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上册 四年级第八课 《虎门销烟》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8、虎门销烟》PPT课件

-
17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 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 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 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 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场面壮观
-
18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 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 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 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 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 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 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林则徐销烟前场面怎么样?
壮观
2、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画出 关键词语。
-
16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 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 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 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 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wǔ
不可欺侮
-
11
辨析字形
历 (历史)(日历)(病历) 厉 (厉害)(再接再厉)(严厉) 励 (励志)(鼓励)(奖励)
-
12
寨盐 毁
-
13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认为虎门销烟事件是个怎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
14
伟大壮举
壮:雄壮、气势盛大。
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
-
15
认真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小组讨论:
1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 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 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 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 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 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 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8、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2、简介林则徐: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自己介绍林则徐。
(在他任湖广总督时,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20200多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段历史。
)3、板书课题:虎门销烟谁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题的意思?理解销:销毁;烟:鸦片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师提自学要求(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正音。
3、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二段(2—5节)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
第三段(第6节)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寨: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三横写得紧凑些,注意长短的变化,撇和捺要舒展开,下边的部分左右是两点。
毁:左右结构的字,左上的“臼”扁一些,左下的“工”最后是提,右边是“没有”的“没”右半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说说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围绕“值得纪念”发问。
板书:值得纪念过渡:这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究竟发生了什么事?2、学习二到五节(1)自由读第二节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新版】

课题解读: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
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 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 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 侮的精神。(重难点)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它沉重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展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 的! 串珠问题: 1.作者是怎样写虎门销烟前的壮观景象的?
相同点:二者都有“收”的意思。 不同点:“收缴”是查收缴获,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
行政行为。“收集”是使物品聚集在一起, 不是一种强制行为。 造句:1.警方这次收缴了许多盗版书籍。 2.秋天到了,我收集了很多美丽的树叶。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串珠问题: 1.作者是怎样写虎门销烟前的壮观景象的? 2.销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3.虎门销烟有什么历史意义? 4.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结合具体词语
梅兰芳练功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这位先生反复教
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
子,没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
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
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虎门销烟》PPT课件

2020/10/13
4
初步感知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 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自读课文 检查读书情况
2020/10/13
5
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大体 经过 、结果等,然后将课题扩写成一句话, 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观看《鸦片战争》影片
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但由于学生年 龄小,受知识、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课文反映的
时代背景不熟悉,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认知、理
解。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平台,通过
影片提供了生动可感的背景知识,缩短了学生与
课文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020/10/13
8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9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标题 看起来只有四个字,但却是全文内容的高 度概括。基于标题的内容概括,相当于给 了学生一根拐棍,使学生概括时有章可循。
2020/10/13
6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问题导入 :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 中找出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指名回答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
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 些地方画出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 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020/10/13
1
二、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必须接触语文,这种接触是一种体验, 是一种对话,而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就 是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 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 情感熏陶。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 场面的庄严热烈;通过朗读思考,理清销烟的经 过;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虎门销烟|苏教版 (共14张PPT)

•
互相议一议。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 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 纷纷前来观看……老年人边听边点头, 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 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 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
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把 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
2、收集一两个林则徐的故事, 课后跟同学们交流。
广州城为什么沸腾起来?
场面描写就是对某一特定时间和地 点内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 老人——神态:笑呵呵 • 青年人——动作:挥拳头 • 孩子们——语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
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 典型人物 典型特点 • 沸腾场面(表达百姓兴奋、激动的心情)
•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一般。形容人 聚集的多。
( )箱鸦片。 • 4、用给题目加时间、地点、人物等的方
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5、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择(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主探究
• 1、读第一段,画出人们听到消息后的不 同表现。
• 2、这段话分别描写了几种人的表现?从 人物的哪几方面写的?
• 3、这段场面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 气氛?
• 4、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本段,请试着读一 读,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比喻情绪高涨或事物蓬勃 发展。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 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的 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 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 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 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 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 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虎门滩去看哪!”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课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使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 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 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 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 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化教学
通过设计游戏化的学习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网络化教学
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教 学资源和在线学习支持,帮助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 料,帮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
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情境导入法
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 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
技能。
小组合作法
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 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历史意义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虎门销 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小结与作业
小结回顾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 再次明确课文的主旨和重点内容,加 深记忆。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如朗读课文、抄写重 点词句、写读后感等,以巩固课堂所 学知识。
03
CATALOGUE
教学方法与手段
06
CATALOGUE
相关资源与推荐
相关资源
教学设计
提供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帮助教师 更好地准备课堂教学。
图片素材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素材,方 便教师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
视频素材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素材,帮 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经 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8 虎门销烟》课件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8
虎门销烟
资料宝袋
林则徐,1785-1850,中国清代爱 国政治家。主张严禁鸦片,缴获和焚毁 大量鸦片,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所遗奏稿、公牍、日记、书札 等辑为《林则徐集》。
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齐读)。 2、检查识字(指名读)。
沉
重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写本课生字。 3、写一写你对身边吸烟的人的建议。
课文详解
2、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引人入胜。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 么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们当时兴 奋的心情。 2、哪些词说明来看硝烟的人多?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健步”是什么意思?间接表明 了什么? 指轻快而有力的脚步。间接表 明了林则徐硝烟的决心。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六自然段。
2、最后一句在结构上与意义上的作 用? 结构上与文章第一句照应,并 使文章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意义上 再次点明了虎门销烟的意义。
图解结构
8、虎门销烟
交代时间—值得纪念 观众多而广 仪式庄严而隆重 禁毒品 介绍经过 振国威 群情沸腾 销毁量大 点明意义—伟大壮举
概括主题
随堂练习
1、给下面的字加上拼音。 lín lì ) ( xiāo huǐ) ( (páo xiào ) 林 立 销 毁 咆 哮 (shuǐ xiâ bù tōng ) 水 泄 不 通 ( xiāo zhāng ) 嚣 张
随堂练习
2、读一读,抄一抄。 欺 侮 咆 咆 欺 侮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虎门销烟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8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23天 二百多万斤 烟渣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1、先向灌了 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 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 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 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 股股难闻的气味。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1、先向灌了 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2、 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 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 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想一想: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 选 择( )
想一想: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 选 择( B)
认真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小组讨论:
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者向中国倾销鸦片,使得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 政;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一些士兵也吸鸦片,军队的战 斗力更加削弱了;抽大烟如果上了瘾,每天几次不能间断,不然就涕泪齐下,浑身瘫 软;吸食时间一长,满脸烟容,最后骨瘦如柴,直至死去。
“若犹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 敌之兵,且无可 以充饷之银。”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仪式隆重 ……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的 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 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 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 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 门滩去看哪!”
活动二:
默读第3—5自然段,想想:在销 烟过程中又有哪些壮观的场面震撼 了你,划出来读一读并在小组里交 流。
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 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 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 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 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
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
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 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 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 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 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 、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 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 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 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上空。
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兴、这么激动?
鸦片害得人——
丧失劳动力、战斗力
体力衰退
意志萎靡 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穷困潦倒……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 情沸腾。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 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 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 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 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 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 难闻的气味。
下令 一声令下 撒盐巴 销 烟 过程 抛鸦片 倒石灰
坚强决心 成千上万 跳哇 叫哇 响彻 大 快 人 心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 开始的6月3日定位“国际 禁烟日” 。 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 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 为"国际反毒日"。
中国人民是不 可欺侮的。
林 则 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经过:1840年6月—1842年 结果:1842年《南京条约》 割地、赔款、开口、议税 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白银大量外流、人 民负担加重、战斗力削弱、损害生产、政治腐败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 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激动得跳哇,叫哇,欢 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老百姓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激动? 人们激动地说:( )。
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自 己的话说说,林则徐虎门销烟这 个举动有什么意义? 打击外国侵略者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1、先向灌了 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2、 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3、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 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 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 ,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 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
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
8 虎门销烟
“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
虎门销烟背景资料
• 18世纪末期,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 量输入鸦片,毒化中国,并使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财政越发困 难。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眼看鸦片 危害之烈,上书朝庭,力主严厉查禁。 1838年底,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 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 月,在虎门海滩当众焚毁缴获的鸦片2 万余箱,约237万多斤。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是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泱泱大中华,面对远隔千山万 水之遥的英国,我们失败了,中国 为什么失败了?
龙 的 传 人
以 史 为 鉴 , 奋 发 图 强
1997香港回归
作 业
1、今天在一些地方毒品死灰复燃, 它的危害表现在哪里? 2、我们应该如何远离和拒绝毒品, 做一名阳光少年?
担
dàn
名词:担子 挑担
一担担
数量词:一担、成担的东西
看谁读得好
历史 咆哮 值得 盐巴 响彻 虎门寨 应邀 收缴 销毁 一担担
嚣张
欺侮
烟渣
彻底
水泄不通
气焰 脊梁
震惊中外 山寨
成群结对
劈里啪啦
节日盛装
浩浩荡荡
敲锣打鼓
四面八方
人山人海
欢呼雀跃 自投罗网
水泄不通
翻来滚去
惊心动魄 恭恭敬敬 垂手恭听
注意断句呀!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
1、林则徐销烟前场面怎么样?
2、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画出 关键词语。
活动一: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能表现 “壮”的词语或句子。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场面壮观呢? 碧海 蓝天 绿树
分外壮丽
彩旗林立 身着朝服 男男女女 水泄不通 文武官员 外国商人 老老少少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 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 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 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 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 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 观看的外国商人。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 双脚的民工,先 ,
再 然后
,
。顿时,销烟池 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 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 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 倒下去。
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并用上恰当的动词。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读
销毁 虎门寨 斤
历史 盐巴 欺侮
值得 响彻夜空
注音
脊梁 烟渣
收缴 咆哮
锅子 嚣张
分外 一担担
身着朝服
应邀
卷进大海 倒入销烟池
dān
担
dàn
dān
动词:挑、担负
担
dàn
名词:担子
数量词:一担、成担的东西
dān
动词:挑、担负
担心、担任
如: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野外植树。大家先( ),再( ),然后(
)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 二百多斤鸦片化为烟渣, 随着潮水卷进咆哮的大 海中。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仪式隆重 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 毁了,老百姓怎样?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
跳哇 ,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
鸦片
罂栗
吸食鸦片危害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
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
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 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 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 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 商人。
林则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官至一品, 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 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 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 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林则徐禁 烟时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 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 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 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 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 片贩子, 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 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1839 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