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

合集下载

M蛋白:血液肿瘤的早期信号

M蛋白:血液肿瘤的早期信号

家庭医药 2019.0266健康生活 ·体检之窗M蛋白:血液肿瘤的早期信号□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荆州市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罗 红以上的老年人,也会发生良性M蛋白血症。

M蛋白血症患者起病隐匿,早期可仅有M蛋白血症而无临床表现,但有发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要血液科门诊长期、专业、密切的随访。

后期方逐渐进展,出现明显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 该病发病初期症状多种多样:有些患者以腰背疼痛起病,进行性加重,直至卧床不起,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有些患者在体检中被发现有贫血和蛋白尿,反复就诊于肾脏科,却不知“元凶”其实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症状主要有——①反复感染:因有大量M蛋白存在,M蛋白缺乏免疫活性,而正常免疫球蛋白又显著减少,故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女性患者更易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②骨髓瘤骨病:骨痛和溶骨性骨质破坏是本病的突出临床表现。

骨痛部位以腰背部最多见,其次为胸骨、肋骨和下肢骨骼。

由于本病患者多有严重骨质疏松,常在稍用力或不经意情况下发生病理性骨折,可造成机械性压迫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造成截瘫。

③骨髓瘤肾病:肾脏病变为多发性骨髓瘤常见而重要的病变,临床表现以蛋白尿最常见,其次为血尿;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骨髓瘤贫血:由于大量M蛋白抑制了骨髓正常造血,从而导致贫血,严重时合并血小板、粒细胞减少;也因大量M蛋白存在,使血清黏稠度上升,可造成血管闭塞,并可出现浅层黏膜渗血和皮肤紫癜。

淋巴瘤 常见症状为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以及肿大淋巴结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的症状,也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

最终多因感染、多脏器衰竭等而死亡。

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临床上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目前检测M蛋白的方法很多,特点各异,应视具体条件酌情选用。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一、M蛋白的基础知识M蛋白是浆细胞或B 淋巴细胞单克隆大量增殖时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十分均一,空间构象、电泳特征也完全相同,本质为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轻链、重链等)。

由于它产生于单一克隆(monoclone),又常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 phoma)病人的血或尿中,故称M 蛋白。

这些M 蛋白大多无抗体活性,所以又称为副蛋白(paraprotein)。

M 蛋白血症可分为恶性与意义不明的两大类。

恶性M 蛋白血症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包括轻链病)、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7SIg M 病(Solomen -Konkel 病)、半分子病及不完全骨髓瘤蛋白病(C 端基因缺陷)等。

意义不明的M 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 G US)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其他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伴发者,另一种即所谓良性M 蛋白血症。

M 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琼脂或琼脂糖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选择免疫电泳等。

二、M蛋白的鉴定1.多发性骨髓瘤与巨球蛋白血症时的M 蛋白检测和鉴定(1)血清总蛋白定量。

90%的患者血清总蛋白含量升高(70%的患者>100g/L),约10%的患者正常或甚至偏低(如轻链病时)。

(2)血清蛋白醋纤膜或琼脂糖电泳。

M 蛋白在电泳时出现典型的单株峰(亦称M 区带),特点是区带窄而浓,扫描时呈现尖高峰,在γ区高比宽≥2,在β区≥1。

此M 区带可因Ig的不同而出现在在γ~α2的任何区域。

M蛋白增殖的另一特点是其他各区带明显减少,显示图像较简单。

有时有的患者血中M蛋白并不高,这是由突变细胞的Ig 分泌能力决定的。

这种病人的血清在电泳时M峰可不明显,易被其他蛋白掩盖,需采用稀释血清成应用其他敏感方法如免疫固定电泳来检测。

M蛋白的临床意义及检测原则

M蛋白的临床意义及检测原则

M蛋白的临床意义及检测原则
候卫东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0(7)7
【摘要】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增殖,产生大量在类别、亚类型、亚型、基因型和独特型相同的均一免疫球蛋白,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空间
构象、电泳特征皆相同。

M蛋白表现在血液中而成M蛋白血症。

临床上分为恶性M蛋白血症和意义不明两大类。

恶性M蛋白血症见于:多发性骨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半分子病和不完全骨瘤蛋白病;
【总页数】1页(P495)
【作者】候卫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陵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相关文献】
1.Oct4、Bim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胡海霞;李志强;李伟;熊正文;李宏伟;黄勇
2.Bim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施艳琳;张青;靳钦;王燕;张

3.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血清转换型复发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意义 [J], 洪伟;艾翠芳;刘莹;罗晓静;黄前川
4.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M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张亦儒;刘丰;田红;徐峰;梁少姗;梁丹丹;杨雪;杨帆;曾彩虹
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标记的临床意义 [J], 张家红;夏楠;王金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蛋白的鉴别诊断

M蛋白的鉴别诊断

MM皮肤表现-坏疽性脓皮病
F61, 发现M蛋白5年,皮肤破溃 2.5年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2009年:IgAλ+, IgA 20.1g/L 2011年:皮肤破溃,活检提示坏
疽性脓皮病 BM:10.5%为成熟浆细胞,偶见
双核浆细胞。 无CRAB M蛋白稳定无治疗 应用Thal+Dex后皮损好转
– 慢性病贫血 – 造血空间抑制 – 肾性贫血
MM继发淀粉样变
约20%发生 不影响生存 心脏淀粉样变,NT-BNP对疾病
预后有影响
MM合并淀粉样变-病例1
M45, 活动后气喘1年余,腹痛伴黑便11月,呕血1天 IgGλ型,BM 5%异常浆细胞 受累器官
✓ 骨髓:刚果红阳性 ✓ 反复消化道出血,FX 6.9% ✓ 心衰:LVEF 70%,室壁厚度15mm ✓ 肝大,肝酶升高
皮肤改变-皮肤松弛症
F32, IgGk型 反复水肿8年,皮肤松弛6年,喘
憋1年
面容苍老,皮肤松弛,吸气三凹 征
BM: 14~26%骨髓瘤细胞 FISH:14q32(IGH)易位率71.5% 肾病综合征:肾穿刺刚果红(-) 胸部HRCT:肺气肿,闭塞性细支
气管炎
无骨质破坏
Thal+Dex+克拉霉素
Normal bone remodeling
MM骨病MyΒιβλιοθήκη lomaCell1
Tumour
4
Derived
Factors
Tumour
2
3 Growth
Factors
Osteoclast
• 表现:
– 骨痛 – 病理性骨折 – 脊柱压缩
• 机制:
– 破骨细胞活性增加 – 成骨细胞活性降低

免疫球蛋白检测与临床意义Vppt课件

免疫球蛋白检测与临床意义Vppt课件


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
点 分泌型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
2020/7/11
.
15
IgA增高: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肉样
IgA 瘤病和T细胞功能障碍免疫缺陷病等。

IgA降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胃肠病及烧伤
床 所致的蛋白质丢失


2020/7/11
.
16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2020/7/11
.
13
SUCCESS
THANK YOU
2020/7/11
.123
14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 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而分泌型IgA(SIgA)是由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
IgA
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
蛋 白
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
定 Ig时化学机构,它包括了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尚未证实
义 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而抗体是生物学
功能的概念。
2020/7/11
.
3
四肽链结构
免 疫 球
所有Ig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 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每条重链和 轻链分为氨基端和羧基端。
2020/7/11
.
11
➢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
➢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PIgM是个体发育过程最早能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
IgM 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该儿曾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_课件模板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
简介: gM的检出,可以作为早期HBV感染的可靠 指标。常用ELISA和IRMA双抗体夹心法检 测抗-HBc-IgM。
医学检验·各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
临床意义:
阳性(或滴度升高): (1)感染早期可 在血中检出,是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 敏感特异性指标。高滴度保持1~2个月, 低滴度持续l~2年。 (2)有助于确定表面 抗原阴性的急性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时 常呈强阳性。 (3)可鉴别HBsAg阳性,急 性乙型肝炎与HBsAg携带者的急性感染或 非
医学检验·各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
临床意义: 示肝炎活动。 (7)人群中亚临床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时,呈短时间低滴度阳性,对流 行病学研究有价值。
医学检验·各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
正常值: 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
相关检查: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 原、乙型肝炎病毒抗-前S2抗体、精氨酰 琥珀酸裂解酶、纤溶酶、心肌灌注显像。
医学检验·各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
临床意义:
甲非乙型肝炎。 (4)慢性乙型肝炎抗HBcIgM亦可呈阳性,急性乙型肝炎1年后 不降反升高者示已转成慢性,慢性迁延性 肝炎滴度低,常持续若干年,慢性活动性 肝炎滴度较高,表面抗原携带者呈低滴度 阳性。 (5)示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传 染性强。 (6)估计乙型肝炎病情转归和预 后,持续阳性
医学检验·各论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

M蛋白的鉴别诊断

M蛋白的鉴别诊断
Spectrum of plasma cell dyscrasia ASH educational program 2012
POEMS 综合征
浆细胞病的转化
WM
IgM
Anemia Renal insufficiency
Amyloidosis Hyperviscosity
PC克隆演变
活动性MM诊断标准 (WHO)
随访24个月,高血压, 肾衰,呼衰
无症状性或冒烟型骨髓瘤 (Smoldering Myeloma, SMM)的诊断
标准(WHO)
• 血清M蛋白≥30g/L 和/或 • 骨髓克隆性浆细胞≥10% • 无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无症状
MGUS,SMM和MM的鉴别
骨髓浆细胞
MGUS
SMM
MM
<10% 形态正常 >10% 克隆性浆 >10% 幼稚浆细
MM皮肤表现-坏疽性脓皮病
F61, 发现M蛋白5年,皮肤破溃 2.5年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2009年:IgAλ+, IgA 20.1g/L 2011年:皮肤破溃,活检提示坏
疽性脓皮病 BM:10.5%为成熟浆细胞,偶见
双核浆细胞。 无CRAB M蛋白稳定无治疗 应用Thal+Dex后皮损好转
CD20(++),AE1/AE3(-), MPO(-), 网织(+) • LN病理:NHL(B细胞型),CD43(+),CD3(+), CD79a
(+),CD20(++)。
IgM(g/L) COMP CHOP±R
60
50
40
30
20
10 观察
0
R为基础
从IgM升高-死亡:OS 16年 升高9年后开始治疗

M蛋白血症护理PPT课件

M蛋白血症护理PPT课件

04
临床表现:M蛋白血症可引起贫血、骨痛、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临床表现和诊断
01
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骨痛等
02
诊断方法:血常规、骨髓穿刺、免疫固定电泳等
03
诊断标准:M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血清M蛋白浓度、骨髓浆细胞比例等
04
鉴别诊断:需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和方法
刀客特万
01.
02.
03.
04.
目录
M蛋白血症概述
M蛋白血症护理要点
M蛋白血症护理案例分析
M蛋白血症护理研究进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病因:M蛋白血症是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异常增多引起的疾病
02
发病机制:M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
03
发病特点:M蛋白血症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疾病
09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等
01
症状表现:乏力、头晕、贫血等
02
诊断结果:M蛋白血症
0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04
护理措施:定期检查、心理疏导等
05
康复情况: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等
06
护理措施和效果
01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等。
针对病因治疗:针对M蛋白血症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感染、控制炎症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酶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血栓清除术、血管重建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ta-1 Beta-2 Gamma
白蛋白 α-1 酸性糖蛋白
α-1抗胰蛋白酶 结合珠蛋白
α-2 巨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C3补体
转铁蛋白 血红素结合蛋白
哪些疾病会引起 M 蛋白血症?
• 非造血系统疾病:常由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 病毒感染、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刺激人体免疫细胞而发生。
该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图
实例—3
张XX,女,56岁 肾病综合征,浆细胞增 多症
实例-4
姜XX,男,66岁 初步诊断:下消化道出血 经检查:直肠恶性肿瘤 做免疫分型后怀疑有淋巴瘤
实例-1
• 患者:查XX,男,75岁。患者对称性关节痛30余 年,纳差、乏力半年,加重伴膝关节肿痛10天入 院。初步诊断:1、血清反应阴性类风湿关节炎2 、慢性肾脏病5期3、肾性贫血。入院检查:血常 规Hb,53g/L,血沉114mm/h。肾功能 BUN19.82mmol/L CREA269umol/L β2-MG20.2mg/L
M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主要内容
• 什么是M蛋白 • 多发性骨髓瘤简介 • 实际案例
什么是M蛋白
M蛋白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大量增值 时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质为 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轻链、重链等)。
Multiple Myeloma
多发性骨髓瘤
Macroglobulinemia
巨球蛋白血症
主要内容
• 什么是M蛋白 • 多发性骨髓瘤简介 • 实际案例
• 从十月份我们引进Sebia血清蛋白电泳仪和 免疫固定电泳仪,三个月的时间,共做免 疫固定电泳 47例,其中有39例确定存在M 蛋白。其中有7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肾病 综合征,慢性肝病、直肠癌恶性肿瘤、类 风湿性关节炎、贫血、脑出血、呼吸疾病 等患者。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1557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
误诊率:65.17%
重视实验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并发症
Renal Calcium
Anemia Bone
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其他检查
该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
L游离 轻链
该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图实例-2 Nhomakorabea• 患者:许XX,女,67岁。患者被发现意识 模糊伴发热2小时入院。初步诊断:1、发 热、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2、脑炎;3、 脑梗死。入院检查:血常规Hb,114g/L, 血培养终极报告肺炎链球菌。
该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
IgG-L型
Malignant lymphoma 恶性淋巴瘤
Monoclonal Gammapathies 单克隆丙种球 蛋白病
免疫球蛋白
•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成分 • 分类
– 重链:IgG、IgA、IgM 、 IgD、IgE – 轻链:κ、λ – 10种类型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白蛋白 Alpha-1 Alpha-2
•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主要为多发性骨髓瘤、意义 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MGUS )、淋巴瘤 等。起病隐匿,早期可仅有 M 蛋白血症而无临床 表现,逐渐进展出现异常免疫细胞及 M 蛋白危害 人体的症状。
主要内容
• 什么是M蛋白 • 多发性骨髓瘤简介 • 实际案例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