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传热学作业

传热学作业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预测燃气涡轮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6月28日计算传热学图1模型结构和尺寸图1.传热过程简述计算任务是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求解通有烟气的法兰弯管包括管内烟气流体和管壁固体在内的温度分布,其中管壁分别采用薄壁和实体壁两种方法处理。

在进行分析时要同时考虑导热、对流、辐射三种传热方式。

(1) 直角弯管内外壁面间的热传导。

注意:如果壁面按薄壁处理时,则不用考虑此项,因为此时管壁厚度忽略不计,内壁和外壁温度相差几乎为零。

(2) 管道外壁面与外界环境发生的自然对流换热。

由于流体浮生力与粘性力对自然对流的影响,横管与竖管对流换热系数略有不同的。

计算公式也不一样。

同时,管道内壁面同烟气发生的强制对流换热。

(3) 管道外壁和大空间(环境)发生辐射换热通过烟气温度和流量,我们可以推断出管道内烟气为湍流流动。

这在随后的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拟计算中可以得到证实。

2.计算方案分析2.1 控制方程及简化2.1.1质量守恒方程:任何流动问题都要满足质量守恒方程,即连续方程。

其积分形式为:0volA dxdydz dA t ρρ∂+=∂⎰⎰⎰⎰⎰ 式中,vol 表示控制体;A 表示控制面。

第一项表示控制体内部质量的增量,第二项表示通过控制面的净通量。

直角坐标系中的微分形式如下: ()()()0u v w t x y zρρρρ∂∂∂∂+++=∂∂∂∂ 上式表示单位时间内流体微元体中质量的增加,等于同一时间段内流入该微元体的净增量。

对于定常不可压缩流动,密度ρ为常数,该方程可简化为0u v w x y z∂∂∂++=∂∂∂ 2.1.2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也是任何流动系数都必须满足的基本定律。

数学式表示为:F m dv dtδδ= 流体的粘性本构方程得到直角坐标系下的动量守恒方程,即N-S 方程:()()()u u p div Uu div gradu S t xρρμ∂∂+=+-∂∂ ()()()v v p div Uv div gradv S t yρρμ∂∂+=+-∂∂ ()()()w w p div Uw div gradw S t zρρμ∂∂+=+-∂∂ 该方程是依据微元体中的流体的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外界作用在该微元体上的各种力之和。

大学课程考试《传热学》作业考核试题

大学课程考试《传热学》作业考核试题

大学课程考试《传热学》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1.下列物质中,()可以产生热对流。

A.钢板B.熔融的铁水C.陶瓷D.铜丝正确答案:B2.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

A.热对流B.复合换热C.对流换热D.导热正确答案:D3.()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灰体B.磨光玻璃C.涂料D.黑体正确答案:D4.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0000W/m2B.50000W/m2C.70000W/m2D.60000W/m2正确答案:B5.暖气片外壁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过程为()。

A.纯对流换热B.纯辐射换热C.传热过程D.复合换热6.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

A.第二类边界条件B.第一类边界条件C.第三类边界条件D.与边界条件无关7.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8.单纯的导热发生在中。

A.气体B.液体C.固体D.以上三种物体9.A.AB.BC.CD.D10.蒸汽中若含有不凝结气体,将()凝结换热效果。

A.大大减弱B.大大增强C.不影响D.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准则表征了浮升力与黏滞力的相对大小,反映自然对流流态对换热的影响B.准则反映表征壁面法向无量纲过余温度梯度的大小,而梯度的大小,能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C.准则反映了动量扩散和热量扩散的大小,准则也称为物性准则。

D.准则表征了惯性力与黏滞力的相对大小,反映自然对流流态对换热的影响12.若换热器中,一侧流体为冷凝过程(相变),另一侧为单相流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流可获得比顺流大的换热温差B.顺流可获得比逆流大的换热温差C.逆流和顺流可获得相同的温差D.垂直交叉流可获得最大换热温差13.采用蒸汽和电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石油大学 热力学与传热学在线第一阶段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   热力学与传热学在线第一阶段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热力学与传热学在线第一阶段作业答案第1题如果热力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能量交换,那么这个热力系统一定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根据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以及孤立系统的含义,可分析填入孤立系统第2题工质的压力可以用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来表示,以下哪种压力可以作为工质的状态参数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对于热力系统所处的某一确定状态,绝对压力具有确定的数值,但表压力会随环境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作为状态参数。

第3题若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热力系统将处于热平衡状态。

此时热力系统内部一定不存在()。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温度差是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热平衡的参量,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各部分之间一定没有温度差。

第4题若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位移,热力系统将处于力平衡状态。

此时热力系统内部一定不存在()。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压力差是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力平衡的参量,处于力平衡的热力系统,必须满足力平衡,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第5题等量空气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分别经过可逆绝热过程A和不可逆绝热过程B到达相同的终态,两个过程中空气热力学能变化的关系为()。

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根据热力学能是热力系统的状态参数的特点,可知,空气从相同初始状态出发,到达相同终了状态时,热力学能的变化相同。

第6题热力系统的总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下列哪种能量是内部储存能。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根据储存能,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宏观位能,功量,热量的区别可知,热力学能是热力系统的内部储存能。

第7题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以下哪个基本定律。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不消耗任何形式的能量就能够对外作功的机器,其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工传递过程导论热量传递作业参考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导论热量传递作业参考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导论》课程第九次作业解题参考第5章 热量传递及其微分方程1. 某不可压缩的黏性流体层流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无限宽度的平板壁面。

设流动为定态,壁温及流体的密度、黏度等物理性质恒定。

试由方程(5-13a)出发,简化上述情况的能量方程,并说明简化过程的依据。

解:课本(5-13a)式如下:222222()x y z T T T T T T T u u u t x y z x y zα∂∂∂∂∂∂∂+++=++∂∂∂∂∂∂∂ 由题意可知,定态流动0Tt∂⇒=∂。

在直角坐标系中,三维方向对应长、宽、高,题中“无限宽度的平板壁面”则可认为是在宽这个维度上无限,姑且设定此方向垂直于纸面且为z 方向,故可认为题意所指流动过程为二维流动,且0z u = 且2200T Tz z∂∂=⇒=∂∂则(5-13a)式可简化为2222()x y T T T Tu u x y x yα∂∂∂∂+=+∂∂∂∂ 如果引入热边界层概念,则基于尺度和量级的考虑,可进一步简化上式为22x y T T T u u x y yα∂∂∂+=∂∂∂ 其中,y 方向为垂直主流方向(x )的距壁面的距离。

2. 假定人对冷热的感觉是以皮肤表面的热损失(刘辉注:换言之,是传热或散热速率)作为衡量依据。

设人体脂肪层的厚度为3mm ,其内表面温度为36℃且保持不变。

在冬天的某一天气温为-15℃。

无风条件下裸露皮肤表面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5W/(m 2·K);有风时,表面对流传热系数为65W/(m 2·K)。

人体脂肪层的导热系数k =0.2W/(m ·K)。

试确定:(a) 要使无风天的感觉与有风天气温-15℃时的感觉一样(刘辉注:换言之,是传热或散热速率一样),则无风天气温是多少?(b) 在同样是-15℃的气温下,无风和刮风天,人皮肤单位面积上的热损失(刘辉注:单位面积上的热损失就是传热通量)之比是多少?解:(a )此处,基本为对象是:人体皮下为脂肪层,层内传热为导热;体外或体表之外暴露在流动的空气中,紧邻表面之上为对流传热。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t t f (t0 t f ) 0.372
t t f (t0 t f ) 0.372
70 (200 70)0.372
118.36℃
求热损失:
16.38 Bi 1 0.061
hR
16.38
Fo 8.064
Bi2Fo 0.0612 8.064 0.03 查图: Q 0.64
1638hr00611638bi8064fo00618064003bifo270090000252007006406461995375396770439710311一温度为21横截面积为50mm100mm的矩形长杆放入温度为593的热处理炉中消除热应力宽100mm的一面置于炉子底面上长杆表面与高温流体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14根据工艺要求要加热到580以上才能消除应力试说明1h后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已知:d 400mm 42W /(mgK) a 1.18105 m2 / s h 116W /(m2 gK ) 2.5h
m 16W /(mgK ) am 0.53105 m2 / s
hm 150W /(m2 gK )
求: dm、 m
分析:属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导热问题。
模化实验,要保证物理现象相似。
一温度为21℃,横截面积为50mm×100mm的矩 形长杆放入温度为593℃的热处理炉中消除热应力, 宽100mm的一面置于炉子底面上,长杆表面与高
温流体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14 W /(m2,.K根) 据
工艺要求,要加热到580℃以上才能消除应力,试 说明1h后,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35W /(m .K ) a 0.037m2 / h
解:a 215 8.4105 m2 / s c 950 2700
Fo
a

流体力学与传热作业-(含答案)

流体力学与传热作业-(含答案)

1、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 ,则真空度为 mmHg 。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mmHg 。

2、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采用图示的装置。

测量时通入压缩空气,控制调节阀使空气缓慢地鼓泡通过观察瓶。

今测得U 形压差计读数为R=130mm ,通气管距贮槽底面h=20cm ,贮槽直径为2m ,液体密度为980kg/m 3。

试求贮槽内液体的贮存量为多少吨?解:由题意得:R=130mm ,h=20cm ,D=2m ,=ρ980kg/3m ,=Hg ρ3/13600m kg 。

(1)管道内空气缓慢鼓泡u=0,可用静力学原理求解。

(2)空气的ρ很小,忽略空气柱的影响。

g R g H Hg ρρ=∴ m R H Hg 8.113.098013600.=⨯==ρρ 吨)(15.6980)2.08.1(2785.0)(4122=⨯+⨯⨯=+=∴ρπh H D W 3、测量气体的微小压强差,可用附图所示的双液杯式微差压计。

两杯中放有密度为1ρ的液体,U 形管下部指示液密度为2ρ,管与杯的直径之比d/D 。

试证气罐中的压强B p 可用下式计算:22112)(Dd hg hg p p a B ρρρ---=证明: 作1-1等压面,由静力学方程得:g h g h P g h P B a 211ρρρ+∆+=+ (1) 22144d hD h ππ=221Dd h h =∴代入(1)式得:g h g D d h P g h P B a 21221ρρρ++=+即22112)(Dd hg g hg P P a B ρρρ---=3、查阅资料,写出比重计(密度计)的设计原理4、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

油层高度h 1=0.7m 、密度ρ1=800kg/m 3,水层高度h 2=0.6m 、密度ρ2=1000kg/m 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 p A =p'A p B =p'B(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 。

传热第 次作业

传热第 次作业

此时 Bi
=
hL λ
=
83.2 × (0.02 / 4)
386
= 1.1×10−3
p
0.1 ,假设成立。
习题 P83-84 13.一加热炉炉底是 40mm 的耐火材料砌成,它的导温系数为 5×10-7m2/s,
导热系数为 4.0W/m.℃,炉子从室温 25℃开始点火,炉内很快形成稳态的 1260℃
的高温气体,气体与炉底表面间换热系数为 40W/m.℃,问达到正常运行要求炉
底壁表面温度为 1000℃,试确定从点火到正常运行要求所需时间。
解:炉底经历了厚度为 2δ=80mm(δ=40mm)无限大平壁对流边界条件的瞬
态非稳态导热现象。
Bi
=
hL λ
=
40 × 0.04 4
=
0.4
>
0.1 ,必须采用诺模图法求解。
θ 0 = t0 − t f = 25 −1260 = −1235 ℃,θ w = tw − t f = 1000 −1260 = −260 ℃
根据 1/Bi=2.5 及 x / δ = 1查图 3-6(P62),知 θ w = 0.83 ,而 θ w = − 260 = 0.21,
θm
θ 0 −1235
因此有: θ m = θ m × θ w = 1 × 0.21 = 0.25 θ 0 θ w θ 0 0.83
批注 [D3]: 此步不可缺少! 批注 [u4]: 请注意思考:why?
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 解:该问题为常热流通量边界条件下瞬态非稳态导热现象,其温度分布为:
θ (x,τ ) = 2qw
λ

× ierfc⎜⎜⎝⎛ 2
x ατ
⎟⎟⎠⎞ ,即:

传热学课后作业答案

传热学课后作业答案

1-10 一炉子的炉墙厚13cm ,总面积为202m ,平均导热系数为1.04w/m.k ,内外壁温分别是520℃及50℃。

试计算通过炉墙的热损失。

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量是2.09×104kJ/kg ,问每天因热损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解:根据傅利叶公式KW t A Q 2.7513.0)50520(2004.1=-⨯⨯=∆=δλ每天用煤d Kg /9.3101009.22.753600244=⨯⨯⨯1-12 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t w =69℃,空气温度t f =20℃,管子外径 d=14mm ,加热段长 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8.5w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试问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 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fw t t rlh q -=π2所以()f w t t d qh -=π=49.33W/(m 2.k) 1-18 宇宙空间可近似地看成为0K 的真空空间。

一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表面发射率为0.7,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4T q εσ==0.7155250)./(1067.54428=⨯⨯⨯-K m W W/2m1-30 设图1-4所示壁面两侧分别维持在20℃及0℃,且高温侧受到流体的加热,)./(200,100,08.02101K m W h C t m f ===δ,过程是稳态的,试确定壁面材料的导热系数。

解:()()21111w w w f t t t t h q -=-=δλ()21111w w w f t t t t h --=∴δλ=64)./(K m W1-32 一玻璃窗,尺寸为60cm cm 30⨯,厚为4mm 。

冬天,室内及室外温度分别为20℃及-20℃,内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表面系数为W ,外表面强制对流换热表面系数为50)./(K m W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燃烧炉的内层为460mm 厚的耐火砖,外层为230mm 厚的绝缘砖。

若炉的内表面温度t 1为1400℃,外表面温度t 3为100℃。

试求导热的热通量及两砖间的界面温度。

设两层砖接触良好,已知耐火砖的导热系数为λ1=0.9+0.0007t ,绝缘砖的导热系数为λ2=0.3+0.0003t 。

两式中t 可分别取为各层材料的平均温度,单位为℃,λ单位为W /(m ·℃)。

1、解:热通量q 及界面温度t 2由:)(21111t t b m q q -==λ)(32222t t b m q -==λ又 t 00070901..+=λ t 00030302..+=λ已知:14001=t ℃ 1002=t ℃460b 1=mm 2302=b mm代入联立解之得:9492=t ℃代入q 式得1689=q (W/m2)答: q =1689W /㎡,t 2=949℃4. 蒸汽管道外包扎有两层导热系数不同而厚度相同的绝热层,设外层的平均直径为内层的两倍。

其导热系数也为内层的两倍。

若将二层材料互换位置,假定其它条件不变,试问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将改变多少?说明在本题情况下,哪一种材料包扎在内层较为适合?解:δ相同:2123r r r r -=- 平均直径:232d d = 232r r =1212232332r r r r x r r r r r ln )(ln -=-= ∵1223r r r r -=- ∴有12232r r r r ln ln =每米管长的热损失q ′ 231231ln 21ln 1)(π2r r r r t t L Q q λλ+-==232331ln 21ln 2)(π2r r r r t t λλ+-=更换材料以前,每米管长热损失q ′ 232331ln 1ln 21)(π2r r r r t t L Q q λλ+⨯-==∴251.='q q 即: q ′=1.25q 故原保温好。

6.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水冷却油。

水在直径为φ19×2mm 的列管内流动。

已知管内水侧对流传热系数为3490W /(m 2·℃),管外油侧对流传热系数为258W /(m 2·℃)。

换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管壁两侧均有污垢形成,水侧污垢热阻为0.000 26m 2·℃/W ,油侧污垢热阻为0.000 176m 2·℃/W 。

管壁导热系数为45W /(m ·℃),试求:(1)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2)产生污垢后热阻增加的百分数。

解:1、基于管子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 O :)(i i i Si m W Si d d d d R d bd R K αλα0000011++++= )...(1534901915190002601745190020000176025811⨯+⨯+⨯⨯++= ).....(0003630000330000500001760003801++++= 208004801==.W /(m 2.℃)2、产生垢淀后热阻增加的百分数%%)(增加前的总热阻增加的热阻8111000003300001760004800003300001760100......%=⨯+-+=⨯ 答: (1)K o =208W /(m 2.℃);(2)11.8%7. 在并流换热器中,用水冷却油。

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和40℃,油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0℃和100℃现因生产任务要求油的出口温度降至80℃,假设油和水的流量、进口温度及物性均不变,原换热器的管长为lm ,试求此换热器的管长增至若干米才能满足要求。

设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

原: 现:水15℃→40℃ 15℃→t油150℃→100℃ 150℃→80℃现要求油出口为80℃ 0=L Q解:)1540()100150(-=-PC C Ph h C W C W21=PCC Ph h C W C W 59260135601351212.ln ln =-=∆∆∆-∆=∆t t t t t m ℃111m Ph h t KS T C W ∆=∆85150592111..==∆∆=T t KS C W m Phh现:同理:501580150=+-=PC C Ph h C W C W t )(℃99730801503013530135222.ln =--=∆∆=T t KS C W m Phh ∴86199708512221121212...=====KS C W KS C W S S l r l r L L Ph h Phh m m ππL 1=1m∴ L 2=1.86m答:L =1.85m10. 在逆流换热器中,用初温为20℃的水将1.25kg /s 的液体(比热容为1.9kJ /kg ·℃、密度为850kg /m 3),由80℃冷却到30℃换热器的列管直径为φ25×2.5mm ,水走管方。

水侧和液体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0.85kW /(m 2·℃)和1.70kW /(m 2·℃),污垢热阻可忽略。

若水的出口温度不能高于50℃,试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解:热负荷:Q =W 1c p 1(T 1-T 2)=1.25×1.9×103(80-30)=1.2×105W传热温度差:Δt m =(Δt 2-Δt 1)/ln(Δt 2/Δt 1)=[(80-50)-(30-20)]/ln(30/10)=18.2℃总传热系数:33333o o o 1006.2107.1110201085.0102511---⨯=⨯+⨯⨯⨯⨯=+≈ααi i d d K m 2·℃/W解得:K o =485.44W/(m 2·℃),有:S =Q /(K o Δt m )=13.9m 2答: S 。

=13.9m 213.在一单程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原料油。

温度为160℃的饱和蒸汽在壳程冷凝(排出时为饱和液体),原料油在管程流动,并由20℃加热到106℃。

列管换热器尺寸为:列管直径为φ19×2mm 、管长为4m ,共有25根管子。

若换热器的传热量为125kW ,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7000W /(m 2·℃),油侧污垢热阻可取为0.0005(m 2·℃)/W ,管壁热阻和蒸汽侧垢层热阻可忽略,试求管内油侧对流传热系数。

又若油的流速增加一倍,此时若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为原来总传热系数的1.75倍,试求油的出口温度。

假设油的物性不变。

解:△t m = 90.3℃ S = n πDL = 25×π×0.019×4 = 5.96 m 2K 0 =m t S Q ∆ = 3.9096.5101253⨯⨯ = 232.26 W/(m 2•℃) ⑴ 000011αα++=i si ii d d R d d K 0027860700017000100050262321019001501110000.)..(..)(=--=--=ααi si i i d d R K d d)(K m W/3609.3582⋅≈=i α⑵ Q 1 = W C P (t 2 – t 1)= 1.4535×103(106 – 20)= 125 kWQ 2 = 2 W C P (t 2 – 20)= 2×1.4535(t 2 – 20) 96.526.23275.1)20(4535.121075.116020160ln )160()20160(230222⨯⨯-⨯⨯=⋅=-----=∆t s K Q t t t mt 2 = 99.2℃ ≈100℃答:αi =360 W /(m 2·℃),t 2 =100℃ 1.外径为159 mm 的钢管,其外依次包扎A 、B 两层保温材料,A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0 mm ,导热系数为0.1 W /(m·℃),B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100 mm ,导热系数为1.0 W /(m·℃),设A 的内层温度和B 的外层温度分别为170 ℃和40 ℃,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若将两层材料互换并假设温度不变,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又为多少?解:()()m W 150m W 100159100502159011159502159101401701432π21π2123212121=++⨯++⨯+-⨯⨯=+-=ln .ln ..r r ln r r ln t t L Q λλA 、B 两层互换位置后,热损失为()()m W 5131m W 100159100502159101159502159011401701432π21π2123212121.ln .ln ..r r ln r r ln t t L Q =++⨯++⨯+-⨯⨯=+-=λλ2.在某管壳式换热器中用冷水冷却热空气。

换热管为φ25 mm×2.5 mm 的钢管,其导热系数为45 W/(m·℃)。

冷却水在管程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为2 600 W/(m 2·℃),热空气在壳程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为52 W/(m 2·℃)。

试求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 ,以及各分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

设污垢热阻可忽略。

解:由o o oo m i i11K d d b d d αλα=++查得钢的导热系数 )C m W 452︒⋅=λ2.5b =mm o 25d =mm ()mm 20mm 52225=⨯-=.d imm 5.22mm 22025m =+=d ()()C m W 6.50C m W 02.02600025.00225.045025.00025.0521122o ︒⋅=︒⋅⨯+⨯⨯+=K 壳程对流传热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为oo o o 150.6100%100%100%97.3%152K K αα⨯=⨯=⨯= 管程对流传热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为oo o i ii i o 50.60.025100%100%100% 2.4%126000.02d K d d d K αα⨯⨯=⨯=⨯=⨯ 管壁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为oo o mm o 0.00250.02550.6100%100%100%0.3%1450.0225bd bd K d d K λλ⨯⨯⨯=⨯=⨯=⨯ 3.在一单程管壳式换热器中,用冷水将常压下的纯苯蒸气冷凝成饱和液体。

已知苯蒸气的体积流量为1 600 m 3/h ,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 ℃,气化热为394 kJ/kg 。

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20 ℃,流量为35 000 kg/h ,水的平均比热容为4.17 k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