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音乐五级上册教案 快乐王子的小船【推荐下载】
西师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包含六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谈谈五线谱
介绍五线谱的基本信息,包括音符、节奏、节拍和基础乐理知识。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读谱演唱简单的歌曲。
第二单元:小提琴与大提琴
介绍小提琴和大提琴这两种基本的弦乐器,并让学生通过实际练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基本的演奏技巧。
第三单元:童谣创意演绎
教学传统童谣及其创意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单元:由内而外的音乐表达
让学生关注内心情感的表达和转化,引导他们用音乐表达和传
递自己的情感。
第五单元:多声部合唱
介绍多声部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合唱的形式感
受声部之间的和谐和协作。
第六单元:乐器体验
在学生了解基本的乐器分类和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提供乐器体
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各种乐器的特点和魅力。
本教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情感表达,旨在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2021版)教案嘉陵江儿童的教学计划,1。
图画音乐的引入,街头行走的教学计划,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以及苏木迪维的教学计划,1。
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做出适当的情感反应,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彝族民歌的美与神奇。
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用肢体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嘉陵江儿童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1。
学习唱《嘉陵江上的孩子们》。
2.能够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感受这首歌《嘉陵江的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嘉陵江儿女》。
2、能够体会到歌曲抒发的感情,体会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在歌曲中感受嘉陵江的魅力。
2.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1。
介绍图片和音乐。
介绍嘉陵江以吸引关注。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中的景色是什么吗?出示嘉陵江的图片。
生:江水。
老师:是的,是河水。
你知道这条河的名字吗?师:这里的景色其实是嘉陵江的景色。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
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
全长1120公里左右,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名称就叫《嘉陵江的孩子》。
2.背诵歌词并设定情绪基调。
师:下面老师来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大家注意听,想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朗读歌词,配乐。
老师读完了,大家听出来老师读的时候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呢?生:自豪、欢快、热爱家乡。
老师:现在让我们读一读,并注意阅读这些感受。
播放配乐。
阅读时和老师一起打拍子。
每个人都读得很好。
你想再听一遍这首歌吗?播放一首歌。
3、学习歌曲。
老师:现在老师会教你唱这首歌。
让我们先看第一句,教你一句一句地唱。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音乐的作用与形式第二节:音乐的表现手法2. 第二章:歌曲演唱第一节:童谣歌曲第二节:民族歌曲第三节:世界名曲3. 第三章:音乐欣赏第一节:民族器乐第二节:西洋器乐第三节:现代音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作用、形式、表现手法,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如音名、音高、节奏等。
2.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多媒体设备、乐谱、卡片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笔、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音乐的作用、形式、表现手法;(2)分析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3)解读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3. 随堂练习:(1)学唱歌曲,分组练习;(2)进行音乐知识问答;(3)音乐欣赏,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2. 内容:音乐的作用与形式歌曲演唱技巧音乐欣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演唱本册歌曲,录制视频;(2)分析一首喜欢的音乐作品,写出心得体会;(3)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民族乐器。
2. 答案:(1)演唱视频;(2)心得体会;(3)民族乐器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会、合唱比赛;(2)推荐音乐读物,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3)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培养音乐特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突破;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启发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有效性。
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王子》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王子》教案及说课稿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王子教案及说课稿快乐王子讲述了善良的王子忠诚的燕子。
他们俩一个有情,一个有义;一个原本快乐高贵,令人称羡不已,一个原本无拘无束,快乐高费;他们都因为帮助别人而牺牲了自己。
下面就是x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王子教案及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王子说课稿一、说教材快乐王子是鄂教版五年级语文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感受人物的心灵美为主题展开。
快乐王子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主要借助王子的眼睛展现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有着一颗悲悯的心,他不忍心看着裁缝的儿子遭受疾病的煎熬;他怜惜有为的年轻人;他担心穷苦孩子的命运于是,快乐王子求小燕子,让小燕子帮他把红宝石、两颗蓝宝石眼睛以及身上的金片送给城市里的穷苦民众。
最后小燕子在寒冷的冬天,精疲力竭,死在王子的脚下,王子的心也随着小燕子的死裂开了。
市长命令人把快乐王子的雕像拆掉,而上帝却认为快乐王子的心和小燕子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派天使把他们的心送到天堂里。
故事赞扬了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真诚和善良,揭示了善良之心才使世界上最珍贵的道理。
本文线索清楚,情节曲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小燕子送宝石、金片为线索,展开生动而曲折的描写。
另外,课文中对比鲜明,突出主旨。
一是小燕子态度的前后对比,二是市长和上帝对快乐王子态度的对比。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会12个生字;2、默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体会作者内心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感受王子的不快乐。
教学难点从王子帮助穷苦人的过程中,感受王子的真诚和善良。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在教授本课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022年苏教小学音乐五下《黄水谣》教案-(公开课获奖)-(2)【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黄水谣》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的歌曲黄水谣·音乐欣赏》第三课,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苏少版《音乐》教材着重于学生学习、思考与探讨,课程标准可以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它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让人生都享受音乐,更让音乐美化人生。
着重体验奇妙的音乐世界。
全册教学目标,以感受和鉴赏为主,不断培养学生音乐的体验能力,然后有引导性的对起进行表现和创造方面的导向,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兴趣贯穿始《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黄水谣》是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指挥的要点:本歌曲共分三段,三段又各有不同情绪,指挥时也应当根据情绪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
“A”段是悠扬的,“B’段是戏剧性的,变化较大,再现“A”段基本用控制性虚拍,而“B”段大量使用实拍。
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的声乐作品,深刻体会《黄水谣》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欣赏及学习《黄河大合唱》部分乐章《保卫黄河》等。
了解外国声乐风格。
(2)过程与方法:结合视频教材,教师适当的补充,声乐示范,作品分析,及作背景或创作过程的展开等。
西师版小学音乐教案

西师版小学音乐教案标题:西师版小学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西师版小学音乐教材的核心概念和目标。
2. 设计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案步骤:1. 引入活动(5分钟):- 利用音乐欣赏或简短的音乐演示来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他们对音乐的记忆。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确保学生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概念。
- 解释相关的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它们。
3. 音乐实践活动(20分钟):-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互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如唱歌、演奏乐器、舞蹈、节奏练习等。
- 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4. 创作与表演(15分钟):- 鼓励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歌词、创作简短的旋律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表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音乐概念和技能,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
- 鼓励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适当的音乐作业,如听音乐、练习节奏、唱歌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教案评价:- 教案目标明确,符合西师版小学音乐教材的要求。
- 教案设计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 教案注重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 教案评价环节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注意事项:- 教案中的活动和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教案中的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节奏感、音准、唱功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欢乐颂》等。
2. 学习音乐知识:音阶、节奏、音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音乐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 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增强音乐感受力。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乐技能。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小星星》,认识音阶。
2. 第二课时:学习歌曲《两只老虎》,掌握节奏。
3. 第三课时:学习歌曲《欢乐颂》,了解音符。
4. 第四课时:复习歌曲,进行音乐游戏。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音乐测试。
六、教学评价:2.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音符等。
3. 学生参与音乐游戏的积极性高,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教材和教学音频设备。
2. 准备音乐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 准备音乐游戏道具,如小星星贴纸、节奏道具等。
八、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以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引发学生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教学:讲解音阶、节奏、音符等音乐知识,示范演唱歌曲。
3. 学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音乐游戏: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互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所学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2. 学生复习音乐知识,加深对音阶、节奏、音符的理解。
3. 家长参与监督和鼓励,填写学习反馈表。
十、课程进度安排:1. 每节课时数为45分钟。
2. 每周安排两节音乐课。
五年级西师版音乐教案

五年级西师版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西师版音乐教案-传统音乐欣赏与表演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表演传统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了解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传统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2. 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1. 五年级西师版音乐教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4. 学生乐器(如小提琴、二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一段传统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传统音乐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传统音乐是什么?二、知识讲解与欣赏(15分钟)1. 介绍传统音乐的概念和起源,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播放一段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欣赏,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学习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20分钟)1. 介绍传统音乐表演的一些基本技巧,如正确的姿势、手指的运动等。
2. 分发学生乐器,让他们尝试演奏简单的传统音乐片段。
3.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演奏一段传统音乐。
四、小结与展示(10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学习传统音乐的乐趣。
2. 邀请几个学生表演他们练习的传统音乐片段。
五、课堂延伸(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准备下节课分享。
2. 提供一些传统音乐的资源,供学生自主欣赏和研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传统音乐的起源和特点,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演奏传统音乐,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可以提供更多的音乐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西师版音乐五级上册教案 快乐王子的小船
《快乐王子的小船》课堂实录
小学音乐西师版五年级(上)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听过哪些童话故事?说来听听!
生1:《灰姑娘》《葫芦娃》《格林童话》
生2:《豌豆公主》、《皇帝的新衣》、《虹猫蓝兔》…….
师:你们听过的童话故事可真多。许许多多童话故事构成了美丽的童话
王国,在童话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童话人物,下面,就让我们在动听的
歌声中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童话人物吧!
二、欣赏歌曲《走进童话王国》(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
师:这幺多童话人物哪一个最吸引你?为什幺?
生1:我喜欢白雪公主,因为她很美丽。
生2:我喜欢葫芦娃,因为他很勇敢。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歌曲
师:今天,老师要用歌声告诉你们一个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一起来
听听,歌里唱了一个什幺故事?(课件播放歌曲,生欣赏)
2、感受升记号
师:歌里面唱了一个什幺故事?
生:王子去找公主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