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及伦理学思考

合集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外科婴室患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外科婴室患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 1 ] 徐烨. 7 8例胎 盘早 剥 的 临床 诊 断 和 处 理 [ J ] . 检 验医学 与临床 ,
2 0 1 3, 1 0 ( 1 6 ) : 2 1 6 2 - 2 1 6 3 .
[ 2 ] 李丽 , 刁秀凤 , 张红霞. 3 O例胎 盘早剥 患者 的临床观察 与护理体 会[ J ] . 使用 临 床 医药 杂志 , 2 0 1 3 , 1 7 ( 1 0 ) : 1 0 1 . 1 0 2 . [ 3 ] 赵敏. 3 7例胎盘早 剥的 临床分析 与护理 [ J ] . 河南科 技大 学学 报: 医学 版 , 2 0 1 3, 3 1 ( 2 ) : 1 4 3 . 1 4 5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3 - 0 1 )
量 管 理 能力 。
【 关键词 】 品管 圈 ; 婴儿 ; 基础 护理
基础护理是 专科 护理 的基 础 , 其 内容包 括生 活照顾 、 饮食 护理及 观察病情 等… , 它直接 为患者提 供各种 生活 和技术 服 务, 是最能贴近患者 的护理方 法 , 基 础护理 工作 质量 的优 劣 , 直接影 响到患者 的康 复 和医 院的 整体服 务 质量 。品管 圈 的护师担任圈长 , 护士长担 任督 导员。在第 2次圈会 上投 票
缩 抑 制 剂 后 宫 缩 没 有 得 到 改 善 的 患 者 。在 本 组 病 例 中 的 1 O
题时要及时报告 医生 , 以提升早期诊 断率 与降低 新生儿 的死
亡 率
例先兆早产 者 中 , 有 4例 经静 脉滴 注安 定 、 口服盐 酸利 托 君 2 4小 时内宫缩情 况还是没有得到改 善 , 考 虑为胎盘早 剥而 立 刻行剖宫产 术 , 在手术 中发现有 3例胎盘剥 离面达 到 了 1 / 2 , 1例胎盘剥离 面达 到了 1 / 3 。 胎心音 观察 。一 般而言 , 胎心音观察要 注意胎心 、 宫缩情 况, 超声波检查揭示胎 盘的后方 , 出现 了若 干个 液性 暗区 , 而 且胎盘有增厚 的情况时要及 时告知医生 。当 出现 了频繁晚 减 或是胎 心音 出现 了减 慢 , 是 胎 心基 线小 于 1 2 0次/ 分钟 的 时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摘要】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品管圈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品管圈在医疗设施中具体作用体现在规范手卫生操作、监督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护理人员培训中,品管圈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传授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还可以监督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并提供反馈。

品管圈还可以确保手卫生政策的执行不偏离轨道,提升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品管圈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手卫生体系,更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品管圈在医疗领域的意义愈发凸显,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作用分析、医疗设施、培训、政策执行、重要性、发展。

1. 引言1.1 品管圈的重要性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并实施有效的手卫生政策和程序。

通过不断审核和改进这些政策,品管圈可以确保护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并及时纠正任何偏差。

品管圈还可以跟踪和监测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除了手卫生政策的执行,品管圈还可以在医疗设施中推动全面的感染控制措施。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有效的清洁和消毒程序,监测医疗设施的卫生状况,确保设施符合卫生要求。

通过对医疗设施和环境的持续监测,品管圈可以帮助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不可或缺。

其重要性体现在建立有效的手卫生政策、推动全面感染控制措施和监测医疗设施卫生状况等方面。

品管圈的作用是全面的,其存在和发展对于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1.2 手卫生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手卫生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科红臀发生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科红臀发生率中的作用

察组例 2 8 0例新生儿中 , 有1 8例新生儿红臀 , 发病率为 6 . 4 %, 观察组的新生儿科红臀发生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具有统计学 意义。此外 , 观察 组患 儿 中未 出现 重 Ⅲ 、 重 Ⅳ患 者 , 而对 照 组 的重 山 、 重 Ⅳ患 者 占总 人数 的
第 1 2卷第 4期 2 0 1 4年 1 2月
延安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S c i )
Vo 1 .1 2 NoBiblioteka . 4 De c .2 01 4
3 . 2 %, 两者差异显著 ( P< 0 . 0 5 ) 。结论
关键词 : 新 生儿红臀 ; 品管 圈 ; 发 病 率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2 2 文献标识码 : A
开展品管圈活动 , 可使 新生儿 红臀发生率 降低 , 并减轻 病情 的严重程 度 ,
有效缩短患 儿治疗时 间, 具有较高的医疗推广价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研 究资料
研究 对象 为我 院接 收 的 5 6 0例 新 生 儿 , 其 中 2 9 0例男 婴儿 , 2 7 0例 女婴 儿 , 出生 时 间为 3~ 2 0天 ,
平均 为 ( 7 . 3±2 . 1 ) 天 。根 据 品 管 圈 活 动 的 开 展 时 间, 新 生 儿分 为 2 8 0例对 照组 与 2 8 0例 观察组 , 两组 新 生儿在 性别 、 出生 时间 、 身体健 康状 况 等方 面均无
明显差异 , 可 进行 有效 比较 。
1 . 2 活 动开 展方 法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在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风险的价值探讨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在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风险的价值探讨
济 大学 附属 第 十人 民医 院产科 出生 的活 产新 生 儿 共 1 2 0 0例 ,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和实 验组 , 对 照组 实 施 常规 护 理 , 实验 组 提 出品管 圈活 动 , 采用 早期 干 预 、 目视 管理 等方 法 , 比较实 施 品管 圈 活动 组和 对 照组 新生 儿 发生 疾病 的情 况, 发 病 后 儿科 住 院 天数 , 新 生儿 不 良事 件 发 生情 况 。 结果 两 组 新生 儿 发 生疾 病 的发病 率 差 异 无 统 计学 意 义 ( P>0 . 0 5 ) ; 实验 组黄 疸新 生儿 转儿科 后住 院时 间为 ( 6 . 2 4  ̄ 0 . 4 1 ) d , 较对 照组 住 院天数 『 ( 7 . 1 1  ̄ 0 . 5 2 ) d 1 明 显减 少 ( P<
ma t e r n i t y wa r d o f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1 .M e t h o d s 1 2 0 0 n e o n a t e s b o r n i n ma t e r n i t y wa r d o f t h e T e n t h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WANG L i n g J I ANG Xi a o l i n g
T h e T e n t h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7 2 , C h i n a
0 . 0 1 ) , 实 验 组 肺 炎住 院 时 间 为 ( 7 . 2 1 ± 0 . 8 8 ) d, 较对 照 组住 院 天 数『 ( 8 . 0 5 + 1 . 0 2 ) d 】 明显 减 少 ( P< 0 . O 1 ) ; 新 生 儿 不

产科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护理课件

产科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护理课件

定期开展新生儿护理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操作水平。
强调手卫生
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宣传教育,确保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进行手部清 洁和消毒。
培养无菌观念
强化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确保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遵循无菌原 则。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1 2 3
定期清洁消毒 对新生儿病房和相关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
01
02
03
手卫生
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彻 底,容易将细菌传播给新 生儿。
消毒隔离制度
部分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 行不严格,导致交叉感染。
护理操作规范
部分护理操作不规范,如 脐带护理不当,增加感染 风险。
03
品管圈活程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背景
新生儿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对新生儿的 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在护理领域,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流 程、提升患者满意度。
目的和意 义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意义
新生儿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健康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品管圈活动, 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 性,从而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分区管理 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避免交叉 感染。
患儿隔离 对感染患儿进行隔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优化护理流程
制定护理流程规范
明确新生儿护理流程,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减少侵入性操作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强化交接流程
优化护理交接流程,确保患儿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护理工作的连续 性。

实施品管圈管理,降低新生儿院感率

实施品管圈管理,降低新生儿院感率

实施品管圈管理,降低新生儿院感率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完善的新生儿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提高医务人员遵守操作流程及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自觉性,从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标签:品管圈;新生儿院感;效应分析国内报道,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据统计,每年因院感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其中可避免的医源性感染占70%以上。

因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个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品管圈的相关概念1.1品管圈以及品管圈活动的定义品管圈: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称为品管圈(Quality ControlCircle,QCC)。

品管圈作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

1.2品管圈在新生儿院感管理中的运用1.2.1组建团队品管圈(QCC)小组一般由3到10 人组成,圈长作为品管圈活动的灵魂人物,必须了解品管圈活动的精神和具体做法,领导进行各项活动,及时开展圈会、圈活动工作的分配及落实,组织圈员不断学习品管圈QQC的具体手法。

指导员应该熟悉品管圈活动事物,指导正确手法之使用,对无法处理之问题给予协助。

圈员应积极参加本圈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完成圈长分配的工作[1],同时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

总之,三者需要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必要时还需要综合统筹。

1.2.2院内专业培训品管圈在新生儿护理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专业培训,主要包括品管圈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具体实施操作步骤等相关内容的专业培训。

关键是要保证培训的效果和具体的实际操作。

1.2.3活动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步骤具体分为10 个步骤: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分析现状、解析、研讨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确认效果、活动标准化、成果报告与发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行性 、经 济性 ¨3 进 行评 价 ,根据评 分 结果确 定对 策 。
新 生儿 蓝光 治疗 的相 关 制 度 与 流程 ,制定 统 一 的考 核
1.2.7.1 对 策 1:开展舒 适 护 理 光 疗 患 儿 容易 哭 闹 标 准 ,由护 理 组 长 依 据 标 准 考 核 每名 组 员 ,要 求 人 人
易对胶 布 过敏 ,撕 胶 布 时还 容 易 撕破 皮 肤 。针 对 这 一 能力 、责 任心 、自信 心 、沟通 能力 、团 队精 神 、品管 手 法
问题 ,全体 圈 员 群 策 群 力 ,设 计 出一 款 不 需 要 使 用 胶 运用 及 工 作 成 就 感 8项 内容 ,每 项 分 值 1分 ~ 疗仪 器 的选择 、蓝 光箱 的操作
流程 、光疗 眼罩 的 固定等 ,同时将舒 适 护理 纳入 到 蓝光
治 疗 的 护 理 常 规 中 。 1.2.7.3 对 策 3:光 疗 眼 罩 的 设
计 与 改 良 一 次 性 光疗 眼罩 成 本 高 ,患 儿 哭 闹 时容 易
滑脱 。现 行使用 的传 统 眼罩 除材质 硬 ,不易 塑 形 ,容易 2.2 无 形成果 活动前 、后 使用 自制评 分 表对 每位 圈
松脱 外 ,还 需 要使 用 胶 布 固定 ,由 于患 儿皮 肤 娇 嫩 ,容 员 的综合 能力 进行 调查 ,内容 包括 凝 聚力 、解 决 问题 的
月一 2o15年 3月 302例 蓝光治 疗 的患儿 ,护理 不 良事 件 发生 的例数 为 17例 次 ,发 生 率从 改 善 前 的 16.04 9/5 下 降到 改善 后 的 5.63 ,达 到 预 期 目标 。改善 前 后护 理 不 良事件 发生 率 的 比较 见表 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

3 讨论3.1 缩短正确取抢救物品时间和清点物品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工作效率 结果显示,实施定置管理法后抢救车每次准确拿取物品时间、拿取物品错误次数、每班次及每月清点补充物品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实施前(P<0.01),提示实施定置管理后护士拿取物品更加准确、便捷,清点物品更加省时、高效。

定置管理法的实施助推全院护理管理模式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

通过统一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药品、物品的种类和位置,专项抢救物品的Package管理,统一内外标识及粘贴位置,统一绘制定置图固定放置等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拿取物品,提高接班护士的查对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3];而且还方便对在职护士、新入职护士、进修人员、实习护士的规范培训,以达到尽快熟悉工作环境适应抢救工作程序的目的,避免因不同护理单元抢救车放置位置不同延误抢救时机,因抢救车设置不同而发生误取误用[4]。

3.2 加强药品管理,保障用药安全,降低医疗成本 结果显示,实施定置管理后,抢救车药品管理的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

药品储存不当可能导致药品失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通过采取药品的原盒存放及避光保存(避光并不超过20℃),高危药品统一粘贴“高危药品”标识等措施严格遵循药品储存要求。

有效期是药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

采取统一设置的抢救车清点记录单,对药品、物品放置位置、数量和有效期进行管理,在记录单上备注“药品效期填写近半年失效药品,物品效期填写效期最近日期”进行重点提醒,每班清点记录,杜绝药品、物品过期,降低了医疗成本。

3.3 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抢救物品完好,提高医护满意率 结果显示,抢救车物品管理、药品管理、急救物品完好率医护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

抢救车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规范管理直接关系到临床抢救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

对抢救车进行定置管理法,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培训和考核,强化护士安全责任意识,避免抢救药品和物品管理不善影响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及 时改 正 J 。
1 . 3 观察指标 : ① 统计本组新生儿的院感发生率 ; ② 并定期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检查 , 每周检查 1
次, 一共检 查 3个 月 , 检 查 内容 主 要 为 是 否存 在 不

规范卫生行为 ; ③ 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 ; ④ 护士
的 自我评 价包 括 责 任 心 、 沟通 能力、 解 决 问题 的 能
1 . 2 . 5 . 2 做好 消毒隔离 : 人 院 时 按 病 种 为 患 者 安 排病室, 具有 特 殊 感 染 病 人 安 排 隔离 室 , 病 患 之 间 合 理安 排其 床 距 , 注 意 室 内通 风 , 做好 终 末 消 毒 工 作, 每 月行一 次 生 物 学 检 测 , 监 督 配 奶 员 做 好 奶 具
成 品管 圈小组 , 其 中, 3名 主 管 护 师 , 4名 护 师 , 9名
护士 。推 选 出组 长 1名 、 秘 书 1名 、 指 导 员 1名 , 并
确 定 品管 圈 圈名及 圈徽 。 1 . 2 . 2 确定主题 : 通 过 品管 圈成 员 会 议 讨 论 科 室 现 状存 在 的 问题进 行综 合 投 票 评 分 , 调 查 护 理人 员 不 规 范行 为 的发生 情 况 、 调 查新 生 儿 医 院感 染 的发 生 率情 况 等 , 通 过这 些 调 查 找 出 引起 院 感 的 主要 因
培训工作 , 并对其进行定期 的抽查。 1 . 2 . 5 . 4 责任 落实 : 每项工作安排 负责人员进行 落实 , 及时发现 问题 及时解 决 , 每过一段 时间进行 次 圈内会 议 , 对 之前 的 工 作 进 行 总 结 , 对 不 足 之

1 . 2 . 1 成立品管圈 : 我科室 1 6名护理人员 自发组
等, 针对这七大主要原 因采取整 改措施 , 每一项措
施 都 要根 据 圈员能 力 、 可 行性 高等 指标 进行 决定 。 1 . 2 . 5 实施 措施 及检 讨 1 . 2 . 5 . 1 规范洗手方法 : 对 医 务 人 员 及 护 工 进 行 规 范 化培 训 , 掌 握七 步 洗手 法 , 严 格无 菌 操作 技 术 , 减 少侵 人性 操作 次数 , 科 室人 员 之 间相 互 监督 并 履
( 2 8 . 1 - 4 - 3 . 5 ) 岁, 其 中, 大专学历 7名 , 中专学历 6 名, 本 科 学历 3名 。
1 . 2 方法
的消毒清洁 , 确保奶源无污染 , 确保奶源保质期 。
1 . 2 . 5 . 3 教育 培训 : 对 医务 人 员 及 护 工 做 好 学 习
力、 团队精神、 工作效 率和新生儿卫生管理意识 等
方面 , 以 5分 制 为评 定标 准 , 满 分 5分 , 总分 越 高代 表 评价 越高 。 1 . 4 统 计学 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7 . 0 , 计 量 资料 采 用 t
行 各 自职责 。
作 方式 , 促进工作质量 , 目前 也 用 于新 生 儿 院 感 染 的防控 工 作 中… 。 本 研 究 对 品管 圈 降低 新 生 儿 医 院感 染 的作 用进 行 客观分 析 , 现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 随 机选 取 2 0 1 4年 1月 至 6月 期 间 ( 品管 圈实施 前 ) 我 院新 生儿 科 的 9 O例新 生儿 及 l 6 名 护理 人员 , 另 选择 2 0 1 4年 7月至 2 0 1 4年 l 2月 品 管 圈活 动实 施 后 我 院新 生 儿 科 的 9 0例 新 生 儿 , 男 9 2例 , 女 8 8例 , 日龄 1~2 5 d , 平 均 日龄 为 ( 1 3± 1 . 5 )d 。1 6名 护 理 人 员 年 龄 在 2 1~3 2岁 , 平 均
素, 并采取相应 的解决措施 , 其 中最 高分 的一项作
为 品管 圈 主题 。 1 . 2 . 3 制定计划 : 评估 各 项 所需 时 间 , 拟 好 活动 计 划书, 确 定 活动 日程及 分 配工 作 。 1 . 2 . 4 针 对原 因拟 定对 策 : 分 析 圈员 现状 , 对 于 护
品管 圈全名 为 品质 管 理 圈 , 最 早 是 由石 川 馨 提 出, 它 是 为 了提 高工 作 效率 , 解 决 问题 , 自发组 成 的

理前不洗手、 环境温湿度不够 、 清洁度不高、 消毒 隔
离不 到位 、 患者多 、 没 有 做好 人 院 处 置 和 奶 源 污 染
个小组 , 以改善质量为 主题 , 通过科 学的团队合
哈尔滨医药 2 0 1 5年 6月第 3 5卷第 3期

2 2 7・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及伦理学思考
郑 日琼
( 广西 平南 县人 民医 院 , 广西 平南 5 3 7 3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新儿科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在新生儿科 实施品管圈, 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 医院感染发 生率、 医务人 员不良卫生行为情况、 护理人 员 自 我评价和产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感, 进一步规范了科 室的院感管理模 式, 实施品管圈还可以提 高护理人员的伦理观念。
关键 词 品管 圈; 新生儿科 ; 医院 感 染 ; 伦理观念
[ 中图分类号 ] R . 7 2 2 . 1 3
[ 文献标识码 ]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2 0 7 1
文章编码 : 1 0 0 1 —8 1 3 1 ( 2 0 1 5 ) 0 3—0 2 2 7一 O 3
面能力均有显著提 高, P< 0 . 0 5 。结论
品管圈实施后新生儿科 医务人 员不 良卫生行 为
发生率降低 , 品管圈实施后新生儿 医院感染率明显低 于实施前( 1 . 1 1 % v s . 7 . 7 8 %) 和品管圈实施前比较 , 品管圈实施后护士的各方 品管 圈实施后 , 明显 降低 了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提高 了医护人 员的积极性和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