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道主义教育实践之学校

合集下载

新加坡小学之光华学校(Kong Hwa School)

新加坡小学之光华学校(Kong Hwa School)

光华学校(Kong Hwa School)光华学校由福建会馆创办于1951年,原名“光前学校”,该命名是为了纪念李光前先生对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

后来,会馆董事部决定尊重李光前的意愿,将学校更名为“光华学校”。

学校位于基里玛路350号。

鉴于光华学校连年优异的会考成绩和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不俗表现,教育部于1992年将该校列为全国15所特选小学(SAP)之一。

学校官网:.sg/n 学校愿景坚持不懈地学习,真心诚意地服务。

(Learning with Perseverance, Serving with Sincerity.)n 学校使命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学习和服务的热情,让每一位光华人各尽所长。

(To bring out the best in every Kong Hwaian and to inculcate in him sound moral values and a passion to learn and serve.)n 特色项目l 华文特选课程(Special Programme, Chinese)在全体董事、校长、教职员、校友、家长和学生的努力下,光华学校连年获得优异的会考成绩,并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

教育部于1992年将本校列为全国15 所特选小学之一。

这象征着光华学校昂然迈入另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意味着光华学校的学生能在更优良的环境里接受华族文化的熏陶。

校方希望通过华文特选课程,加强校内华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中英两种语言,同时推广华族传统文化,培养富有文化底蕴的人才。

课程主要有两部分,包括校内的旗舰课程和校外的游学活动。

1)旗舰课程 -- 光华旗舰万花筒校方推出此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发扬华人优良传统美德,并把东西文化的精华与传统,融为一体。

在课程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并欣赏中华音乐和乐器(节令鼓、华族乐器)、上文化课(书法、水墨画、演艺、围棋、武术)、了解中华文化(节庆传说、历代王朝、帝王将相、古代制度等)、学习成语典故及唐诗。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概况及启示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概况及启示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概况及启示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School Home Community Collaborations, SHCC)是一种以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紧密合作的教育模式。

它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和力量,共同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此模式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全人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发展。

在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行SHCC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全人发展。

学校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与家庭和社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成才、市民和社会参与者的任务。

学校通过与家庭、社区合作,提供个别辅导、社会服务、实践经验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与学校和社区的协作,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家庭参与学生学业,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并与学校保持沟通和协商。

家庭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并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

社区是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支持。

社区机构、社区活动和社会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的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社区的参与也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合作机会。

SHCC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从而形成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支持体系。

它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启示。

教育改革需要建立有效的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机制。

学校应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同时向家庭传达学校相关信息。

学校还可以与社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教育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人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共同关注学生的学术学业和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个体化教育和多元评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别辅导和课外活动的机会。

教育改革需要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新加坡中华中学

新加坡中华中学
中华中学艺术课的发展开始于2000年。 2005年,学校建立了视觉艺术中心。2006 年,学校开设了艺术展览馆,如今经过扩 建已成为拥有四个艺术工作室的艺术中心。 几代具有远见卓识对学校饱含感情的中华 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 培养新加坡新一代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的 主要阵地。
教学目标
培养坚定执着追求卓越艺术的艺术家; 培养在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领域勇于创 新、与时俱进的领跑者; 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的,具有相 关艺术、设计及媒体相关技能的拥有国际 视野的现代公民。
• • • • • •
优秀---90及90分以上 很好---76-89 好 ---65-75 及格---50-64 差 ---49及49分以下 如果学生因违纪行为受到体罚,则操行成绩会被 评为“及格”。 • 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涉及犯罪,则操行成绩会被 评为“差”。 • 学生的操行成绩将被记录在学期成绩单、毕业证 和学校的推荐信上。
学校纪律委员会会根据具体情况定 期检查并修改校规校纪以确保其对学 生适用并有价值。对于校规中不包括 的违纪行为,将由校长和纪律委员会 讨论后再做处理。如果校规中有任何 改动,都将由纪律委员会通知学生之 后再予以实行。
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共分为九大学部:
艺术审美部 手工技术部 英语部 人文部 电子信息技术部 数学部 华文部 科学部 学生发展部
华文部
母语的学习重视活学活用。除了掌握听 说读写的能力之外,我们也设计不同的学 习活动让华文华语成为学生生活的语言。 同时,配合“Y时代”对科技了如指掌的特 点,我们也借助科技来辅助教学内容,提 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报计划
•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而报纸就反映了 人们的生活。因此,本部充分利用华文报 纸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丰富多样的学习活 动。每个星期三早上,学生都会在广场上 阅读《联合早报》;回到班上后老师会根 据不同报章内容,进行话题讨论、小型辩 论会,或者写一些报章评论,形式多样活 泼。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 培养了学生的社交技能,也提升了学生的 情绪管理能力。

新加坡:鼓励学生接触自然学校推行环境教育

新加坡:鼓励学生接触自然学校推行环境教育

新加坡:鼓励学生接触自然学校推行环境教育 近年来,新加坡越来越多学校开始推行周围环境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鼓励学生多到外面与学校周围的环境和大自然接触,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动他们对社区与国家产生归属感。 莱佛士书院推出的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选修课就带学生到麦里芝蓄水池作考察,让学生通过创作关于麦里芝蓄水池的儿童书籍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且掌握出版书籍的技能。 推出这项课程的是莱佛士实践教育(Experiential Learning)学院高级实践教育主任郭南振。“在创作书籍的过程中,学生将与公用事业局、生态学家等接触,学到的丰富经验能够用回课堂上。”郭南振表示,“我们不会停留在出版书籍,而会与其他部门甚至学校以外的人合作,将书本的内容以戏剧方式呈现,在麦里芝蓄水池演出。” 此外,莱佛士实践教育学院也举办活动,带美术与音乐系的学生到麦里芝蓄水池一日游,以便为作业收集灵感。参与活动的美术学生张微粒表示:“以往我们只是根据概念或看照片作画,不会外出。这次能与大自然接触,我们观察到平时不留意的东西,为作品带来许多灵感。” 培华中学为学生推出“惹兰加由文物径”(Jalan Kayu Heritage Trail),让年轻一代与社区保持联系。圣安德烈中学的“圣安德烈河水项目”则让学生探讨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的兴建对加冷河口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新加坡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3月17日在新加坡首个周围环境教育研讨会的开幕仪式上致词时说:“这些项目所带来的丰富经验与互动,促使学生对课业更积极,也对环境与社区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傅海燕还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教学法来加强教学和学习,并且不断挑战自己,为学生构思真实和具有意义的学习经验。” 来源:现教传媒

新加坡工商小学

新加坡工商小学

工商小学——新加坡工商小学——新加坡——新加坡名校概况——新加坡名校概况新加坡重视教育闻名于世界,它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学校,新加坡工商小学即为这样一所名校。

该校小学是一所传统的华文学校,于1920年创立,它的前身是“南洋工商补习学校”。

学校以“给每个孩子成长的新加坡重视教育闻名于世界,它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学校,新加坡工商小学即为这样一所名校。

该校小学是一所传统的华文学校,于1920年创立,它的前身是“南洋工商补习学校”。

学校以“给每个孩子成长的机会”为教育理念,不断挖掘学校的潜力、打造教育特色。

2001年学校获取了新加坡生产力和标准局颁发的ISO9002证书,创新加坡中小学第一,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新加坡小学中一直位居前列。

机会”为教育理念,不断挖掘学校的潜力、打造教育特色。

2001年学校获取了新加坡生产力和标准局颁发的ISO9002证书,创新加坡中小学第一,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新加坡小学中一直位居前列。

新加坡资源并非很丰富,可为什么今天仍然在世界上这般抢眼?对于这个问题,新加坡工商小学校长黄培瑞先生一句启发性的回答发人深思:“这归因于新加坡走全球性的教育。

”诚然,在教育上,新加坡一直在力求改变,不停地把教育视野放大,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新加坡资源并非很丰富,可为什么今天仍然在世界上这般抢眼?对于这个问题,新加坡工商小学校长黄培瑞先生一句启发性的回答发人深思:“这归因于新加坡走全球性的教育。

”诚然,在教育上,新加坡一直在力求改变,不停地把教育视野放大,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与观点,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知识与能力。

野与观点,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知识与能力。

黄培瑞校长是从事教学工作45个岁月的新加坡十分优秀的小学校长。

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这所十几年前一度仅剩下百余名学生、濒临关闭的工商小学,被改造成现有2400多名学生且桃李满天下的新加黄培瑞校长是从事教学工作45个岁月的新加坡十分优秀的小学校长。

【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圣法兰西斯教会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圣法兰西斯教会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圣法兰西斯教会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圣法兰西斯中学(Saint Francis Methodist School
Singapore
)是一所注册于新加坡教育部的私立男女混合学校。

为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及外国学生提供中学与高中课程。

学校隶属新加坡卫理公会,并立志成为本区域一所先进得私立学校。

学校顺利毕业后,可进入新加坡理工学院﹐大学﹐或英﹐美﹐加﹐澳﹐新西兰等国的理工学院和大学。

除了严谨的学术要求,圣法兰西斯还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多达20种的兴趣小组,比如YCDI 课程、户外学习活动、交换生项目等。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圣法兰西斯的5个“全面呵护”的价值观(自信不疑、持之以恒、井然有序、团结友爱、百折不挠)。

学校提供许多兴趣小组以给予所有的学生发展自身才能和兴趣的机会。

这些兴趣小组也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和谐。

小组活动通常在周五下午3点半开始,学校鼓励学生至少加入一个兴趣小组。

运动类: 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
生活技能类: 英语俱乐部│商业俱乐部│园艺俱乐部│烹饪俱乐部│“大使”俱乐部
艺术鉴赏与科技类:鼓乐│粘土动画│爵士舞│有氧舞蹈│吉他│摄影│水栽培│科学│目的地想象。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概况及启示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概况及启示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概况及启示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Schools Home-Commun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rganization,简称SHCC)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合作的教育组织。

SHCC的目标是通过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SHCC的成立旨在解决新加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过去,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隔阂。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经常出现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社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限,社区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SHCC的成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SHCC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赢。

他们鼓励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密切的沟通渠道。

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议等方式,学校和家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SHCC鼓励学校和社区之间的深入合作。

学校可以将社区的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社区也可以提供各种活动和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辅导资源。

SHCC的成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更多了,家庭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社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区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得到了积极的推动。

通过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学习动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改革要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只有将社区的资源引入到教育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加坡基础教育

新加坡基础教育

新加坡基础教育一、新加坡的教育愿景理想愿景: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使命:塑造新加坡的未来教育目标:培育人才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为所有学生提供至少十年的通识教育理想教育成果:培育学生的道德观念--智力--体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新加坡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发挥所长--跨学科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树立世界观,展望世界,开拓视野主要战略方针:侧重培养思考能力--应用资讯科技--重视国民教育--推行卓越行政面对未来的策略:更具灵活性与多元性的教育体制--推行宽基础教学与全面教育--少教多学:推崇学习的自发性与独立性国家口号:小国办大事教育理想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发表的《理想教育成果》,勾勒出21世纪新加坡的理想教育理念与前景:国家期望所有中学毕业后的学生及大专生所应具备的品质。

例如:品德高尚,深厚的文化素养,尊重差异,对国对家对社群尽责;笃守多元种族及精英原则,深明国家的局限又能寻找契机;优雅社会的使者;勤奋向上、敬业乐业、重视他人的贡献;能思考、能分析,对未来有信心,有勇气及坚定的信念面对逆境;懂得追求、分析、运用知识;具备革新精神,不断求进步,终身不歇学习,有魄力;放眼世界,扎根祖国等。

学校教育应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方式实现这个教育目的。

二、教育体系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人口400多万,78%为华人,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富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短短30年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是众所周知的花园国家,它以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治安条件,使世界上的无数游客为之倾倒。

它的高质量教育也享誉世界。

集东西文化之所长,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的骨干人材为主要目标。

由于采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双语(英语为主,华语为辅)教学制度,其教育成就为环球所瞩目。

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三、新加坡教育特点天然的双语教学条件新加坡在双语教学方面有着其独特的天然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人道主义教育实践之学校
在新加坡,学校在人道主义教育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与福利机构联系,以便学生积极参加移动活动。在早几年举行的莱佛士初级学院成立
2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2 AOI C班通过学校联系了“骨髓捐赠中心”,把“骨髓捐赠中心”
带劲了校园。4月8日(也就是初级学院成立25周年庆祝活动的前两天)的校会上,气氛格外的不同。

陈宇源是这样描述当天的活动的:
当我一脚踏进礼堂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橙色——
许许多多的同学扎着橙色的丝带,系着橙色的鞋带。当我还在疑惑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得的时候,一位年轻
的、金发碧眼的女生走上了讲台。她的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她说:
“To the world you ar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are the world.”
(你或许只是世界上一个平凡的人,但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你或许就是他/
她的世界)接着她动情地描述了她的哥哥如何坚强地与血癌作斗争,及多么幸运地得到志愿者捐献的骨髓
而重新获新生的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她呼吁我们献出一片爱心,当一个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这
个活动成功地吸引了上千位的志愿者。在这里,学校作为连起学生与福利机构的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

新加坡的学校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舞台,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才艺竞赛与筹款活动。就拿莱佛
士初级学院来说,这类筹款活动一年下来不少于20个,有西乐、华乐、口琴音乐会、舞蹈、体操表演,等
等。以莱佛士初级学院华族文化戏剧组为例,每年这个剧组都要举办一个大型戏剧演出,并把三分之一的
售票款捐给慈善福利组织。陈宇源采访了现任的剧组组长张毅。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访问:

问:每年一次的大型戏剧演出已成为了传统,是什么动力让你们坚持下来的呢?
答:首先大型演出作为一个传统,我们有义务把它做得一年比一年好。我们更珍惜这个过程,从拍戏到宣
传到卖票到最后的演出,我们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
同时我们也为慈善机构筹款(作者注:每年剧组为不同的慈善机构筹款。去年剧组为“妇女与儿童基金会”
筹款),这也令我们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格外的自豪!

问:你对那个环节感触最深?
答:我对卖票有尤其深的感受。我们在食堂摆桌子卖票,一开始没人来看,都说是无聊的剧……
卖得好辛苦!许多学生听了对戏的介绍之后不停地摇头,说戏没趣。(这些话)对我们打击很大。但还有
一部分人很是支持我们的,特别是老师。当他们听说我们的演出是为慈善组织筹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都
大方地买了我们的票,很让我们反动,这说明起码我们的汗水与宗旨得到了他们的肯定。

学校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思想的机会。筹款活动不就是学生表达人道主义精神的
一种方式吗?

原文摘自:
http://sstc.iedu.sg/CollegeNews/show/31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