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3.2 DNA分子的结构 (共16张PPT)

核糖
脱氧
C
脱氧
G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A
脱氧
T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G
脱氧
C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G
脱氧
C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T
脱氧
A
核糖
磷酸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 连结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 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 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 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脱氧
核糖
脱氧
核糖
脱氧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磷酸
5′
3′
磷酸
核糖
脱氧
T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 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脱氧
A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C
脱氧
G
氧
T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G
脱氧
C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糖
脱氧
T
脱氧
A
核糖
磷酸
磷酸
D 基的比例为1/5,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的个数是
A.3n B.0.3n C.n D.1.5n
解:n÷1/5=5n T=A=n G=C=(5n-2n)/2=1.5n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DNA的结构课件(37张)

mRNA 分子中(A+U)/(G+C) 仍为m (注:不同DNA 分子中m 值可不同,显示特异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DNA的分子结构课件 (共26张PPT)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4种)
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A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思考
问题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DNA是由两条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 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 位于DNA的什么部位呢? 磷酸和脱氧核糖; 位于DNA的外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汤阴县第一中学 李伟伟
学
知识目标:
习 目 标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动 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认同与人 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回眸历史
1951年11月,富兰克林拍摄了一张 更清晰的DNA晶体的X射线图谱……
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
碱基互补原则:腺嘌呤(A)一定与胸腺嘧啶 (T)配对,鸟嘌呤(G)一定与胞嘧啶(C)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 应用:DNA分子中有关碱基的计算。
在DNA双链中:A=T,C=G A+G=T+C
当堂训练
10
1.右图是DNA分子结构 模式图,用文字填出 1—10的名称。
P
8
G
1 2 9 3 5 6 7
P
T
P
C
P
A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3
胞嘧啶(C) 鸟嘌呤(G)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氢键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精美课件 第3章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
一、DNA模型建构
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是 脱氧核苷。酸 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资料3: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 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 量(G=C)。
全部碱基的( 26% )。
代表核4糖种碱基
代表连接各组分的化学键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DNA模型建构 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 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 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 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模型建构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3.下列化合物中,不是组成DNA的物质是( A )
A.核糖 B.磷酸 C.鸟嘌呤 D.胞嘧啶
4.某DNA分子碱基中,鸟嘌呤分子数占22%,那么胸腺嘧
啶分子数占( C )
A.11% B.22% C.28%
D.44%
5.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中,在A≠C的情况下,下列
哪组分式会随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B )
DNA平面结构
脱氧核苷酸
•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A
C
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G
鸟瞟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核苷酸(DNA)链
脱氧核苷酸
DNA平面结构
DNA立体结构
1.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 DNA分子是有 2 条链组成, 反向平行 盘旋 成 双螺旋 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基本骨架; 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 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DNA分子结构与复制及基因概念2012.12.12

例如:已知某个DNA分子中, A=32%,其中 一 条单链中A占该链总碱基数的比例为24%, 则其互补链中A 所占的比例应为 40% 。
第二类 DNA分子复制中的有关计算
1、某DNA分子经复制n次后,所得的子代DNA数为2n 2、由n对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的种类有4n种(注意 在不考虑DNA分子中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
DNA
记忆口诀:空间结构双螺旋,糖酸成链两相间,
碱基配对靠氢键,A-T、G-C必相连
7、DNA分子的特性(见导学70页)
1.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 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 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 定性。
2.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相互配对的方式虽 然不变,但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 万化的。如一个最短的DNA分子大约有4000个碱 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 44000≈102408种。实际上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 酸数目是成千上万的,其排列种类几乎是无限 的,这就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中带
实验步骤: (1)大肠杆菌在含15N标记的NH4Cl培养基中繁殖 几代,使DNA双链充分标记15N。 (2)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标记的普通培 养基中培养。 (3)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间隔 的时间为大肠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 (4)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 DNA位置。
三、一半关系
1、两类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整个DNA分子中总碱基 数的一半。 则:A+G = T+C = A+C = T+G = 50% 2、整个DNA分子中某一种碱基所占总碱基的比例等于 该种碱基在每一单链中所占比例的和的一半。则: A/(G+C+A+T)=1/2[A1/(G+C+A+T)1+A2/(G+C+A+T)2]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2、3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课件

例2 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 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 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
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
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B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计算:
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 多少个DNA?多少条脱氧核苷酸链 ?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
2、有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 培养基中复制三次,则: ①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1∕4 。
②含15N的DNA分子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的比例是
1∕8 。
③含14N的DNA分子有 只含14N的DNA分子有 只含15N的DNA分子有
8
个。 个。 个。
6 0
3、某生物的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 基700对,其中一条链上(A+T): (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 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酸的数目是 A.300个 B.400个 C C.600个 D.1200个
如果是两条带 说明了什么?
(全保留复制)
DNA的复制
总结:
DNA的复制 1、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 程。 2、时期: 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条件: 模板——DNA的每一条母链 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总结:
例3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
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
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2DNA分子的结构(共20张)

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两条链,螺旋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他们分别位 于DNA的什么部位? 磷酸—脱氧核糖,在螺旋外部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他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A与T配对,G与C配对;排在螺旋内部
21:46:52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讨论1: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讨论2:由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讨论3:
错误: 他们建立的模型中有双螺旋,也有三螺旋; 纠正: 最终确定为双螺旋而不是其他螺旋;
错误:碱基位于外部。 纠正:他们将磷酸-脱氧核糖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
21:46:52
脱氧
碱
糖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1:46:52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 J.D.Watson, 1928 —)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 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 螺旋结构模型。
一 4、双螺旋的形成 、 模 型 制 作
21:46:52
一、构建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比比看,哪 组做的更好?
A
T
C
G
G
C
T
A
A
T
C
G
21:46:52
如二比果喻、把成DD一NN个AA梯分分子子,的子那平的么面梯结结子构构 1这的、两“D一条扶是NA链手由条分按”什子链和么反是“组向中由台成平上两阶的行条”?方下链分式组别盘成旋的, 成双碱螺旋基结有构。必然的 2、两条关长链系上吗的?脱氧核糖与磷
两条链,螺旋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他们分别位 于DNA的什么部位? 磷酸—脱氧核糖,在螺旋外部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他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A与T配对,G与C配对;排在螺旋内部
21:46:52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讨论1: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讨论2:由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讨论3:
错误: 他们建立的模型中有双螺旋,也有三螺旋; 纠正: 最终确定为双螺旋而不是其他螺旋;
错误:碱基位于外部。 纠正:他们将磷酸-脱氧核糖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
21:46:52
脱氧
碱
糖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1:46:52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 J.D.Watson, 1928 —)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 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 螺旋结构模型。
一 4、双螺旋的形成 、 模 型 制 作
21:46:52
一、构建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比比看,哪 组做的更好?
A
T
C
G
G
C
T
A
A
T
C
G
21:46:52
如二比果喻、把成DD一NN个AA梯分分子子,的子那平的么面梯结结子构构 1这的、两“D一条扶是NA链手由条分按”什子链和么反是“组向中由台成平上两阶的行条”?方下链分式组别盘成旋的, 成双碱螺旋基结有构。必然的 2、两条关长链系上吗的?脱氧核糖与磷
3.2DNA分子的结构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20张PPT)

(4)DNA一条链上(A+T)/(G+C)与其互补链上(A+T)/(G+C) 相等 (5)DNA分子上(A+T)或(G+C)所占百分比,等于DNA任 一条链上 (A+T)或(G+C)的百分比。
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
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C
A. b≤0.5
B. b≥0.5
则
(G+C)= 46%
所以 (G1+C1) % = (G+C) % = 46%
已知 G1%= 22%
所以 C1%= 46%–22% = 24%
因为 G2%=C1%
所以 G2% = 24%
DNA分子的结构
沃森、克里克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因发现 生命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奖。
左一:威尔金斯 左三:克里克 左五:沃森
一、DNA的化学组成
DNA中文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组成元素: C H O N 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酸有4种:
三、有关DNA结构的计算规律
(1)DNA分子中A=T,C=G;
注意: (DNA一条链上 A不一定等于T,C不一定等于G)
(2)DNA分子中(A+G)/(T+C)=1或(A+C)/(T+G)=1 (3)DNA一条链上(A+G)/(T+C)与其互补链上(A+G)/(T+C) 互为倒数
有关DNA结构的计算规律
p= O
OH
CH2
4 H
H3
1 2
OH
磷酸 二酯 键
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
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C
A. b≤0.5
B. b≥0.5
则
(G+C)= 46%
所以 (G1+C1) % = (G+C) % = 46%
已知 G1%= 22%
所以 C1%= 46%–22% = 24%
因为 G2%=C1%
所以 G2% = 24%
DNA分子的结构
沃森、克里克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因发现 生命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奖。
左一:威尔金斯 左三:克里克 左五:沃森
一、DNA的化学组成
DNA中文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组成元素: C H O N 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酸有4种:
三、有关DNA结构的计算规律
(1)DNA分子中A=T,C=G;
注意: (DNA一条链上 A不一定等于T,C不一定等于G)
(2)DNA分子中(A+G)/(T+C)=1或(A+C)/(T+G)=1 (3)DNA一条链上(A+G)/(T+C)与其互补链上(A+G)/(T+C) 互为倒数
有关DNA结构的计算规律
p= O
OH
CH2
4 H
H3
1 2
OH
磷酸 二酯 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的积木游戏
• 沃森和克里克以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 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同 时借鉴和引用了鲍林的方法,用铁丝和纸 板象堆积木一样将分子拼成各种模型。用 这些模型无休止地实验。
已知的知识
• DNA分子是以4
种脱氧核苷酸为
磷酸基团 含氮碱基
单位连接而成的
A
G
长链,这4种脱
脱氧核糖
A+T/G+C=n;整个DNA分子中A+T/C+G=n。
小结
• 通过DNA分子结构的学习,我们能更好的 理解DNA 作为遗传物质所应有的结构与功 能的特点。
• 1、稳定性。 • 2、特异性。 • 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能力。 • 关于复制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我们下一节
再学。
•再见
DNA分子的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叶县三高
吕国奇
• 学习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 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 上一节我们证明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作 为遗传物质DNA分子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 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首 先弄清楚DNA的结构。DNA的结构到底是怎样 的呢?又有怎样的特点?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的 呢?下面就让我们先认识几位科学家,并跟他 们一起构建DNA的结构吧。
• 威尔金斯
莫里斯·威爾金斯,CBE,FRS(英語: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1916年12月15日-2004年 10月5日,出生於紐西蘭)是一位英國分子生物學家, 專注於磷光、雷達、同位素分離與X光繞射等領域。 其在倫敦國王學院期間解開了DNA分子結構,以及一 些相關研究,使其與佛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 共同獲得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他 在國王大學的同事羅莎琳·富蘭克林,也是這項研究 的主要貢獻者之一,但因病逝世,無緣得獎。
氧核苷酸分别含
有A、T、C、G
四种碱基。
C
T
DNA的纵向骨 架是由磷酸和 脱氧核糖交替 组成。
A
• 同时还从图
谱衍射数据
T
计算出DNA
是一个螺旋
结构。
G
C
游戏中的问题1
• 1、DNA 有几条链构成?一条、两条、还是 三条?是单螺旋还是双螺旋?碱基(侧链) 与磷酸脱和氧核糖(主链)谁在外侧?
1952年,S·Furberg推测DNA是由一条多核苷酸链 组成的,在这条单链中,堆砌起来的碱基形成一 根带有磷酸-脱氧核糖主链的柱,而在外面则形 成一个螺旋。但从X射线衍射的数据分析,已经 排除了是单链的可能性。可供选择的方案已缩减 到两链或三链分子。沃森和克里克尝试了很多种 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的模型,在这些模型 中碱基位于螺旋的外部。但这些都失败了。
问题多样性与特异性?
a、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在 形成DNA分子时,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可以 有差异。
b、脱氧核苷酸在DNA长链排列方式可以有 多种;在不同的生物间,特定的DNA分子 中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及贮存着特定的 遗传信息。
于是他们又兴奋的改变了碱基配对的方式, 终于制出了正确的DNA模型。
同学们你认为应该是怎样配对呢?
DNA分子结构模式图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2)DNA双螺旋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1、DNA分子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粗细均匀、螺 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的排列顺序稳定不 变。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 键,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4、DNA分子之间的碱基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进 行配对。
5、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稳 定不变。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 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 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 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碱基之间不是同配,为什么?
为此,他请求数学家格里菲斯(J.Criffith)为他 计算在一个DNA分子内相同碱基之间的吸引力,后 者发现,从理论上考虑,DNA分子中不是相同碱基 的相互吸引,而似乎是不同碱基之间的相互吸引。
碱基之间互补配对,那么是哪两个碱基配对呢?
柳暗花明
• 就在这时,他们从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 家查哥夫那里得到一个重要信息:腺嘌呤 (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 鸟嘌呤(G)的量总等于胞嘧啶(C)的量。
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1916.6.8—— 2004.7.28)英国物理学家,精通有机化学、X射 线衍射理论和技术。同样受«生命是什么»的影响。
初识DNA的X射线衍射图
1951年春天,一直对基因的奥 秘深感兴趣的沃森出席了在意 大利举行的生物大分子结果会 议。会上英国著名生物物理学 家威尔金斯在报告中展示了一 张DNA的X射线衍射的幻灯片, 给沃森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但做为生物学家的沃森并不能 真正理解图谱的含义。
志同道合的搭档
• 同年秋天,沃森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 什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对 DNA 的结构着迷的克里克。物理学家出身 的克里克对衍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能 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的原理,而沃森可 以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
鲍林的启示
鲍林(Pauling)在研究蛋白质α -螺旋结 构时,采用了一个考察分子模型的极好 的物理方法,即首先通过从理论上考虑 建立各种可能的模型,然后用X射线衍 射结果来检验模型,从而在1951年成功 地建立了蛋白质的α -螺旋模型。
DNA分子碱基数量计算
• 在双链DNA分子中,两条链分别是a链和b 链,则有;
• 1、A=T,C=G • 2、A+G=C+T=50% • 3、A+G/T+C=1 • 4、在a链中A+G/T+C=n,则b链中
A+G/T+C=1/n;整个双链中A+G/T+C=1 • 5、在a链中,A+T/C+G=n,则b链中
罗莎琳.富兰克林
•
罗莎琳·埃尔西·富兰克林
(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
年7月25日-1958年4月16日),
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
她所做的研究,专注于DNA、病毒、
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其中她
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
51号”,以及关于此物质的相关数
据,是詹姆斯·华生与佛朗西斯·克
里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线索。此
后她也领导了关于烟草镶嵌病毒与
小儿麻痹病毒的研究。
•
1958年,富兰克林因支气管肺
炎及卵巢癌逝世。2003年,伦敦国
王学院将一栋新大楼命名为“罗莎
琳—威尔金斯馆”以纪念她与同事
莫里斯·威尔金斯的贡献。
沃森与克里克
詹姆斯·沃森(1928~ ) Watson,James Dewey 美国 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深 受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
越败越战
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 他们又重新构建了一个将磷酸-核糖骨 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 内部的双链螺旋。
好事多磨
• 新的模型中碱基的配对是同配还是异配呢? • 在新的模型中是相同碱基进行配对,即A与
A、T与T配对。但是化学家指出这种配对方 式违背了化学规律。
面对的难题
薛定谔
• 奥地利物理学家 (1887——1961)概 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1944年, 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 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 释生命的本性。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 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 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 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 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