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doc

合集下载

2019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案

2019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案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三个一”:一本书,一图册、一学案
3.学生准备中国空白轮廓图
4.按固定程序小组内复习提问(1分钟时间)
5.教师随机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并给每组加分
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流程一:
激趣导入
出示目标
一、激趣导入(3分钟)
1.播放“中国地形的概况录像”短片,教师根据视频提问,引导学生直观了解中国的地形概况,激发学生兴趣。在放视频文件过程中,引出课题《中国的地形》,板书课题。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地图上的分布。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教学难点
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条件和自身特质,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积分法”,采用的学法是“读图分析法”。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原创)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精品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 P21 文字及图片,了解我国地形特征。

2.通过阅读教材 P22 文字及开展活动,在地图上指出各种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3.通过阅读教材 P24-27,了解各种地形区的分布和地表特征。

4.通过阅读教材 P28 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我国地形的构成特点,理解山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1.了解我国地形的两大特征。

2.认识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及特点。

3.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4.学会阅读统计图表,能查阅资料,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壮丽的山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其特征。

难点:我国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山区发展经济的制约条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名山图片。

二、新课学习(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东西走向。

(二)南北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的部分山脉。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南北走向。

(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西侧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长白山、武夷山;东侧的台湾山脉。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阿尔泰山、祁连山。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五)弧形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喜马拉雅山脉。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弧形。

(六)位于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交界处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精品课件
大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分布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数字号 ① ② ③
④⑤
地理事 青藏 横断 四川 长江中 黄海 物名称 高原 山脉 盆地 下游平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 大致呈三级阶梯 状分布
利 弊 气候 河流 交通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形
山脉纵横交织
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南北走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弧形山脉
500米以下
说说我国地势的特点以及两条界线
我 国
第一阶梯 高山、高原为主 海拔4000米以上
各 阶
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高原、盆地为主
的 第二阶梯 海拔1000-2000米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及 分 界
平原、丘陵为主 第三阶梯 海拔500米以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地势的总特征
2、知道我国地势的阶梯分 界线和每个阶梯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
独学+展示
1.我国地势 西 高 东 低,大致呈 阶梯状 分布,并且向海
洋 倾斜 ,利于海洋湿润气流 的深入,形成 降水 。
2.我国这种地势对气候、交通、河流有什么影响?
3.我国第一阶梯在青藏高 有 世界屋 之称,平均海
1.能利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重 点、难点) 2.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并能说出其主要特征。(重 点) 3.能说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通过比较分 析山区开发利用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4.能利用中国地形图找出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并能说出三级阶梯的大致海拔 高度和主要地形区,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5.通过对我国壮丽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中国的地形 课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中国的地形  课程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重难点创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三个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一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及其对我国气候、交通等的影响,二为纵横交织的山脉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地形的“骨架”,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等大地貌单元就如镶嵌在这些由山脉骨架构建起来的网格中的“宝石”。

本章节出现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名称特别多,显得繁琐而且枯燥乏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认清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起空间概念就成为难点中的难点。

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中国的地形地势做了铺垫;同时学好本章的地形地势,对将来学生继续学习气候、河流、工农业等都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引导学生分析说明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学生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等大地貌单元在网格中的具体位置,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各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分组展示等多种形式,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教学重点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名称、分布及其独特的特点。

难点认识我国山脉纵横交错的特点,记住各种主要走向的山脉。

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手段多媒体达标检测必做题幻灯片的内容选做题地图册P55、56教学过程课堂模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1、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名称、分布及其独特的特点。

2、认识我国山脉纵横交错的特点,记住各种主要走向的山脉。

朗读目标导学一、导入看中国地形图,数数中国共有多少种地形类型?二、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播放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视频或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地形区的特点。

三、山脉纵横交错1、展示中国的山脉图,说明山脉走向的概念:山脉延伸的方向。

指导学生找出我国五种走向的山脉。

思考中国地形类型的种类,引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观看视频或自学课本P23-26的阅读内容,找出这些地形区的位置和主要特点。

阅读P25,找出中国的四大盆地,并说出以下相对应的名称:中国面积最大、且有中国最大的沙漠的盆地:___________;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__________;中国第二大盆地:____________;有“天府之国”美称的盆地: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找出我国五中走向山脉的名称,并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这些山脉。

指导学生在中国的山脉图中填充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用四分钟时间记忆5种走向山脉的名称和位置。

以抢答形式说出每座山脉的名称。

2.1中国的地形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1)

2.1中国的地形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1)

科目地理年级八班级周次课题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课时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建议读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生收集、归纳资料,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中国地形分布图和填结合,指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二)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

教法提示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札记第一课时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认识我们的祖国。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们就来学习。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题。

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2.1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2.1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1、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大致海拔高度3、我国地形特征对降水、河流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三大阶梯差异。

重点与难点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具《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吗v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讲授新课欣赏歌曲《歌唱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

从歌词中我们了解到什么?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学习这一节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

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从以上的问题可得出: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承接:想一想比较图A与图B,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得出结论:3、中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二、中国的地形在地图册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上:1、指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说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原海拔在多少米之间,华北平原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3、说出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变化?(一)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阶梯名称及界线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4000米青藏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东缘第二级1000—2000米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500米以下华北平原(三)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范围: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南海的一部分。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点。

2.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三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区、各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山脉的分布。

3.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主要山脉、地形区在图上的落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二)“过关斩将”第一关:总体把握中国地形特点1.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1)东西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南北走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西南走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西北-东南走向:________、 _________。

(5)弧形山脉:_________。

3 地形__________, _______面积广大(1)四大高原的分布、特点(2)四大盆地的分布、特点(3)三大平原的分布、特点(4)三大丘陵的分布(5)山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占我国总面积的________。

第二关:观察地势对照“沿32。

N我国地势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第三关:找准山脉读“中国山脉图”,自己查找各种走向的山脉并确定它在全国及所在省区的位置,然后完成:(1)填空白图。

(2)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分别是什么走向的?(3)哪列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6)新疆地形特征为“__________”,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上熟悉中国不同 走向的山脉及其分布
难点
理解山脉在中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 骨架”作用。
教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视频素材、课本等
学生
物品准备:课本、知识点、填充图册等
精神准备:端正坐姿、精神饱满
知识准备:基本方向的掌握与运用。
内容
备注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1分钟视频(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引入新课:2.1中国的地形——山脉(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
(名称、走向及分布)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自学指导一:(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时间)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21-22文字内容,对1-2题在书中用横线标记,3题小组讨论归纳展示答案。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C.天山一阴山一燕山
D.贺兰山一六盘山一横断山脉(图题略)




中国的地形——山脉
北列: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山脉纵横交错西侧:大-太-巫-雪
东北-西南走向:中间:长白山、武夷山“骨架”
东侧: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利用空白图进行汇总记忆、检测。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1.下列山脉中,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A.天山山脉B.祁连山脉C.太行山脉D.横断山脉
2.下列属于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的是()
A.大兴安岭B.喜马拉雅山脉C.横断山脉D.天山山脉
4.我国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一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教学感悟与反思
1.中国山脉根据走向可划分为几种类型?
2.明确每一种类型中包括哪些山脉,能在中
国山脉分布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3.完成P22活动题①和②。
5分钟后,展风采!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一定的时控下进行自学相关内容,完成1-3题。
教师板书:一、山脉纵横交织
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播放多媒体,教师利用方向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并总结强调。




内容
补充
2.播放多媒体,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对各类型山脉总结归纳。
【学生记忆10分钟】
教师板书:走向
3.由学习小组展示活动题完成成果。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山脉连线后所呈现出的纵横交错的分布特征,并强调其作用。
板书:山脉作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展示不同走向划分的山脉,帮助学生记忆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分布。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2.1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山脉(第1课时)
备课人
王雪
授课时间
授课
班级




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及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涉及中国宏观地形分布,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经验积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好相关地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分布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