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8--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1.重力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是由重力引起的。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极地运输仍然存在。

因此,最高优势不会消失。

向光性不会消失。

但根系的向地性和落后性将消失。

2.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几种实验方法(1)喂养方法:例如,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喂养蝌蚪,或在它们的生活水中添加甲状腺激素。

⑵摘除法:如摘除小狗的甲状腺。

(3)切除和移植方法:如切除公鸡睾丸并将其植入母鸡卵巢。

⑷摘除注射法:如摘除小狗的垂体并注射生长激素。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突触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因此沿反射弧的传递也是单向的,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

为什么教科书中的图表显示传导方向是单向的?这是因为在动物中,神经元接受刺激的地方通常是神经端,这决定了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

4.激素调节和相关激素间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1)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中枢。

下丘脑对其他腺体的调节不仅可以通过分泌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垂体的分泌活动,还可以间接调节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它还可以通过某种神经调节腺体,比如调节胰岛和肾上腺。

⑵ 垂体具有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这是通过分泌激素原来实现的。

(3)直接调节人类和高等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其他生理活动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5.人体内几种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6.脱水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钠盐,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

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请仔细阅读生活活动规则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考生提高成绩。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23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23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 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也不同,这是因为 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 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 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 促进效果,而且A、B、C三点代表最 佳促进效果点。
特别提醒 (1)尖端均匀光照或黑暗都不会使生长 素发生横向运输。 (2)失重状态下的植物根、芽中的生长 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云母片和玻璃片对生长素的作用相 同,均能阻挡生长素的运输;锡纸的作 用只是遮蔽光线;琼脂块能允许水分和 生长素通过。
即时应用 1.将某植物的幼苗(图1)放在单侧光下 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苗尖端以下部位 制成临时装片(图2),以下结论中正确 的是( )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6)果实的__催__熟____ (乙烯)。 (7)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 (___细__胞__分__裂__素____)。 (8)__除__草__剂__2_,_4_D___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 类似物)。
高频考点深度剖析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分析 1.植物的向光性
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在因素是生长素分 布不均匀,外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 2.植物的向重力性运动 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与根的向重力性的 产生机制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的方法--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做比说重要,习比学有效。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种类:胚芽鞘、幼苗的性,根的性,茎的背性,向水、向肥性。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具体表现。

难点突破:①向性、反射、应激性、适应性的比较概念刺激类型适用生物举例相互关系向性植物受到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单一方向;②几种向性的比较二、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科学家实验方法观察结果结论①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这种物质在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都是推想)②用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③用单侧光照射用的胚芽鞘胚芽鞘生长④用单侧光照射用,的胚芽鞘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①实验组:把切下的胚芽鞘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生长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这种物质从运输到,并且能够促使某些部分的生长(达尔文的推想被证实)②(空白)对照组: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①你认为应该从胚芽鞘尖端还是从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中分离生长素②借鉴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提出你分离生长素的方法(提示:生长素能溶于水)③如何验证提取液中确实含有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氨基酸)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主要:、叶原基、嫩叶、中的种子少量:成熟叶片、根尖大多集中在生长的部位: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2)分布幼嫩的种子少数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①极性运输: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如在胚芽鞘实验中、在顶端优势中。

(3)运输②横向运输:如在向光性实验中,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在向地性、背地性现象中,从远地侧运输到近地侧③方式:(低浓度到高浓度、消耗ATP)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部位运输到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作用的,叫做植物激素。

专题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专题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2.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C.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D.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的过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3.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

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C.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D.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4.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6.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高考复习】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复习】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复习】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关于
高中三年级
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三年级
,生物二轮复习有哪些知识点,大家在进行二轮复习的时候,需要总结
高考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45.向光性实验发现,受光刺激的部分位于胚芽鞘顶端,而受光弯曲的部分位于胚芽鞘顶端下方。

生长素在光照一侧分布较少,生长缓慢;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更多,生长更快。

4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7.在未授粉番茄(黄瓜、辣椒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获得无籽果实。

48.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一类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49.相关激素之间存在协同和拮抗作用。

50.(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类和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2.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上面的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对于大家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之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之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之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激素的调节1、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 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 .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 .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 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 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 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 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4、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A. 形态学下端生根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C.形态学上端生根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5、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匚+6、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 .乙烯可用 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7、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 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 段时间。

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 性最大?A.脱落酸B. 细胞分裂素C. 赤霉素D. 生长素 8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 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 从题图所光舍作用遐度 植植光合作用强廃 光照週度 题也图2两组番茄植株分別在正常和 水淹系件下培弄光含作用强度的娈花 正常水分供应 曲期 迅速生长期题4劉番弟萌群在不司种植 密璧卜北甘作崔强度菊变化 2L 时间 题惬3生桧正常的番茄植株移栽到 渎钾莒养潢中埒养方叶K+合量的養化生长素 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题4图T 誓茄果实那磁 过程中激索含垦的我化D. 徹<喀韋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n、乙烯 生氐素时间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 .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9、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 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 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A. 浓度高于10-6 mol/L 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 物茎段的生长B.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 M 值时,植物开 始合成乙烯C. 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 合成D.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 0 !(>-" IO-7 10 61O 51D * 10-310'2 处理茎段的生悅素浓度(mol/IJ ( ) 怕物氓中激索警M8 HIPTI图1实脸村科(切AU 截取示意图4.0不同步的10、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 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一.知识梳理(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概念:植物不能整体移动,但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2)分类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

茎会背着重力的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向水性: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

向化性: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2、植物的感性运动概念:植物的运动是由外界的某种因素或内部机制引起的,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举例(1)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2)凤凰木、酢(zuò)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3)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3、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比较相同点(1)都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不同点(1)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刺激;而引起感性运动的刺激对方向没有要求。

(2)向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相关;而感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3)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

4、植物激素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后,在向下运输过程中,因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生长素背光一侧分布多,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1)达尔文实验说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2)温特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生命活动调节的复习

生命活动调节的复习

当血糖含量上升时,_______ 胰岛素 分泌增加,以促使血 下降 ;当血糖含量下降时, 胰岛素 糖含量_____ ______分泌 升高 ;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 减少,使血糖含量______ 常水平。
血糖含量 ( mg/ml )
90mg/ml
时间 上图是正常人吃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约为_________ 。 l 90mg/100m
产热
比一比
低温
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 减少,皮肤 温度下降
正常体温
血管舒张, 皮肤血流量 增加,皮肤 温度上升
高温
人体散热方式和外界温度与体温的温度差关系怎样?
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 温度差
低温环境下
高温环境下
将血液温度提 将血液温度提高 高到37 °C以 到37 °C以上 下 脑干中体温调节中枢 战栗和使皮肤 的血管收缩 增加汗的分泌,使 皮肤的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血温降低
看梅
谈梅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
人不仅能对环境中的声、光、味、触等 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 进行学习,并能对语言、文字代替具体 刺激,作出反应
语言刺激,人类特有的学习行为
吃梅 看梅 谈梅
体温的控制
安静时:内脏为主 运动时:骨骼肌为主 恒 体温 定 调节中枢 (动态平衡) 的 体 (脑干) 皮肤直接散热为主 低温下: 温 散热 汗液蒸发散热为主 高温下:
增加热量和减少失热 血温增高
回到正常的血温
侏儒症 巨人症(幼年) (幼年) 肢端肥大症
(成年)
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的转换、提高神经系 呆小症 统兴奋性 肾状腺
卵巢(女) 睾丸(男) 肾上腺素 1加快心跳的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的兴奋在该神经的。

在突触传递兴奋的过程
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
,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由图可知,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
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

下列能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甲表示细胞,能直接刺激甲的“信号分子”是,丁表示的物质
提高
B D
C A A
D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局部电流
提高
B D
C A A
D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提高
B D
C A A D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神经递质局部电流
提高
B D
C A A D
7.(1)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抗原抗体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2)渗透压感受器局部电流抗利尿激素胰岛肾上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