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dna分子的结构
DNA的结构-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1.模型构建者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构建依据
(2)1951年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获得了DNAX射线的衍射图谱;
(3)1952年查哥夫发现在DNA中,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 4种碱基。
3.研究DNA结构常用的方法:
X射线晶体衍射法
DNA衍射图谱
(X意味着DNA分子是螺旋的)
DNA是螺旋结构
双螺旋?
三螺旋?
搭建的多种模型都被否定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查哥夫法则的发现
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
查哥夫通过测定多种生物DNA中碱基的含量,提出了查哥夫法则:
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A=T , G=C)
G.C比例越高,DNA结构越稳定
三个要点:
1.
双链
(反向平行)
2.
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3.
内侧:
碱基对
A
T
G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基本骨架
游离磷酸基
DNA的空间结构
DNA的结构特点
5’
3’
5’
3’
1’
2’
3’
4’
5’
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的碳叫做____,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做______;
三.DNA的结构特性
⑴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⑵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成基本骨架;
3.2DNA的结构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探究型情境教学 必修2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建立者:沃森和克里克
沃森: 生物学家,可以帮助克里 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
克里克: 物理学家,对X射线晶体衍 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 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 原理。
晚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 结构模型前的最后一次合影
A
同一条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
进行连接
T
G
C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建立过程:
20世纪初 DNA的结构单位:四
种脱氧核苷酸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建立过程:DNA呈螺旋结构
资料2:1951年11月,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M.Wilkins)和同事富 兰克林(R.E.Franklin)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 谱。
资料4 :DNA双螺旋直径恒定为2nm,四种碱基结构式如下图:
排除A与A,T与T,C与C,G与G, A与G,C与T配对
A-T A-C G-C G-T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 建立过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资料5: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DNA来源 人
小麦 禽类结核杆菌
思考延伸拓展 强化素养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用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 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
可引申为: ①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G=T+C 即A+G/T+C=1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 建立过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高一生物必修一dna所有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dna所有知识点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它是生命的基础之一。
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成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DNA的所有知识点,包括DNA的组成结构、复制过程、基因表达以及基因突变等内容。
DNA的组成结构是我们理解DNA的第一步。
每个DNA分子包含两条互补的链,这个结构被称为双螺旋结构。
DNA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核苷酸,它由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以特定的配对方式连接在一起,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连接,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配对方式使得DNA具有特异性。
DNA的复制过程是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进行的一个重要过程。
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DNA双链的解旋,这由一种叫做DNA解旋酶的酶催化完成。
解旋后,DNA聚合酶会识别模板链,从5'到3'方向合成新的互补链。
新合成的链被称为新链,原有的链被称为旧链。
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复制过程,意味着每个新DNA分子包含一个旧链和一个新链。
DNA的复制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通过复制DNA来增加其遗传物质,以便分裂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同时,复制过程中的错误会导致突变的产生,这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DNA的基因表达是指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并最终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是DNA的一部分被复制成RNA的过程。
这一过程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合成新的RNA链。
翻译是指RNA的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这需要核糖体、tRNA和氨基酸的参与。
通过基因表达,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化为生物体的各种功能。
基因突变是DNA序列的改变。
它可以是点突变,即一个碱基被替换为另一个碱基,也可以是插入、删除或重复某些碱基。
基因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表型。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本店铺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开课课件】DNA的结构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2:1951年,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展示了DNA的X射线的衍射图谱
1951年
威尔金斯在一场关于DNA演讲上展示了两张用X射线做的DNA衍射照片。
现象:DNA呈现“X”形推断:DNA分子式螺旋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由两条链组成,且两条链相互平行。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2年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资料4: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来到沃森和克里克的实验室,两人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在DNA分子中,腺嘌呤(A)的总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鸟嘌呤(G)总是等于胞嘧啶(C)。
= 50%
=
1.某生物细胞DNA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2%,那么,胞嘧啶的分子数占( ) A.11% B.22% C.28% D.44%
【针对性练习1】
2.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诺贝尔奖。
左一:威尔金斯 左三:克里克 左五:沃森
二、DNA的结构
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C、H、O、N、P
3′
二、DNA的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
外侧:
内侧:
3′
5′
5′
3′
二、DNA的结构
化学键:
(2根氢键)
3.2 DNA分子的结构-高一生物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2)

3.2 DNA 分子的结构1.结合必修一有关核酸内容和下图完成下列填空(1)组成元素:五种元素。
(2)DNA基本组成单位:。
①分子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的。
②种类:4种(3)每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键链接成脱氧核苷酸长链,DNA由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2. DNA双螺旋结构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和英国物理学家。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链组成,这两条链按方式盘旋成。
(2)DNA分子中的和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且遵循原则,即A与配对,G与配对。
4. DNA分子结构特点: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1)稳定性①DNA分子中和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不变。
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中间碱基严格按照原则进行配对。
碱基之间形成,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2)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若DNA含有n个碱基对,则其可能有______种碱基对排①反向平行绕螺旋②骨架在外碱基内③碱基配对讲原则(A-T,C-G)A和T之间形成_____个氢键,C和G之间形成_____个氢键,所以DNA分子中C和G含量越多,DNA分子越_______。
列顺序(3)特异性: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1.结合必修一有关核酸内容和下图完成下列填空(1)组成元素:__C、H、O、N、P_五种元素。
(2)DN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①分子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3)每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键链接成脱氧核苷酸长链,DNA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2. DNA双螺旋结构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公开课件】DNA的结构+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双螺旋解开放大
TA GC CG AT GC CG TA GG C
DNA片段的立体结构模式图
DNA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
二、DNA的结构
5'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磷酸二酯键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3'
TA GC CG AT GC CG TA GG C
3'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
DNA分子中 磷酸 = 脱氧核糖 = 含氮碱基
C-G间:3个
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 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连接
氢键越多,结合力越强。G和C的含 量越多,DNA的结构稳定性越强。
特点:(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
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
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
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
特点
DNA分子的稳定性
五、巩固练习
2. 书本P52页 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片段中,腺嘌呤有a个,占该 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C ) A.b≤0.5 B.b≥0.5 C.胞嘧啶为a(1/2b-1)个 D.胞嘧啶为b(1/2b-1)个
预告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比赛
时间:半期考后一周 材料用具: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扭扭棒、牙签、橡皮泥、铁丝等 常用物品,都可用作模型制作的材料。不可以网上直接购买模型。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脱氧核苷酸如何形成DNA分子呢?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资料2: 1951年,波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发现蛋白质的长链结构。由此启 发:DNA是由许多个 脱氧核苷酸 连 接而成的 长链 。
DNA的结构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①
=
+
+
③
=
+
+
=
+
+
②
=
+++
+
=
+
+
+
④
=a,则
=
+
+
+
+
⑤
=a,则
=
+++
+++
+
+++
=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磷酸
碱基对
一条脱氧核苷酸
链的片段
思考:这个DNA片段有多少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没有形成磷酸二酯键
2个
的磷酸基团)?
随堂检测
4.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C )
A. 5'-CTATGG-3'
B. 5'-GATACC-3'
C. 5'-GGTATC-3'
D. 5'-CCATAG-3’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DNA被确定为遗传物质
Q:你认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①多样性和特异性
探究型情境教学
②连续性。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保证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③稳定性。结构稳定,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同时又具有可变化的机制
④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