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20)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0 Word版含解析

2019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0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九巩固提升[高考题组]一、(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

考向二体会语句的含意,品味表达艺术考点精析一,词语----理解散文的基石理解文章从理解词语开始的,高考散文阅读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意“,而是文中的具体含义。

常见的词语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重要词语:1.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或主旨(议论抒情性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手法 3.特殊指代(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词性活用等)二,句子----散文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1.重要句子的类型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复杂,意思隐晦的句子;(2)使用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统摄全篇,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4)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段中的过渡句等。

2.体会句子的含意句子的含意一般有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意之别。

所谓体会句子的含意,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体会句子的含意:1.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 2.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 3.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分析句子含意的思维轨迹图:→→→如线索设置,过度以及前呼后应等→深层含意→关键词语含义→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三.表达艺术-----散文写作的规律,方法散文的表达艺术,从广义上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上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法。

鉴赏表达艺术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

具体来说,高考散文对表达艺术的考察有四大类型:方法归纳一,体会句子的含意1.两大考察类型(1),体会词语含义(2),体会句子的含意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四技巧理解重要词语,基本原则是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依据整篇文章或词语所在的段落及前后句。

就具体技巧来讲,可以有以下几点:(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要这样来理解。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1)]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1)]

1.(2014·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梅花张道洽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梦寻梅方岳①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②。

【注】①方岳:南宋诗人,字巨山,号秋崖,诗人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是汉代的官饰,玉华是唐代的宫殿名。

★(1)两首诗在刻画“梅”这一意象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试做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两诗都是用周围环境的幽僻烘托梅花,不同之处是张诗实写梅花,方诗虚写梅花。

答案:相同点:两诗都采用了烘托的手法。

(1分)两者都通过周围环境的幽僻来烘托梅的精神。

(1分)不同点:《梅花》主要采用实写。

实写梅的生存环境、清高之格和疏野之性。

(1分)《梦寻梅》主要是虚写。

诗中梅的形象均为诗人梦中所见。

(1分)(如果答到其他方面,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两首诗借“梅”的形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梅花》主要表达诗人对梅花不随俗浮沉,坚贞品性与顽强的生命力的赞扬。

(2分)《梦寻梅》主要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决绝态度和对自由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2.(2014·黄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

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

【全程复习方略】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3)

【全程复习方略】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3)

【选用、变换句式】1.(2018·株洲模拟)下列选项中对仗最为工整且得体的对联是(3分)()A.商店联:贵客盈门庭似市高朋满座店如春B.春联:春晚迎春春不晚灯节点灯灯红节C.庆“六一儿童节”联:绽蕾花树株株秀破土春笋节节高D.楼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发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解析】选C。

A.内容上不吻合。

“高朋满座店如春”不合商店特点,此联更倾向餐厅开业联。

B.上下联词性不相对。

“不”对“红”不合适;D.结构、词性、平仄皆有不严谨处。

“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若理解为目的性的,即为了“纵目”去“登阁”显然是不合理的;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纵”(仄声)对“抒”(平声)可,若对“览”(仄声)则不可;“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若改为“木华”“水清”亦可。

2.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3分)()(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1)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2)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某中学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艺。

请你为这一栏目写一则推介词。

要求:形式上采用对称句,即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的两句话,且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参与,我体验,这里有我的青春;你展示,你快乐,这里是你的舞台。

【全程复习方略】2020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5)

【全程复习方略】2020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5)

一、(2014·十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2分)眼睛(印度)K.L.穆罕默德所有眼睛能看见的人见到我都要发笑。

我长得黑矮,四肢比例失调。

头大得架在畸形丑陋的身体上像顶王冠。

两只圆溜溜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

狮鼻蛙嘴,一道狭窄的前额夹在两只过大的耳朵中间,还有记号显示天花是多么贪婪,在我脸上啄下了块块小坑。

孩提时代的一个秋天,我的右腿留下了残疾。

是的,我的确丑极了。

但是,和任何人一样,上苍也赋予了我美的感受。

我的爱情经历是令人惊诧的——一个年轻女子爱上了我,嫁给了我,却全然不顾我的外表——那使所有人回避与恶心的外表。

她叫丽拉,是个盲人乞丐。

丽拉常来我这儿,后来就成了习惯。

我们无话不谈,我感到心中的负担似乎卸下了不少。

生命的光阴开始对我有引力了。

丽拉的眼睛,如果它们有光会更使她增添姿色。

要是丽拉有明亮的眼睛多好!我并非不知这种想法有多傻。

一天,我问:“丽拉,你觉得我怎么样?”她害羞地一笑。

“你喜欢我吗,丽拉?”她害羞地低下头,什么也不说。

我感到生活的魅力全在于此。

生活,曾使我感到凄苦的生活,变得甜蜜快活了。

丽拉第二天又来了。

我问她:“丽拉,你愿意嫁给我吗?”我觉得她吃了一惊。

“我同意。

”她终于回答了。

“我已经听到许多人看不起我的话。

我路过时,他们说,‘那是猿人的情人。

’照他们说的,你长得很丑。

”不久,我们结了婚。

后来,丽拉要做母亲了。

我做了丈夫,很快又要当父亲了!可是,在孩子降生的两个月前,丽拉病倒了。

大夫说:“病得不厉害。

我一定治好她。

”顿了一会儿,他问:“她是先天看不见吗?”我回答:“是的。

”于是他又给她的眼睛检查一遍,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我可以用手术使她恢复视力。

但现在不能,等她产后康复。

”大夫的一席话使我的心战栗,它挫伤我的勇气,动摇了我的生活。

他说他能让丽拉的眼睛看见。

她一旦能看见,还会爱我、敬我吗?我该对大夫说什么呢?可她说:“假如我能恢复视力,我很希望。

你不觉得高兴吗?要是我能看见你,我想你会更加喜欢我。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简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简
今天下午在学校礼堂举行了为希望工程筹款的文艺义 演。这场义演由学校团委组织,由学生艺术团和教工合唱 团联袂演出。演员的演出十分精彩,会场的气氛也十分热 烈。全校200多教职工和2 000多学生都踊跃捐款、捐物。 最近将会把这次义演筹得的3万多元捐款和图书文具一并转 送到清远市的希望小学。到发稿时,义演刚刚结束,已共 筹得捐款3万多元及图书文具一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6/4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材料后,首先 确立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说明赞同与否的理由。答案的自 由度较大,只要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用语要简明、 得体。
2019/6/4
答案:示例一:反对该建议。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 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 人家的孩子“有分没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 示例二:支持该建议。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 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 (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2019/6/4
2019/6/4
2019/6/4
【解析】补写收束语,必须先整体把握文意,把中心意思 概括出来,再把该中心意思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 即可。文中“但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人的音容相貌与其性 情自然地联系起来,观其颜,推其情”就是中心句,随后 再结合具体事例加以佐证,所以补写的句意就是表达相貌 与性情的关系。此外,还要注意所填句子要与上文衔接得 当。 参考答案:人们早已研究明白了脸孔和性情的关系
2019/6/4
4.任选两句针对修改前后进行比较,指出原句的不足之处 (或修改后的效果)。 原稿:风刮得很紧,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无力地在 空中飞舞,②无目的地落下地来。③在墙脚已经砌好了一 条白色的路,左右两边各有这样的一条,④好像给中间泥 泞的道路镶了两道宽边。 修改稿:风刮得很紧,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 飞舞,②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③左右两边墙脚各有一条 白色的路,④好像给中间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程复习方略】2020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0)

【全程复习方略】2020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0)

1.(2014·襄阳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1)请简要分析颔联中“没”字和“空”字的妙用。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

愁思绵绵,不绝如缕。

(2)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离情别绪,请做简要赏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长江一帆远”是实写,写诗人目送着友人的行舟远去的情景;“落日五湖春”是虚写,想象友人在五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的情景。

答案:虚实结合(或想象),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

前一句写诗人目送着友人的行舟远去,直至消逝在长江尽头;后一句想象着友人正在夕阳灿照的五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4分)2.(2014·牡丹江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1)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全程复习方略】2020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3)

【全程复习方略】2020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13)

一、(2014·宜昌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

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可以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几十至数百海里不等,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根本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

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国籍不明的飞机侵犯主权国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军机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领空。

防空识别区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完全是一国的单方面行为。

对于进入防空识别区的航空目标,国际上有通行的处置原则。

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一方识别目标后,在实施G波道广播的同时,向军事最高当局通报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同时立即提高防空导弹的警戒,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或者令地面战斗机做好拦截准备。

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

对于有无敌意的判断,通常把握三条原则。

一是目标在防空识别区内停留时间长短,如果较短,并依照指令行动,即可以认为“误入”或者“无害通过”,不采取武力措施。

二是如果停留时间过长,不听从全球通用G波道广播劝告,目标继续沿防空识别区外沿飞行,且飞行速度没有变化,无意进入对方领空时,一般采用跟踪飞行的方法进行监视;如果对方飞机续航时间过长,通常采用轮换监视飞机批次的方式保持持续监视。

三是目标不听从劝告,且航行方向直指对方领空,从机型、姿态、航线等能够判明敌意,即可在目标进入领空时按最高当局指令采取攻击手段,将目标击落或者迫降。

自1950年美国最早建立空中识别区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德国、缅甸、土耳其、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应地建立了海上空中识别区。

尽管各国和地区关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作为限制对象的航空器的种类、目的等内容不尽相同,但防空识别区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默认,成为国际法所默认的事实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8·华中师大附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0分)冬天的情调钱歌川①柳叶欲枯,还有长条在风中摇曳;菊花残了,犹剩几枝抗傲着严霜,秋天老去,如果有着晴和的天气,即使日历上告诉我们已经到了立冬,我们也决不相信今年的冬天到了。

直到一个礼拜天的早晨,我坐在客厅中翻阅当日的报纸,忽觉得一片片的冷风钻到我的颈项中来,我疑心是北窗没有关好,举目环顾一下,室中所有的门窗都紧闭着。

这才怪啦,风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在夏天的时候,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还邀不到一丝风进来,现在四围都关好,倒有风了。

我只得寻着风所来的方向去看,原来是从窗户的隙缝中进来的。

那隙缝窄小得透不过光,但冷风却仍可以长驱直入,直吹到坐在离窗口七八尺远的我的颈项里来。

这时我才相信冬天到了。

②人们总是不肯爱惜自己现在的处境,做学生的,羡慕人家在社会上办事;等到自己出了学校入社会任职时,又羡慕无牵无挂的学生。

到了夏天,说他宁喜欢冬天;到了冬天,他又觉得还是夏天好。

其实,无论什么事,绝不能尽善尽美,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

人们如果能隐恶扬善,只看它的好处而不看它的坏处,那么凡事都能得到其中的乐趣了。

③现在又是冬天了,所以我要对你说,我爱冬天。

无论它的寒风怎样刺骨,无论它的阴霾怎样闷人,无论它的白日怎样短促,无论它的暗夜怎样凄凉,我仍旧爱它,我爱它就是因为现在我在它的怀抱里。

④冬天早眠的滋味,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试想你从一个漫漫的长夜中睡了醒来,便有啁啾的小雀在屋檐前窃窃私语。

太阳光从窗帘缝中窥进来,使你不敢把眼睛睁开来回看它,偶然眯着眼望一望,你至多只能看见窗玻璃上凝聚着一层水蒸气,隔断了窗外的世界,使你只好重新闭上眼睛,而想起夏天早晨所见的花草上那一层薄薄的露水,或甚至疑心自己乘着陆放翁的烟艇在雾锁的湖上荡漾。

直到太阳驱散了晨雾,把眼前的湖光山色毕现出来的时候,你朝南的卧室中,已被阳光占满了。

这时便再不能做那些白日之梦了,只好细细地来咀嚼透尝早眠的滋味,温暖的被褥好像青春一般地令人留恋。

你如果是文人的话,这时便要为你的文章做腹稿,怎样开头,怎样起伏,怎样结束,从头到尾都想好,只等起身动笔。

⑤冬天的太阳是人人都感到极可爱的。

礼拜天的上午吃过早饭大家坐在太阳中闲话,或是找点极不重要的事情做做,或是弄点小小的点心吃吃,忙里偷闲,格外有趣。

你要是住在乡下的话,这时便可走出到町畦上去,看长天中飘忽的白云,田地上傲霜的野草,而透明的空气正招待着一个透明的心怀,枯叶无声地落到你的脚边,你才感到果然有一片微风掠过你的面颊。

银杏经霜而变得金黄的叶子,远远望去就像一树黄金在太阳光中闪耀,谁说冬天的原野是空虚的呢?⑥每逢大雪,就是从小就住在降雪地带的人,也要感到很大的趣味。

有时早晨起来朝窗外一望,一切全埋在白雪之下,仿佛把人间所有的污秽都给掩盖了。

我常爱在大雪天出去踏雪,满以为留下了一些足迹在地上,等到你回头看去早已莫辨来时路了。

茫茫天地间,小小的人迹,是随时可以埋没的。

若能大步踏去,倒也能得到一种飘然之感。

四围的树木和房屋都立着不动,凝视着雪花的飞舞,而自己竟能置身其中,和着那种无声的旋律,一块儿来舞,你想这是多么有趣的一回事啊。

⑦春天像一个穿红着绿的乡下姑娘,实有点俗不可耐;夏天像一个满身臭汗的粗野武夫,令人不敢向迩:秋天像一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

虽然也有几分爱娇可喜,但仍不及冬天姑娘的庄严肃穆,态度娴雅,她没有一点轻浮的颜色而富有坚强的意志。

⑧除了前述的这些体验之外,决不可忘了冬夜的围炉。

那是冬天最后的乐园,无论贤愚贫富,都莫不以此为归。

我们为衣食在外奔波了一天,饱尝风霜的凌虐和工作的逐迫,黄昏时抱着一颗冻馁的心回到家来,唯一的希望就是妻儿的慰藉,试想这时与家人围坐在一盆熊熊的炉火旁,乐叙天伦,温情可掬,不仅烤热我们的身子,同时也温暖了我们的内心,白天的疲劳,好像成了别人的事,屋外的寒风也就失了它的威胁了。

⑨一炉火,一壶茶,便可以使我们精诚团结,深夜不散。

即使那最有传染性的呵欠,一再地来催我们,谁也不肯首先离去。

深刻的冬天所给我们的指示,也许要算这个为最有意义的了。

现在正是冬天,外面风刀霜剑,我们大家乐呵地团结起来吧。

(原载1935年12月25日《新中华》第3卷第24期,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开头以叙述为主,写自己对冬天冷风的体验,突出了冬天的酷寒,引出后文对冬天各种情调的描写,也有利于表达作者对冬天的喜爱。

B.作者寓哲思于文中,着力表现自己对冬天喜爱的同时,在第②段中对人们不珍惜自己现在的处境、羡慕他人、见异思迁的思想大加批判。

C.第⑥段中,作者在冬天踏雪时认识到人世功名不能长久,正如足迹会被大雪埋没,只有超然物外的人才能体会到飘然之乐。

D.第⑦段将冬天与春、夏、秋三个季节比较,突出了冬天的庄严肃穆、态度娴雅、意志坚强的特点,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E.在表现冬天情调时,作者多次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情景,抓住自身的心理感受加以描摹,细腻而真实,极富感染力。

【解析】选BC。

B项第②段的议论不是批判,是劝慰人们要多看事物的好处,以感受到冬天的情调;C项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超然物外”,看淡功名的意思。

2.“冬天的情调”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冬天早眠的滋味让人留恋;冬天的太阳极为可爱;冬天大雪极有趣味;冬夜的围炉温暖人心。

(每点1分)3.作者在行文中先后使用了多种不同的人称代词,选择其中两种,分别举例阐释其表达效果。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人称,第①段用“我”,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冷风给人的感受,显得真实可感;第⑧⑨段,用“我们”,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营造亲如一家的氛围,便于号召大家团结一心。

第三人称,“他”,第②段对事理进行议论,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

第二人称,“你”,第④段似与读者对话,便于拉近距离,设置情景,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答对一处分析合理即得2分,两处正确可得4分)【知识链接】叙述人称及其效果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我”是见证人;2.“我”是重要人物;3.“我”是主人公;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

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

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二人称的。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

短处是没有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

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

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

★4.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者号召大家乐观团结,共同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家园。

文章卒章显志,末尾一句“现在正是冬天,外面风刀霜剑,我们大家乐呵地团结起来吧”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写于1935年,句中的“冬天”和“风刀霜剑”是说自然环境,更比喻严酷的社会环境。

第⑧段描绘冬夜的围炉,家的温暖和慰藉,唤起大家对家园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借此来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保卫家园。

(4分)(2)希望大家热爱生活。

第②段说凡事多看好处就能得到乐趣,是从事理上阐述苦中也要作乐的道理,为主旨做铺垫;第④段开始作者用大量笔墨表现冬天的各种情调,突出其美好的一面,实际是要“乐呵”起来,才能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中坚持下去。

(4分)(如结合文章其他地方分析创作意图,合理即可酌情给分)二、(2018·武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0分)告别[德]彼得·魏斯我常试图想象我的母亲和父亲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且总是以一种好恶参半的心理去进行思考。

当他俩几乎同时去世时,我并不为他们而悲哀,因为我几乎不认识他们。

使我悲哀的倒是无可挽回地失去的那一切。

因为我认识到,一种共同生活的尝试已彻底失败:一个家庭的成员数十年之久只是勉强地生活在一起而已。

我悲哀,还因为我认识到我们兄弟姐妹们聚集在坟墓旁已为时过晚。

母亲去世后,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并因此而为人称道的父亲,试图再次唤起从头开始的假象。

他独自前往比利时,是为了建立业务上的关系。

但实际上,他是准备像一只受伤的野兽那样在隐匿中孤独地死去。

他出门时已经老态龙钟。

接到他在根特去世的通知后,我乘飞机到了布鲁塞尔,怀着抑郁的心情沿着铁路旁的一条街道向医院走去。

父亲的灵柩就安放在医院的小教堂里。

他穿着那身过于肥大的黑色西装,套着黑袜子,两只手叠放在胸前。

怀里,是一张镶有黑框的母亲的遗照。

他那瘦削的脸庞十分安详,几乎还没有变白的稀疏的头发卷曲地贴在额上,表情里有一种我以前未曾看到过的高傲和果敢。

那两只匀称的手上,指甲闪着淡青色的光芒。

我回想着我最后一次看见父亲时的情景:在埋葬了母亲之后,他躺在卧室的沙发上,身上盖着毯子,泪水模糊的脸显得发灰,嘴里不停地小声念叨着母亲的名字……我久久地站立着,任凭凛冽的寒风吹拂着我冻僵的身体。

我面前这个人的生命之火完全熄灭了,他那旺盛的精力已化成了彻底的虚无。

他将长眠地下,再也不可企及。

这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曾拥有过许多营业所和工厂,有过规模宏大的房屋和豪华的住宅;在这个人的一生中,他的妻子总是陪伴着他,在共同的家里等待着他;这个人的一生中也有过许多孩子,他总是避开他们,从来不会和他们谈点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