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语文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全优

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全优

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全优标题: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全优一、语文学习方法(200字)在五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五三全优的成绩。

首先,我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老师讲解的时候,我会认真听讲,并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记录在笔记本上。

这样,我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在课后,我会做好复习和巩固工作,通过重复阅读教材内容,做习题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二、阅读习惯的养成(200字)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取得五三全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我经常阅读各种文章、故事和课外书籍。

无论是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我都会认真阅读,并尝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故事的主旨。

此外,我会有计划地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保持持续性的学习。

通过大量阅读,我提高了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三、做好作文练习(200字)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会经常做作文练习。

首先,我会阅读一些好的范文,了解优秀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然后,我会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我注重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清晰,同时也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正确应用。

写完作文后,我会请教老师或同学对我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重视课外拓展(200字)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还注重课外拓展,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

我会读一些名著、经典故事,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同时,我也会关注时事新闻,了解社会动态和文化发展。

这些课外拓展不仅能够帮助我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还可以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知识储备。

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我取得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全优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

通过认真听讲、阅读习惯的养成、作文练习的加强和课外拓展的重视,我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三天天练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秋测评卷

五三天天练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秋测评卷

题目:五三天天练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秋测评卷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大兴之途,摄南北之要者,岂非天下之士乎?三十六国之君,咸欲取焉。

是以楚、魏、齐、燕、赵、韩、魏之师,皆执戈而向之。

齐桓公与晋文公之盟,胶漆之盟也。

及其济也,九合诸侯。

(1) 文中的“大兴之途”指的是哪里?(2) 为什么三十六国的君主们都想要占领这个地方?(3) 文中提到的“齐桓公与晋文公之盟”是什么盟约?二、现代文阅读理解2. 请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并回答问题:青岛是我国的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青岛成为了我国的重要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青岛还以啤酒文化闻名,是我国啤酒的发源地之一。

(1) 青岛为什么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胜地?(2) 青岛以什么文化闻名?三、作文3.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作文题目:我的偶像写作内容:介绍你心目中的偶像是谁以及你为什么选择他/她作为偶像,谈谈你心目中的偶像对你的影响和启发。

四、语法填空4.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语法正确:(1)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______ (用心)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2) 这部电影______ (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3) 请各位______ (自觉)遵守规则,不得擅自更改。

五、阅读表达5.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改善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

我们应该从点滴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野生动物等。

只有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共同努力,使地球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1) 为什么生态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2) 你认为个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该怎么做?六、写作6.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作文题目:我心目中的家乡写作内容:描述你眼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家乡的特色风俗和你对家乡的感情。

三年级语文五三天天练期中试卷(3篇)

三年级语文五三天天练期中试卷(3篇)

第1篇一、拼音练习(每空1分,共10分)1. 桥()梁、湖()泊、小()河、大()海2. 鸟()儿、花()草、树()林、鱼()虾3. 快()乐、高()兴、快()活、美()丽4. 好()学、勤()奋、快()乐、善()良5. 白()天、黑()夜、风()雨、雪()花二、汉字练习(每空1分,共10分)1. ()清、()明、()淡、()轻2. ()望、()风、()光、()彩3. ()静、()闲、()息、()息4. ()力、()大、()强、()壮5. ()心、()情、()意、()志三、词语搭配(每空1分,共10分)1. ()的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2. ()的鸟儿、()的鱼儿、()的花儿、()的树叶3. ()的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夜空4. ()的河山、()的祖国、()的家乡、()的城市5. ()的友情、()的亲情、()的师生情、()的战友情四、句子仿写(每句1分,共10分)1. 原句:小河里,鱼儿在游来游去。

仿写:___________2. 原句: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仿写:___________3. 原句:夏天到了,蝉儿在树上鸣叫。

仿写:___________4. 原句:秋天到了,树叶都黄了。

仿写:___________5. 原句:冬天来了,雪花飘落下来。

仿写:___________五、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鸭子学游泳小鸭子小时候,看到大鸭子游泳很轻松,心里也很想学。

于是,小鸭子开始向大鸭子请教。

大鸭子说:“小鸭子,你要学会游泳,首先要学会憋气。

你看,我潜入水中,可以憋很长时间。

”小鸭子试着憋气,但是只憋了几秒钟就憋不住了。

大鸭子说:“别灰心,多练习就会了。

”小鸭子坚持不懈地练习,每天都会在水里泡上好几个小时。

渐渐地,小鸭子学会了憋气,游泳也越来越好。

1. 小鸭子为什么想学游泳?2. 大鸭子教小鸭子什么?3. 小鸭子是如何学会游泳的?4.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六、作文(30分)题目:我的好朋友要求:1. 不少于300字;2. 主题鲜明,内容具体;3.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4. 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六年级五三试卷语文【含答案】

六年级五三试卷语文【含答案】

六年级五三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高低C. 红蓝D. 前后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长歌行》D. 《赋得古原草送别》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画龙点睛C. 拔苗助长D. 刻舟求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3. “草木皆兵”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4. “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4.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故事被称为“宝黛钗”。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出自《荀子》。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解释“庖丁解牛”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含义。

5.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比喻句的用法。

2. 请举例说明拟人句的用法。

3. 请举例说明排比句的用法。

4. 请举例说明对偶句的用法。

5. 请举例说明夸张句的用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静夜思》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
根据这位用户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确定这是针对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的五三天天练的课堂笔记。

然而,具体的笔记内容无法确定,因为用户没有提供细节或要求。

对于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的课堂笔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内容:
1. 单字识写:学习并默写一些新学的字词,包括拼音、字形和意思。

2. 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诗词鉴赏:欣赏并学习一些古代的诗词,了解其中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4. 语法练习:练习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如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

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包括写日记、写作文等。

6. 口语表达: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

记住,这只是一些可能的内容,具体的笔记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得到准确的答案,建议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或者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五三全优卷新题型版语文

五三全优卷新题型版语文

第 1 页 共 9 页 五三全优卷新题型版语文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 静谧(mì) 字帖(tiè) 狡黠(xiá) 牵强附会(qiǎng)。

B. 炽热(zhì) 愧怍(zuò) 稽首(qǐ) 长吁短叹(xū)。

C. 教诲(huǐ) 瞥见(piē) 刹那(shà) 戛然而止(jiá)。

D. 字帖(tiě) 纤维(qiān) 氛围(fēn) 锲而不舍(qì)。

答案:A。解析:B项中“炽热”的“炽”应读“chì”;C项中“教诲”的“诲”应读“huì”,“刹那”的“刹”应读“chà”;D项中“字帖”的“帖”应读“tiè”,“纤维”的“纤”应读“xiān”,“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5分) A. 狼藉 蹒跚 赋闲 情郁于中。 B. 锁屑 颓唐 开垦 触目伤怀。 C. 简陋 技俩 烦躁 微不足道。 D. 取谛 骷髅 惶恐 大庭广众。 第 2 页 共 9 页

答案:A。解析:B项中“锁屑”应为“琐屑”;C项中“技俩”应为“伎俩”;D项中“取谛”应为“取缔”。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5分)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枯石烂的决心,才能够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

C. 他们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都一起上学,一起回家。

D. 这个地方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答案:C。解析:A项中“语无伦次”是形容说话没有条理,与“逻辑严密”矛盾;B项中“海枯石烂”一般形容爱情、誓言等,不能形容决心;D项中“眼花缭乱”和“应接不暇”语义重复。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为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1. 识字课五三天天练是一种新颖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每天三分钟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在三分钟内,学生需要快速复习当天的课文内容,包括生字、词语、课文情境等。

这种课堂笔记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识字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 课文内容在五三天天练的课堂笔记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当天的课文内容。

在课文内容中,学生需要对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情节等进行概括和总结。

还要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和辨析,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这种详细的课堂笔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3. 记句子在课堂笔记中,学生还需要记录下课文中的好句子,包括优美的描述、深刻的思考、精彩的对话等。

通过记录这些句子,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自己的文章更具魅力。

4. 个人观点我认为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每天三分钟的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识字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笔记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结回顾通过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课堂笔记,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提高识字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种课堂笔记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课堂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而课堂笔记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堂笔记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在每天三分钟的课堂笔记中,学生需要复习和记录生字、词语等内容,这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积累新的词汇,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而且,通过记录词语的解释和辨析,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语的用法,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测评卷。第三单元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天天练测评卷。第三单元

四年级下册。

语文五三天天练测评卷。

第三单元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2、郁达夫的自传体白话小说是()[单选题] *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正确答案)薄奠迟桂花3、《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 [单选题] *A.永兴节度使B.五城兵马司(正确答案)C.金陵省体仁院总裁D.大明宫掌宫内相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放:驱逐,流放。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擢:提拔,提升。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就:从事,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任命,授职。

(正确答案)5、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3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删去“将近”或“左右”)B.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

(将“不仅”调至“使学生”的前面)(正确答案)C.通过中国北斗全球组网,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享受北斗导航服务。

(删去“通过”)D.网络教学是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和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以及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句末加上“的教学模式”)7、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 [单选题] *越跃(正确答案)喷8、下列句子括号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1.[第1页 第1题] [答案] C [解析] A.“弛”为“驰”。B.“骄”为“娇”。D.“汗”读hán。 [第1页 第2题] [答案] (1)对偶 夸张 互文 (2)夸张 (3)比喻 [第1页 第3题] [答案] 毛泽东 词 词牌名 题目 长短句 [第1页 第4题] [答案]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解析] 本题无解析 [第1页 第5题] [答案] C [解析] 词的上阕着力写景,下阕是议论兼抒情。 [第1页 第6题] [答案] D [解析] “江山„„引无数„„”在全词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A、B、C表述都不完整。 [第1页 第7题] [答案]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第1页 第1题] [答案] C [解析] 此诗句运用了比喻,把树枝上的白雪比喻成梨花,但枝头并非真的有梨花。 [第1页 第2题] [答案] (1) 诗人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方面来表现雪重(大),(1分)三处不着一个“雪”字。此为侧面描写。(1分) (2)此评恰当。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已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不仅是因为“衾枕冷”,更多的是借“夜雪”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1分)暗示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2分) [解析] (1)“冷”是触觉,“见”是视觉,“闻”是听觉。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侧面突显雪重,这在写作艺术上称为侧面描写。 (2)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当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处处写“夜雪”,也是处处写自己谪居的内心感受。 [第2页 第3题] [答案] (1)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解析] (1)“惊”表明诗人不是因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因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2)从“嫌”“穿”可知是拟人。 [第2页 第1题] [答案] (1)妖娆 (2)迁徙 (3)相形见绌 (4)迫不及待 [解析] “娆”易错写为“饶、绕”,“徙”易错写为“徒”,“绌”易错写为“拙、础”,“及”易错写为“急”。 [第2页 第2题] [答案] D [解析] A.“叮嘱说”后应该用逗号。B.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锦嶂”“情感”后均应用分号。 [第2页 第3题] [答案] ①诗歌运用拟物化的手法,借助青松幼苗、地下煤块等意象,叙写了“我”的人生轨迹,抒发了作者不甘于现状,为实现理想,将积极进取,热情奉献的思想感情。全诗主题鲜明,激情洋溢,气势磅礴。即使身处低谷,埋进地层,吞忍煎熬,“我”也要捶门而出,投身熔炉。诗中一次次的“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的反复呐喊,足以表现出赤子对母亲的殷殷报效之心和拳拳奉献之意,那一腔忠诚和热血,真可谓动人心弦,撼人心魄。 ②诗歌结构跌宕起伏,回环曲折。

诗歌通过在结构上跌宕起伏,回环曲折的精妙设计,把“我”乐观、积极、坚毅、不屈的性格和不屈从命运,努力抗争,执著追求崇高理想,即使天不恋我,也将洒尽热血,一心报国的忠贞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可谓使苍天动容,让世人震撼。这种结构的特有形式一改平淡的表白,能更好地激活读者的思绪,撞击读者的心扉,展现出诗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品气韵延绵,回味悠长。 ③诗歌的遣词也很有特点,许多动词、形容词用得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值得品味,细腻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蒙昧、旷世、痉挛、吞忍、灼灼、捶打、熊熊”等。另外,第一人称的口吻也显得亲切自然,能很好地感染读者同呼吸、共悲欢;尤其是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更使得诗歌情意真切,气贯长虹,动人心弦,引人共鸣。 (5分,只要抓住一至两个赏析点,能作正确的赏析评价,符合情理,内容具体,表达好即可) [解析] 《祖国啊,我要燃烧》写于1979年,诗歌的语言很有激情,诗人以煤为抒情主人公,深切地表达了要冲破漫长的岁月,与坚硬的地壳搏斗,把缥缈的希望变成现实的愿望。这种不怕牺牲,渴望为人民燃烧,为祖国贡献热能的呼喊,正是广大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诗中坦露的为祖国就是烧成灰烬也在所不辞的殷切之情,感人至深,主题深刻,抒情独特,是一首优秀的现代诗。 赏析的时候可以从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任选,注意语言要通顺。 [第2页 一] [答案] 1.(示例1)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示例2)学风流人物,当国家栋梁。(语言简洁,突出主题,意对即可) 2.(示例)诵风流人物诗文 评风流人物功过 写风流人物英姿(任选两项即可) 3.(示例)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事业奋斗终生。(意对即可) 4.(示例)李素丽,女,汉族,北京市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解析] 1.结合活动内容,概括主题即可。 2.根据活动过程及活动内容来填写剩下的两项。 3.在了解诸葛亮的重要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 4.先确定能够称得上风流人物的主角,然后简要概括其事迹。 2.[第3页 第1题] [答案] C [解析] A.“滞”应读zhì,“缕”应读lǚ。B.“圃”应读pǔ。D.“膏”应读ɡāo。 [第3页 第2题] [答案] A.“嫱包”应为“襁褓”。B.“暗亚”应为“喑哑”。 [第3页 第3题] [答案] B [解析] 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第3页 第4题] [答案] D [解析] 这段话写春雨的精神,为了给孩子们带来甜蜜,带来幸福,春雨愿意牺牲自己,愿意快乐地安息。 [第3页 第5题] [答案] (示例)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解析] 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有关春雨的句子来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第3页 第6题] [答案] C [解析] 此句的语气、语调应该是“轻柔、温和”。 [第3页 第7题] [答案] 郑愁予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抒情 [第3页 第8题] [答案] A [解析]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第3页 第1题] [答案] (1)描绘: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景色特点: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2)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解析] (1)第一问:把诗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即可,但语言不能太随意。第二问:抓住“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等关键词概括即可。 (2)“栀子花”又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此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欢采撷这种花。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 [第4页 第2题] [答案] (1)锢 喑 pǔ (2)综迹 踪迹 (3)停滞,不流通 (4)期盼、渴望 [第4页 第3题] [答案] (1)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2)(示例)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雨丝曾经到过干涸的小溪。 (3)(示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解析] (1)抓住“无声”在《雨说》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诗句。 (2)由“濯足”一词可看出本句运用了拟人。 (3)选择你最熟悉的诗句作答,不要写错别字。 [第4页 一] [答案] (1)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2)(示例1)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示例2)雪,跌倒了/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3)(示例1)我会唱着歌站起来。 (示例2)我会拍掉灰土站起来。 (4)(示例1)文文,别害怕,不管读得怎么样,我们都会为你鼓掌! (示例2)相信自己,全班同学都认为你行,只要大胆开口,你就是最棒的。 [解析] (1)从语法角度看,本句属于动宾结构,应该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停顿。 (2)内容上,要模仿前两句诗写出“跌倒”的美好价值;句式上,要仿照前面诗句用条件复句。 (3)内容上,要模仿前两句诗写出如何站起来;句式上,要仿照莉莉所说的话的结构形式。 (4)语句要含有鼓励的意味,并且注意用语要得体。 [第4页 一] [答案] (1)①下雨 ②贵阳 ③变幻莫测(或大雨倾盆) (2)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②(示例1)这两句诗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默默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示例2)“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时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3)(示例)无私奉献,不怕牺牲。 [解析] (1)要求猜谜语,猜谜语时要注意括号里的提示,发散思维,确定答案。 (2)考查日常积累,答案不唯一,赏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 (3)注意题干中“平凡”“伟大”等词语。 3.[第5页 第1题] [答案] B [解析] A项“娇”应为“骄”。C项“波”应读“bō”。D项“铄”应为“烁”。 [第5页 第2题] [答案] D [解析] 寂寞:孤单冷清。 [第5页 第3题] [答案] B [解析] A、C、D项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