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2节 乙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的内容-乙烯,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饱和烃)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和烷烃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讲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也为以后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用途-结构-性质”的思路,先介绍乙烯的用途,通过介绍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有机化学中既是敲门砖,又是铺路石。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某一类烃的方法;·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能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烷烃的性质,初步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存在障碍:·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对一些有机名词不了解,有机分子结构也比较陌生、难理解,无法建立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的联系;·对有机反应方程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都存在困难。

待建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教学目标1. 利用乙烯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探究乙烯分子的结构。

通过对结构的推理,对学生对其微观结构有三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观看视频和分组实验,小组分析实验现象并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利用球棍模型和视频动画分析并说出加成反应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小妙招—水果催熟的解密,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展示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选自《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教材着重介绍了乙烯和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乙烯和苯的性质,并结合乙烯和苯的性质介绍了几种基本的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并通过乙烯和苯的性质概括出其重要用途。

思路说明从衡量国家化工基础引入,让学生认识到乙烯在工业生产个的重要地位。

通过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引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演示乙烯与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来区分烯烃和烷烃。

最后重点介绍烯烃的加成反应,是学生认识到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并且理解该反应的机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质及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典型加成反应特点;2.进一步强化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实验探究—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对比学习的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乙烯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乙烯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乙烯》课堂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重点教学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课型新授主要教学方法问题—实验—探讨—总结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化学药品板书设计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二、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②燃烧2、加成反应三、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四、加聚反应作业设计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乙烯的制取、结构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我们要在了解乙烯结构的基础上掌握乙烯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尤其是加成反应的机理。

作业一:通过对乙烯性质的学习,可通过哪些方法来鉴别乙烯和甲烷作业二:课后题1、8和资源与学案P47“目标评估”选择题1-11 (除3、4外)。

作业三:课后实践活动: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青橘子,将袋口密封,每天观察水果的变化。

教学反思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概论教案设计续页1、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点燃,观察现象。

[提问] 现象?[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知,乙烯有着与烷烃不同的性质,这是什么决定的呢?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方法:展示乙烯的分子模型实物,以及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微观世界展示给学生[回顾]甲烷的分子模型[提问] 那么同学们我们观察乙烯和甲烷分子有什么不同啊?乙烯是双键还是单键呢?你能画出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结构决定性质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到黑板画出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式:C2H4电子式:H H. . .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从宏观到微观。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老师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检测】1、在1.01×105Pa、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烃可能是()A.CH4B.C2H6C.C2H4D.C2H2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A 将混合气体点燃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D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3、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B. 能在空气中燃烧C. 能使溴水退色D.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4、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 CH3CH3B. CH3CHCl2C. CH3CH2OHD. CH3CH2Br【答案】BC、B 、B 、AC【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冒出黑烟C.乙烯可作香蕉等果实的催熟剂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2、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A.1molB.4molC.5molD.6mol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答案】D、C、C、C。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乙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乙烯

乙烯的用途
刚买回的猕猴桃往往很生硬,怎样才能使它快点变得熟软好吃 ?
把它和香蕉放一个袋子里 ,把袋口简单合上,过一 晚上猕猴桃就基本成熟了 。
香蕉皮中含有乙烯,可以使果实成熟的速度加快。
实验.石蜡油的分解(步骤与现象) 我们先来看一个与乙烯有关的实验,认识一下它的性质吧~
石蜡油分解实验 石蜡油分解是什么现象? 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例如丙烯:
这6个原子一定共平面 ; 碳碳单键旋转,有1个H 原子可以转到该平面;
∴至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
例题与练习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D )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共价键的夹角均为120° D.分子中共价键数为8,其中有一个碳碳双键
乙烯的组成
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产物主要是_乙___烯__和烷烃的混合物。从石 油中获取是工业上生产它的主要方法。
乙烯分子式为_C__2_H_4_
结构式为:
请你写出其结构简式和电子式:
(双键不可省略)
乙烯的组成
像这样分子中含碳___碳__双__键___的烃类叫做_烯__烃__。 _乙__烯__是最简单的烯烃。 对比乙烯(C2H4)和乙烷(C2H6),发现烯烃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 _少__于烷烃,因此其属于_不__饱__和__烃。
你能写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吗? 5C2H4+12MnO4-+36H+══12Mn2++10CO2+28H2O
若甲烷气体中混有少量乙烯,能否用该反应除去? 不能,反应生成CO2气体,引入了新杂质。
加成反应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或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如下反应 :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乙烯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乙烯说课稿

分子式: 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含C=C 平面型分子 思
结构简式:
乙烯的物理性质 无色, 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乙烯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1) 燃烧(与O2发生氧化反应)
C2H4+3O2 点燃 2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2)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被氧化)
教材先介绍煤和石油的主要用途:除了可以为 人们提供常用的多种燃料,还可以从中获得大 量的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如乙烯和苯。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 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等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 了基础。但有机物反应原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 难度。
板书
一、乙烯的结构特征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1)乙烯的燃烧 C2H4+3O2 点燃
(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CO2+2H2O
2、乙烯的加成反应 CH2=CH2 +Br2 四、烯烃
CH2BrCH2Br

解决策略
学生思考、交流,小组讨论,请 学生口述,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让学生动手练习,区分甲烷和乙烯性质 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掌握本节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知 识,便于学生识记和掌握。
检测
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对于乙烯性质及加成反应的掌握情况。
教师五项技能大赛-说课
乙烯
说课 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和苯 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和苯 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乙烯和苯》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2)了解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3)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4)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实验探究—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对比学习的方法;(3)通过对苯的性质和分子组成及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多向思维、逻辑推理、发散思维能力;(4)通过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2)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养成严谨求学的态度和尊重科学的品质及创新精神;(3)体会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4)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乙烯的结构,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2)苯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三、教学过程复习与预习1.什么叫做饱和烃?乙烯属于饱和烃吗?为什么?2.乙烯使溴水褪色与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自读课本】了解乙烯与苯的用途,体会其重要的工业价值。

【思考】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是什么?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什么?【科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实验现象:①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和甲烷对比);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③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一试管气体,点燃后的现象是。

【分析】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

(提示:燃烧的明亮程度与烃的含碳量有关)【结论】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和的混合物。

(一)乙烯的结构1.烯烃的概念:2.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

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一、整体设计思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也是不饱和烃的代表物质。

通过乙烯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机物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产品为载体,以乙烯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为主线,以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目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乙烯产品的用途,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用与有趣,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

本教学设计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充分利用模型和实验,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化学应用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药品的使用。

教学中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乙烷和乙烯的异同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乙烷分子中只有单健,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就决定了它们虽然都可以和卤素单质反生反应,但所用试剂状态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就不同,产物也不同,从而揭示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不同。

对比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比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乐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

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提问] 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板书] 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主要来源:石油
2、用途:(1)植物生长调节剂
(2)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投影]课本制取烯烃装置图
[演示实验]
1、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点燃,观察现象。

[提问] 现象?
[板书] 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知,乙烯有着与烷烃不同的性质,这是什么决定的呢?
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 结构决定性质!
[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
[提问] 乙烯的的分子式。

电子式、结构式
[板书]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空间构型:平面型分子,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120°
[小结] 1、烯烃的概念: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叫做烯烃。

2、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思考]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 )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 )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讲解] 说明碳碳双键中有一根键容易断裂,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提问]试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氧化反应
(1)被氧气氧化(燃烧)
O H O H C 2224222CO 3+−−→−+点燃
(2)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本身被氧化成CO2
2、加成反应
[观看动画]模拟加成反应
[讲述]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板书]
[讨论]1、与H2、HCl 、H2O (H-OH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子之间也可以相互加成,得到什么产物呢?
3、加聚反应
[板书]
[实践活动] 乙烯的催熟
[小结]
[作业]
【当堂检测】
1、在1.01×105Pa、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烃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4
D.C2H2
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3、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 能在空气中燃烧
C. 能使溴水退色
D.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4、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OH
D. CH3CH2Br
【答案】BC、B 、B 、AC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冒出黑烟
C.乙烯可作香蕉等果实的催熟剂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2、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答案:DC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