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中2―(3’―羟基苯基)―4,5―二ぃ2’―羟基苯基)咪唑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盐酸中2—(3

盐酸中2—(—羟基苯基)—4,5—二(—羟基苯基)咪唑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作者:朱昆鹏等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06期摘要:采用失重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了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HHIP)在1M HCl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作用,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在1M HCl溶液中,该缓蚀剂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0%以上,最佳缓蚀效率达到95.12%,当缓蚀剂浓度为1mmol/L、实验温度为30℃,吸附成膜时间4h,缓蚀效率达最大值,此后基本不变。
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该缓蚀剂在低碳钢的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且吉布斯自由能显示为自发过程。
关键词:缓蚀剂;低碳钢;盐酸;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中图分类号: TG174.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297041 引言生产实践表明,低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比其他介质中的腐蚀速率高很多。
酸洗过程使用缓蚀剂是一种行之有效、经济效益显著的防腐手段。
酸洗缓蚀剂的理论、测试技术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缓蚀剂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
目前,有机缓蚀剂已经成为缓蚀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有机缓蚀剂由电负性大的O、N、S 和P等原子为中心的极性基团和以C、H原子组成的非极性基所组成,极性基团吸附在材料表面,改变了双电层的结构,提高了阳极反应的活化能;而非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形成疏水薄膜,成为腐蚀反应有关物质的扩散屏障,从而抑制腐蚀反应[2~5]。
酸洗缓蚀剂方面,Bentiss 及其研究小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合成并测试了杂环系列几十种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对金属的腐蚀行为,并结合 SEM,XPS,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中一个系列的杂环化合物是以一个五元杂环为基本单元,包括噻二唑、三氮唑及噁二唑[6~10]。
嘧啶衍生物对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b y ma s s l o s s , p o t e n t i o d y n a mi c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c u r v e s ,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i mp e d a n c e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E I S ) , a n d
L I Xi a n g — Hon g ’ l 。 Xl E Xi a o — Gu a n g ’
( ' S c h o o l o fC h e m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Y u n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Ku n mi n g 6 5 0 0 9 1 , P R . C h i n a ; F a c u l y t o fS c i e n c e , S o u t h w e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i n g 6 5 0 2 2 4 , P R . C h i n a )
关键词: 缓蚀 剂 : 2 - 羟基嘧啶: 2 - 巯 基 嘧 啶 ; 钢 ; 盐 酸 ; 吸 附 : 量 子化 学计 算
中图分类号: 0 6 4 6
I nhi bi t i on E fe c t of Py r i mi di ne De r i va t i ve s o n t h e Cor r o s i on o f St e e l i n Hy dr o c hl or i c Ac i d Sol u t i on
q u a n t u m c h emi c 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 s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HP an d MP a r e b o t h g o o d i n h i b i t o r s o f c or r o s i o n o f
2-苯基咪唑啉在常见酸洗液中对20#、45#碳钢的缓蚀性能

2-苯基咪唑啉在常见酸洗液中对20#、45#碳钢的缓蚀性能李海云;王永垒;许涛;徐叶平【摘要】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2-苯基咪唑啉作为缓蚀剂(40℃恒温时)在5%盐酸、5%硫酸及5%硝酸介质中对20#、45#碳钢的缓蚀行为,确定了2-苯基咪唑啉在各种酸性条件下的最佳添加量,并研究了在不同酸性溶液中复合型缓蚀剂2-苯基咪唑啉/KI对20#、45#炭钢材质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苯基咪唑啉在上述3种酸性介质中对20#碳钢,45#碳钢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其中KI成分对2-苯基咪唑啉具有协同缓蚀效果.【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5【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2-苯基咪唑啉;静态失重法;20#碳钢;45#碳钢【作者】李海云;王永垒;许涛;徐叶平【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85;TG174在油田的酸化及化工设备的酸洗环节,金属腐蚀常常无法避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向酸性清洗液中添加酸洗缓蚀剂[1-4]。
其中,长链咪唑啉类缓蚀剂[5-7]是环境友好缓蚀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缓蚀剂。
2-苯基咪唑啉作为短链咪唑啉化合物,成本较低,目前主要用作粉末涂料的环氧固化剂[8],作为缓蚀剂成分进行研究报道的较少。
本实验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2-苯基咪唑啉在40℃恒温环境下分别在10%盐酸、10%硫酸溶液及5%的硝酸中对20#碳钢及45#碳钢的缓蚀行为,通过实验确定2-苯基咪唑啉在上述各种酸性条件下的最佳使用量,并研究了在不同酸性溶液中,复合型缓蚀剂2-苯基咪唑啉/KI对20#、45#碳钢材质的缓蚀性能,从而为其工业缓蚀应用提供参考。
2-苯基咪唑啉(工业品,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盐酸、硫酸、硝酸均为分析纯,20#、45#碳钢腐蚀挂片(28cm2,扬州市祥玮机械有限公司)。
氮唑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氮唑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王强;周桃玉【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such as diazole, triazole, tetrazole, and their derivatives was reviewed. Triazole derivatives have lower toxicity and more excellent adsorption proper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range to corrosion inhibition area can be expanded by synthesizing them into Schiff bases.%综述了二唑类、三唑类、四唑类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三唑衍生物的毒性更低,吸附性能更优,可以合成席夫碱来拓展其在缓蚀领域的应用范围。
【期刊名称】《电镀与涂饰》【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7页(P696-702)【关键词】二唑;三唑;四唑;席夫碱;缓蚀【作者】王强;周桃玉【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江苏省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18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2几乎在所有工业部门中,金属腐蚀一直是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金属腐蚀与防护一直受重视。
与其他防护方法相比,缓蚀剂具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投入量少、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1]。
随着污染问题的恶化,开发并利用绿色、低毒的有机分子类缓蚀剂得到了重视。
其中,含有未配对电子元素(如O、N、P、S 等)、不饱和键或形成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可在金属表面进行物理或化学吸附,从而隔离腐蚀性物质[2]。
唑类是一种五元杂环结构,同时具备上述优点,具有多个吸附中心。
根据所含原子和相对位置,可将唑类物质分为吡唑、咪唑、噻唑、噁唑等。
咪唑啉曼尼希碱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咪唑啉曼尼希碱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郭文姝;丛玉凤;程丽华;黄玮【摘要】利用动态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技术以及SEM-EDS测试方法,研究了在含1 mol/L HCl溶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IMDD和IMDDM对10#钢的缓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0℃动态下1 mol/L HCl溶液的腐蚀介质对10#钢造成严重的局部腐蚀及均匀腐蚀;两种缓蚀剂均属于混合型缓蚀剂,添加缓蚀剂后有效地抑制了10#钢的腐蚀,IMDDM的缓蚀效果高于IMDD.两者均在金属表面发生致密的化学吸附并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8(047)010【总页数】5页(P2111-2114,2119)【关键词】缓蚀剂;失重法;电化学测试;缓蚀效果【作者】郭文姝;丛玉凤;程丽华;黄玮【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0.9+6缓蚀剂在防腐蚀领域的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1-2],因此,在缓蚀剂的作用机理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3-4]:一方面表现为缓蚀剂有效成分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物或配位物离子,在金属表面吸附;另一方面表现为缓蚀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吸附物互相促进吸附层的稳定性。
已经从以上缓蚀的作用机理归纳出许多缓蚀性物质,例如乙醇胺与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型缓蚀剂[5];一些含吡啶的缓蚀剂通过N提供电子与金属表面发生亲核作用形成吸附膜[6];钼酸盐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BTA 则能形成吸附性较强的氧化膜[7]。
这些物质虽具有一定缓蚀作用,但效果不佳。
而咪唑啉类衍生物在酸性环境缓蚀性能优越,本文采用电化学测试法及表面分析技术中的SEM和EDS分析了缓蚀剂IMDD、IMDDM的缓蚀效果。
硝酸对碳钢及不锈钢的腐蚀特性及缓蚀剂

硝酸对碳钢及不锈钢的腐蚀特性及缓蚀剂硝酸是一种既具有强酸性又具有强氧化性的无机酸。
硝酸溶液浓度不同,对金属的腐蚀程度亦异,低浓度硝酸溶液对大多数金属均呈现强烈的腐蚀作用。
但高浓度硝酸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金属(指钝化型金属,如钢铁、不锈钢、铝、铬、钛等)不产生腐蚀作用并可使金属表面钝化。
因此,在硝酸的工业生产、应用及储运过程中,所用的设备、管线及配件等多使用不锈钢类钝化型材质以防止腐蚀破坏作用。
此外,由于硝酸对金属氧化物及某些盐类的溶解能力强,可以有效地清除金属设备表面的沉积物(锈及垢),故碳钢及不锈钢等设备清洗工艺中,常使用硝酸作为清洗剂。
然而,应当指出,在高温低浓度的硝酸溶液中,碳钢及不锈钢也会受到硝酸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
所以需要在硝酸溶液中,加入抑制硝酸腐蚀用的缓蚀剂。
本文将简要介绍硝酸对碳钢及不锈钢的腐蚀特性及缓蚀剂发展动向,供读者参考。
1、硝酸对碳钢及不锈钢的腐蚀特性钢铁在低浓度稀硝酸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而溶解。
其反应历程如下:Fe+2HNO3====Fe(NO3)2+H2(置换反应,溶解)但在浓硝酸溶液中,在常温条件下,主要发生氧化反应而呈现钝化状态,在钢铁表面上形成的钝化膜使溶解过程减缓至终止。
其反应历程如下:2Fe+6HNO3=====Fe2O3+3N2O4+3H2O(氧化反应,不溶解)从图-1 中,低碳钢在硝酸溶液中的溶解曲线可以看出,硝酸溶液浓度在30%前后时,低碳钢的腐蚀速率达最高值。
之后,随硝酸溶液浓度增加,腐蚀速率迅速下降直至最低点。
图-1 低碳钢( C %)的腐蚀速率与硝酸浓度的关系(常温)不锈钢及其它合金钢在硝酸溶液中,在一般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然而,当系统温度升高时,则随硝酸溶液浓度增加,不锈钢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参考图-2,表-1)图-2 ,硝酸中高级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沸点)2、硝酸缓蚀剂硝酸缓蚀剂的开发研究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初,早期曾提出生物碱、硫醇、糖类等有机化合物。
盐酸介质中咪唑离子液体对铜的缓蚀作用

盐酸介质中咪唑离子液体对铜的缓蚀作用段腾龙;陈旭;任帅【摘要】以l-甲基咪唑、1,4丁烷磺内酯和浓硫酸为原料,用乙醚洗涤合成了1甲基-3-(4-硫酸基丁基)咪唑硫酸盐(4-BMIM)缓蚀剂.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4 BMIM在5%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浓度为0.03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同一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降低.动电位极化表明咪唑离子的加入对铜的阴、阳极腐蚀过程均有抑制作用,是混合型缓蚀剂.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咪唑离子液体吸附在铜表面,其吸附机制为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并且在铜/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1 methy 3 (4vsulfate butyl)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 was synthetized using 1-methylimidazole,1,4-butane sultone,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by being washed with ether.Th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and inhibiting performance of 4-BMIM on copper in 5% hydrochloric acid mediu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and the maximum inhibition efficiency is obtained with0.03mol/L 4-BMIM.However,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The polarization curves show that 4-BMIM is a mixed type inhibitor,and inhibits both the cathodic and anodic reactions.The results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reveal that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4-BMIM on the copper surface is spontaneous physisorption and it fits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期刊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5页(P296-300)【关键词】缓蚀剂;离子液体;铜;极化曲线;物理吸附【作者】段腾龙;陈旭;任帅【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2Cu及其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热、导电和机械加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化工及工业冷却水系统等领域[1]。
盐酸中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对低碳钢的缓

HC 1 溶 液 中对 低 碳 钢 的缓 蚀 作 用 , 并 对 其 缓 蚀 机 理 进 行 了探 讨 。研 究 结果 表 明 : 在1 M HC 1 溶 液 中, 该 缓 蚀 剂 对 低碳 钢 的缓 蚀 效 率 可 达 到 9 O 以上 , 最佳缓蚀效 率达到 9 5 . 1 2 , 当缓 蚀 剂 浓 度 为 l mmo l / L 、 实 验 温
度为 3 O ℃, 吸 附成 膜 时 间 4 h , 缓 蚀 效 率 达 最 大值 , 此 后 基 本 不 变 。 通 过 理 论 计 算 和 分 析 该 缓 蚀 剂在 低a n g mu i r 吸附, 且 吉布 斯 自由 能 显 示 为 自发 过 程 。
的影 响 。
极 性 基 团 吸 附在 材 料 表 面 , 改 变 了双 电 层 的 结 构 , 提 高
了 阳极 反 应 的活 化 能 ; 而 非 极 性 基 团 在 金 属 表 面形 成 疏 水薄膜 , 成 为腐 蚀 反 应 有 关 物 质 的 扩 散 屏 障 , 从 而 抑 制 腐蚀反应口 ] 。 酸洗缓蚀 剂方 面 , B e n t i s s及 其 研 究 小 组 做 了 大 量
朱昆 鹏 , 樊章新 , 吕 艳丽 , 李晓 , 刘云晶 , 张鑫 , 王丹 , 王艳秋
( 1 . 辽 宁科 技 大 学 化 学 工程 学院 , 辽宁 鞍 山 1 1 4 0 5 1 ;
2 . 山 东钢 铁股 份 有 限公 司菜 芜分公 司特 钢 事业部 , 山东 莱芜 2 7 1 1 0 4 )
1 引 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中2―(3’―羟基苯基)―4,5―二ぃ2’―羟基苯基)咪唑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摘要:采用失重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了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HHIP)在1M HCl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作用,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在1M HCl溶液中,该缓蚀剂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0%以上,最佳缓蚀效率达到95.12%,当缓蚀剂浓度为1mmol/L、实验温度为30℃,吸附成膜时间4h,缓蚀效率达最大值,此后基本不变。
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该缓蚀剂在低碳钢的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且吉布斯自由能显示为自发过程。
关键词:缓蚀剂;低碳钢;盐酸;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中图分类号:TG174.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60297041 引言生产实践表明,低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比其他介质中的腐蚀速率高很多。
酸洗过程使用缓蚀剂是一种行之有效、经济效益显著的防腐手段。
酸洗缓蚀剂的理论、测试技术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缓蚀剂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
目前,有机缓蚀剂已经成为缓蚀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有机缓蚀剂由电负性大的O、N、S和P等原子为中心的极性基团和以C、H原子组成的非极性基所组成,极性基团吸附在材料表面,改变了双电层的结构,提高了阳极反应的活化能;而非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形成疏水薄膜,成为腐蚀反应有关物质的扩散屏障,从而抑制腐蚀反应[2~5]。
酸洗缓蚀剂方面,Bentiss 及其研究小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合成并测试了杂环系列几十种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对金属的腐蚀行为,并结合SEM,XPS,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中一个系列的杂环化合物是以一个五元杂环为基本单元,包括噻二唑、三氮唑及?f二唑[6~10]。
咪唑类化合物(基本单元结构如图1所示)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酸洗缓蚀剂,国内外研究也较多。
图1 咪唑化合物基本单元吴庆余,钮淦襄[11]研究了几种咪唑类化合物对低碳钢腐蚀的影响,其中有咪唑、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羟甲基咪唑在酸性介质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甲基咪唑效果最佳。
咪唑类化合物是典型的杂环化合物,从分子结构上看就有提供π电子的共轭体系,官能团中的氮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可以提供活性电子在金属表面发生吸附,具备作为缓蚀剂的条件。
因此,合成出具有不同吸附基集团和活性中心的咪唑衍生物是发展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缓蚀剂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实验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较好的咪唑类化合物,通过采用失重法、电镜扫描法对其在1mol/L盐酸中对低碳钢缓蚀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和不同药剂浓度下对低碳钢缓蚀作用的影响。
2 实验部分2.1 材料本实验选用20#低碳钢试片(平均含碳量为0.17%~0.23%,平均含硅量为0.17%~0.37%,平均含锰量为0.50%~0.80%,平均含硫量<=0.035%,平均含磷量<=0.035%,平均含铬量<=0.020%,平均含镍量<=0.030%含铜0.020%,其余为铁),I型挂片,(50±0.1)mm×(25±0.1)mm×(2±0.1)mm,挂孔Φ(4±0.1)mm,试片总面积28.00cm2。
试片外形尺寸见图2。
试片分别用400、800、1000型号的水砂纸打磨、去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冷风吹干,再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取出低碳钢试片放在滤纸上,并用冷风吹干,用滤纸包好称重,置干燥器中待用。
图2 试片外形尺寸2.2 缓蚀剂2.3 实验方法2.3.1 失重法实验在恒温水浴箱内进行。
将处理后的试片悬挂在盛有1MHCl溶液的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缓蚀剂与空白对比,记录温度、时间及缓蚀剂投加浓度。
取出后,蒸馏水清洗表面,用橡皮擦刷去表面的附着物,再用无水乙醇和丙酮进行清洗。
用镊子取出试片放在滤纸上冷风吹干,放入干燥器内24h后称量。
低碳钢的腐蚀速率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13]:式中:v0为试片在没有缓蚀剂作用下浸泡一定时间后的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损失速率,v1为添加缓蚀剂后试片浸泡一定时间后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损失速率。
2.3.2 扫描电镜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研究金属表面腐蚀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14],将失重试验后的试片进行处理,然后用SEM (QUANTA2000FEI)对缓蚀吸附膜进行微观分析。
3 结果与讨论3.1 失重试验结果分析3.1.1 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采用静态失重挂片法,在同一温度、时间(T=30℃,浸入时间4h)下,研究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显示,当反应温度、时间一定时,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盐酸对低碳钢的腐蚀速率越来越低,2-(3’-羟基苯基)-4,5-(2’-羟基苯基)咪唑对其缓蚀效果越来越好。
当缓蚀剂浓度达到1.0m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可达到95.12%。
3.1.2 缓蚀剂吸附成膜时间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在30℃恒温,添加浓度为1mmol/L的缓蚀剂,研究不同缓蚀剂吸附成膜时间内在酸性介质中HHIP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显示,HHIP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随着吸附成膜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这是由于随着浸入时间的增加,缓蚀剂可以有效吸附在挂片表面,阻止盐酸对低碳钢的腐蚀。
当缓蚀剂吸附成膜时间增加至4h时,缓蚀效率达到最高,但当吸附成膜时间超过4h时,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有所下降,是由于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与金属完全反应,介质中的酸会继续腐蚀金属表面,从而导致缓蚀剂的缓蚀性能降低。
3.1.3 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在相同缓蚀剂吸附成膜时间4h,缓蚀剂浓度为1mmol/L,不同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对低碳钢在盐酸介质中的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中数据可知,在相同缓蚀剂浓度、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缓蚀效率呈现依次降低的趋势。
温度从30℃升高到50℃时,缓蚀剂缓蚀效率的降低比较缓慢,当温度达到60℃时,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迅速下降。
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导致腐蚀生成的Fe2+的热运动加剧,从而加快了脱离低碳钢表面进入到盐酸介质中的速度,使缓蚀剂HHIP 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减少,增大了盐酸介质与低碳钢作用的表面积,从而使腐蚀速率加快,导致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随腐蚀环境温度的升高降低。
3.2 吸附等温线与热力学参数用Langmuir单分子吸附模型来描述该缓蚀剂的吸附机理,则缓蚀剂分子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覆盖度应该与缓蚀效率一致。
根据Langmuir等温式:c/θ=1[]k+c,(θ[]1-θ=kc),其中,c是缓蚀剂的浓度,mol/L,θ是表面覆盖度,计算公式为θ=v0-v1[]v0,吸附平衡常数。
缓蚀剂HHIP吸附等温线见图4。
图4 缓蚀剂吸附等温线其中线性系数可以达到0.999以上,表明缓蚀剂HHIP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缓蚀剂分子有一部分是吸附在低碳钢表面起到缓蚀作用。
由拟合线在c/θ轴的截距可以知道吸附平衡常数为k=17.7再根据下式:k=(1/55.5)exp(-△G0/RT),化简可以得到△G0=-RTln55.5k。
式中:R为气体常数,J/(mol.k);T 为绝对温度,K。
计算在30℃时候△G0可以求得值分别为-57.28kJ/mol。
△G0为负值,验证了在盐酸溶液中,缓蚀剂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是自发的过程。
一般来说,△G0的绝对值小于20kJ/mol时,则可以认为缓蚀剂分子主要以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在金属表面属于物理吸附,大于40kJ/mol时属于化学吸附,介于20kJ/mol与40kJ/mol之间的为包含物理与化学两种吸附。
因此2-(3’-羟基苯基)-4,5-(2’-羟基苯基)咪作为缓蚀剂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3.3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将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腐蚀4h后的试片和空白试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的腐蚀情况,如图5所示。
由腐蚀形貌显示,在未加入缓蚀剂的盐酸溶液中,低碳钢表面已被严重腐蚀,表面呈现出无数无规则的腐蚀坑,从表面的粗糙程度来看,低碳钢表面发生了典型均匀的腐蚀现象,这表明浸泡在空白盐酸溶液中4h后的低碳钢试片表面发生了剧烈的腐蚀反应,使得试样表面受到非常严重的腐蚀;在添加缓蚀剂的盐酸介质中,发现在低碳钢试片表面形成了单一均匀的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保护膜里面表面抛光打磨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同腐蚀体系中未加缓蚀剂的腐蚀试样表面相比其腐蚀程度已大大减缓,说明加入的缓蚀剂分子在盐酸介质中在低碳钢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缓蚀剂吸附层,从而使得低碳钢试样表面和腐蚀介质盐酸的接触点减少,抑制了低碳钢溶解反应的活性点,提高了反应活化能位垒,从而很好地抑制了试样的腐蚀,起到了良好的缓蚀作用。
4 结论(1)通过失重法试验,当缓蚀剂浓度为1mmol/L、实验温度为30℃,吸附成膜时间4h,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对低碳钢缓蚀效率达最大值。
(2)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线分析,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在低碳钢表面符合Langmuir 吸附;且通过ΔG0的计算,属于化学吸附。
(3)电镜扫描观察的结果与失重法实验结果相一致。
参考文献:[1]Y.I.Kuznetsov.Current state of the theory of metal corrosion inhibition[J].Prot.Met.2002,38:103~111.[2]Waheed A B,Khaled M I,Ahlam M F. Corrosioncontrol of Cu-Ni alloys in neutral chloride solutionsby amino acids[J]. Electrochemica Acta,2006,51(20):4182~4189.[3]Stupnisek-Lisac E,Bozic E,Loncaric A. Low toxicity copper corrosion inhibitors[J].Corrosion,1998,54(9):713~720.[4]Stupnisek-Lisac E,Gazivoda A. Evaluation of non-toxic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copper in sulphuric acid[J]. Electrochemica Acta,2002,47(26):4189~4194.[5]S.E. Nataraja,T.V. Venkatesha,K. Manjunatha,etal.Inhibition of the corrosion of steel 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by some organic molecules containing the methylthiophenyl moiety[J].Corros.Sci,2011,53(8):2651~2659.[6]B. Mehdi,B. Mernari,M. Traisnel,et al. Synthe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some new triazole derivatives towards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2,77:489~496. [7]M. Lagrenée,B. Mernari,M. Bouanis,et al. Study of the mechanism and inhibiting efficiency of 3,5-bis(4-methylthiophenyl)-4H-1,2,4-triazole on mild steel corrosion in acidic media[J].Corrosion Science,2002,44:573~588.[8]F. Bentiss,M. Traisnel,L. Gengembre,et al. Inhibition of acidic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by 3,5-diphenyl-4H-1,2,4-triazole[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0,161:194~202.[9]F. Bentiss,M. Bouanis, B. Mernari,et al. Understanding the adsorption of 4H-1,2,4-triazole derivatives on mild steel surface in molar hydrochloric acid[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7,253:3696~3704.[10]闫莹.新型杂环化合物碳钢酸洗缓蚀剂的合成、评价及机理研究[D].青岛:海洋研究所,2007.[11]吴庆余,钮淦襄.几种杂环化合物对低碳钢腐蚀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1996(2):9~11.[12]H. Debus,Synthesis of 2,2’-imidazole[J].Liebigs Ann. Chen,1858,107:199~208.[13]Marian Bobina ,Andrea Kellenberger,Jean-Pièrre Millet,et al.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steel in weak acid solu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L-histidine as corrosioninhibitor[J].Corrosion Science ,2013,69,389~395.[14]陶志华. 酸性介质中苯基-三唑类化合物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