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章末测试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1. 单选题(共40分)1. 电流的单位是()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2.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位移3. 如图所示,一个电阻为R的电器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通过该电器的电流为I。
那么,这个电器的电阻可以用以下哪个等式来表示?()A. U = RIB. I = URC. R = UID. I = RU4. 阻抗的单位是()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5. 哪组物理量都属于推力的单位?()A. 牛顿、米、秒B. 牛顿、千克、秒C. 牛顿、千克、米D. 米、千克、秒6.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A. 米B. 平方米C. 千克D. 秒7.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A. 秒B. 米C. 千克D. 摄氏度8.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不属于导出单位?()A. 速度B. 力C. 质量D. 面积9. 离子式为NaCl的物质是()A. 氧化钠B. 氯化钠C. 二氧化钠D. 一氧化钠10.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物质不属于酸?()A. H2SO4B. HNO3C. HClD. NaOH2. 填空题(共10分)1. 牛顿定律中描述了物体的________。
2.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3. 电流与电阻满足________关系。
4. 阻抗是电阻和________的复杂形式。
5.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的数值是________。
3. 简答题(共50分)1. 什么是电流?简述电流的定义。
2. 什么是电阻?如何计算电阻的数值?3. 解释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4. 什么是阻抗?阻抗与电阻有何区别?5. 什么是速度?速度与位移有何区别?4. 计算题(共100分)1. 在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伏,电阻为4欧,求通过该电路的电流的数值。
2. 在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安,电阻为5欧,求通过该电路的电压的数值。
高一物理必修1各章试题(含要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1、知识框架图2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3.A.B.C.D.4.A.B.C.D.5.A.B.当t = t2C.当t = t2D. 当t = t6.A.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8.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10. 物体A.(v 1+v 211. ,则物12. 大小有甲v 13.间为Δt 14.物体以15.,⑤_______16.(8分)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 、B 、C 、D 、E 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下列各段时间内汽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①第17. 18.((1(2(31.C 10.D v G =(216.()(217. a , a ; a , 2a ; 零, 3a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详解一、选择题1. 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 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解析】【详解】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时,学生的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学生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时,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要看姿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C。
2. 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B.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C. 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 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AB. 下午2点上课,2点是指时刻,故B正确,A错误;C. 45分钟是指上课所经历的时间,故C错误;D. 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指时刻,故D错误.3. 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人员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是竖直下落,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B.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答案】B【解析】【详解】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运动的轨迹是曲线,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从飞机上投下来的物体路程大小等于曲线的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B正确.4.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答案】C【解析】【详解】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为矢量;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为标量;路程大于等于位移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C 正确.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平均速度B.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有关D. 讲平均速度,只要讲清在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就可以了【答案】AB【解析】【详解】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AB正确D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时间和位移的平均速度都一样,C错误.【点睛】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与时间段或一段距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点或某一个位置相对应.6. 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直线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B. 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D. 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在30km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通过这段铁轨需要时间=0.5h,故A正确;B.60km/h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在这段位移内的某一位置,速度可能比60km/h大,也有可能比60km/h小,故B错误;C.若在60km内平均速度为60km/h,则需要1h;但30km后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60km/h,故C错误;D.60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7. 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 1 sB. 9 sC. 10 sD. 11 s【答案】B【解析】【详解】每隔1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也就有9个时间间隔.所以纸带的运动时间是9 s.故选B.8.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 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 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答案】BC【解析】【详解】AB.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A错误,B正确;CD.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卷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4.多选: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5.多选: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7.多选: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8.多选: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9.多选: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多选: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m/s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质点在第三秒末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3.多选: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车轮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研究自转的地球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4.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改变越大则加速度越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7.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8.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带解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参考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参考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 . 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对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 . 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参考系,因为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D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不动一定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2.“抬头望明月,明月云中行”,关于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 月亮B . 云C . 地面D . 观察者自己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B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C . 物体的速度减小,其加速度一定减小D .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可能减小 4.监测“嫦娥三号”绕月运动,有时需要把它看成质点.看成质点时,我们关注“嫦娥三号”的主要参量是( )A . 质量的变化B . 姿态的变化C . 太阳翼展开的长度D . 太阳翼展开的宽度5.如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实物图.对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应使用交流电源供电,工作电压6 V 以下B . 开始工作时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长D . 当使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时,每隔0.1 s 打一次点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通过直线上某一点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B. 质点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C . 质点在第1 s 内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D . 质点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平均速度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C .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 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8.在2013年游泳世锦赛上,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中以3分41秒59的成绩夺冠,为中国游泳军团拿下本届大赛首金.孙杨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中( )A .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 . 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C . 平均速率大D . 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9.目前我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小王暑期乘高铁从娄底到北京旅游,全程1600公里只花了8个小时.对小王的此次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娄底到北京位移小于1600公里B . 娄底到北京位移大于1600公里C . 娄底到北京路程大于1600公里D . 去北京时的位移与回娄底时的位移相同10.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 =t 0时,位移x >0,速度v >0,其加速度a >0,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A .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 . 速度逐渐减小C . 位移逐渐减小D . 位移、速度始终为负值11.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C .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 .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D .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 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人在C 点相遇时速度相同B . 甲在D 点、乙在B 点时两人速度相同C . 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 D . 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做直线运动的汽车,看到前面有险情,立即紧急刹车,在2 s 内速度从10 m/s 减小到0,则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 2.14.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 ,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15.一个皮球从6m 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到3m 高的地方,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m三、实验题(共1小题)16.某同学在研究被重物牵引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 、A 、B 、C 、D 、E 、F 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 1、x 2、x 3、x 4、x 5、x 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零刻度线与O 点对齐),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那么,打下A 、B 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A点读数为cm ;可计算出B 、C 两点间距离= cm ;C 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 2.(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3小题)17.一物体以v 1=4 m/s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 s 后到达A 点,在A 点停了5 s 后又以v 2=6 m/s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 s 后到达B 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8.如图所示,物体沿x 轴做直线运动,从A 点运动到B 点.由图判断A 点坐标、B 点坐标.19.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①,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①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①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不动并不是一定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A、D错误;对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参考系,因为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C正确.2.【答案】B【解析】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故选B.3.【答案】D【解析】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如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发生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可能不变,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故D正确.4.【答案】A【解析】质点就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因此当把物体看成质点时,不再关心它的形状,大小以及姿态变化,因此B、C、D错误, A正确.5.【答案】A【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因为T=,所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错误;当使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D错误.6.【答案】A【解析】瞬时速度指的是某一点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质点在第3 s末的速度是4 m/s,指的是瞬时速度,A对,D错;质点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 m/s,指的是平均速度,B错;同理C错.7.【答案】A【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故B错误;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如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下,上升过程速度方向向上,下降过程速度方向向下,故C错误,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不一定就越小,故D错误.8.【答案】C【解析】孙杨在400米自由泳中取得冠军,说明他游完4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他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表明他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C正确.9.【答案】A【解析】“1600公里”指的是路程,即娄底到北京路程等于1600公里,而娄底到北京位移小于1600公里,选项A正确,BC错误;去北京时的位移与回娄底时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位移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A.10.【答案】A【解析】因为a>0,v>0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B错,根据x=vt+at2可知,x>0,所以C、D 错.因为加速度逐渐减小,说明速度增加越来越慢,即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11.【答案】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12.【答案】B【解析】两个人在C点相遇时,他们的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瞬时速度不同,A错误;甲在D 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度相同,B正确;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两个人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均为半圆的弧长,所以他们的路程相同,故C、D错误.13.【答案】-5【解析】14.【答案】0.10 m/s0.27 m/s【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m/s≈0.10 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m/s≈0.27 m/s.15.【答案】9 6【解析】皮球通过的路程是9 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6 m.16.【答案】0.10,0.70,0.080,0.20.【解析】每相邻两个计数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 s,A点读数为0.30 cm;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B、C两点间距x3=7.0 mm=0.70 cm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C=m/s=0.080 m/s,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得:a==0.20 m/s217.【答案】平均速度的大小为m/s,方向水平向西平均速率为m/s【解析】物体全程的位移大小x=v2t2-v1t1=6×5 m-4×5 m=10 m,全程用时t=5 s+5 s+5 s=15 s,故平均速度大小v==m/s=m/s,方向水平向西.物体全程的路程s=v2t2+v1t1=6×5 m+4×5 m=50 m,故平均速率v′==m/s=m/s.18.【答案】A点坐标:x=-3 m;B点坐标:x=2 m【解析】A点坐标是-3 m,B点坐标是2 m19.【答案】(1)纸带①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 cm纸带①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 cm(2)纸带①c、e两点间的平速速度为1.13 m/s纸带①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1.25 m/s小于【解析】(1)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读数要估读到0.1 mm,选①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00 cm-3.90 cm=2.10 cm.选①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50 cm-4.10 cm=2.40 cm (2)选①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0 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①=≈1.13 m/s,选①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 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②==1.25 m/s所以平均速度①小于②.。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1.选择题:1) 在以下哪个选项中,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A. 密度B. 动量C. 弹性系数D. 压强2) 下列哪个公式表示平均速度?A. v = s/tB. v = a/tC. v = s/t²D. v = a/t²3) 下列哪个公式表示位移?A. s = (v + u)t/2B. s = v - u/tC. s = vt - utD. s = (v - u)t/24) 一个小球从5米高的位置自由落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过了多久小球达到地面?A. 0.5秒B. 1秒C. 1.5秒D. 2秒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质量的正确说法?A. 质量是物体所占空间大小B. 质量是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C.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D. 质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大小2.填空题:1) 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速度变化与作用力的方向 _______ 。
2)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_______ 。
3) 动量的单位是 _______ 。
4) 位移的国际单位是 _______ 。
5) 力的国际单位是 _______ 。
3.解答题:1) 描述弹簧弹性的常用量有哪些,并简述其意义。
2) 以地球为例,说明物体的重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 解释一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4)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结合实例解释其应用。
5) 简述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并画出示意图。
4.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加速度和作用力成正比的关系。
选做题(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做其中一题):1) 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运动,通过观察和实测,描述该运动的运动图象,并分析运动的性质。
2) 利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请解释为何在足球比赛中,球员要向后方倾斜上身后方发力踢球。
答案解析:1.选择题:1) A2) A3) C4) A5) C2.填空题:1) 相同2) 千克/立方米3) 千克·米/秒4) 米5) 牛顿3.解答题:1) 弹性系数常用量有弹性系数和切向应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C.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加速度为:A. 2m/s²B. 5m/s²C. 8m/s²D. 10m/s²3.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A. 惯性定律B.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C. 力的合成定律D. 功的守恒定律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同时受到与水平面成30度角向下的重力分力,如果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摩擦力的大小为:A. 5NB. 7.5NC. 10ND. 12.5N5. 关于功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功是力与力的方向的乘积。
B. 功是力与力的作用点的乘积。
C. 功是力与力的作用路径的乘积。
D. 功是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度运动,经过10秒后的速度为20m/s,那么它的加速度为:A. 1m/s²B. 2m/s²C. 5m/s²D. 10m/s²7. 下列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变。
B.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不变。
C.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受到内部力作用时保持不变。
D.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保持不变。
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它的运动状态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变加速直线运动9.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
C.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总是从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垣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命题人:张敬超审核人:李红2012 年09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钓鱼岛的地理坐标时,可以把钓鱼岛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月亮在云中穿梭”,是以云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路程、质量、速率、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B. 路程、速率和质量都是标量,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矢
量
C.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D. 物体在平面内做直线运动时,用直线坐标系就能确定其位置
4、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
B.列车一共运行了12小时
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南京站
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
5、如图所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
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l甲、l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l甲<l乙B.x甲<x乙,l甲>l乙
C.x甲>x乙,l甲>l乙D.x甲<x乙,l甲<l乙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 .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7、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汽车以速度v 1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v 2从枪口射出,v 1和v 2均指
平均速度
D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8、一物体先以速度v 1匀速直线运动t 1时间,接着沿同方向以速度v 2匀速直线运动t 2时间。
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
B .
C .
D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
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 1=4m/s ,1s 后的速度大小变
为v 2=10m/s ,在这1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 .可能小于4m/s 2
B .可能等于6m/s 2
C .一定等于6 m/s 2
D .可能大于l0 m/s 2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T=0时两质点在同一位置,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 .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2.如图1所示,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1、t 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绝对值相同,下列正确说法是( )
A .t 1、t 3两时刻速度相同
B .t 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 .t 1、t 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
D .图象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
二、填空题(13题每空1分, 14题每空2分,共11分)
13、打点计时器是利用__________电源进行的打点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HZ 则它们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每5个间距对应的时间为_____ 秒,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_________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________伏。
1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
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由A 到C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7分)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
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反弹,
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守门员接球瞬时,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16、(9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加速度各是多?
(3)4—8s的位移是多少?
17、(11分)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为60km/h。
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出发时,由于某种原因晚发车5min,为了不误点,司机把火车的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求甲、乙两站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