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真题习题集锦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语音学– B. 语法学– C. 语义学– D. 以上都是答案: D. 以上都是2.下面哪个不属于语言学的分支?– A. 语音学– B. 语法学– C. 社会语言学– D. 数学答案: D. 数学3.语言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A. 双向性– B. 音音相连性– C. 随机性– D. 共性答案: A. 双向性, B. 音音相连性, D. 共性4.语音学研究的是什么?– A. 语言的音素与音位– B. 语言的语法规则– C. 语言的意义与功能– D. 语言的使用环境答案: A. 语言的音素与音位5.语法学研究的是什么?– A. 语言的音素与音位– B. 语言的语法规则– C. 语言的意义与功能– D. 语言的使用环境答案: B. 语言的语法规则二、判断题1.语言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
– A. 对– B. 错答案: B. 错2.所有人类的语言都具有共性。
– A. 对– B. 错答案: A. 对3.自然语言是一种人工发明的语言。
– A. 对– B. 错答案: B. 错4.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音素和音位。
– A. 对– B. 错答案: B. 错5.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情境和意义。
– A. 对– B. 错答案: A. 对三、填空题1.语言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语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
2.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
答案:音素和音位。
3.语法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
答案:语法规则。
4.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
答案:意义和功能。
5.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使用情境、意义。
四、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这四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相互关系。
答案:–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的音素和音位,主要关注发音和声音的特征。
语言学概论历年题目与答案

第一部份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概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要紧的,而“言语”是次要的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份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C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B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5.[p‘]的发音特点是 A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DA. [i,u] B. [e,o] C. [A,y] D. [?,a]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D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C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C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那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 A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要紧不同是 C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 C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 B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 A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 BA.纯粹音译词 B.音译兼意译词 C.意译词 D.仿译词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 C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基本语汇 D.专用语汇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 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 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 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 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 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 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 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 BA.模仿说 B.天赋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 BA.失读症 B.布洛卡失语症 C.失名症 D.维尔尼克失语症25.关于“中介语”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 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 C.即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进展就越慢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 D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 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 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 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二、多项选择题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语言学概论万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二):一、术语解释题1、孤立语孤立语:不经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各结构意义,而是经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认识人类的语言【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2、语言借用语言借用:一种语言用了另一种的语言的成分,另一种语言又用了这种语言的成分。
例如汉语中”沙发”从英语借入的借词。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语言的接触和影响【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3、正迁移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语言迁移会对第二语言迁移有进取的影响。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语言学习的类型【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4、串对串对:对偶句的一种形式,前后两句意义相关联,又叫做”流水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二、分析题:1、”甲:今日午时去逛街吧。
乙:今日晚上要英语考试。
”违反了会话原则的哪些【答案】(1)该会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相关准则要求会话要说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2)”甲”说的是逛街,而”乙”回答的是考试,是与话题无关的话。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2、说说下头这些字声符、意符、记号箕汉鱼裁【答案】(1)箕:意符:其、(2)汉:声符:氵;意符:又(3)鱼:意符(4)裁:声符:;意符:衣【考点】文字――文字的形式和类型【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三、简答题:1、多义词同音词的区别【答案】(1)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2)如”花钱”中”花”表示”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
”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9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真题习题集锦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感性思维活动不包括( D )P280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2.必须借助语言才能人的思维活动是( A )P281A.感性思维活动B.理性思维活动C.分散思维活动D.求异思维活动3.下列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的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4.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5.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D ) P282 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6.提出“语言相关论”的学者是( D )p282A.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B.前苏联语言学家马尔C.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D.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7.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D.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8.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 )P288A.单词句阶段 B. 语法旬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9.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C )p288A.非自控阶段B.模糊语阶段C.单词阶段D.双词语阶段10.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D )p289A.理解能力B.语义能力C.发音能力D.语法能力11.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 A )A.非自控阶段B.双词阶段C.电报句阶段D.成人句阶段12.幼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语阶段产生最早的( C )p289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1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句语言所处的阶段是()A.述事行为B.行事行为C.成事行为D.言内行为1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说话的年龄是( D )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5岁左右15.解释儿童语言或得的途径和条件的“天赋说”理论基础是( A )p292A.语言遗传机制假设B.语言决定论C.认知心理学D.条件反射理16.提出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的是( D )P292A.洪堡特B.威廉.琼斯C.保罗D.乔姆斯基17.“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 D )p281A.语言源自神授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决定思维18.语言相对论的主要观点是( A )P282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源自神授19.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单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B )P288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20.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 B )p336A.反说话B.吉祥话C.避讳话D.惯用话21.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 C )P296A.双语B.洋泾兵C.中介词D.来源词22.下列母语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语学习注重加固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B.母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掌握听和说的语言能力C.母语学习的任务也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学习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23.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4.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A )A.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B.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25.通过先天遗传得到的语言能力叫( B )A.语言转移B.语言获得C.语言转化D.语言学习26.下面各项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原因和条件的是( A ) p291A.强化说B.感叹说C.摹声说D.手势说2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 A )P292 A.天赋说 B.摹仿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28.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 D ) P297A.中介语阶段B.目标语阶段 C.低平期 D.高原期2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 D )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30.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31.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A )P282A.语言决定论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不可知论32.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句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C )P289A. 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3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局语言所处阶段是( C )P289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3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 D )P290A.1岁左右B.2岁左右C. 3岁左右D.5岁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BCE )p281A.音乐 B.舞蹈 C.绘画D.推理 E.文学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 DE )P297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带到迁移地C.第二语言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D.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积极影响E.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消极影响三、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语言获得:p285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2018年4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2018年4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湖北专升本网分享)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武汉话B温州话C上海话D福州话【答案】A【解析】北方方言包含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汉族地区及湖北、湖南两省区的边缘),BC为吴方言,D为闽北方言。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认识人类的语言2.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A炊烟B月晕而风C红绿灯D打狗棍【答案】C【解析】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甲事物就是符号。
交通信号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一一语言的符号特性3.下列各词中的“子”,属于成词语素的是A桌子B柱子C瓜子D镊子【答案】C【解析】成词语素指某个语素虽然是语素,但是可以直接成词和独立使用。
ABD 中“子”是不成词语素。
【考点】语汇一—词的构造——语素4.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A索绪尔B维果茨基C葆朴D皮亚杰【答案】B【解析】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维果茨基。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语言和思维活动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5.汉字的“跑”是一个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D【解析】“跑”中“足”是形旁,“包”是声旁【考点】文字一一汉字和汉字改革一—汉字的演变6.靠先天遗传而得到的语言能力被称为A语言获得B语言参与C语言学习D语言自觉【解析】“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一语言获得的过程一一什么是“语言获得”7.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采用的修辞是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答案】【解析】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格式。
句中第二个“李公朴”是借代,以专称代通称。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真题习题集锦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真题习题集锦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感性思维活动不包括( D )P280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2.必须借助语言才能人的思维活动是( A )P281A.感性思维活动B.理性思维活动C.分散思维活动D.求异思维活动3.下列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的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4.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5.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D ) P282 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6.提出“语言相关论”的学者是( D )p282A.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B.前苏联语言学家马尔C.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D.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7.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D.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8.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 )P288A.单词句阶段B. 语法旬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9.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C )p288A.非自控阶段B.模糊语阶段C.单词阶段D.双词语阶段10.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D )p289A.理解能力B.语义能力C.发音能力D.语法能力11.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 A )A.非自控阶段B.双词阶段C.电报句阶段D.成人句阶段12.幼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语阶段产生最早的( C )p289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1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句语言所处的阶段是()A.述事行为B.行事行为C.成事行为D.言内行为1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说话的年龄是( D )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5岁左右15.解释儿童语言或得的途径和条件的“天赋说”理论基础是( A )p292A.语言遗传机制假设B.语言决定论C.认知心理学D.条件反射理16.提出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的是( D )P292A.洪堡特B.威廉.琼斯C.保罗D.乔姆斯基17.“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 D )p281A.语言源自神授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决定思维18.语言相对论的主要观点是( A )P282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源自神授19.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单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B )P288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20.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 B )p336A.反说话B.吉祥话C.避讳话D.惯用话21.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 C )P296A.双语B.洋泾兵C.中介词D.来源词22.下列母语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语学习注重加固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B.母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掌握听和说的语言能力C.母语学习的任务也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学习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23.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4.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A )A.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B.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25.通过先天遗传得到的语言能力叫( B )A.语言转移B.语言获得C.语言转化D.语言学习26.下面各项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原因和条件的是( A ) p291A.强化说B.感叹说C.摹声说D.手势说2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 A )P292 A.天赋说 B.摹仿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28.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 D ) P297A.中介语阶段B.目标语阶段 C.低平期 D.高原期2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 D )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30.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31.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A )P282A.语言决定论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不可知论32.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句阶段产生了最早的(C )P289A. 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3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局语言所处阶段是( C )P289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3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 D )P290A.1岁左右B.2岁左右C. 3岁左右D.5岁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BCE )p281A.音乐 B.舞蹈 C.绘画D.推理 E.文学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 DE )P297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带到迁移地C.第二语言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D.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积极影响E.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消极影响三、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语言获得:p285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语言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采用的语言就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含信息传达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容拆分。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就是存有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有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两大特点就是形式层的最轻单位一定大大多于符号层的最轻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控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看就是不具备繁盛的大脑和有效率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道语言学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颇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彻底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沦为单一制的学科后,受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比如说,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颇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分解成语言学受到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已经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思想观念。
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颇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已经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非常大程度上拒绝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明确提出语言学就是一门自然科学。
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0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0题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两种话是不一样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一样方言就应主要参考(c)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2.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好处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光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音位是透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光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D)A.文字编码B.语音识别c.文本检索D.机器翻译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A.B.c.D.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但“面包”却读作,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c)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状况的一组是(D)A.丹麦挪威法兰西B.沙拉咖啡麦当劳c.卡车啤酒立邦漆D.香波克隆好莱坞12.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能够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13.语法现象能够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D)A.词语搭配问题B.好处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D.句法结构问题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c)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15.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能够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向切分到词为止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向组合到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好处”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17.“汽车”和“卡车”是(A)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B)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c)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B)A.笔画B.字符c.偏旁D.部首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A.词语文字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D.音位文字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c)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潜力是(c)A.语音潜力B.语汇潜力c.语法潜力D.语义潜力24.“萨丕尔(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感性思维活动不包括( D )P280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2.必须借助语言才能人的思维活动是( A )P281A.感性思维活动B.理性思维活动C.分散思维活动D.求异思维活动3.下列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的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4.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5.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D ) P282 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6.提出“语言相关论”的学者是( D )p282A.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B.前苏联语言学家马尔C.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D.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7.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D.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8.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 )P288A.单词句阶段 B. 语法旬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9.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C )p288A.非自控阶段B.模糊语阶段C.单词阶段D.双词语阶段10.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D )p289A.理解能力B.语义能力C.发音能力D.语法能力11.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 A )A.非自控阶段B.双词阶段C.电报句阶段D.成人句阶段12.幼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语阶段产生最早的( C )p289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1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句语言所处的阶段是()A.述事行为B.行事行为C.成事行为D.言内行为1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说话的年龄是( D )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5岁左右15.解释儿童语言或得的途径和条件的“天赋说”理论基础是( A )p292A.语言遗传机制假设B.语言决定论C.认知心理学D.条件反射理16.提出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的是( D )P292A.洪堡特B.威廉.琼斯C.保罗D.乔姆斯基17.“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 D )p281A.语言源自神授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决定思维18.语言相对论的主要观点是( A )P282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源自神授19.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单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B )P288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20.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 B )p336A.反说话B.吉祥话C.避讳话D.惯用话21.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 C )P296A.双语B.洋泾兵C.中介词D.来源词22.下列母语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语学习注重加固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B.母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掌握听和说的语言能力C.母语学习的任务也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学习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23.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4.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A )A.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B.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25.通过先天遗传得到的语言能力叫( B )A.语言转移B.语言获得C.语言转化D.语言学习26.下面各项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原因和条件的是( A ) p291A.强化说B.感叹说C.摹声说D.手势说2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 A )P292 A.天赋说 B.摹仿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28.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 D ) P297A.中介语阶段B.目标语阶段 C.低平期 D.高原期2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 D )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30.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31.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A )P282A.语言决定论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不可知论32.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句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C )P289A. 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3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局语言所处阶段是( C )P289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3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 D )P290A.1岁左右B.2岁左右C. 3岁左右D.5岁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BCE )p281A.音乐 B.舞蹈 C.绘画D.推理 E.文学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 DE )P297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带到迁移地C.第二语言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D.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积极影响E.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消极影响三、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语言获得:p285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2.语言学习:p285语言学习的意思是说,语言作为一种能力并不完全是靠天赋或者遗传得到的,最终还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或者说还是需要后天的一些条件,才可能完全“得到”。
3.语音对应关系:p259方言除了在语汇和语法上会有许多相同点之外,在语音上也会存在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比如将现代汉语中的上海话和北京话的双唇塞音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上海话以[p]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也以[p]为声母。
这种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就叫语音对应关系。
中介语:P296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是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
中介语有点类似儿童在某些阶段的语言,即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
4.语言迁移(P297):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叫做语言迁移。
其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
同时这种迁移既包括在语言本身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在语言之外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如泰国人学习汉语,于受自己母语泰语的影响,往往把“在中国学习汉语”说成“学习汉语在中国”。
5.感性思维:p280称为前思维活动。
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包括唤起表象(记忆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想象表象)。
6.理性思维:p281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也叫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7.发散思维:p281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指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途径思考所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8.儿童语言获得的“天赋说”:p292是建立在乔姆斯基提出的关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解释。
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知识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
而在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的补充知识中,先天的语言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
9.中介语:p296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它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判断儿童语言各属于哪个阶段的典型句子。
P288A.爸爸B.妈妈书C.他饭饭了D.我吃完饭看电影答案:A.单词句阶段 B.双词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语言遗传机制的主要内容。
p292答:人的语言知识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
而在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的补充知识中,先天的语言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
2.简述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
P287-290答: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非自控阶段(前6个月,不能区别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但可分辨表示不同感情的声音);(2)咿呀学语阶段(六个月到一岁左右,已能分辨主要元音和辅音);(3)单词阶段(一岁左右开始,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4)双词阶段(一岁半到两岁,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两岁到两岁半开始,能正确地掌握语序、层次等基本的句法结构形式);(6)复杂句阶段(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
3.简述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P297答:语言迁移指母语对于要学习的外语会产生影响。
原来的母语可以叫做来源语,要学习的语言可以叫做目标语。
来源语会对目标语产生影响,其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
这种迁移包括语言本身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语言以外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影响。
引导迁移:在外语教学中注意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主动利用正迁移,同时又要注意两种语言的不同点,避免负迁移,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引导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