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火眼金睛(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里,否则不给分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

)1.你升过国旗吗?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2.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标志着我国彻底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C.西藏和平解放D.人民公社化运动4.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现国家工业化D.实现农业现代化5.某学校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下列资料不能入选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B.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C.青藏铁路正式通车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6.,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中共八大的召开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C.毛泽东逝世D.周恩来逝世8.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七大”的召开C. 中共“八大”的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9.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是:()A.集体经营责任制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公私合营D.农业合作化11.改革开放新时期,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①深圳②珠海③香港④澳门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2.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合作医疗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改革开放制度1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②文化大革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⑤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A. ③④⑤①②B. ③⑤④②①C.③②①④⑤D. ⑤③④①②15.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7.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8、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9、邓小平指出,在改革开放中,要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就必须坚持()A.四项基本原则B.党的领导C.社会主义道路D.毛泽东思想20、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的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21.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

人教版初二下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治2.北宋时期,哪位皇帝实施了“庆历新政”?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3.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次数是?A.4次B.5次C.6次D.7次4.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明成祖B.明宣宗C.明英宗D.明宪宗5.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康熙、乾隆B.康熙、雍正、乾隆C.雍正、乾隆D.顺治、康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2.宋朝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曾来华,并担任过官职。

()4.明朝的“一条鞭法”是一种税制改革。

()5.清朝的“洋务运动”是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改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2.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4.明朝的“靖难之役”是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战争。

5.清朝的“鸦片战争”是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战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2.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3.简述明朝的“海禁”政策。

4.简述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

5.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请分析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对宋朝的影响。

3.请分析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影响。

4.请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对清朝的影响。

5.请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分析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你以唐朝的“玄奘西行”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请你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题

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A.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结束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新中国的任务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领土最后被解放的地区是()A.新疆B.台湾C.西藏D.海南4、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抗日战争胜利C.解放战争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5、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A.彭德怀B.黄继光C.邱少云D.叶挺6、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A B C D7、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8、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③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④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为加强西藏同各地的交往联系,在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运输路线不包括()A. 川藏公路B. 青藏公路C. 新藏公路D. 青藏铁路10、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公私合营B.劳资两制C.加工订货D.没收资本11、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五四运动开始D.土地改革的完成1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13、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76年的是()A.刘少奇含冤而死B.文化大革命结束C.四五运动D.毛泽东逝世14、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主持中日常工作的人是()①周恩来②邓小平③叶剑英④华国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A.厦门B.深圳C.海南D.上海浦东16、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A.废除“一大二公”的旧体制B.完善计划经济体制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8、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四大19、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074315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074315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考试总分:8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5分)1. 2018年国家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到了要以重庆、武汉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

在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1864年时他们溯长江西上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A.九江B.沙市C.汉口D.重庆2. 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B.日本商人在重庆开设工厂C.法军驻扎山海关铁路沿线D.北京东郊民巷有中国人居住3.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4.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想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国闻报》5.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

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6. 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权 ②设厂权 ③公使驻京权 ④领事裁判权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7. 请仔细观察下图,这一钱币铸造于A.十九世纪二十年代B.十九世纪三十年代C.二十世纪二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8. 2020年12月1日,漂泊160年之后,马首铜像(见下图)正式回归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A.贫穷与富裕的矛盾B.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3、“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报告”应出自于()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4、学者金冲及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奥秘在于中共在乡村中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把几千年没能解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铲除。

”此处强调的是()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C.作战指挥的正确性D.政策宣传的合法性5、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7、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章程》8、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

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枪支B.《朝鲜停战协定》C.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音D.《开国大典》油画9、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请参考以下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哪种教育制度在明朝时期得到了推广?A. 精英教育B. 集市教育C. 公益教育D. 家庭教育2. 以下哪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治君主”?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3. 以下哪一项不是南京“三山五园”的代表性景点?A. 中山陵B. 颐和园C. 明孝陵D. 紫金山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哪个?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活字印刷术5.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个城市?A. 大马士革B. 洛阳C. 长安D. 吐鲁番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1. 明朝时期,杨惠妃被封为__________。

2. 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了__________政策。

3. 乾隆时期延续了清朝的__________政策。

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__________。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了总数为__1800_的县。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0分)1. 简述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2. 解释洪武新政对明朝的贡献。

3. 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4. 以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简要介绍西方文艺复兴的特点和意义。

5. 描述一下明朝时期的社会结构。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C2. D3. B4. A5. C第二部分:填空题1. 贵妃2. 海禁3. 封建4. 要道5. 1800第三部分: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明朝时期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使得在明朝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提高,教育得到了重视。

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负担过重、排斥其他形式的晋升途径等。

2. 洪武新政是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等改革措施,使明朝得以建立并保持长达几百年的统治。

它在军事制度、农业政策、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贡献。

3.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成果,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也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本次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40分,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共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选择题部分(40分)1.下列事件中哪一件是中国积极参加的国际组织的创建?A. 联合国B. 世界卫生组织C. 非洲统一组织D. 东盟【答案】A2.下列哪个时期人类最初学会使用金属?A. 新石器时代B. 旧石器时代C. 青铜器时代D. 铁器时代【答案】C3. 以下哪个朝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A. 元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B4. 百年国耻是指从 1840 年开始的多次侵华战争,包括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直到哪一年才结束?A. 1945 年B. 1949 年C. 1954 年D. 1958 年【答案】B5. 中国革命各阶段和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周恩来B.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胡适,新文化运动——鲁迅C.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胡适,新文化运动——周恩来D.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鲁迅【答案】B...非选择题部分(60分)一、简答题(10分)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什么?【答案】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仍然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2.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间外交、传播宗教、传播文明等。

...二、论述题(20分)1. 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以建立民主政治和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爱国斗争和革命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的真正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开创中国现代史的重大意义。

...三、阅读理解(30分)清华附中一名初三学生在参观《伟大的变革——中共中央文件选编》展览后写了这样一篇感悟:“纵观伟大的中国革命历史,我们能从中看到中国共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次会议的最后一天,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提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字太长,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因为“人民”这个概念就已经将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次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大陆统一C.实现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3.某班级打算举办一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政策演变展”,拟分“地位翻身”“急躁冒进”“伟大创造”三个篇章。

应入选“地位翻身”篇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采取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

下面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A.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下面是1958—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影响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B.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7.邓小平曾经沉痛地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分×20,共40分)。

11.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
A.解放台湾
B.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2.1952年的一天,农民王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面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镇压反革命
C.粉碎“四人帮”
D.实行改革开放
1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完成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14.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历史标志()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D.新兴电子工业从无到有
1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
C.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
D.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内涵是指
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8.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层次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9.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2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国民经济恢复
B.三大改造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的方针,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3、1986年4月颁布的《》,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24、我国目前最大的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

25、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等。

26、在旧中国,外国人耻笑中国人是“”。

如今,中国人民的健康素质大大提高。

27、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

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8、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9、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该冤案的受害者是。

30、我国目前的第二大橡胶基地是。

三、看图填写名称。

(6分)
1979年,全会
四、材料题(3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统一后台。

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1984年)
请回答:
(1)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2)材料是哪一科学构想的集中体现?
32、读下列材料答题。

(10分)
材料一: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材料二:“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材料一中,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老人”指的是谁?“画了一个圈”具体指什么?
(3)材料二事件的发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33、看图回答:(10分)
(1)写出上图中所发生的事件名称。

(2)写出该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参加双方代表。

(3)该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大意义。

(4)从该事件中展望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是什么?
五、探究题(14分)。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国旗上的红色象征什么?国旗上的五个五角象星象征什么?作为学生,我们应如何做才能保持红旗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