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主要介绍了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三视图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能运用三视图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

但部分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尚浅,对三视图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2.难点:建立空间观念,理解三视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三视图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视图的概念;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3.练习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三维空间。

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些图片或模型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吗?”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并通过课件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视图之间的转化。

七年级数学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

七年级数学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从一组图形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二.过程与方法.1.过程: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2.方法:能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并用平面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重点与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几何直觉.难点:使学生能从一组图形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若干,易拉罐,三棱镜,圆锥,排球,六角扳手等.预习尝试从某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可得到一个相应的平面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一般也不尽相同.课前观察生活中的与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相类似的物体,从不同角度看,体会得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几何体,不管你从何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如果有,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个平面图形的形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从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并回应预习题中的问题.2.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上得到验证)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正方体、圆柱体、圆锥、球,或者是身边的文具物品等进行自由组合,然后互相观察,体会,讨论.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如图,桌上放着一个球和一个圆柱,下面a、b、c、d、e这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2.在一个正方体中,截去一个小正方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从左面观察这个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3.如图,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两个立体图形,所得的平面图形中,什么图形相同?什么图形不同?4.一个由8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那么从左面观察这个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 ).5.圆柱三视图是( ).A.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B.三个圆C.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圆D.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6.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三视图是( ).A.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B.正视图,俯视图是三角形,左视图是圆和圆心C.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圆心D.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直径7.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做,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回顾学习过程,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学习成果.。

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立体图形和它们的三视图的概念;2.学会使用正投影和投影线的方法绘制给出的任意立体图形的三视图;3.理解在不同空间角度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其对应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和三视图的变化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立体图形和它们的三视图的概念;2.绘制立体图形的三视图;3.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和三视图的变化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2.示范法;3.课堂练习。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介绍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

2. 呈现教学内容1.介绍正投影和投影线的基本概念;2.给出几幅图,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正投影和投影线方法绘制其三视图;3.让学生跟着教师进行课堂练习,绘制给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变换空间角度观察几何体,得到不同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和三视图;5.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他们根据给出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和三视图,还原出其对应的立体图形。

3. 课堂练习为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练习。

4.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并提出具体的练习要求。

五、作业布置1.自己制作三个简单的几何体,并绘制它们的三视图和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尝试观察不同角度下的三视图和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并尝试还原出其对应的几何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一个立体图形有多个视图,且在不同观察角度下会有所不同。

通过正投影和投影线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绘制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也注重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绘制能力。

该教学方案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对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感知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几何体制作和视图绘制方面得到实际锻炼,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初一教案(三视图)

初一教案(三视图)

:画出如图所示的物体三视图
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小货箱
.如图1,圆柱的左视图是
图1 A B C D .图中所示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如图是由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立方体图形
(A) (B) (C) (D)
二、填空题
9.如图中的几何体是由简单几何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搭成的,它的主图是________,俯视图是________.
(A)
.右边的两个图形分别是由左边的物体从两种不同的方向观察得到的
则n
实物的小正方体个数为
.某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上红色地毯
主楼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
______________号都填在横线上
三、解答题
.如图A,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寸作出下面图形的三视图
17、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
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2课时)》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2课时)》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2课时)》这部分内容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对三维空间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关系也可能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实际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际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初中数学 导学案2: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初中数学 导学案2: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的不一样的结果。

能力目标:由立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
情感目标: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根据立体图形(模型)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预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
轼 上面的诗句反映了一种什么现
象?你还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
到的上述现象吗?
(二)导学部分:
如图,桌子上放着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

说说下列3幅图(如右图所示)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二、合作、探究、展示:
(1)填写书本P135页的表格,并回答:
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某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
(1) (2) (3)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
(2)观察下列物体的三视图画法,你觉得画三视图时应注意什么?
(3)请画出下列物体的三视图。

(4)画三视图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 课堂小结: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从左面

从正面
看 从上面

四布置作业:五反思:六.预习指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章走进图形世界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章走进图形世界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新版苏科版

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形状图,能根据三种形状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两种形状图,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形状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重难点】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难点: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首苏东坡的诗体现了观察庐山的几种方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也说明了观察物体是有讲究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观察物体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1.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两个物体,指出右边的3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2.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请说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3.观察右表中所示物体,并将看到的图形填入表中.概括: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由于三个视图反映的是同一个物体,所以每两个视图之间必有一个相同的度量.因此得到:主、俯视图等长“长对正”;主、左视图等高“高平齐”;俯、左视图等宽“宽相等”.【当堂反馈】1.如左图,你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你能说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吗?2.画出图中两个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课后小结】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学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对你有何启示?【教学反思】。

2022最新202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2022最新202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2022最新202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主视图是指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所看到的视图,能反映物体前面的形状。

左视图指由物体左边向右做正投影得到的视图。

根据人在仰视状态下看到的图景绘制而成的图,或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仰视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教学目标1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3.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教学目标2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视图,并能熟练地画三视图;2.能由简单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3.经历搭建几何体的过程,并通过观察画出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同步练习1.如图,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张明用17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几何体,然后他请王亮用其他同样的小正方体在旁边再搭一个几何体,使王亮所搭几何体恰好可以和张明所搭几何体拼成一个无缝隙的大长方体(不改变张明所搭几何体的形状),那么王亮至少还需要个小立方体,王亮所搭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某超市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红烧牛肉方便面,如图是它们的三视图,则货架上的红烧牛肉方便面至少有桶.3.如图所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1)说出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2)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测试1.在平整的地面上,有若干个棱长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几何体,如图5-4-18所示.(1)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的表面喷上黄色的漆(与地面接触的一侧不喷漆),那么在所有的小正方体中,有______个正方体只有一个面是黄色,有______个正方体只有两个面是黄色,有______个正方体只有三个面是黄色;(3)若现在你手头还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要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几个小正方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能从一组图形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并用平面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几何直觉.难点:使学生能从一组图形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正方体木块若干,易拉罐,三棱镜,圆锥,排球,六角扳手等.
预习尝试
从某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可得到一个相应的平面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一般也不尽相同.课前观察生活中的与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相类似的物体,从不同角度看,体会得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几何体,不管你从何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如果有,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个平面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从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
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并回应预习题中的问题.
2.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
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上得到验证)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正方体、圆柱体、圆锥、球,或者是身边的文具物品等进行自由组合,然后互相观察,体会,讨论.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1.如图,桌上放着一个球和一个圆柱,下面a、b、c、d、e这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2.在一个正方体中,截去一个小正方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从左面观察这个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3.如图,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两个立体图形,所得的平面图形中,什么图形相同?什么图形不同?
4.一个由8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那么从左面观察这个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 ).
5.圆柱三视图是( ).
A.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B.三个圆
C.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圆
D.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
6.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三视图是( ).
A.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
B.正视图,俯视图是三角形,左视图是圆和圆心
C.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圆心
D.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直径
7.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做,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回顾学习过程,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学习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