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工况分析-动态控制图28页PPT
合集下载
抽油机井工况分析讲解

C
A
S活 S光
D λ
S
当弹性变形完毕,光杆带动活塞开始上行,固定凡尔 打开,液体进入泵筒并充满活塞所让出的泵筒空间,此 时,光杆处所承受的载荷,仍和B点时一样没变化,所 以画出一条直线BC,简称上载荷线。
11
上 游 动 凡 尔 打 开
P
B
减载线
C
下 游 动 凡 尔 打 开
A
S活
D λ
S光
S
固 定 凡 尔 关 闭
第三部分
生产状况分析
4. 油井结蜡对示功图的影响
措施:加清蜡剂;热洗井清蜡,制定合理 的清蜡周期.
53
第三部分
5、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生产状况分析
(1)游动阀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B B2 B1 B3 C1 C C2 C3 D3
A
D
D1
图1游动凡尔和活塞不严引起的漏失
该图是排出部分漏失时的理论示功图。当光杆离开 A点开始上冲程时,活塞下面的液体压力随着抽油杆 的伸长和活塞被提升而逐渐下降,活塞上下之间随即 产生压力差,使活塞上部的液体经排出部分的不严密 处而漏到活塞下面的工作筒内。这种因漏失减少光杆 负荷的现象,称为“顶托”作用或“顶托”现象。
P
B
理论示功图
C
A
S活 S光
D λ
S
光杆上行结束并立即转入下行
26
上 游 动 凡 尔 打 开
P
B
理论示功图
C
下 游 动 凡 尔 打 开
A
S活
D λ
S光
S
固 定 凡 尔 关 闭
光杆在下行
27
P
B
理论示功图
C
A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汇总

η,%
平均理论泵理效论线泵效的上线
0
10
20 30 合界4理0限即泵含线在5水效0该等油条6田件0 平下即 最均的该 高7下0理油 含泵论田水深8泵最等0度效大条、下件泵下深的度理、论
泵效
0.1
0.2 参数偏大区
e 0.3
即a 该理油论田b泵最小效待下落的泵实下深区度线、低
含水等条件下的理论泵效
0.4
动态控制图应用
如图所示,在落实区内 有两口井,1号井从示功图 看是深井泵工作正常,但流 压太低,说明这口井要落实 动液面深度及套压资料,同 时要进行产量复查,检查落 实所取资料的准确性。2号 井从示功图上看泵工作状况 不好,但泵效较高,而流压 较低,需要落实产量问题, 其次检查动液面深度。
动态控制图应用
序号 井号
泵冲 冲 径程 次
泵深
抽油机井工况数据表
液量 油量 含水 动液面
密度
粘度
油气 比
沉没度
泵口 压力
泵效 工况区域
1
DXX1-6
2
DXX1-7
3 DXX100-14
4 DXX100-2
5 DXX100-8
6 DXX100C5B
7 DXX100NX34
8 DXX100X32
9 DXX100X36
(2)油井工况评价、分析 根据计算出的泵效和入口压力,找到在工况图中所处位置,为潜力
区,结合该井为双向注水,井组注采比1.25,注水能量充足,生产参数偏 小,与地质结合论证该单元是否可以提液,若允许提液,从目前使用的地 面抽油设备分析,还有加载空间,冲程已为最大,冲次也不宜再调大,则 下步改下70泵提液增油,若不允许提液,则维护作业时上提泵挂,减小沉 没度 。
【采油PPT课件】 井组动态分析

构造 连通 剖面 A井 B井 C井 D井 E井 D井吸剖 平面层间 问题2
121
井组存在问题
3、 E井从数据上看各层厚度小,渗透率 低,随着累计注入量的增加,日注量逐 渐减少,注入水不易扩散。
4、B井地层压力是在下降的,未受到注水效 果分析受边水影响。
构造 连通 剖面 A井 B井 C井 D井 E井 D井吸剖 平面层间 问题2
56
18.3
67.3
365
57
16.3
71.4
320
9.4
56
14.6
73.9
275
58
12.2
78.9
250
54
9.8
81.9
200
56
7.6
86.4
190
57
4.6
91.9
170
9.4
构造 连通 剖面 A井 B井 C井 D井 E井 D井吸剖 平面层间 问题2
101
D井吸水剖面图
相对吸水量
4
72
生产层号
液量m3 30.0 29.5 29.4 29.4
油量t 30
29。5 29。4 29。4
含水% 0 0 0 0
动液面 350 398 400 410
静压 10.4
备注
2004.05
28.6
28。6
0
430
2004.06
28.0
28。0
0
460
2004.07 2004.08
泵径 φ44mm
27.1
15。2
0。15
800
2005.09
13.9
13。7
0。20
810
油井动态分析简析ppt课件

8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收集资料、绘制图表和曲线
对静态资料、生产资料、完井数据、施工作业情况、井史五大类资料收 集齐全,编制出必要的曲线和图表(如油水井连通图、注水~采油曲线、吸水~ 产出剖面图等)。
2、搞清单井情况
包括地面流程和清蜡热洗等管理制度、井下管柱结构、电潜泵泵工况、 油层的发育情况等。
汇总
汇总
措施井 措施分类
汇总
新井
非对比井 原因分类
汇总
区块单元对比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11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含 水 对 比 分 析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变化原因分类
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含水含上水上升升原原因因分类分类
含水含下水下降降原原因因分析分析 含水下降原因分类
含水变化单元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14
目录
一、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二、单井动态分析的资料和内容 三、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四、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五、BZ34-1N平台单井的动态分析
15
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3D井北断块
3D井断块
编图:康安 绘图:张磊 审核:胡光义 负责:王星
N1井断块
5/6井断块
N2井断块
Nm
1. 油井 地下 动态 变化 分析
油层条件是油井生产的基本条件。分析油井地下动态 变化,首先要搞清油层的地质状况,主要是:油层的层数、 厚度情况;各小层的岩性和渗透率;油层的原油密度和粘 度;生产井的油层与周围相连的油水井的油层连通状况。
6
单井动态分析资料和内容
2. (1)电泵泵况分析 油井 井筒 (2)管柱状况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收集资料、绘制图表和曲线
对静态资料、生产资料、完井数据、施工作业情况、井史五大类资料收 集齐全,编制出必要的曲线和图表(如油水井连通图、注水~采油曲线、吸水~ 产出剖面图等)。
2、搞清单井情况
包括地面流程和清蜡热洗等管理制度、井下管柱结构、电潜泵泵工况、 油层的发育情况等。
汇总
汇总
措施井 措施分类
汇总
新井
非对比井 原因分类
汇总
区块单元对比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11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含 水 对 比 分 析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变化原因分类
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含水含上水上升升原原因因分类分类
含水含下水下降降原原因因分析分析 含水下降原因分类
含水变化单元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14
目录
一、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二、单井动态分析的资料和内容 三、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四、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五、BZ34-1N平台单井的动态分析
15
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3D井北断块
3D井断块
编图:康安 绘图:张磊 审核:胡光义 负责:王星
N1井断块
5/6井断块
N2井断块
Nm
1. 油井 地下 动态 变化 分析
油层条件是油井生产的基本条件。分析油井地下动态 变化,首先要搞清油层的地质状况,主要是:油层的层数、 厚度情况;各小层的岩性和渗透率;油层的原油密度和粘 度;生产井的油层与周围相连的油水井的油层连通状况。
6
单井动态分析资料和内容
2. (1)电泵泵况分析 油井 井筒 (2)管柱状况
【采油PPT课件】某井组动态分析---

针对三口井含水上升速度不同,可实施动态 调配,控水稳油。
针对该井组油层物性差,含蜡量高,在日常 管理中应摸索合理的洗井方式与周期,延长 油井的检泵周期。
1井可大修恢复。
4.7
2.6 44.68
2004年3月 31
4.7
2.5 46.81
2004年4月 30
5
2.6 48.00
2004年5月 30
6.1
2.8 54.10
2004年6月 29
6.8
2.7 60.29
2004年7月 30
6.9
2.7 60.87
2004年8月 24
6.7
2.6 61.19
2004年9月 31
2 1.96 1.95 1.97 2.1 2.1 2.1 2.1 2.28 3.1
3 3.2 2.9 2.96 3.1 3.2 3.1 3.2 3.3 3.4 3.2
含水
(%) 20.95 23.91 23.81 28.64 24.35 24.89 18.33 28.08 19.57 16.67 24.62 27.78 21.20 19.23 22.22 25.00 27.59 21.38 26.19 33.33 30.43 38.30 38.33 36.73 31.91 32.61 31.91 34.00 33.33 36.00
5.1
2004年4月 30
4.97
2004年5月 30
5.58
2004年6月 30
5.97
2004年7月 30
6.8
2004年8月 31
7.5
2004年9月 30
8.95
2004年10月 30
11.2
2004年11月 30
针对该井组油层物性差,含蜡量高,在日常 管理中应摸索合理的洗井方式与周期,延长 油井的检泵周期。
1井可大修恢复。
4.7
2.6 44.68
2004年3月 31
4.7
2.5 46.81
2004年4月 30
5
2.6 48.00
2004年5月 30
6.1
2.8 54.10
2004年6月 29
6.8
2.7 60.29
2004年7月 30
6.9
2.7 60.87
2004年8月 24
6.7
2.6 61.19
2004年9月 31
2 1.96 1.95 1.97 2.1 2.1 2.1 2.1 2.28 3.1
3 3.2 2.9 2.96 3.1 3.2 3.1 3.2 3.3 3.4 3.2
含水
(%) 20.95 23.91 23.81 28.64 24.35 24.89 18.33 28.08 19.57 16.67 24.62 27.78 21.20 19.23 22.22 25.00 27.59 21.38 26.19 33.33 30.43 38.30 38.33 36.73 31.91 32.61 31.91 34.00 33.33 36.00
5.1
2004年4月 30
4.97
2004年5月 30
5.58
2004年6月 30
5.97
2004年7月 30
6.8
2004年8月 31
7.5
2004年9月 30
8.95
2004年10月 30
11.2
2004年11月 30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编制与分析方法ppt课件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编制及应用
.
一、动态控制图简介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大庆采油六厂, 根据几年来抽油井管理的的实践而总结创造 出的一种宏观管理的控制方法,它可以使采 油作业区的干部员工较直观的掌握抽油井的 泵况,为油井挖潜提供主攻方向,使管井人 对自已所管油井的生产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明确应做的工作,使油井尽可能多的进入合 理区的工作状态,是提高油井管理水平的一 种有效方法。
.
四、 泵效的计算
式中R:原始油气比,m3/t; Rg:吸入口压力下溶解油气比,m3/t;
ƒw:为含水率; Bg:沉没压力下气体体积系数; Z:气体压缩系数。Pa-1; Ph:沉没压力,MPa; S:光杆冲程长度,m; Λ:冲程损失长度,m; S1:余隙(防冲距)长度,m;
E:钢材弹性模量,N/cm3 ƒr:抽油杆柱按长度加权平均截面积,cm2;
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油井的供液能力不强, 对于这一区域的油井,根据其油井供液的情 况,进行调整。
.
1、参数偏大区:指所汲参数偏大,菌图显示供液不足,或气 体影响,流压低、泵效低的区域
.
四、 泵效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η=η1η2η3η4η5 式中η------理论泵效(小数,下同); η1------游离气影响时的泵效; η2------余隙中气体膨胀减少活塞有效行程时的泵 效; η3------油管及抽油杆弹性伸缩产生冲程损失时的 泵效; η4------溶解气影响时的泵效; η5------泵筒凡尔漏失影响时的泵效.
.
四、 泵效的计算
η1=1/[1+(1-ƒw )(R-Rg)Bg] Bg=0.000386(ZT/Ph) Rg=R[(Ρh/Ρb )1/3×1.185-0.22 T=273+0.033L+15 η2=[S-S1(1-ƒw)(R-Rg)Bg ]/S η3=(S-λ)/S λ=(ρgL×10-6- Ph)L ƒp/E•(1/ ƒr + 1/ƒt ) η4= ƒw+(1- ƒw)/Bo η5=0.9
.
一、动态控制图简介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大庆采油六厂, 根据几年来抽油井管理的的实践而总结创造 出的一种宏观管理的控制方法,它可以使采 油作业区的干部员工较直观的掌握抽油井的 泵况,为油井挖潜提供主攻方向,使管井人 对自已所管油井的生产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明确应做的工作,使油井尽可能多的进入合 理区的工作状态,是提高油井管理水平的一 种有效方法。
.
四、 泵效的计算
式中R:原始油气比,m3/t; Rg:吸入口压力下溶解油气比,m3/t;
ƒw:为含水率; Bg:沉没压力下气体体积系数; Z:气体压缩系数。Pa-1; Ph:沉没压力,MPa; S:光杆冲程长度,m; Λ:冲程损失长度,m; S1:余隙(防冲距)长度,m;
E:钢材弹性模量,N/cm3 ƒr:抽油杆柱按长度加权平均截面积,cm2;
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油井的供液能力不强, 对于这一区域的油井,根据其油井供液的情 况,进行调整。
.
1、参数偏大区:指所汲参数偏大,菌图显示供液不足,或气 体影响,流压低、泵效低的区域
.
四、 泵效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η=η1η2η3η4η5 式中η------理论泵效(小数,下同); η1------游离气影响时的泵效; η2------余隙中气体膨胀减少活塞有效行程时的泵 效; η3------油管及抽油杆弹性伸缩产生冲程损失时的 泵效; η4------溶解气影响时的泵效; η5------泵筒凡尔漏失影响时的泵效.
.
四、 泵效的计算
η1=1/[1+(1-ƒw )(R-Rg)Bg] Bg=0.000386(ZT/Ph) Rg=R[(Ρh/Ρb )1/3×1.185-0.22 T=273+0.033L+15 η2=[S-S1(1-ƒw)(R-Rg)Bg ]/S η3=(S-λ)/S λ=(ρgL×10-6- Ph)L ƒp/E•(1/ ƒr + 1/ƒt ) η4= ƒw+(1- ƒw)/Bo η5=0.9
(完整PPT)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连抽带喷或断脱
(6)、其他示功图 油井出砂示功图
油井出砂
特点:出现锯齿状 下步措施:减小冲次
活塞脱出工作筒示功图 防冲距过小,过大示功图
活塞脱出工作筒
下步措施:检泵
防冲距过小下碰
下步措施:重新校防冲距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供液不足井实测示功图
(此时,不允许旋转光杆对扣), 若失败,再进行作业检泵。
m
固定凡尔漏失示功图
kN
0 90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严重漏失
1
1.5
2
2.5 3 m
80
70 60 50
40
轻微漏失
30
20
10
0.5
1
1.5
2
2.5 3 m
深井泵漏失,可以首先采取碰泵、洗井等措施,如 果没有效果,只有进行作业检泵;现场可以通过油 井憋压、测电流等方法判断泵的漏失情况。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一、解释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二、典型示功图与实测功图分析
二、抽油机采油
1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流程 ⑴抽油机采油系统的组成
采油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部分游梁式抽油机,由电动机、减速箱和四连 杆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横梁、游梁)、 驴头和悬绳器等组成;地下部分-抽油泵, 悬挂在套管中油管的下端;联系地面和井 下部分的中间部分-抽油杆柱,由一种或几 种直径的抽油杆和接箍组成。
一、解释抽油机 理论示功图
理论示功图
理想条件: 1.深井泵质量合格,工作正常;(泵管没漏失) 2.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擦力、
(6)、其他示功图 油井出砂示功图
油井出砂
特点:出现锯齿状 下步措施:减小冲次
活塞脱出工作筒示功图 防冲距过小,过大示功图
活塞脱出工作筒
下步措施:检泵
防冲距过小下碰
下步措施:重新校防冲距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
供液不足井实测示功图
(此时,不允许旋转光杆对扣), 若失败,再进行作业检泵。
m
固定凡尔漏失示功图
kN
0 90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严重漏失
1
1.5
2
2.5 3 m
80
70 60 50
40
轻微漏失
30
20
10
0.5
1
1.5
2
2.5 3 m
深井泵漏失,可以首先采取碰泵、洗井等措施,如 果没有效果,只有进行作业检泵;现场可以通过油 井憋压、测电流等方法判断泵的漏失情况。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一、解释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二、典型示功图与实测功图分析
二、抽油机采油
1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流程 ⑴抽油机采油系统的组成
采油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部分游梁式抽油机,由电动机、减速箱和四连 杆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横梁、游梁)、 驴头和悬绳器等组成;地下部分-抽油泵, 悬挂在套管中油管的下端;联系地面和井 下部分的中间部分-抽油杆柱,由一种或几 种直径的抽油杆和接箍组成。
一、解释抽油机 理论示功图
理论示功图
理想条件: 1.深井泵质量合格,工作正常;(泵管没漏失) 2.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擦力、
动态控制图

η,% 60 70 80
1# 2#
b e
P流/P饱
0.3 0.4 0.5 0.6
参数偏大区
f
在断脱漏失区中,3号井 待落实区 合理区 的示功图显示此井深井泵工
a
3#
作正常,但泵效低、流压较 c
高,可能是油管漏失(油套
d
0.7
0.8 0.9
管窜),此井要进行憋压验
断脱漏失区
g 窜,同时核实产量。 参数偏小区
内 容 提 要
一、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定义 二、各线及区域的意义 三、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分析 四、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应用
动态控制图定义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在 直角坐标系中以流饱比(井底流 压、沉没度等)为纵坐标,以泵 效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幅(简称工 况图)。
内 容 提 要
一、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定义
η,% 30
参数偏大区
f
0.3
P流/P饱 0.4 0.5 0.6 0.7 0.8 0.9
e
该区域的井流压较低、 泵效低,表明供液能力不足, 40 原因分析:抽汲量大于 50 60 70 80 抽汲参数过大,功图显示供 地层供给量,地层条件差 液不足或气体严重影响。 (低渗透或注水跟不上)或 b 抽汲参数偏大引起的 。 待落实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XX1-6 DXX1-7 DXX100-14 DXX100-2 DXX100-8 DXX100C5B DXX100NX34 DXX100X32 DXX100X36 DXX100X37 DXX100X39 DXX100X44 DXX100X45 DXX100X48 DXX112CX3 DXX112X5 DXX112X9 DXX151P1C1 DXX151P2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