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习题及答案
心律失常练习题

心律失常一、A11、下列心律失常,不属于心率不整齐的是A、二度房室传导阻滞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室颤D、固定房室传导比例的房扑E、房颤2、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宜用A、洋地黄B、普鲁卡因酰胺C、胺碘酮D、普罗帕酮E、奎尼丁3、下列哪项符合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A、PP间期及RR间期均不等B、相邻的间期进行性缩短C、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PP间期的两倍D、最常见的传导比例为4:2E、受阻P波前的一个PR间期延长4、关于心房纤颤的诊断,下列哪项不正确A、心音强弱不等B、心律绝对不齐C、容易听到第四心音D、心率大于脉率E、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f波5、慢性心房颤动应用洋地黄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心室率B、转复房颤律C、预防室性心律失常D、为实施电转复做准备E、增强心肌收缩力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发生于A、冠心病者B、正常心脏者C、高血压病者D、心力衰竭患者E、心脏瓣膜病者7、以按压颈动脉窦法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下列不正确的是A、老年人宜用此法B、左、右两侧轮流按压C、取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甲状软骨上缘搏动处按压D、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0~15秒E、听到心率减慢立即停压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最佳治疗措施是A、静注苯妥英钠B、静注利多卡因C、静滴氯化钾D、静注毛花苷E、静注普萘洛尔9、下列哪项心电图表现是确定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最主要依据A、QRS波群形态畸形B、心室率100-200次/分C、心室率可稍不规则D、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E、房室分离10、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终止发作的首选方法是A、胺碘酮B、利多卡因C、同步电复律D、人工起搏超速抑制E、压迫颈动脉窦11、有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处理正确的是A、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即使没有症状可需要治疗B、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发作心动过速,单独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治疗心动过缓C、对于有症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药物疗效差,应接受起搏器治疗D、对于有症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应该服用地高辛治疗E、即使应用了起搏器治疗后,患者仍有心动过速发作需要及时手术治疗1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不正确的是A、原发的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B、窦性停搏和窦房传导阻滞C、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存在D、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E、在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心房颤动时心室率过快13、以下描述不是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点的是A、P波规律出现B、心率<60次/分C、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D、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20秒E、aVR导联倒置14、以下描述不是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的是A、P波规律出现B、心率>100次/分C、aVR导联倒置D、PR间期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E、T波振幅升高15、有关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错误的是A、无症状的无需治疗B、有症状的进行病因治疗和去除诱因C、严重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D、不可用维拉帕米治疗E、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可用窦房结导管消融治疗16、听诊心率正常而不整齐,可除外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心房颤动C、室性早搏D、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E、伴有4:1和3:1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扑动17、关于室性期前收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症状的轻重与早搏的频发程度不直接相关B、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C、第一心音强弱不等D、颈静脉可见巨大a波E、时限>0.12秒,形态宽大畸形18、符合室性早搏心电图的特征是A、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B、QRS波群时限≤0.12秒C、QRS波前可见异位P波D、T波低平E、多数代偿间歇不完全19、心房颤动最常见于A、冠心病B、风心病二尖瓣狭窄C、高心病D、甲亢性心脏病E、缩窄性心包炎20、治疗房颤的原则中错误的是A、抗凝B、转复窦律C、维持窦律D、减慢心室率E、增加心室率21、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应控制在A、1.0~1.9B、2.0~3.0C、3.1~3.5D、3.6~4.0E、>4.022、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A、服用普鲁卡因B、按摩颈动脉C、非同步电除颤D、吸氧E、气管切开23、室颤临床表现不包括A、意识丧失B、抽搐C、呼吸停顿甚至死亡D、听诊心音消失E、失忆2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主要是A、心肌缺血B、折返机制C、高血压病D、感染性心内膜炎E、洋地黄中毒25、鉴别室速与阵发性室上速最有力的证据是A、QRS波群宽大畸形的程度B、是否存在房室分离C、心室率的快慢D、静脉应用普罗帕酮是否可终止E、对迷走神经刺激的反应26、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下述哪一项情况A、洋地黄中毒B、下壁心肌梗死C、心肌炎D、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E、正常人27、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A、心室率160次/分B、心电图QRS波宽大畸形C、过去发现室早D、心脏增大E、心电图有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28、刺激悬雍垂后,心率突然降至75次/分,停止刺激未再变化,最可能诊断为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动过速C、心房扑动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阵发件房颤2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伴有心力衰竭者首选A、静滴利多卡因B、静注维拉帕米C、口服苯妥英钠D、静滴百分之十氯化钾E、口服美西律30、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处理错误的是A、刺激迷走神经B、腺苷C、维拉帕米D、普罗帕酮E、心脏移植31、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是A、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B、心室率100-200次/分C、心室律稍微不规则D、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E、房室分离,房率>室率32、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应用电击复律治疗A、室性心动过速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B、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C、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D、洋地黄中毒出现室性心动过速E、心脏手术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33、正常窦性心率的传导正确的是A、冲动从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心室B、冲动从窦房结—束支—房室结—希氏束—结间束—浦肯野纤维—心室C、冲动从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D、冲动从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E、冲动从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34、有关健康人的窦性心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频率为60-100次/分B、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C、冲动从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D、ST段弓背向上抬高E、PR间期0.12-0.20秒35、下列关于正常窦性心律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冲动起源于窦房结B、频率为60-100次/分C、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D、PR间期0.12-0.20秒E、心率绝对匀齐二、A21、男性,22岁,患上呼吸道感染1周后,感心悸、气短、乏力。
19.习题 抗心律失常药

6、与利多卡因比较美西律的不同是: C A 作用较弱 B 兼有α受体阻断作用 C 可供口服,作用持久 D 有较强的拟胆碱作用 E 不良反应较轻 7、细胞外K+浓度较高时能减慢传导,血K+降低 时能加速传导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B A 索他洛尔 B 利多卡因 C 丙吡胺 D 氟卡尼 E 胺碘酮 8、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是: B A 利多卡因 B 奎尼丁 C 苯妥英钠 D 普萘洛尔 E 维拉帕米
1、属于适度阻滞钠通道药(IA类)的是: A 利多卡因 B 维拉帕米 C 胺碘酮 E D 氟卡尼 E 普鲁卡因胺 2、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是: B A 普鲁卡因胺 B 胺碘酮 C 氟卡尼 D 普萘洛尔 E 普罗帕酮 3、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首选药是:E A 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阿括品
4、防治急性心肌梗塞时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是: A 普萘洛尔 B 利多卡因 C 奎尼丁 B D 维拉帕米 E 普鲁卡因胺 5、以奎尼丁为代表的IA类药的电生理是: B A 明显抑制0相上升最大速率,明显抑制传导,APD延长 B 适度抑制0相上升最大速率,适度抑制传导,APD延长 C 轻度抑制0相上升最大速率,轻度抑制传导,APD不变 D 适度抑制0相上升最大速率,严重抑制传导,APD缩短 E 轻度抑制0相上升最大速率,轻度抑制传导,APD缩短
B型题
A 利多卡因 B 胺碘酮 C 普鲁卡因胺 D 氟卡尼 E 奎尼丁 1、在角膜发生微型沉积的药物是: B 2、能引起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 是: C E 3、能引起金鸡纳反应的药物是:
B型题
A 奎尼丁 B 利多卡因 C 苯妥英钠 D 阿托品 E 维拉帕米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好选用的药 物是: E B 2、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宜选用: A 3、心房纤颤最好选用:
抗心律失常药试题

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普萘洛尔的作用不包括( )A.减慢心律B. 减慢房室传导C. 提到呼吸道阻力D. 提高基础代谢率2.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之一是( )A.延长APD和ERPB. 仅缩短APDB.仅缩短ERP D. 相对延长ERP2.治疗窦性心动过速首选下列哪一药物( )A. 胺碘酮B. 苯妥英钠C. 普萘洛尔D. 利多卡因3.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最佳治疗药物是(D)A. 维拉帕米B. 胺碘酮C. 奎尼丁D. 苯妥英钠4.治疗窦性心律过缓的首选药是( )A. 奎尼丁B. 阿托品C. 普萘洛尔D. 利多卡因5.奎尼丁对下列哪一种心律失常无效( )A. 心房颤动B. 心房扑动C. 室性期前收缩D. 房性期前收缩6.关于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作用,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抑制窦房结,减缓传导并延长其有效不应期B.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C.在高浓度时,能抑制钠离子内流,降低浦肯野纤维的反应性D.加快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7.窦性心动过速最好选用()A. 苯妥英钠B. 普萘洛尔C. 氟卡尼D. 利多卡因8.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好选用()A. 苯妥英钠B. 利多卡因C. 普罗帕酮D. 维拉帕米9.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是()A. 利多卡因B. 维拉帕米C. 苯妥英钠D. 普鲁卡因胺10.心室纤颤选用()A. 利多卡因B. 维拉帕米C. 普萘洛尔D. 奎尼丁(二)多项选择题1.降低心肌异常自律性的方式有()A. 提高阀电位水平B. 降低阀电位水平C.增加最大舒张电位D. 减慢动作电位4 相自动除极速率E.增加动作电位4相自动除极速率2.奎尼丁的药理作用包括()A. 降低浦肯野纤维及工作肌细胞的自律性B. 减慢传导C. 抑制钾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D. 加快传导E. 加快钾外流,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二.简答题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分类?请每类列举一个药名。
执业医师心律失常试题答案

执业医师心律失常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心律失常的定义是指A. 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B. 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钟C. 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或顺序异常D. 心脏停搏答案:C2.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最可能导致晕厥?A. 窦性心动过缓B. 心房颤动C. 室性心动过速D. 室上性心动过速答案:C3. 心电图上QRS波群宽度增宽最常见的原因是A. 左束支传导阻滞B. 右束支传导阻滞C. 心室肥厚D. 室性早搏答案:A4.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包括A. P波消失,代之以颤动波B. P波和QRS波群均消失C. P波形态异常,QRS波群宽大畸形D. P波规律出现,但与QRS波群无关答案:A5. 以下哪项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A. 利多卡因B. 胺碘酮C. 普罗帕酮D. 阿托品答案:A二、判断题1. 心房颤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
(错)2. 室性早搏通常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对)3.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
(对)4. 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对)5. 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答:心电图(ECG或EKG)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从体表捕捉心脏每次搏动产生的电信号。
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的节律、频率、传导系统功能以及心肌供血情况等,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心肌梗死的定位、药物或电解质失衡的监测等。
2. 描述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答: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和胸痛等,但也有可能无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射频消融以及外科迷宫手术等。
治疗目标是控制心率、恢复和维持窦性节律以及预防血栓形成。
3. 阐述室性心动过速的紧急处理措施。
答: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紧急处理措施包括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同步电复律等。
心脏节律异常考试试题

心脏节律异常考试试题
题目一
以下哪种心脏节律异常不属于房性心律失常?
A. 房颤
B. 房扑
C. 室上性期前收缩
D. 季节性心动过速
答案:D
题目二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脏节律异常,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室颤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B. 心室颤动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恢复正常心律
C. 心室颤动可导致心脏停搏和猝死
D. 心室颤动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答案:C
题目三
下列心电图表现哪一项属于室性心律失常?
A. P波消失,QRS波群呈宽大畸形
B. 心率过快,QRS波群正常
C. 心率过缓,QRS波群正常
D. 心电图正常,无明显异常波形
答案:A
题目四
心脏节律异常的常见症状包括哪些?
A. 恶心和呕吐
B. 头晕和晕厥
C. 胸痛和腹痛
D. 皮肤发红和瘙痒
答案:B
题目五
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包括哪些?
A. 药物治疗
B. 心脏起搏器植入
C. 心脏手术
D. 心脏瓣膜置换术
答案:A、B、C
题目六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A. 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B. 饮食过量和肥胖
C. 慢性酗酒
D. 高海拔环境
答案:A、B、C、D
题目七
遇到心脏节律异常的紧急情况,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A. 给患者喂食和饮水
B.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
C. 将患者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
D.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D。
练习题5—心律失常

练习题【1】冠心病患者突感心悸,胸闷,血压为90/60mmHg,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示心房率慢于心室率,二者无固定关系,QRS波增宽为0.12s,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C、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夺获波与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性心动过速的最重要依据。
【2】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A、胺碘酮B、利多卡因C、电复律D、阿托品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首选方法。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区别电复律是心律失常治疗电转复的一个总称,其包括电除颤。
电除颤是采用非同步直流电复律使心脏除极,来恢复窦房结正常的起搏功能。
【3】下列有关房室传导阻滞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需特殊治疗B、有Adam-Stroke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起搏治疗C、阻滞位于房室结时可用阿托品治疗D、药物治疗可长期使用一度、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不太慢时,无需特殊治疗。
二度II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显著缓慢,甚至发生Adams-Stroke综合征,应给予起搏治疗。
阿托品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率,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仅适用于应急情况。
阿斯综合征是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排血量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临床表现:短暂意识丧失,面色苍白,紫绀,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抽搐等,心跳停止2-3秒可表现为头晕,4-5秒则面色苍白、神志模糊,5-10秒则可出现晕厥,15秒以上则发生抽搐和紫绀。
症状发作时心音消失,脉搏和血压测不到,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停搏,室速,室颤,严重窦缓等。
【4】同步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D、心室颤动心房扑动是同步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成功率几乎100%心房扑动是一种药物难以控制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当心房扑动以1:1比例下传时,心室率快,可导致血流动力学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但电复律往往会取得成功。
心律失常习题及答案

心律失常习题及答案01.为根治由旁路引发的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首选( )A.外科手术B.射频消融治疗C.抗心动过速起搏器D.长期服用有效药物E.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0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伴有心力衰竭者首选( )A.静滴利多卡因B.静注维拉帕米C.口服苯妥英钠D.静滴10%氯化钾E.口服美西律0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主要是( )A.心肌缺血B.折返机制C.高血压病D.感染性心内膜炎E.洋地黄中毒04.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时,终止发作的首选方法是( )A.利多卡因B.胺碘酮C.同步电复律D.人工起搏超速抑制E.压迫颈动脉窦05.经首次电除颤未消除心室颤动的最佳处理是( )A.连续以更高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2次B.连续以更高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3次C.连续以同样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3次D.连续以同样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2次E.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次电除颤06.洋地黄治疗心房纤颤的机制主要是( )A.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B.减慢房室传导C.抑制窦房结D.直接抑制心房纤颤E.延长心房不应期07.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应控制在( )A.1.0-1.9B.2.0-3.0C.3.1-3.5D.3.6-4.0E.>4.008.最有助于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依据是( )A.QRS波群宽大畸形B.心律规则C.心室夺获D.P波消失E.ST段下斜型压低09.转复长QT间期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 )A.肾上腺素B.利多卡因C.普罗帕酮D.硫酸镁E.胺碘酮10.女,39岁,突发心悸1小时,伴喘憋,既往有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病史。
窦性心动过缓3年,心率50-60次/分。
查体:T 36.3℃,P 96次/分,BP 150/70mmHg,心率160次/分,律不齐,S强弱不等,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该1患者喘憋的最可能诱因是( )A.心房颤动B.电解质紊乱C.感染D.过敏E心肌炎11.男,40岁,突发心悸伴头晕、大汗10分钟。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专项习题(附带答案解析)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一、A11、在心电图上观察到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的P波为A、室性期前收缩B、房性期前收缩C、交界区性期前收缩D、心房颤动E、阵发性心动过速2、心电图V2导联检测电极放置的位置是A、胸骨右缘第2肋间B、胸骨右缘第4肋间C、胸骨左缘第2肋间D、胸骨左缘第4肋间E、胸骨左缘第5肋间3、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叙述正确的是A、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B、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同C、QRS波群前出现倒P波D、代偿间歇不完全E、室性融合波4、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病因是A、发热B、应用肾上腺素药物时C、剧烈运动时D、睡眠状态时E、使用阿托品时5、下列几种期前收缩的表现形式中,描述正确的是A、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三个期前收缩,为成对期前收缩B、期前收缩>5次/分为频发性期前收缩C、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两个期前收缩,为二联律D、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三个期前收缩,为三联律E、期前收缩<5次/分为频发性期前收缩6、窦性心律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A、0.06~0.10秒B、0.10~0.12秒C、0.20~0.25秒D、0.12~0.20秒E、0.25~0.30秒7、下列不是窦性心律心电图特点的是A、P波在Ⅱ导联直立B、P波在aVR导联倒置C、P波在V5导联为倒置D、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E、P波在aVF导联直立8、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B、PR间期大于0.20秒C、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多不完全D、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形态不同E、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后可无QRS波群9、持久性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房室传导阻滞B、室性期前收缩C、肺感染D、感染性心内膜炎E、动脉栓塞10、以下因素不会诱发期前收缩的是A、过度劳累B、大量饮酒C、高钠饮食D、饮浓茶E、情绪激动11、窦性心动过速不发生于哪种情况A、发热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运动D、贫血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房颤病人主要应观察A、P波的频率B、病人的主诉C、血压的变化D、心室率的改变E、脉搏的改变13、某心脏病病人出现心悸,心率30~40次/分,律齐,首选的措施是A、加强巡视B、心电监护C、安慰病人D、立即报告医生E、做好生活护理14、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是A、睡眠状态B、应用受体阻滞剂时C、健康运动员D、使用阿托品时E、洋地黄过量时15、电复律治疗后的患者,护士给予的护理措施中应除外A、绝对卧床休息24hB、测量心率、血压,每日2次C、注意面色、神志的变化D、注意肢体活动情况E、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16、有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是A、心房颤动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窦性心动过缓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频发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17、室速最常见于下列哪种器质性心脏病A、冠心病心肌梗死B、心力衰竭C、心瓣膜病D、二尖瓣脱垂E、心肌病18、PP间期差异大于多少称为窦性心律不齐A、0.04sB、0.10sC、0.12sD、0.20sE、0.32s19、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A、同步直流电复律B、药物治疗C、射频导管消融D、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E、刺激颈动脉窦20、房颤最常见于下面哪种心血管疾病A、心肌病B、高血压性心脏病C、心包炎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E、急性心肌梗死2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50次/分,常采用的措施是A、不需特殊治疗B、口服麻黄碱C、静滴去甲肾上腺素D、皮下注射麻黄碱E、含服异丙肾上腺素22、心电图心房活动呈规律的锯齿状波动,心房率250~350次/分,考虑为A、室性期前收缩B、心房扑动C、室性心动过速D、心室扑动E、心房纤颤23、房颤时f波的频率为A、300~600次/分B、250~350次/分C、350~600次/分D、100~160次/分E、250~600次/分24、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是A、室性期前收缩>60次/分钟B、室性期前收缩>30次/分钟C、室性期前收缩>20次/分钟D、室性期前收缩>10次/分钟E、室性期前收缩>5次/分钟25、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A、<40次/分钟B、<50次/分钟C、<60次/分钟D、<70次/分钟E、<80次/分钟26、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不可过快,以下不良反应不包括A、传导阻滞B、低血压C、抽搐D、心脏停搏E、呼吸深快27、最严重的心律失常类型为A、窦性心动过速B、心房颤动C、室上性心动过速D、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颤动28、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A、多个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B、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房室结C、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心房肌D、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结间束E、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窦房结29、PR间期的测量是A、由P波起始到QRS波的终末B、由P波终末到QRS波的开始C、由P波起始到QRS波的开始D、由P波终末到QRS波的终末E、以上都不对二、A21、患者男,42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律失常习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心律失常
二、单选40分
1.当护士发现病人室颤时,需首先采取的行动是:()
A、吸氧
B、开放静脉
C、电除颤
D、气管插管
E、颈动脉按摩
2.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危险为:()
A、心室率太快
B、心房率太快
C、栓塞
D、引起心功能下降
E、易引起血压下降
3.胺碘酮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角膜色素沉着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减退
D、肺纤维化
E、胃肠道反应
4.以下所述哪些属于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A、早搏
B、心房颤动
C、房室传导阻滞
D、预激综合征
E、心室颤动
三、填空10分
1.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及监测心律失常病情变化的最重要手段是,因此护士应掌握
的使用方法.。
四、简答40分
1 .在心电监护时发现哪些心律失常时为危急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2.病人4小时来反复多次发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护士应如何护理此病人?
心律失常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解
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二、选择1、C 2、C 3、D 4、C
三填空心电图心电图机
四、简答
1.频发室早、多源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二度二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逸搏小于40次/分等。
2.(1)持续心电监测、卧床休息、给氧
(2)严密病情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抢救药品、除颤仪。
(4)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使用时注意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答对了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