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2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2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2、初步尝试测量、计算速度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3 、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看录像,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学会回答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一、快慢的比较播放录象,比较奥运会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快慢?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2.相同路程比时间举例: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学生用上述方法比较两者谁运动的更快?提出问题:如果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启发导出“速度”的概念。

师生讨论板书: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单位:米/秒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单位换算:1m/s=3.6km/h引导学生:观察汽车仪表盘加强速度单位的印象。

讨论速度两个单位的换算值,比较两者的大小。

二、速度的大小学生估测自己步行的速度,感受大小。

质疑:学生的估测是否准确?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

学生自主实验,3位同学从教室的一端步行到另一端,第4位同学利用秒表测出步行的时间,第5位同学利用皮卷尺测出步行的路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全体同学处理实验数据。

教师只作适当指导,并点评刚才的学生实验。

利用学生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说明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观察“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学生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与自己的步行速度相比较,增加感性认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v=ts 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 ),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 ”或“m ·s -1”表示。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2.3 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2.3 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2.3 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2。

3 快与慢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计算题的格式。

3.能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1.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式的应用,常见速度单位的换算.2.自主设计实验,计算题的做题格式.新课案【课堂探究】知识点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 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a.相同时间比路程b.相同路程比时间2。

速度及单位换算当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这时我们引入“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v)=路程(s)/时间(t)单位:m/s 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单位换算:1m/s=3。

6km/h附图: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巩固1.思考如何比较奥运会赛场上刘翔与其他运动员的快慢?⑴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比较出运动员的快慢的?⑵比赛结束后裁判是怎样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⑶如果一运动员10s跑了100m,另一运动员5 s跑了60m,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巩固2.速度⑴意义:表示的物理量.⑵定义:物体在内通过的。

⑶公式: .⑷两个变形公式:①s= ;②t= 。

⑸单位:①基本单位:、符号或m·s-1,读作:。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2。

3快与慢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1)概念[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决赛的盛况.[放录像]·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决赛[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放录像]·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投影]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 ,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 ,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生]根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较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生]可以比较他们在1 s 内运动的路程。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3 (新版)沪科版2。

3 快与慢[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难点]1、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新课导学]1、比较物体运动垢快慢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

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4)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

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八年级物理全册 2.3快与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2.3快与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2.3 快与慢【教学目标】1、知道速度物理意义,速度的定义,两种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

2、知道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速度的单位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持征。

会测算物体运动速度、看懂速度表。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重点、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公式及公式变形,单位换算及简单的计算为本节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认真看书(P23-27 页)完成下列填空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男子100m 决赛正在进行,看台上的观众用相同比较判断运动快慢;裁判则用相同比较来判断谁跑的快;即(1)相同的时间比;(2)相同的路程比.速度是由路程和时间共同决定的,比较物体速度大小时,既要考虑路程,又要考虑时间。

2、物理学中速度定义为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计算公式:,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读作,在交通运输上速度的单位是读作。

4、物体在一条上运动,如果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为速度v 保持不变,所以v 与s 和t 无关。

即物体在开始的速度是多大,运动中的速度还是这个速度始终不变,速度的大小与运动时间和路程都没关系。

)5、速度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用来反映。

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求的速度是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用某段路程除以物体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才得到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二、小组合作探究1、子弹的速度是100m/s,动车的速度是200Km/h,谁的速度快?,2、某同学百米跑了12S,而一万米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计算谁的速度大?(计算过程):3 、换算关系:1km/h= m/s. ;1m/s= km/h ,340m/s 的物理意义。

4、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1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1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读、会写速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持征。

(5)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结合我国长跑运动员王军霞获得冠军及游泳运动员杨文意荣获金牌。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速度的概念2、教学难点是:(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对应性。

(3)速度的单位换算。

教材分析宇宙万物都在运动着,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经常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因此让学生学习一些与速度有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描述了运动学的初步知识。

全章共分四节,第一节动与静与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第三节快与慢的基础,而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则是第三节的拓展与应用。

同时,速度问题是以后高中运动学学习的基础。

所以本节是全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思路八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对研究物理的方法感到比较陌生。

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爱好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动力,学生普遍喜欢参与自已动手操作的课堂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设计思路如下:1、从生活出发,引出课题。

2、创设物理情景,确定研究方法,自主探究。

3、比较分析,建立概念。

4、动手实验,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

5、巩固反馈,知识扩展。

6、小结,布置作业。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算算看:1 m/s的速度与1 km/h的速度比较哪个大?
所以1 m/s>1 km/h
提问:如果各个速度的单位不同时,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交流、合作、回答
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看谁先到达终点。
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巩固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具体换算过程。
(1)54km/h===m/s
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V=340m/s,路程s=1km=1000m
求:听到雷声需要的时间t
解:由公式: 可得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1km处产生的雷声。
4、一辆公共汽车以45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经过第一站牌时是8时32分,经过第二站牌时是8时36分,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完成练习,你比你同学的速度快。
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变速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可以得出结论
一、练习巩固
1、请你给下列测量结果填写合适的单位。
(1)自行车的速度约为4;(2)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可达30;(3)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可达500;(4)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2、小红已经测量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她家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提前min,从家出发。
只有少数同学能完成
练习
已知:V=45km/h=12.5m/s t=4min=240s
求:s=?
解:根据 可得s=vt=12.5m/s×240s=3000m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快与慢
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够科学的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用表测出你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

2.自带物品
玩具汽车、手表
3.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活动1:把你家庭实验测的数据和同学们的相比较,讨论以下问题:
1.你和同学谁从家到学校运动的快?
2.你认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比较什么物理量?
3.如何比较这两个物理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4.认真观察图和同学讨论:
图甲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图乙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说明
复习巩固路程、时间的测量;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也容易让学生找出比较快慢的两个因素。

巧合的话,有的路程、时间相同,可以降低比较快慢的难度。

活动2:阅读教材第26页,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速度是指,它是采用
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公式为。

3.国际单位制中是,常用单位有。

4.请试着推导出它们的换算关系1m/s= Km/h。

5.计算出你上学路上的速度,并与同学比较运动的快慢。

6.速度的变形式为:、。

活动3:测量你带的玩具汽车的速度
原理:
需测量的物理量:
速度的大小:
活动4:阅读教材第27页,《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其他测速度的方法。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活动5:回忆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各种物体运动的特点,思考以下问题。

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把物体的运动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
2.在直线运送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
3.观察图2-25,并计算出速度。

你能判断出汽车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
4. 观察图2-26,并计算出速度。

你能判断出天鹅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
5.你上学路上的运动是怎样的?我们求出的速度是你上学路程上的什么速度?既巩固公式的计算,又明确速度大小和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师提供直尺
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物理来源于生活细心的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