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常见的实验动物.ppt
No4第四章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

01:43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
Zhang Bing
4、悉生动物及应用
又称已知菌动物(Animal with Bacteric Flora )
特点 :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一样,实验结果排除了动 物体内不明确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用途
单一微生物与机体的互相关系
观察多种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机体之间的互相关系和菌群 失调现象
动物饲养和实验设施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
动物仅供作教学、或预备实验时使用。
01:43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
Zhang Bing
(二)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 CL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
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如:清洁级小鼠 排除8种细菌、5种病毒、7种寄生虫; 清洁级大鼠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 GN)
在无菌动物中人为地植入已知的一种或数种微生 物的动物被称为悉生动物。
01:43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
常用实验动物的介绍

虾类实验模型的优点是它们 能够模拟人类生理和病理过 程,如心血管疾病、免疫系 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此外 ,虾类还可以用于环境污染 和生态毒理学的研究。
与鱼类类似,虾类实验模型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 们与人类的代谢和生理过程 存在差异,且对药物的反应 可能与人类不尽相同。
贝类
01
贝类是一种重要的水生动物 实验模型,主要用于环境科 学、生态学和毒理学等领域 的研究。
大鼠
01
02
03
生物学特性
大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 动物,体型较大,繁殖能 力较强,基因组与人类相 似度较高。
实验用途
广泛用于生理学、药理学、 毒理学、肿瘤学等研究领 域,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 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饲养管理
大鼠对环境要求较高,需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定 期清理笼具。
实验用途
青蛙常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 如胚胎发育、细胞培养和药物筛 选等。它们的卵和胚胎也常用于 显微注射和基因编辑等实验。
注意事项
青蛙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需要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 青蛙的皮肤和眼睛容易受到刺激, 需要特别注意实验操作和试剂的 选用。
蝾螈
生物学特性
蝾螈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四肢和尾巴。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 动物为食。
豚鼠
生物学特性
豚鼠是哺乳纲啮齿目豚鼠 科动物,体型较小,繁殖 能力较强,基因组与人类 相似度较高。
实验用途
广泛用于生理学、药理学、 毒理学、免疫学等研究领 域,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 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饲养管理
豚鼠对环境要求较高,需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定 期清理笼具。
地鼠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欢迎来到《医学实验动物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医学实验 动物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它们在实验中的应用,并讨论它们的饲养、伦理规 范和病理学诊断。
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医学实验动物是指在医学研究和实验中使用的非人类生物。
分类
根据实验目的和特性,医学实验动物可以分为实验小鼠、实验大鼠、实验兔等多个类别。
总结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学习了它们在实 验中的应用,探讨了饲养、伦理规范和病理学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这个 课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并提高医学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饲养
不同种类的医学实验动物在饲养环境和方式上有所差异,需要严格控制好饲养条件以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生理学研究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研究器官功能和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
疾病模型构建
通过模拟人类疾病,研究病因和疾病机制。
疾病处理
根据病理学诊断,制定相应 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确保实 验的顺利进行。
医学实验动物的常见疾病处理
实验小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小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大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大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兔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兔常见的疾病,提供相 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医学实验动物的伦理规范
1 动物福利
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尽量减少实验 中的痛苦和压力。
2 实验伦理
遵循伦理准则,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医学实验动物的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检查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5.豚鼠

定期对豚鼠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观察外观、触诊、听诊等,以及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病死豚鼠的处理与火化
病死豚鼠的处理
对于病死的豚鼠,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同时,对笼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扩 散。
火化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保护环境,病死的豚鼠应进行火化处理。火化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方式,可以将病死豚鼠的 尸体彻底销毁,消灭病毒和细菌的来源。在火化前,应确保尸体已经死亡,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处理,以防 止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发生污染和传播疾病。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 学课件》5.豚鼠
目录
• 豚鼠概述 • 豚鼠在实验中的应用 • 豚鼠的管理与饲养 • 豚鼠的实验操作与伦理 • 豚鼠的疾病与防治
01
豚鼠概述
豚鼠的生物特性
01
02
03
体型
豚鼠是小型哺乳动物,体 型短而圆润,四肢短小。
毛色
豚鼠的毛色多样,常见的 有灰色、白色、棕色和黑 色等。
寿命
THANKS
感谢观看
固定
在实验操作前,需要将豚鼠固定在实 验台上,以便进行实验操作。固定时 应确保动物舒适,避免过度挣扎或受 伤。
豚鼠的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前准备
01
在实验前应确保豚鼠处于健康状态,并进行适当的麻醉处理,
以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应激反应。
实验操作
02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注射药物、采集血液等。操
作时应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损伤。
腹泻
腹泻是豚鼠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感染等原因引
起。诊断方法包括观察粪便状况、进行粪便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
食、使用抗生素等。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
(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
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modelof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
常见的IDA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
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 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含铁40.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
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
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
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W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u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咼,常大于60umol/L。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模型不能用于铁吸收不良相关IDA的防治研究。
毒理学动物实验基础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致,近交系数大于 98.6%(99%);
对外来刺激反应一致,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可 比性强;
遗传背景明确,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点等 资料齐全;
不同品系具有各自明显的特性。 抵抗力差,对营养及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
常用的近交系动物
使用最为广泛的十个小鼠和大鼠近交系
不同动物致敏顺序:豚鼠>家兔>狗>小鼠>猫>青蛙 4.实质性脏器损害:大、小鼠 5.呕吐反应:猫、狗(草食动物兔、豚鼠不会呕吐)
6.发热:兔、有时猫;大、小鼠不稳
7.血压:狗、大鼠、家兔
8.致癌:大、小鼠 9.致畸:大、小鼠 10.苯胺及衍生物致变性血红蛋白作用:狗猫
(肉食) 11.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鸭雏 12.黄曲霉毒素致癌:鳟鱼 13.迟发性神经毒性:母鸡
开放 18-29 40-70
14 60 15012/12
亚屏障 18-29 3 40-70 10-20 0.18 20-50 十万 12.2 14 60
12/12
屏障 18-29 3 40-70 10-20 0.18 20-50 万 2.45 14 60
用现代手段检不出任何其他生命体
二、常用实验动物简介
•小鼠(mice) •大鼠 (rat) •家兔 (rabbit) •豚鼠 (guinea pig) •地鼠 (hamster)
小鼠
动物种 属
习性
小白鼠 1.喜安静、暗环境;
(mice) 2.不耐热、寒,对冷 敏感;
3.性温和,日休息, 夜活动;
4.抗病力弱。
(rat) 鼠)
〜 250g
3.白天休息,夜活动; 3.初配适龄期80〜110d
常见的实验动物ppt课件

12
小鼠
(二)肿瘤学研究(自发肿瘤、诱发性肿瘤、人癌细胞移植)
1、自发肿瘤: 许多小鼠品系自发产生肿瘤。近交系小鼠中大约有
244个品系或亚系都有其特定的自发性肿瘤。 从肿瘤发生学上来看,这些自发性肿瘤与人体肿瘤
相近,所以常选用小鼠自发的各种肿瘤模型,进行肿瘤 病因、发病机理、防治及抗癌药物筛选的研究。
① 8月龄后,开始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肥胖、增重, 被毛蓬松、脱落。
②自发肿瘤发生率:低白血病;低乳腺癌、高肺腺癌。 ③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 (4)主要用途:用作白血病、老年病的研究。
27
小鼠
7.FVB小鼠 起源
源自远交系Swiss鼠。1935年,在NIH 饲养,1966 年 起开始选育,在接种白日咳疫苗后,其中一系HSFS/N对 组胺(Histamine)敏感。70 年代初,在HSFS/N 系第八代 发现部份小鼠携带Fv1 b 基因对B strain Friend 白血 病毒敏感,称FVB。NIH 、Jackson等保存。 毛色:白化 应用:
实验小鼠来自 野生小鼠,经长期选 择培育而成
3
小鼠
一、生物学特性
(一)习性和行为
1、胆小怕惊
2、昼伏夜动
3、喜群居
4、适应性差:小鼠体小娇嫩,不耐饥饿和缺水;
对环境适应性差,不耐热;过冷、过热均会造 成死亡;不耐强光的噪声;
对疾病抵抗力差。
5、喜欢啃咬:因为小鼠门齿生长较快,所以特别喜欢 啃咬坚硬物品。非同窝的雄性好斗,但不主动咬人。
1985年从美国NIH引进到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 究所,为BALB/c第180代。
(2)毛色:白化
BALB/c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EMP实验利用啮齿类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 臂的恐惧心理,形成矛盾的心理应激,较好地模拟了焦虑样症状。 该模型操作简单,能够简单直观地反映动物的焦虑状态,是一种 较为成熟经典的焦虑动物模型。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200g左右。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大鼠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连续8周;小鼠每日 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120mg/kg,连续注射6~8周 (各报道略有不同)。
【模型评价】
使用Morris水迷宫,染色及生化指标等,可测试出该模型小鼠 的学习和记忆缺陷、胆碱能系统变化,以及脑组织神经元的丢失 和线粒体膨胀呈空泡样变性的现象,这与老年动物的生理表现一 致。该模型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模拟损伤较为全 面。
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同时从右侧颈总动脉放血,可选择在放血 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解除左侧颈总动脉结扎, 同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停止放血。可将放出的血液经股静脉输回 体内,以继续观察。
【模型评价】
本手术全部在直观下进行,一边从右侧颈动脉放血,一边将放 出的血液从股静脉输入,既能直接观察,又能方便地控制分流量 和速度,较为实用。
【操作方法】
测试前把动物放于盛水玻璃缸中游泳15min,要确保动物不能 逃脱。15min后将动物取出置于加热的环境(32℃)中干燥 15min,再放回各自的笼子。24h后再次将动物分别放入水缸中, 强迫游泳6min。当动物停止挣扎漂浮在水中,只做必要的轻微 动作保持头在水面上的时候,被认为是不动。记录后4min的不 动时间。在抑郁症的药理学和行为学的干预存在下不动时间将会 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