好了铺垫。

(1)(6 )(2 )(4)(5 )(3 )()()()()()()(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

(2)雄蛙和雌蛙抱对,雌蛙将卵排放到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到水中,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完成受精作用。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下册生物(苏教版)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下册生物(苏教版)
2.强调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的短文。
2.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收集有关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的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
3.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形式,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是如何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其深入思考。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提炼关键观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使其能够系统地掌握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途径,搜集有关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的实例,丰富自己的认知。
2.利用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直观地了解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3.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进行深入探究。
4.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两栖类动物的生殖方式,如体外受精、卵生等,明确其生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案(新版)苏教版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自我测评
1、生殖特点
(1)受精方式:_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2)生殖方式:__________(填“胎生”或“卵生”)。

2、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卵——————成蛙。

3、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呼吸器官: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兼用皮肤呼吸)
运动器官: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

生活环境:由生活在___中到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_ ____上。

4、以下哪项是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的显著区别()
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B、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有四肢;
C、水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5、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6、实际应用:据报道,每年三月间,湖南省南岳广济寺附近都会有“万蛙聚会”的奇观,对此形成原因,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找出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
A、因为该处多水田,利于产卵繁殖;
B、因为该处环境污染少;
C、因为该处僻静,人为干扰少;
D、因为此处香客满堂,吸引青蛙前来聚会。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学案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学案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

晋庙铺中学八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
设计:张小向审核:审批:授课:张小向授课时间:年月日
班级:姓名:小组: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两栖动物生长于发育的特点是()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3、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和
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4、下列都进行变态发育的一组动物是()
A.金鱼和青蛙
B.青蛙和大鲵
C.蜜蜂和金鱼
D.蝴蝶和金鱼
5、刘志同学在调查某地动物资源时发现,该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比较多,那么当地的环境可能是()
A.温暖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旱
D.工业化城市
6、生物兴趣小组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以下叙述
不正确的是()
六、【合作共学】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B.青蛙的受精卵在胶质膜中进行细胞分裂
C.兄啊蝌蚪用鳃呼吸
D.成蛙水陆两栖,用皮肤呼吸
九、【达标测评】
1、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蟾蜍
B.蝾螈
C.家蚕
D.大鲵
2、处于下列哪种状态的动物,最容易被青蛙捕食()
A.低空飞行的蚊子
B.静止不动的蝗虫
C.死亡的昆虫
D.装死的甲虫
3、在两栖动物的各发育阶段中,不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A.尾
B.鳃
C.肺
D. 皮肤
4、图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七、【展示点拨】。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生物(苏教版)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生物(苏教版)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学支持: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
-加强与课外实践基地的合作,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学竞赛、科普活动等,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
-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不断尝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关爱两栖动物,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观。
-教师通过讲解两栖动物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保护两栖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两栖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保护措施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生物(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初二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案设计

初二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案设计

初二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3.了解两栖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与繁殖策略。

4.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3.两栖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与繁殖策略。

三、教学重点1.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观察、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可以使用问题启动导入。

例如:你知道有哪些两栖动物?它们是如何繁殖和发育的呢?2. 探究活动(2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和观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实验材料:1.蝌蚪标本2.镜片3.放大镜4.细滤纸5.盖玻片实验步骤:1.将蝌蚪标本放在镜片上,用放大镜观察蝌蚪的外部结构,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特点。

2.用细滤纸将蝌蚪的体液吸取到盖玻片上,并用放大镜观察盖玻片上的蝌蚪精子或卵母细胞,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特点。

3.小组合作,讨论蝌蚪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总结。

3.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的提问,解释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生殖器官结构1.雄性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精包、输精管等。

2.雌性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卵丝管、子宫等。

生殖器官功能1.雄性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功能:产生和储存精子,并将精子输送到雌性体内。

2.雌性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功能:产生和储存卵巢,并接受雄性输送的精子。

4. 拓展学习(15分钟)让学生了解并讨论两栖动物的适应性进化和繁殖策略。

适应性进化1.生殖策略的多样性:两栖动物根据不同的生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殖策略。

最新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21第4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精品教案 (4)

最新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21第4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精品教案 (4)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你对蛙的鸣叫了 解知多少?
1、交配鸣叫。 2、雄蛙宣告领域鸣叫。 3、遭遇鸣叫。 4、释放鸣叫。 5、求救鸣叫。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尾
四肢 生活环境
鳃 有 无 水中
皮肤、肺
无 有 浅水及湿润 的陆地上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无尾目:蛙、蟾蜍
两 栖 有尾目:蝾螈、山椒鱼 类
無足目:蚓螈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ຫໍສະໝຸດ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请大家阅读课本P19页
讨论:
1、蛙的与生殖与发育过 程要经历哪几个主要发育 时期?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2、活动结束后,为什么 要将蛙全部放回大自然?
最新初中生物精品课件设计
蛙是怎么样繁衍它 的后代的?
鸣叫(抱对)
雌蛙将卵细胞排到水中 受 精 卵
雄蛙也将精子排到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它的发育属发育,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二)预习成果展示
1.下面是青蛙生殖发育的几个阶段,请分析回答
①雄蛙鸣叫②刚孵化出的蝌蚪③卵块④长出四肢的蝌蚪⑤尾消失的蝌蚪⑥雌雄蛙抱对⑦长出尾肢的蝌蚪
(1).请你写出蛙的生殖发育全过程的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拓展与提高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某个农贸市场青蛙的销售情况后,绘制的青蛙的销售量与季节的图表。
青蛙的销售量与季节的关系表
销售量
50
100
200
300
400
季节
春季
200
夏季
400
秋季
300
冬季
50




蛙的生殖发育
蛙的变态发育
布置
作业


学习
难点
蛙胚的发育过程。因为学生对它的动态变化比较难以想象。





(一)复习巩固
1、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发育。
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发育。
B.两栖类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C.蛙是常见的两栖类动物
D.两栖类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5、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变化顺序是( )
①蝌蚪的外鳃消失长出内鳃②蝌蚪长出后肢、前肢
③先长出外鳃④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6、下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物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A.蝌蚪发育成蛙B.蝇的幼虫发育成蝇
C.雏鸡发育成大公鸡D.孑孓(蚊子幼虫)发育成蚊子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处,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你继续观察下去,你会看到青蛙幼体外形变化的全过程。
A.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D.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3、青蛙的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其幼体蝌蚪生活在
A.陆地B.水中C.空中D.水中或陆地上
4、下列关于两栖类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栖类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种类
(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2)图中的B用(填“外鳃”或“肺”)呼吸。
(3)图中的B进一步发育,长出内鳃,外形和结构都像鱼,心脏有心房一心室。
(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填“体内”或“体”)受精。
(5)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填“变态”或“直接”)发育。
(1)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抱对各有什么意义?(3分)
(2)小蝌蚪外形像一条小鱼,小蝌蚪在水中怎样呼吸?写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5分)




过关训练
1、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是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2、下列能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2).雄蛙鸣叫的意义是,雌雄蛙抱对的实质是,这一过程的意义是。
(3).从蛙的发育过程来看,它属于发育。
2、在青蛙的发育中最象鱼的时期是()
A、有外鳃的蝌蚪B、外鳃消失的蝌蚪
C、长出四肢的蝌蚪D、尾没消失的幼蛙
(三)提出问题
1、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要经历哪几个主要发育时期?
2、活动结束后为什么要将蛙全部放回大自然?
学案
课题
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1.以蛙为例,了解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2.了解胚的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模型、图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其想象并理解动物个体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
学习
重点
蛙胚的发育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