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氨苄与头孢拉定的区别在哪
头孢

八.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
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监测的意义:
1. 供临床选用抗菌素。
2. 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感染面临细菌耐药的严重性:
1.耐苯唑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
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MRE、VRE)
抗菌素的分类:
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泰能、氟喹诺硐类
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联合用药的结果:
第一类+第二类: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三类:拮抗作用?
第二类+第三类:累加或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厌氧菌药如甲硝唑合用。本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亦有效,但并非首选用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尚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五. 抗生素的经验应用 :
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
4. 用药的期间:<24小时。
5. 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
头孢类药物一、二、三、四代特点和种类

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从头孢菌素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成的半合成抗生素。
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等优点。
笫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
从抗菌性能来说,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
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以有各自的抗菌特点,如头孢噻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优,而头孢唑林则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作用。
但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产气杆菌、假单胞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头孢硫脒除外)等微生物无效。
本代抗生素中常用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罗等。
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口服头孢。
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等均已少用或不用。
头孢噻吩钠(先锋霉素Ⅰ) Cefalothin Sodium (Cephalothin, Cefalotin)别名:先锋霉素Ⅰ、头孢金素、头孢菌素Ⅰ、噻孢霉素、西保力新、头孢霉素钠。
头孢噻啶 Cefaloridine(Ceporin,Keflodin)别名:先锋霉素Ⅱ、头孢利素、头孢娄利定、头孢菌素Ⅱ、西孢娄里丁、先锋芦里丁、吡噻孢霉素。
头孢来星(Cephaloglycin)别名:先锋霉素Ⅲ、头孢甘酸。
头孢氨苄 Cefalexin(Ceporex,Keflex)别名:头孢菌素Ⅳ、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苯甘孢霉素、西保力、头孢立新。
头孢说明书

头孢克肟分散片是一种抗生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比较广,对于大部分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抗菌活性,特别是对于肺炎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沙雷氏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在临床上可以广泛的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多部位的感染,包括呼吸系统的感染、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中耳炎、鼻窦炎、胆囊炎、胆管炎等多部位感染的治疗。
头孢克肟分散片在口服时注意可以加水分散之后口服,或者含于口中含服或者吞服,一般成人是一次服用一片,一天服用两次,感染严重的话可以一次服用两片,一天服用两次。
头孢菌素:共性:1.交叉过敏:有β-内酰胺类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
2.本人或双亲、弟兄有易引起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体质患者慎用。
3.经口摄食不足患者或非经口维持营养患者、全身状态不良患者(有时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故应注意观察)慎用。
4.与氨基糖苷类有协同杀菌作用。
5.与氨基糖苷类药合用可增加肾毒性;与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6.对有黄疸的新生儿,使用本品会增加发生疸红素脑病的危险。
7.长期使用可引起菌群失调。
8.服用过多剂量的头孢菌素会导致大脑受刺激及引起惊厥。
9.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导致雌激素重吸收减少并降低合并使用口服避孕药的疗效。
10.与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质子泵抑制剂、万古霉素、氨茶碱、氨溴索、维生素B6等有配伍禁忌。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1.脓液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基本相等,关节腔渗出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0%,胆汁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4倍。
2.口服,一日4次,一日总量不超过4g。
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3.食物对血药峰浓度和半衰期无明显影响。
【头孢羟氨苄】1.头孢羟氨苄自胃肠道的吸收较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缓慢,但血药浓度较后二者持久。
2.骨骼、肌肉和滑囊液中的浓度分别为同期血清浓度的23%、31%和43%。
胆汁中浓度一般较血清浓度为低。
3.口服,一日2次,一日总量不超过4g。
4.食物对血药峰浓度和半衰期无明显影响。
头孢有5代,代代都不同!不同头孢的特点和用法,不妨了解下

头孢有5代,代代都不同!不同头孢的特点和用法,不妨了解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高效、临床应用广泛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自1964年第一代头孢菌素问世以来,已发展到第五代产品。
这些不同代的头孢菌素各有其独特的抗菌特点和适应症,因此,对它们进行深入了解,对临床医生和药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五代头孢的不同特点和用法。
一、头孢的不同特点1.第一代头孢菌素(1964-1970)主要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对G+菌作用强,对G-菌作用较弱。
它们对于β-内酰胺酶不稳定,组织穿透力相对较强。
1.第二代头孢菌素(1970-1980)以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为代表,对G+菌和G-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这一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组织穿透力也较强。
1.第三代头孢菌素(1980-1990)以头孢噻肟、头孢唑肟等为代表,对G-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G+菌作用减弱。
这一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好,组织穿透力较强。
1.第四代头孢菌素(1990-2000)以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为代表,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G+菌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这一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组织穿透力强。
1.第五代头孢菌素(2000年以后)主要包括头孢洛林、头孢托罗等,对各种类型的细菌,包括耐药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这一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极高,组织穿透力强。
二、头孢的不同用法1.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应用于治疗对药物敏感的G+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链球菌等。
然而,对于G-菌感染,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常用剂量下,患者每日给药3—4次,每次250—500mg。
1.第二代头孢菌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抗菌谱覆盖了G+菌和G-菌等多种常见病原菌。
其中,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两种常见的感染病原体,而第二代头孢菌素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在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时,一般推荐剂量为每日500mg,分两次给药,以便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头孢药物分类(汇编)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分代及抗菌效果头孢类的分代第一代:头孢噻吩(先锋霉素1号)头孢噻啶(先锋2号)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作用于特点临床应用。
1.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
2.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不及第二、三代。
3.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羟唑)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呋肟)头孢克洛(头孢氯氨苄)。
头孢尼西钠作用特点应用。
1.对革阳菌较弟一代略差,对革阴菌做用明显增强,,部分厌氧菌高效。
2.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
3.对肾毒素较第一代小。
4.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感染等。
西丁钠效果类似于二代头孢头孢丙烯也是二代头孢第三代: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菌必治)头孢他定(复达欣)头孢哌酮(先锋必素)头孢他美酯头孢米诺钠作用特点应用、1.对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较强,(包括酮绿假单胞菌)对革阳菌作用不及一、二代。
2.对B-内先胺酶更稳定。
3.对肾基本无毒性4.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其中“头胞他定”目前作用于抗铜绿假单胞菌最强的抗生素。
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1.广谱、高效、对某些革兰阴和阳性菌均有较强大的抗菌作用。
2.对B-内先胺酶稳定性最高。
3.无肾毒性。
4.主要用于难治感染。
****************************************************头孢菌素系由冠头孢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头孢菌素C,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具有头孢烯母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本类药物与青霉素的作用近似,都是作用于PBP而起抗菌作用的。
但各种药物所结合的PBP是不同的,因此在抗菌性能上有差别。
头孢菌素的分代,是根据开发年代和抗菌机能,头孢菌素可分代如下:第一代头孢菌素:开发年代为1962-1970年,其抗菌性能具以下特点: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与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相似,有对抗金葡菌β-内酰胺酶的能力,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
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三者有啥区别?

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 ,三者有啥区别?头孢菌素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药物,也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药物,在生病时总能看到头孢类药物的身影。
你知道吗,头孢发展至今已有五代,每一代都有各自的特点。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头孢第一代的三种代表性药物,即头孢氨芐、头孢羟氨芐和头孢拉定,它们的作用主要针对革兰式阳性细菌感染,包括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三种药物可采用口服的方式治疗轻度和中度呼吸道感染,比如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也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妇产科感染以及骨关节感染等。
三种药物固然有相似之处,但是既然有不同的名字,自然会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头孢氨芐、头孢羟氨芐和头孢拉定之间的区别。
1.头孢氨芐、头孢羟氨芐和头孢拉定有何相似之处?据临床医生介绍,作为同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三种药物,三者在体外抗菌作用十分相似,而且最小抑菌浓度也十分相似,对于大多数革兰式阳性细菌、肺炎克雷伯氏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性。
而且三者均对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沙雷菌属、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具有耐药性。
1.头孢氨芐、头孢羟氨芐和头孢拉定有何不同之处?三者相比,头孢羟氨芐的体内抗菌活性最强,据相关研究数据表示,服用头孢羟氨芐进行治疗的患者体内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应用头孢氨芐和头孢拉定治疗的患者,原因在于头孢羟氨芐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头孢羟氨芐的吸收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众所周知药物有饭前服用、饭后服用以及餐时服用的区别,这是因为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有研究证实,食物会延缓头孢氨芐以及头孢拉定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药浓度水平,故这两种药物在服用时医生会提醒患者在用餐前服用。
而头孢羟氨芐则会被胃肠道完全吸收,而且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故这种药物可以在用餐后服用。
举个例子,临床曾经做过一次实验,选取两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一位患者在用餐前,即空腹状态下服用0.5克头孢氨芐,用药后的峰值浓度为每毫升21ug,另一位患者进食的同时服用药物,结果表示患者用药后的峰值浓度为每毫升15ug,可见下降程度明显。
头孢拉定

1、结晶性 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中国药
4、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年版)版)〕测定,含水不得过6.0﹪。
5、炽灼残渣 6、重金属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 典》(2010年版)版)〕 ,遗留残渣不得过0.2 ﹪。 取炽灼残渣项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 〔《中国药典》(2010年版)版)〕 ,含重金属 不得过20mg/kg。
1、头孢氨苄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另取头孢 氨苄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 动相约30mL,置超声波浴中使溶解,再加流动相稀释 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 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液。照含 量测定下的色谱条件,去对照品10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调节检测灵敏度,是对照品溶液主成分色谱峰的 峰高为满量程的20%~25%。
一、简单介绍 二、鉴别 三、检查 (1)一般性检查 (2)特殊杂志检查 (3)安全性检查 四、含量测定
一、简单介绍
头孢拉定为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制品 为一水合物,其游离酸供口服用。 临床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 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骨组织感染等。 常用剂型:胶囊、片剂、颗粒剂、干混悬剂、 及注射剂。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臭。本品 在水中略溶,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容。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头孢氨苄外, 含双氢苯酐氨酸(220nm检测)和7—氨基去乙酰 氧基头孢烷酸(254nm检测)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 算,不得过1.0%;其他单个杂质(254nm)峰面积 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4倍(2.0%),其他 各杂质(254nm)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 峰面积的5倍(2.5%)。
各代头孢区别与用药方法

各代头孢区别与用药方法在临床上最常用到的抗菌药就是头孢了,但是令人最头疼最难记得也是它,因为有太多代头孢了,从第一代到至今已经有五代。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微生物药,它的特点就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见等优点,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当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上市品种已高达60余种,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肾毒性等不同分为了五代。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详细对各代头孢菌素类的特点、用法和区别进行详细说明,帮助大家对头孢有一个全面了解。
第一代头孢菌素在第一代头孢菌素中,主要代表药物有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硫脒。
它们主要是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包括耐药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以及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有抗菌作用,主要治疗因为敏感菌引发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心内膜感染、骨、关节组织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情况。
主要用法是对于头孢唑林,每次0.5g左右,通过静脉输液为主,头孢拉定每次1g左右,通过静脉输液为主,头孢氨苄每次0.5g左右口服,普通的片剂或胶囊,需要空腹服药,这样才能够减少药物对胃部的刺激,缓释片剂也可以在饭后服药。
第二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夫辛酯,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所以被称之为是广谱抗生素,常用来治疗消化道、胆道、肠道尿道和软组织、骨关节、盆腔腹部感染。
也被用作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以头孢呋辛为例。
头孢呋辛主要是1g左右,通过静脉输液应用,头孢呋辛酯口服0.3g左右,进食服用或者和牛奶同时服用即可,头孢克洛也是口服,用量在0.3g左右,一般建议在餐前一小时或餐后两小时服用,普通片剂胶囊可以空腹服用或者服用前进食少量食物,这样是为了减少肠道反应。
如果是缓释片,则需要在进食或餐后一小时内服用,每天服用两次就可以。
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的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和头孢泊肟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氨苄与头孢拉定的区别在哪?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29 22:12
先锋4号先锋6号我都知道,药性两者有什么区别,支气管炎用拉定可以吗?
提问者:junyie001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
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
常用的约30种,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一、二、三、四代。
1.笫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
从抗菌性能来说,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
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以有各自的抗菌特点,如头孢噻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优,而头孢唑林则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作用。
但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产气杆菌、假单胞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头孢硫脒除外)等微生物无效。
本代抗生素中常用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罗等。
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口服头孢。
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等均已少用或不用。
2.笫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为优异,表现在:
(l)抗酶性能强一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易对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这些耐药菌株常可有效。
(2)抗菌谱广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较第一代有所扩大,对奈瑟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部分枸橼酸杆菌、部分肠秆菌属均有抗菌作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假单胞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等无效。
临床应用的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品种有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3.笫三代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普遍低于第一代(个别品种相近),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二代头孢菌素更为优越。
(1)抗菌谱扩大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比第二代又有所扩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消化球菌、以及部分脆弱拟杆菌有效(不同品种药物的抗菌效能不尽相同)。
对于粪链球菌、难辨梭状芽
胞杆菌等无效。
(2)耐酶性能强对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一些革兰阴性菌株,第三代头孢菌素常可有效。
4.笫四代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弱,不能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近年来发现一些新品种如头孢匹罗(Cefpirome)等,不仅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性能,还对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称为第四代头孢菌素。
关于第一至第四代的划分不仅适用于头孢菌素,其他的一些β-内酰胺抗生素也可按此分代。
5. 头霉素类
头霉素类(Cephamycins),具有头孢菌素的母核,并在7位C原子上有一个反式的甲氧基,系由链霉菌(S.lactamdurans)产生的头霉素C(Cephamy-cin C)经半合成改造侧链而制得。
主要品种有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等。
性质类似头孢菌素,合并于本节中讨论。
头霉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显著低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优异。
本类药物的耐革兰阴性菌β-内酰胺酶性能强。
头孢西丁的抗菌谱类似第二代头孢菌素,其他几种则与苇三代头孢菌素相近本类药物对厌氧菌如脆弱拟旰菌有较强的作用。
6. 氧头孢类
氧头孢(Oxacephems)的结构类似头孢菌素,母核中的S原子为O原子所取代,并在7位C上也有反式甲氧基,如拉氧头孢,其性质与头孢菌素近似。
本类药物对厌氧菌有较强作用。
7.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
(l)过敏反应头孢菌素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
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
一般地说,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需要警惕。
应用头孢菌素时注意:①对青霉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也曾有个别患者用青霉素不过敏而换用头孢菌素发生过敏。
②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
皮试液参考浓度300pg/ml。
皮试结果的判断按青霉素皮试的规定。
③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参照青霉素休克同样处理。
(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
本类药物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
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的升高。
(4)造血系统毒性偶可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5)肾损害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BUN)、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
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著。
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6)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有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
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尚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比较明显的出血倾向。
在7位C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00H基团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凝聚的功能,而使出血倾向更加重。
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7)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双硫醒”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
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的功能。
当与乙醇(即使很少量)联合应用时,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