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验收控制要点
主体验收要点

主体验收要点主体验收是在工程项目结束时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项目的整体进行审核和评估,以验证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
主体验收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达到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同时满足业主的需求和期望。
以下是主体验收的要点:1.施工质量验收:主体验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这涉及到对工程质量标准的检查,包括结构强度、技术规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要对成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2.安全验收:安全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在主体验收中,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操作规范、防护措施等的检查。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工期验收:主体验收还包括对工程项目完成进度的评估。
这涉及到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工期计划的合理性、进度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项目进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质量验收:在主体验收中,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工作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还需要对成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5.运行验收: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工程项目,还需要进行运行验收。
这涉及到对设备设施的运转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满足预定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同时,还需要对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6.文件验收:在主体验收中,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文件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工程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的检查和审核。
同时,还需要对文件的完整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主体验收是工程项目周期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最终交付质量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建筑主体结构验收内容

建筑主体结构验收内容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7、主体分部工程验收前,可完成样板间或样板单元的室内粉刷。
8、主体分部工程施工中,质监站发出整改(停工)通知书要求整改的质量问题都已整改完成,完成报告书已送质监站归档。
三、主体分部工程监督抽查、检查的主要内容1、对实体质量抽查的一般规定(1)抽查施工作业面的施工质量,突出对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的检查;(2)重点检查结构质量和使用功能,其中重点监督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3)抽查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见证取样送检资料及结构实体检测报告。
2、抽查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3、实体质量检查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测。
4、对主体分部工程外观的观感质量检查。
5、检查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和质量制度履行情况。
四、不符合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处理办法1、主体分部工程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验收程序、不具备验收条件的情况应责令重新组织验收。
2、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签发书面整改通知书或局部停工通知书,待问题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分部工程的验收。
3、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工程施工质量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质量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应签发局部停工通知书责令整改,并将情况及时上报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主体结构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主体结构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一、施工合规1.施工组织设计合理。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建筑材料质量可靠。
主体结构的施工应使用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标准的优质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可靠,耐久性能好。
3.施工机械设备完善。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作业,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性能指标,并保证运行正常,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4.施工人员素质高。
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具备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并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二、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包括施工过程的合理控制、现场的环境卫生控制、施工质量的自检与互检、检测设备的校准等。
2.构件及连接部位的质量控制。
包括构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预埋件的位置、混凝土浇筑的坍落度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三、施工进度符合规定1.施工进度计划合理。
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约定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按时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
2.施工进度符合规定。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并及时进行进度的记录和反馈,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要求。
四、安全管理1.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成立安全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2.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标识、安全网、警告线等,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五、工程档案和验收资料的齐全1.工程档案的编制和整理。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好主体结构的工程档案编制和整理工作,确保齐全可查。
2.验收资料的齐全。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要求,提供主体结构相关的验收资料,包括工程报告、材料试验报告、测量记录、施工照片等。
总之,主体结构的验收应具备施工合规、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符合规定、安全管理和工程档案和验收资料的齐全等条件,以确保主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在验收环节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可靠,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
主体结构验收的条件

主体结构验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检查和验收,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安全可靠的使用条件。
主体结构验收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主体结构验收时,建筑物的各项主体结构应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尺寸、强度、承载能力等方面。
2.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制定的建筑结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荷载标准、抗震设计规范等。
3. 质量合格:主体结构的材料和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如混凝土强度、钢筋含量、焊接质量等。
4. 完整性和稳定性:主体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支撑系统等都应符合要求,不得存在裂缝、变形过大等问题。
5. 验收文件齐全:相关的验收文件和资料应当齐全,包括施工记录、材料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并应当经专业人员审核确认。
6. 安全使用条件:主体结构验收后,建筑物应具备安全的使用条件,不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结构缺陷。
7. 相关部门批复:根据当地的管理规定,可能需要取得相关部门(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批复和许可证,方可投入使用。
总的来说,主体结构验收需要通过专业机构或相关部门的验收评定,确保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并具备安全可靠的使用条件。
建筑工程主体验收的方案

建筑工程主体验收的方案1. 引言建筑工程主体验收是建筑工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建筑工程实施质量的总检查和确认。
建筑工程主体验收内容主要有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施工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定,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把关,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美观和持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主体验收的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2. 主体验收的流程主体验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检查和确认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美观。
下面是主体验收的具体流程:2.1 筹备阶段在主体验收之前,建设单位应该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定主体验收的时间节点、确定主体验收的验收标准和验收内容、确定主体验收的验收小组成员、编制主体验收的方案和计划、联系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等,确保主体验收的顺利进行。
2.2 提交验收资料在主体验收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将相关的验收资料提交给建设单位,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工程竣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档案、建筑工程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等,这些资料对验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建设单位需要认真审查相关资料,确保资料的齐全和完整。
2.3 现场检查验收小组对建筑工程的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外观、建筑设备、建筑功能和使用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整改意见,并对施工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
2.4 编制验收报告验收小组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编制建筑工程主体验收报告,包括建筑工程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验收报告应该客观、准确、全面、具体,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5 确定验收结果验收小组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和编制的验收报告,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评定和验收,如果建筑工程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可以通过验收,并出具验收合格证书,如果存在问题需要整改,施工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
主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一)模板工程1、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审核重点是:①能否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设计是否合理;②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数据的采用是否正确;是否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能否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荷载;③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能否保证不漏浆;④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是否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砼的浇筑、养护;⑤承包单位应绘制成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燕图及零件加工图)。
⑥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组论证审查,应具备专家组论证审查报告。
2、对进场材料、机具设备等的控制①监理工程师应对模板质量(包括原材料及加工和重复使用的),外形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以及相应的附件和支撑系统进行检查,并确定是否可行用于工程,提出修整意见。
②隔离剂(脱模剂)选择要求:选用质量优良,价格适宜的隔离剂是提高砼结构,构件表面质量和降低模板工程费用的重要措施。
审定时应注意:注意隔离剂对模板的适应性。
用于木质模板时,要求它渗入木材一定深度,但不致全部吸收掉。
并要考虑砼结构构件的最终饰面要求。
要注意施工时的气温和环境条件。
3、模板施工控制要点①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②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③柱模应有斜撑或拉杆,柱模拉杆每边宜设两根,固定在事先埋入楼板内的钢筋环上。
用花蓝螺杆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
柱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预埋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④剪力墙模板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躏尖符合模板设计。
一般穿墙螺栓应用¢12以上的钢筋制作,间距一般不大于60㎝。
⑤梁模板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以60-100㎝为宜,支柱上面垫10㎝×10㎝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加剪刀撑和水平拉杆。
主体验收

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7、主体分部工程验收前,可完成样板间或样板单元的室内粉刷。
8、主体分部工程施工中,质监站发出整改(停工)通知书要求整改的质量问题都已整改完成,完成报告书已送质监站归档。
三、主体分部工程监督抽查、检查的主要内容1、对实体质量抽查的一般规定(1)抽查施工作业面的施工质量,突出对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的检查;(2)重点检查结构质量和使用功能,其中重点监督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3)抽查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见证取样送检资料及结构实体检测报告。
2、抽查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3、实体质量检查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测。
4、对主体分部工程外观的观感质量检查。
5、检查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和质量制度履行情况。
四、不符合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处理办法1、主体分部工程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验收程序、不具备验收条件的情况应责令重新组织验收。
2、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签发书面整改通知书或局部停工通知书,待问题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分部工程的验收。
3、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工程施工质量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质量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应签发局部停工通知书责令整改,并将情况及时上报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主体结构中间验收方案(2篇)

主体结构中间验收方案____年主体结构中间验收方案一、引言中间验收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主体结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中间验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主体结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就____年主体结构中间验收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验收标准1. 相关法律及规范的要求:中间验收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建设工程验收规范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以确保验收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 工程质量:主体结构中间验收要确保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结构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弯等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以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主体结构中间验收要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对涉及到施工工艺的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如土方开挖、基础础养护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4. 工程进度:主体结构中间验收要根据工程计划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对已完成的建筑结构进行验收,并评估剩余工程量和工程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
三、验收方案1. 阶段划分主体结构中间验收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基础验收、钢筋混凝土结构验收、钢结构验收等。
每个阶段的验收都是基于前一阶段的合格基础上进行的,以确保验收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 验收内容(1) 基础验收基础验收包括地基基础和建筑基础两部分。
对地基基础进行地质勘察,并对符合要求的地基进行承载力和沉降性能的验收。
对建筑基础进行施工质量的验收,包括基础的平整度、坡度、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2) 钢筋混凝土结构验收钢筋混凝土结构验收包括柱、梁、板、墙体等方面的验收。
对钢筋的布置和数量进行检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艺进行检测,对构建的平整度、垂直度、尺寸精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估。
(3) 钢结构验收钢结构验收主要包括钢板、钢梁、钢柱等方面的验收。
对钢材的质量进行检查,对焊缝的质量进行检验,对构件的尺寸和连接等进行测量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验收控制要点
周如民
一、主体验收所需条件
1、工程实体
1.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壤堵密实,并作隐蔽验收记录。
未经验收不得进入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将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1.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记。
1.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1.5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规定和工程洽商所包含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内容已完成。
1.6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1.7主体分部验收前,可完成样板间或样板单元的室内粉刷。
1.8主体分部工程施工中,质监站发出整改(停工)通知单要求整改的质量问题都有已整改完成,完成报告书已送质监站归档。
2、工程资料
2.1施工单位在主体完成后对工程进行自检,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提供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自评报告,该报告由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
2.2监理单位在主体结构工程完工后对工程全过程监理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提供主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该报告应当由总监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
2.3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进行检查,对工程主体实体是否与图纸及变更一致,进行认可。
2.4有完整的主体结构工程档案资料,见证试验档案,监理资料;施工质量保证
资料;管理资料和评定资料。
2.5主体工程验收通知书。
2.6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建设单位公章)。
2.7中标通知书复印件(建设单位公章)。
2.8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建设单位公章)。
2.9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验收记录。
2.10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
3、主体结构验收主要依据
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等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
3.2国家及地方关于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
3.3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洽商以及设备技术说明书
3.4其它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4、结构实体检验组织
4.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测其它项目
4.2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
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4.3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当未取得同条件试件强度或同条件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检验。
5、主体结构工程分部工程验收组织
5.1分部工程应由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5.2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节能分部验收。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还应有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
5.3参加验收的人员,除指定的人员必须参加验收外,允许其他相关人员共同验收。
6、主体工程验收的结论
6.1由主体工程验收小组组长主持验收会议。
6.2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分别书面汇报合同履行状况和在工程建设各环节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6.3验收组听取各参与单位意见,形成经验收小组人员分别签字的验收意见。
6.4参建责任方签署的主体分部工程质量及验收记录,应在签字盖章后由项目监理人员报送质监站存档。
6.5当在验收过程中参与工程结构验收的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