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
四川省眉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眉山市高中2019届第四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8.07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至战国后期,屈原为楚殉国是忠于国家的一个典型案例。
西汉时,涌现了一批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士人。
这反映出A. 知识分子热衷于政治活动B. 士人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C. 知识分子的地位逐渐降低D. 儒家思想影响越来越深远【答案】B【解析】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朝秦暮楚’、‘楚才晋用’”和“西汉时,涌现了一批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士人”可知,中国士大夫阶层经邦济世的责任意识,体现出士人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经邦济世的责任意识,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和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有时下诏奖励廉吏。
如曹魏时期,魏文帝因华歆清贫,“下诏曰:‘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
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
’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
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B. 促使官员廉洁自律C. 为了巩固自身统治D. 借此笼络文武重臣【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统治者奖励廉吏,目的是反腐倡廉,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故C正确;A不是根本目的,排除;促使官员廉洁自律是统治者的目的,但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B;统治者奖励廉吏并非为了笼络文武重臣而采取的措施,D错误。
3. 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
到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A. 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B. 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C. 经济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D. 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较发达【答案】B【解析】根据“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可知,社会安定是版刻业为代表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故B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四川版刻业发展情况,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社会环境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活字印刷术”,排除D。
四川省眉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眉山市高中2019 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2018.07语文试题卷共10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不断探究中华文化精神。
②研究中华文化,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过程性。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板块、各民族群体都为中华文化发展增添了不同的文化要素,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比如,少数民族的大量文学作品,就给整个中华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
以史诗为例,中原文化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以致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史诗”。
但是,如果把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计算进来,中国就是史诗的富国和强国。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史诗,有六十万行以上。
南方和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民族起源史诗、民族迁徙史诗,数量达几百种之多。
因此,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从整体上考察中华文化。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也要善于从整体上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③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既呈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品格,也有自大封闭导致落后的遗憾,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并汲取经验教训。
汉唐时代,中国具有一流的综合国力和文化实力,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南海舶”“西域舶”和日本“遣唐使”的船队络绎不绝。
这种开放带来的繁华,使得中国人以汉为名,叫做“汉人”;以唐为字,叫做“唐人街”。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7届高二文综上期半期试题

眉山中学高二2017届(文综)半期月考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右表为“我国某纬度附近甲乙丙三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分析回答1-2题。
1、“某纬度”可能是( )A .23.5°NB .30°NC .35°ND .40°N 2、甲所在省区农牧业的主要特色是( )A .坝子农业、山地牧业B .灌溉农业、草原牧业C .绿洲农业、山地牧业D .河谷农业、高寒牧业 读我国大陆①②③④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图,完成3-4题。
3、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④③②B .③②④①C .①③②④D .②④③①4、若图中④地和①地纬度相近,①地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则④地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B .渭河平原C .四川盆地D .内蒙古高原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 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右图回答5-6题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性别比例B .医疗水平C .教育程度D .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 .人口迁移加剧B .劳动力渐不足C .人口分布不均D .社会负担减轻右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 .①河B .②河C .③河D .④河8、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 .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B .冬季降水量减少C .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D .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该山峰可能属于 ( )A .秦岭山脉B .太行山脉C .武夷山脉D .祁连山脉 10、北坡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 )A .1 000米以上B .1 000米以下C .1 400米以上D .1 400米以下 读图,回答下题。
四川眉山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生物月考1、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4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3、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4、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四川省眉山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眉山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考生注意事项:1.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本试卷分Ⅰ卷、Ⅱ卷,共12页。
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为地理、历史、思想品德选择题,其中第1—15题为地理试题,第16—29题为历史试题,第30—43题为思想品德试题,每题2分,共86分;第Ⅱ卷第9页至第12页为历史、思想品德非选择题,共64分。
4.考生选出第Ⅰ卷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第Ⅱ卷试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作答,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86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86分)读图1,回答1—4题1.图中B点在D点的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东北方2.在热量带中位于热带的是A.AB B.BC C.CD D.DA3.若此时B点地方时为12点,则参加2017年眉山市中考的同学们手表上指示的时间为A.3点B.4点C.5点D.12点4.若此时图示区域人们正过夏季,则可能的月份为A.6月、7月、8月B.9月、10月、11月C.12月、1月、2月D.3月、4月、5月读图2,回答5—6题5.7月,ABC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A>B>C B.C>B>AC.B>A>C D.A>C>B6.7月,图示区域陆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此时盛行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
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8.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
四川省眉山市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经典是读者认知需要的代表,那么读者究竟为什么需要文学经典呢?首先,文学经典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文学经典作为超越世界的世界,超越生活的生活,将会以其仿佛完整的人生模式,给读者提供处境性和体验性的审视空间,来思考自己所遭遇的问题。
文学之所以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是因为文学是一个形象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命题,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想象性的人生情境,让读者去自我经历、自我体验、自我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这是人的一种深沉的自我实现,其审美愉悦当是不言自明的。
其次,文学经典能够帮助读者实现对世界的自由支配感.人在文学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不仅仅来自对自我认识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自我实现的关怀,通过精神阅历实现对世界的介入并从中获得某种支配感。
读者在文学经典中徜徉,必然伴随的是艺术沉思。
这就是说,审美沉思能够通过我们的想象介入生活,而这种介入实际上是自由地控制或支配生活,这时,我们的精神欲求会得到“绝对的满足”。
为此,H•帕克区别了同样面对生活时人们的两种不同态度,他说:“对于精通世故和自我中心的人来说,生活只是在包含骄傲、野心或激情的时候,才是有趣的。
但是,对于有宗教意识的人和有审美意识的人来说,生活的任何部分都是有趣的."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我们不是以审美沉思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有时是桎梏,如果我们以审美沉思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的全部就都是有趣的,就能够允许我们借助自由的想象来参与和支配,能够让我们的各种感情得到宣泄和陶冶.第三,文学经典是迷惘者必要的向导.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艺术沉思所实现的自由支配感既是学习和领悟的结果,同时自由支配感溢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的本质表现为某种不断生成的过程。
四川省眉山市高二文综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眉山市高中2018届第四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2017.07一、选择题(140分)1.D 2.D 3.C 4.B 5.C 6.C 7. B 8.C 9.D 10.D 11.D 12.C 13.C 14.B 15.D 16.B 17.C 18. D 19.C 20.B 21.D 22.C 23.A 24.A 25.D 26.A 27.C 28.B 29.C 30.B 31.D 32.A 33.B 34.C 35.C二、非选择题(160分)36.(20分)(1)自西向东(或自西北向东南)(2分)。
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利于盛行风的进入;库克海峡呈喇叭口形状,口子面向盛行风和洋流来向,利于能量的聚集(每点2分,答对其中2点给4分)。
(2)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用大量耕地(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给6分)。
(3)优势:远离大陆,受污染少,奶源质量好(2分);投入少,成本低(2分)劣势: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市场消费地,运输成本高(每点2分,答对其中2点给4分)。
37.(18分)(1)位于非洲中部(2分);赤道横穿中部(2分);东临印度洋,西临维多利亚湖(2分),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相邻(2分)。
(2)西南部(2分)。
西南部公路网密集,交通方便(2分)。
(3)地处赤道高原地区,地势高,光照强,四季如春;地势平坦;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工资较低。
(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给6分)38.(18分)(1)机动车尾气排放(2分);企业和居民燃煤(2分)。
(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每个因素1分,任答两个因素给2分)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眉山市高中2017级二诊文科综合试题地理答案(pdf版)

高中2017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l.C 2.D本题组从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概念出发,通过环境承载力、实际环境承载量等一组概念的呈现,考查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基本观念。
第1题,通过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能力一实际环境承载量,若短期成都人口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则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增加,即ECQ变大,A错;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降低,EBC降低,C对,D错;而环境承载力不变,即ECC不变,C错。
第2题,据表1可知,109万人是成都市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成都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不是成都市的环境人口容量,A错;B依次类推,是经济总量的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环境承载量的差值,B 错误;一般而言,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的短板,即森林资源,C错;因森林资源是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提升科技水平,提升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环境人口容量,D对。
3.C4.B本题组以木格的白玉甘蔗为材料,考查农业生产活动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进行区域农业要素分析的同时,考查读取材料信息能力,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要素的改良方式。
第3题,读取材料,采用扎捆方式的目的是使蔗皮白嫩、肉质鲜美,结合生活经验可以推测白玉甘蔗呈现乳白色,主要原因是没有经历阳光暴晒,故A对。
“扎束”的木格白玉蔗,如同包裹了一层天然的保鲜膜,在霜冻天也能保护蔗身免受寒害,留田保鲜不退糖、不变味,可根据市场需求随砍随销,收获期长达5个多月,即从成熟期的11月份直至翌年的3月份。
包裹的蔗叶如同天然的“棉袄”,在冬季起到保温和保鲜作用,砍后的甘蔗在常温下放置1个月左右仍新鲜如常,B对。
且捆扎方式有可能对隔离病虫害起到一定阻碍作用,D对。
捆扎方式使得甘蔗位于黑暗环境,结合生物知识可知,黑暗条件下蔗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没有影响,C错。
第4题,由材料可知木格位于广西东北部,进一步分析其区域特征,结合图中的木桩竹竿固定方式,且植株高可达4米左右,从位置易遭受台风和植株高瘦条件,可以推测该举措主要目的为防止台风造成甘蔗倒伏,因为台风多发于夏秋季,那么在台风来临之前就要做好防风措施,因此最可能进行木桩竹竿固定的时间为4—5月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眉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某内陆河相关资料,完成1~2题。
1、1956年~1994年该河干流流量的变化特点是()A.持续变小B.先变大后变小C.总体趋势变小D.持续变大2、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地区耗水量持续增加B. 下游地区荒漠化现象加剧C. 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率较高D. 中游地区耗水量大幅度增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对我国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盛誉的浓缩。
下图为河西走廊某地区等值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地与法国波尔多同位于全球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葡萄种植久负盛名。
甲地葡萄种植的明显气候优势是()A.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雨热同期B.距海近,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C.夏季气候炎热,日照充足D.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葡萄生长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较少,降水自南向北递减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达2 000mmC.西部地区降水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少D.东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大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A.②处比①处的气温年较差大B. ①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C.1月等温线分布上要受地形地势影响D.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6、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奇妙景观B.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C.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2006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表示种植面积减小)。
读表,完成7~9题。
7、该农作物可能为 ( )A.甜菜 B.水稻 C.花生 D.棉花8、1980—2006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 )A.由东向西再向南 B.由南向北再向东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北向南9、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 )①劳动力价格②市场距离③国家政策④热量条件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读图,回答下面10~11题。
10、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 B.丙、甲、乙 C.丙、乙、甲 D.甲、丙、乙11、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迎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12、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灾难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将“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铭记心间,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灾害面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和情怀彰显了()①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公民权利具有制度的保障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3、“萨德”风波后,从2017年3月15日起至6月底100多天的时间里,韩国旅游局指定的专门负责招揽中国团体游客的161家旅行社在中国市场一笔生意都没有做成,与以往的抵制行为相比,“拒绝不法行为,理性爱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强调“理性”爱国,是因为()①维护国家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③公众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④公民有义务同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国家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
这表明()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②我国增强促进文化发展的自觉性③依法治国要求人们提高文化素质④我国依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右图漫画《哥俩好》表明()①落后文化仍有生存空间,净化文化市场任重道远②发展文化产业就应该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③官员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对于落后文化喜闻乐见④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奏响文化建设主旋律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16、12月16日到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右图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logo,取材于中文“互”字,中心8个圆圈叠加形成的星格,则体现了水乡乌镇窗格的特点。
这一设计体现了()A.各美其美,和而不同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7、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微公益”()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④利于提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15年8月13日,“2015美丽中国行·走进自然的峨眉”中央媒体大型采风活动在峨眉市启动。
开展采风活动是因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艺工作者应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艺工作者历来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19、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
这一观点强调()A.哲学可以为管理提供巧妙方法 B.管理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D.管理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20、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③气者,理之依也理生万物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21、2015年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将会有所变化,如财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积极有效上发力,同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改革进展。
这一变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2、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②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下图是一则被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设计者在对西方家庭厨房设备进行充分考察后,通过工业设计把这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未改进,成本未增加,出口价格立马上涨。
这则案例启示我们()烤面包机4美元 + 煮蛋机3美元 = 煮蛋烤面包2合1机器12美元A.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B.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C.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D.要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4、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2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汉武帝接受了这一观点,主要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 )A.光大儒家思想B.重建道德秩序C.建立太学机构D.加强专制统治26、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中国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
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A. B. C. D.27、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
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
”其主张的意图是( )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D.防止产生私人资本主义2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
”其中心思想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29、“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
邓小平“南方谈话”()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30、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
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令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A.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B. 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C. 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D.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31、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材料(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32、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