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2006)
2006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Ⅰ卷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 C2. A3. D4. A5.B6.A7. D 8. C 9.D 10. B 11.B 12.D13.C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A 15.B 16.B 17.AD 18.D 19.AC 20.B 21.AⅡ卷包括10小题,共174分。
22. (17分)(1)ABD(2)ⅰ.如图所示ⅱ.23.(16分)如图,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用t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时间,则有d = vt1 ①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②已知t2-t1 = △t ③联立①、②、③式,可得④代入数值得h = 2.0×103m ⑤24. (19分)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o。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 = μg ①设经历时间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o,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vo = aot ②v = at ③由于ao,故vo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o,有vo = v+at′④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没有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o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o和s,有So = aot2+vot′⑤⑥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so-s ⑦由以上各式得⑧25.(20分)(1)用Q表示极板电荷量的大小,q表示碰后小球电荷量的大小。
要使小球能不停地往返活动,小球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至少应大于重力,即q > mg ①其中q = αQ ②又有Q = C ③由①②③式得④(2)当小球带正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向下做加速运动。
司法考试:法理学真题解析汇编(二)

多项选择题 2006年: 1.汪某和范某是邻居,某天,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范某怒而挥刀砍向汪某,致汪某死亡。
事后,范某与汪某的妻子在中间人的主持下,达成"私了"。
后汪某父母得知儿子身亡,坚决不同意私了,遂向当地公安部门告发。
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之后,移送检察院。
最后,法院判处范某无期徒刑,同时判决范某向汪某的家属承担民事责任。
就本案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 B.引起范某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C.该案件中,范某与检察院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D.范某与汪某的家属之间不形成实体法律关系答案及解析:BC 范某怒而挥刀砍向汪某致汪某死亡,导致刑事法律关系(围绕范某刑事责任的追究)和民事法律关系(围绕范某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产生,故选项A是正确的。
法律事实根据是否依当事人的意志转移分为事件和行为。
范某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刑事法律关系,引起该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范某砍死张某的行为,故选项B错误。
在该案件中,范某与检察院之间存在刑事法律关系,故选项C错误。
在该案件中,范某须向汪某的家属支付死亡赔偿金,故他们之间形成实体法律关系。
故选项D正确。
2.20世纪90年代初,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
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
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这说明法律原则具有哪些作用? A.法律原则具有评价作用 B.法律原则具有裁判作用 C.法律原则具有预测作用 D.法律原则具有强制作用答案及解析:ACD 法的原则是法的要素之一,法所具有的作用,法律原则一般都具有。
在本题中,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据《民法通则》等第7条处理传销案件,体现了法律原则的评价作用(评价他人行为)、预测作用(法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相互间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存在就意味着行为预期的存在,而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法律规范都应有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强制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2006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解析——不定项

2006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2006年)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
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
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
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
进人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
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
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
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
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
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请回答96-100题。
96.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下列对甲、乙所应成立犯罪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A.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B.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C.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D.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答案:ABC解析: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因此成立共同犯罪要求共犯之间有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根据《刑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本案中甲、乙二人共谋“教训”丙,甲只有伤害的故意,而乙却暗藏杀心,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根据共犯理论中的实行过限也能得出相同的答案。
故选项ABC判断是错误的,为本题应选答案。
97.就被害人丙死亡这一情节,下列对与丁有关行为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A.丁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B.丁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C.甲丁成立抢劫罪(致人死亡)的共犯D.丁对丙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答案:ABC解析:丁主观上只有对丙实施盗窃的主观故意,没有伤害、杀害丙的故意或者过失。
[58KB]三峡大学2006年分析化学考研试卷[1]
![[58KB]三峡大学2006年分析化学考研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5c769c42a8956bec0975e395.png)
5、计算式X=9.25×12.035+1.250的计算结果(X)应取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
6、已知碳酸钠的摩尔质量为106.0 mol/L,用它来标定0.2 mol/L的HCl溶液20.00 ml,宜称取碳酸钠的克数是:
a、0.021g b、0.042g c、0.21g d、0.42g
17、间接碘量法是先加一定量______物质把I-氧化成I2,然后用_____标准溶液滴定I2。
18、重量分析中,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和。包藏杂质离子属于现象。
第4页共5页
三、判断题(标明题序,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系统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第1页共5页
三峡大学
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分析化学
(考生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在题后所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连同本题的题序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25分):
1、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a、滴定时有溶液溅出b、所有试剂含有干扰离子
c、试样未经充分混匀d、砝码读错了
六、方案设计题(第1题12分,第2题8分,共20分)
1、试设计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的分析方案。要求简述:(1)分析原理(含化学反应式);(2)必要步骤;(3)结果计算式。
2、拟出测定Zn2+、Mg2+混合液中两种离子的分析方案(要求简述测定步骤,指出滴定剂、酸度、指示剂及其所需试剂,已知:lgKZny=16.5 lgKMgy=8.7)
10、在EDTA络合滴定法中,溶液酸度越高,酸效应系数αy(H)值就越大,则溶液中游离y的浓度就越。
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化学实验操作试题一、选择题(2006浙江丽水)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3.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4、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A B C D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时,可以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B.为了节约火柴,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量筒不可用作反应容器D.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8、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B.C.D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收集氢气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10、下图中能表示过滤操作的实验装置是()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2、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你认为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13、已知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下列采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 排水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14、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霸王”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大自然”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D.吸烟有害健康二、实验填空题(2006浙江嘉兴)1.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莱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目前药店里有一种“维C泡腾片”的药品能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一次小明看到爷爷冲饮这种药品的过程:在一杯温开水中放人一片该药品,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
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宁波市2006年高中段招生考试数学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 题 卷 I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计算:2-3=(A)1 (B)-1 (C)5 (D)-52.2005年宁波市实现了农业总产值207.4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2.074³1010元 (B)20.74³108元(C)2.074³1012元 (D)207.4³108元3.如图,□ABCD 中,O 为对角线AC 、BD 的交点,与△AOD 全等的是 (A)△ABC (B)△ADC (C)△BCD (D)△COB 4.已知43=b a :ba b -= (A)4/3 (B)-1/4 (C)1/4 (D)1/35.下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6.如图,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等于6,高等于4,则其母线长为 (A)3 (B)4 (C)9/2 (D)5 7.使式子1||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为(A)x>0 (B)x≠1 (C)x≠-1 (D)x≠±18.小明的书包里共有外观、质量完全一样的5本作业簿,其中语文2本,数学2本,英语1本,那么小明从书包里随机抽出一本,是数学作业本的概率为 (A)1/2 (B)2/5 (C)1/3 (D)1/59.如图,为了确定一条小河的宽度BC ,可在点C 左侧的岸边选择一点A ,使得AC⊥BC,若测得AC=a ,∠CAB=θ,则BC=(A)asin θ (B)acos θ (C)atan θ (D)acot θ lO .已知∠BAC=45°,一动点O 在射线AB 上运动(点O 与点A 不重合),设OA=x ,如果半径为1的⊙O 与射线AC 有公共点,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0<x≤2 (B)l<x≤2 (C)1≤x<2 (D)x>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2a)2= ▲12.方程1-x =3的解为 ▲ .13.如图,直线a⊥b,∠1=50°,则∠2= ▲ 度.14.请写出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的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15.如图,⊙O 1与⊙O 2相交于A 、B 两点,连结AB ,并在其延长线上取点P ,过P 作⊙O 1、⊙O 2的切线PC 、PD ,切点分别为C 、D ,若PC=6,则PD= ▲ . 16.如图,在△ABC 中,AD :DB=1:2,DE∥BC,若△ABC 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DBCE 的面积为 ▲ .17.如图,将Rt△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2006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陕西卷)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a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愈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 垂体C. 下丘脑D. 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 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 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 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 连接酶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8.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A.0.5mol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A N B.标准状况下,11.2L 所含的分子数为0.53SO A N C.0.1mol 所含的电子数为14CH A N D.46g 和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2NO 24N O A N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连,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3 B. 3:2:1 C.6:3:1 D. 6:3:210. 浓度均为0.1mol ·L -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充分反映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 BaCl 2 NaOH NaHCO 3 B. Na 2CO 3 MgCl 2 H 2SO 4C. AlCl 3 NH 3·H 2O NaOHD. Ba(OH)2 CaCl 2 Na 2SO 4 11.在0.1mol ·L -1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 ·L -1HCl 溶液,溶液中c (H +)减小D.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和溶液,其pH =1,c (Al 3+)=0.4mol ·L -1,c (SO 42-)=0.8mol ·L -1,则c (K +)为A.0.15mol ·L -1 B.0.2mol ·L -1 C.0.3mol ·L -1 D.0.4mol ·L -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司法考试:宪法学真题解析汇编(二)

; 多项、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2006年: 1、当代宪法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宪法在配置国家权力方面的发展趋势? A.行政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扩大 C.议会主权 D.地方自治 答案及解析:AB 当代宪法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行政权力扩大和中央权力扩大;(2)宪法内容的更加丰富完备;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3)重视宪法保障;(4)宪法发展国际化趋势加强;(5)形式上逐步发展。
故选项A、B应选。
2、关于省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的任免,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B.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C.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D.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答案及解析:BC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5条第2款规定:“在省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 《法官法》第11条第4款规定:“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4条第11项中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任免。
”由以上法条可以看出,在任命问题上,《法官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规定不一致。
如何适用呢?按照位阶,《人民法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由全国人大制定,《法官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应适用前者的规定,但是,根据《宪法》第67条第3项,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多个对象组合在一起的正确方法是:()按住Ctrl 键,逐一单击要组合的各个对象,然后执行“修改 > 群组”命令。
按住Shift 键,逐一单击要组合的各个对象,然后执行“修改 > 取消群组”命令。
按住Shift 键,逐一单击要组合的各个对象,然后执行“修改 > 群组”命令。
按住Ctrl 键,逐一单击要组合的各个对象,然后执行“修改> 取消群组” 命令。
使用“文件>导入”命令导入文本文件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滚动条”选项的作用是:()忽略换页符。
建立标准文本对象建立滚动风格文本对象。
从换页符处另建一个“显示”图标。
假设要对“显示”设计图标中的图像进行剪裁,应双击该图像,然后在“图片属性”对话框的“选项”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选项比例裁切原始以上说法都不对。
在绘制斜线的同时按住()键,可以绘制与水平方向成0度、45度及在绘制斜线的同时按住()键,可以绘制与水平方向成0度、45度及90度的斜线。
Shift+ Ctrl Ctrl Alt Shift双击绘图工具箱中的()工具或者按下Ctrl+M,可以调出“覆盖模式”选择板。
指针直线或斜线圆形边形执行“修改>文件>属性”菜单命令,调出“文件属性”对话框,要想使“演示窗口”具有标题栏,应选中()选项。
“演示居中屏幕”显示标题栏显示菜单栏显示任务栏假设有一圆形对象叠压在矩形对象之上,要想使圆形对象置于矩形对象下面,应选定圆形对象并执行()命令。
修改>置于上层修改 > 置于下层编辑>置于上层编辑 >置于下层以下关于文本对象“透明模式”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被设置为“透明模式”的对象会将它下面的内容完全遮住。
被设置为“透明模式”的对象,背景部分变为透明,它下面的内容会通过透明部分显示出来。
被设置为“透明模式”的对象将以反色显示。
被设置为“透明模式透明。
假设要将“显示”设计图标中的图像恢复至原来的大小,应双击该图像,然后在“图片属性”对话框的“选项”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选项比例裁切原始以上说法都不对。
以下关于“显示”设计图标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uthorware在默认情况下,先执行的内容叠放在后执行内容的上面。
Authorware在默认情况下,所有“显示”设计图标中的内容在第0层显示。
要预览设计图标的内容,应按下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右键单击设计图标。
按下Shift示”设计图标内容。
在“等待设计图标”属性对话框,若将“时限”项清空,则()选项为不可用状态。
“单击鼠标“按任意键”“显示倒计时”“显示按钮”某对象的移动方式被设置为“沿路径定位”,则移动方式属性对话框中的目的地代表(),结束点代表()。
路径起点、目标位置目标位置、路径终点目标位置、路径起点路径起点、路径终点以下四种移动方式中,()的运动停止点不能用变量控制。
“沿路径移动到终点”“沿路径定位”“终点沿直线定位”“沿平面定位”某显示对象的运动速度被设置为5速率(秒/英寸),则代表()。
该对象完成移动过程需要5秒。
该对象的运动速度为每英寸耗时5秒。
该对象的运动速度为每秒5英寸。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以下关于“沿路径移动到终点”动画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若“执行方式”选项设置为“等待直到完成”,则只要“移动时”属性为空,运动对象将不停地沿路径重复移动。
若“执行方式”选项设置为“等待直到完成”,则只要“移动时”属性为假,运动对象将不停地沿路径重复移动。
若“移动时”选项设置为“永久”,则只要“移动时”属性为假,运动对象将不停地沿路径重复移动。
某对象的移动方式被设置为“沿路径定位”,则移动方式属性对话框中路径终点的值()。
必须是100必须是10的整数倍必须大于0以上说法都不对以下四种移动方式中,()的运动停止点可以用变量控制。
“直接移动到终点”“沿路径移动到终点”“沿路径定位”以上说法都不对以下关于“移动”设计图标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移动”设计图标能够移动多个设计图标中的所有显示对象。
“移动”设计图标能够移动一个设计图标中多个显示对象中的某一个。
“移动”设计图标能够(而且仅能)移动一个设计图标中的所有显示对象。
以上说法都正确。
在交互作用中,当用户为某响应分支选择了“退出交互”分支类型时,分支流程将会()流向主流程分支起点,等待用户做出另一次操作。
沿原路线返回并检查后面是否存在其他的期待响应能与最终用户的操作相匹配。
退出交互作用分支结构回到主流程线上。
以上说法都不对当用户为某交互作用选择了“在下一次输入之前”擦除属性时,则()在退出交互作用分支结构后,反馈信息不会被擦除。
同用户开始了下一次交互作用时,擦除此次交互作用的反馈信息。
同用户开始了下一次交互作用之前,擦除此次交互作用的反馈信息。
以上说法都不对设置热区响应属性时,若选中“匹配时加亮”选项,则()热区响应区域会出现一个匹配标志。
鼠标指针移动到热区响应区域时就能匹配该响应。
热区响应被匹配时会高亮显示。
热区响应被匹配时不会高亮显示设置目标区响应属性时,若在“放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在目标点放下”选项,则将对象拖动到目标区域并释放鼠标后,对象将()返回原来的位置。
停留在被释放处。
停留在目标区域的中心位置。
以上说法都不对。
在Authorware 中,如果你在需要使用逻辑型变量的地方使用了数值型变量,Authorware会把()看作假,把()看作真。
任意非0数值、0任意非1数值、10、任意非0数值1、任意非1数值设置按钮响应属性时,若选中“默认按钮”选项,则()此按钮会作为默认按钮。
此按钮不可用。
当此按钮不可用时,会以灰色表示。
会被隐藏。
下面关于热对象响应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热对象可以是任意的复杂形状。
热对象必须是一个规则的圆形。
热对象的大小不可以调整。
则的矩形。
在交互作用中,当用户为某响应分支选择了“重试”分支类型时,分支流程将会()流向主流程分支起点,等待用户做出另一次操作。
沿原路线返回并检查后面是否存在其他的期待响应能与最终用户的操作相匹配。
退出交互作用分支结构回到主流程线上。
以上说法都不对设置按钮响应属性时,若选中“非激活状态下隐藏”选项,则()此按钮会作为默认按钮。
此按钮不可用。
当此按钮不可用时,会以灰色表示。
会被隐藏。
当用户为某交互作用选择了“不擦除”擦除属性时,则()在退出交互作用分支结构后,反馈信息不会被擦除。
同用户开始了下一次交互作用时,擦除此次交互作用的反馈信息。
同用户开始了下一次交互作用之前,擦除此次交互作用的反馈信息。
以上说法都不对下面关于热区响应区域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热区响应区域可以是任意形状。
热区响应区域必须是一个规则的圆形。
热区响应区域的大小不可以调整。
一个规则的矩形。
在交互作用中,当用户为某响应分支选择了“继续”分支类型时,分支流程将会()流向主流程分支起点,等待用户做出另一次操作。
沿原路线返回并检查后面是否存在其他的期待响应能与最终用户的操作相匹配。
退出交互作用分支结构回到主流程线上。
以上说法都不对在文本输入型响应!和??和&&和**和?在一个交互作用分支结构中,有A、B两个响应分支(A分支处在B分支的前面),均为热区响应,如两个分支定义的热区重复在一起,那么程序运行,鼠标激活该重复热区时,那个分支得到执行A分支肯定得到执行B分支肯定得到执行A、B两个分支同时执行程序出错在Authorware6.0中,执行菜单命令(),可将程序文件打包成可独立运行的多媒体作品。
文件> 发布文件> 发布>打包编辑>打包编辑> 发布>打包执行菜单命令文件>发布>打包后,在出现的对话框的“打包文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选项,则打包生成的文件扩展名为.EXE,但不能运行于Windows3.1操作系统。
“无需Runtime”“应用平台Windows 3.1”“应用平台Windows9xand NT variants”以上说法都不对。
在对“导航”设计图标进行属性设置时,某些“导航”设计图标允许你选择直接跳转方式或调用方式,直接跳转方式是一种()跳转,调用方式是一种()跳转。
双程、单程双程、双程单程、双程单程、单程当程序执行到一个框架图标时,会先执行所定义的页图标第一个页图标入口窗格部分的内容出口窗格部分的内容在Authorware 中,定义超链接是通过自定义文本风格实现的,即执行()菜单命令。
文本> 风格文本>定义风格文本> 字体文本>大小导航结构由“框架”设计图标、附属于“框架”设计图标的()图标和()图标组成。
页、导航显示、导航页、交互显示、交互当程序执行到一个决策判断分支结构时,Authorware 将会按照“决策判断”设计图标的属性设置,( )。
等待用户的交互操作。
自动决定分支路径的执行次序,而分支路径执行的次数则由用户的交互操作控制。
自动决定分支路径的执行次序和执行的次数。
以上说法都不对。
在某“数字化电影图标”属性对话框的“电影”选项卡中,“存储”文本框中的“外部”表示()数字化电影存储在程序文件内部。
数字化电影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程序文件外部。
数字化电影尚未导入。
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果某“数字化电影图标”属性对话框的“计时”选项卡中,“速率”文本框的值为“12 fps”,则表示()数字化电影要播放12秒。
数字化电影要循环播放12次。
数字化电影的播放速度是每秒12帧。
以上说法都不对。
以下几个系统变量中,哪一个可以用来确定数字化电影是否正在播放?()MediaPlaying@“IconTitle”MediaLength@“IconTitle”MediaPosition@“IconTitle”以上说法都不对。
Authorware可以使用一连串的位图来组成一个数字化电影,这些位图文件()。
必须存储在同一文件夹下并且具有连续编号的文件名。
必须存储在同一文件夹下,文件名不一定具有连续编号。
可以存储在不同文件夹中。
以上说法都不对。
某“数字化电影图标”属性对话框的“计时”选项卡中,若“结束帧”文本框中的值为“119”,则表示()数字化电影共119帧。
数字化电影要播放119秒。
数字化电影的播放速度是每秒119帧。
是第119帧。
()是一个逻辑型系统变量,在系统中当前有声音正在播放时它的值为真,否则为假。
Sound Music SoundPlay SoundPlaying 在声音图标中,播放域中的播放次数表示只要声音启动,就重复不断地播放播放指定的次数一直播放,直到下面的条件满足退出下列特点哪些是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1)具备多媒体素材的集成能力(2)具备多样化的交互作用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交互控制(3)具备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处理能力(4)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1)(3)(4)(1),(2),(3)(1),(2),(4)全部在Authorware 中,输入一段新文字的过程是怎样的?()(1)在要输入文字内容的起始位置处单击鼠标,并开始输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