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七 变异与进化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8-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pt

完整版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8-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pt

..分割..
返回目录11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aa,毛色正常同窝中的雌性鼠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假设雄性鼠与同窝中基因型为 Aa的雌性鼠交配,那么后代毛色异常∶毛色正常的性状别离为1∶1;假设雄性鼠与 同窝中基因型为AA的雌性鼠交配,那么后代都为Aa,即毛色全部表现正常。
..分割..
返回目录12
..分割..
返回目录9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__,那么可推测毛色异 常是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 例为__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__鼠,那么可推测毛色异常 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分割..
返回目录19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变式1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成年男性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只有23条可以传给孙女 ②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其基因中有1个 碱基发生了改变 ③正常情况下,1个基因组成为AaBbCc(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8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不 一定为1∶1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分割..
返回目录21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分割..
返回目录22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五 遗传变异和进化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五 遗传变异和进化

五遗传变异和进化一遗传的分子基础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DNA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特点和DNA的复制:一、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①A=T、G=C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例:A+G = A+C = T+G = T+C = 1/2全部碱基二、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4、过程:(看书)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5、特点:半保留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实例。

3. 掌握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遗传、变异的概念及类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生物进化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抽象的概念。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变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遗传与变异: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

3.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介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探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种群遗传学、分子进化等。

2. 介绍我国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如澄江生物群、大熊猫演化等。

3. 分析生物进化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杂交育种、疫苗研发等。

七、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生物进化辩论赛:正反双方就生物进化是否有利于物种生存展开辩论。

八、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07 变异与进化(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07 变异与进化(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07 变异与进化(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4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0、p、q五个基因。

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2.(2014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新的基因B.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有利D.在显微镜下均可看到变异状况3.(2014届广东中山华侨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4.(2014届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两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缺失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5.(2014届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下列可遗传变异一定不引起染色体上DNA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6.(2014届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201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 教案2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01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案+作业第七单元 教案2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学案2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考纲要求因(Ⅱ>。

!错误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判一判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原因。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增添或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的改变。

GhCi8R5mS23.原因错误!GhCi8R5mS24.发生时间:______时。

5.特点:(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和________:发生于个体发育的________,且可能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________: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____________: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

6.意义:基因突变是________产生的途径,是________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的原始材料。

GhCi8R5mS2二、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________。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GhCi8R5mS2 3.意义:(1>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原因之一。

(2>是________的来源之一,对____________也具有重要意义。

GhCi8R5mS2想一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兄弟姐妹间变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名师点拨①基因重组的范围——有性生殖生物。

但不能说“一定”是有性生殖生物,因为还包括“外源基因导入”这种情况。

②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两者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复习PPT学习教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复习PPT学习教案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论
第1页/共19页
考点一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第2页/共19页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 生改变,产生新的 基因
细胞分裂间期复制 时碱基对增添、缺 失或替换
基因的重新组合 ,产生新的基因 型,使性状重新 减组数合第。一次分裂时 ,四分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减I后期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例: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 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 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有,XB患Xb=者155、人X;bXb男=5、性X患bY=者111、1人另有。那 XB么XB这=18个0、群X体BY中=18红9 绿色盲基因的
X频b率=2为-10-5-0多+-×-5大-2×-+-?2-2+-0-01-1--=6% 第14页/共19页
1.利用典型的系谱图以图判图,一目了然
(无中生有)
隐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 显性遗传病
第11页/共19页
常隐 常显
常隐或X隐
结论:无中生有, 生女有病为常隐
结论:有中生无, 生女无病为常显 常显或X显
第12页/共19页
考点四 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
一、基因频率的计算: 1、定义法: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3、通过遗传平衡公式计算: 种群足够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遗传平衡的五个条件:
)
C
1 A.25 C.1100
1 B.50 D.6215
第17页/共19页
例 7、(2014·山东,2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 (e)为显性。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 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 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 400只,黑檀体

生物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生物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标要求 1.概述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3.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考点一基因突变1.变异类型的概述2.基因突变(1)实例分析:镰状细胞贫血①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由T A 替换成A T。

②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3)时间: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但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如:真核生物——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诱发基因突变的外来因素(连线)(5)突变特点①________: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时间上——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上——可以发生在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以及同一个DNA 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教学案)-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教学案)-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2014考纲解读】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分布在基因突变的特点、应用;染色体变异类型及农作物育种等知识点上。

2.从考查角度上看,结合细胞分裂、DNA复制、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考查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对性状的影响;借助科学研究热点材料或结合减数分裂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其判断等相关知识;以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区别及其在生物育种上的应用为载体进行命题或结合实验探究进行考查。

【重点知识梳理】一、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判断1.生物变异的类型2.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项目基因突变[来源学科网ZXXK]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适用范围[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生物[来源学科网]种类[来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所有生物自然状态下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真核生物[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Z#xx#]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减/数分裂时非同源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过程出现差错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体结构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开出现异常实质产生新的基因(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产生新的基因型(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基因数目或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改变基因的质)关系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

三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2)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突变间接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功能改变,影响生物性状。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形突变等情况也可能不改变生物的性状。

5、染色体变异(1)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可以通过观察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判断(2)其中相互易位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要注意区分,易位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