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治疗进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d mie o zd,d ubebid,pa e o c nrle o l— l n lcb —o t ld,1y a t d fb po 一 o ・e rsu yo u rpi
2 Au i L,B ba ,B i o R,e 1 2 bn Il o kA rt nJ t ta.Va e iln es sta s e rneiev ru rn d  ̄
el n c tn ac o mo i g c s a i ra io i e p t h f rs k n e s t n:r s lsfo a r n o s d o e u t r m a d mie
s t i e r l a e b p o i n,a n c tn a c us n d—ee s u r p o a i oi e p th,o o h f r s k n r b t o mo i g
oe ・ blr lJ .T o x 2 0 , 3 8 :1 — 2 . p n a i [ ] hr , 0 8 6 ( ) 7 7 7 4 l e ta a
o Rf oi s t n J . t n e , 0 3 2 4 2 : 4 nS r m k g es i [ ] J n r M d 2 0 , 5 ( ) 1 o s n c ao Ie 8
—
1 2 9 .
2 J rn y DE, L ic o s 4 oe b esh w J,Nie d s MA,e 1 ta.A o told tilo c nrle ra f
作者单位 : 360 广西 , 530 田阳县人 民医院外科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进展论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中医院(213003)2012年2月14日收稿关键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097-03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丁一*通讯作者:张曦**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关系密切,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率约20%,这类骨折以骨质量差、骨折愈合时间迟缓及再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为其特点。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和预后情况,可选择外科治疗或保守治疗。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骨折的外科治疗和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并重,如此才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将近年来国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骨质疏松与骨折关系1.1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对骨折的发生及愈合有重大影响,骨质疏松降低了折后骨的强度和骨愈合的质量。
吴玲等[1]对228例调查对象行骨密度测定,显示骨折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非骨折组,认为骨密度降低是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
郝永强等[2]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与骨量、骨结构及力学性能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中对130只大鼠的测试结果显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的有机成分组成、显微结构、骨矿代谢与骨量的异常改变导致其力学强度乃至骨折愈合质量的降低,是再次骨折的主要原因。
林华等[3]对240例绝经后妇女椎体骨折与骨密度的对照研究表明,腰椎骨折组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均低于非骨折组患者的骨密度。
徐少文等[4]研究证实:骨质疏松不仅使全身的骨密度降低,也使骨折愈合中骨折端的骨密度升高减慢,骨折愈合质量降低。
孙月华等[5]对14例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提示由于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耦合,导致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骨组织力学性能下降,诱发了骨折发生。
1.2轻微的力即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因骨强度降低,日常活动中的轻微用力即引发骨折。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

2 保守治疗
对于稳定性骨折的患者,我们可以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因为 稳 定 性 骨 折 的 患 者 在 镇 痛 及 支 具 保 护 的 帮 助 下 ,可 以 在 一 段 时 间后进行下床活动,同时不易发生神经功能损害。在临床中包括 支具制动、镇痛以及其他对症治疗 ( 预防坠积性肺炎、预防深静 脉血栓形成等 )。目前临床医生已不再使用传统的石膏支具治疗 患者,随着材料及人体生物力学的发展,目前临床医师使用更多 的是功能性支具 , 如前侧脊柱过伸支具和 Jewett= 过伸支具 。 [11] 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镇痛也是重要的一环,正确的使用止痛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这类骨折的治疗研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分析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治疗策略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为后续的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生物治疗等,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鉴于老年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因此,保守治疗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核心,主要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药物,旨在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
同时,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还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在保守治疗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物理疗法,如温热疗法、电刺激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物理疗法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一些骨折严重、疼痛剧烈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胸腰椎损伤治疗的现状及其进展

实施, 至今仍为广 泛采用 的手术八路。针对单纯后 路减 压手术 的缺 点 , 近年 来 出现 了多项技术 改进 . 即
在 减压 的基础 上 借助 迅 速 发 展 的各 种 内 固定 装 置 , 对骨折 后 的畸形 进行矫 正 、 复位 、 固定 , 井植 骨融合 。
步加 重脱 位 后 的失 稳 , 爆 裂型 骨 折 从前 方 进八 对
椎营 的骨块难 进 行 直接减压 。但 后方 入路 易 于
术, 使其疗效进 一步提 高。如 改进 内置 物的结构及 受力设 计 ; 手术 中正 确 置入 椎 弓根 螺钉 以获 得 最 大 稳定性; 手术 中进行确实可靠的植骨, 如经椎 弓根对 前方椎 体进 行植 骨 ; 后 早期 功能锻 炼 时腰 围保护 术
简单长 节段 固定 方法 已基本 被弃尼 随着脊 柱椎 弓
作者单位 : 00 北京 , 1 11 0 解放军第三 0 医院全 军脊柱外 科中 卉
及部分有需要的患者适时取 出内置物等。通过采取 以上综台措施, 一步扬长避短, 进 使后路短节段内固
定术 式更充 分地 发 挥 疗 效。 因此 , 路短 节 段 内固 后 定 目前仍 为绝 大 多数 基层 医院首选 的术 式。 前 路手 术 在 胸腰 椎损 伤 的治疗 中, 几年 来 占 近 有越 来越 重要 的地位 。其优 点为 :1通过 切 除损 伤 () 后 的骨块 纤维环 等 问盘 组织 , 损 伤 节 段 的脊 髓 进 对 行 最直接 最充分 的减 压 ;2在 损 伤节 段 与上 下相 邻 () 椎体之 间( 印脊柱 前 两柱 ) 行确 实可 靠 的植 骨 ;3 进 ()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内容
标题: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根据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准确的诊断和治 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恢复至关重要。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 诊断及治疗原则。
3、影像学检查:X线、CT和MRI是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可以显示大多数骨折,但对其细节和隐性骨折的显示能力有限;CT能 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细节,特别适用于诊断脊椎骨折;MRI则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能显示骨髓水肿等早期病变。
4、骨密度测试:骨密度测试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有助于诊断骨质疏松 性骨折。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最常用的骨密度测试方法。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疼痛管理、复位、固定和康复。
1、疼痛管理: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常导致剧烈的疼痛,因此疼痛管理是治疗的 重要部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药物、物理治疗或神经阻滞等方 法进行疼痛管理。
2、复位:对于移位的骨折,复位是必要的。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选择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的方法。目的是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和期望治疗 效果等因素。
四、研究进展与挑战
虽然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OVCFs的方法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 战。首先,对于非手术治疗来说,虽然抗骨质疏松药物能提高骨密度,降低骨 折风险,但起效慢,需要长期治疗。同时,疼痛缓解药物虽然能暂时缓解疼痛,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安 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进展

[ 中图分类号 ] R 63 2 8 . [ 文章编号 ] 17 7 9 (0 1 0 -130 6 2— 13 2 1 ) 100 - 4 胸腰 椎爆 裂性 骨折多 由组合暴 力所 致 , 损伤较 重 , 现复 表 杂, 随着 C MR 的出现和人们 对受伤机制和形态学表现的深 T, / 入认 识 , 治疗方式得到不断改进。 目前 国内外胸腰椎爆 裂性骨 折治疗方 式的选择 尚无统一标准 , 文通过 国内外 文献回顾性 本
于 3 。椎体高 度丢失 <5 % , 0, 0 无神 经组 织损伤 属 于稳定 性 骨 折。张光铂认为 : 根据胸腰椎 骨折分类判定 脊柱稳定性及 根 应 据影像学检查 明确脊髓有无受压及压迫部位 以判定 治疗方案 : 轻度的压缩及爆裂骨折 应保守 治疗而对伴 有脊 髓损 伤的不 稳
定性骨折则行手术减 压及 内固定。D i a 等研 究表 明 : 腰椎 骨 胸
体及其椎间盘 、 后纵韧 带为前 柱 , 后复合 结构 为后柱。D n 椎 e. i 在 双柱概念 的基础上提 出了三柱概 念 , s 将脊柱 分为前 、 、 中
后三柱 , 即前纵韧带与椎 体和椎 问盘的前 半组成 前柱椎 体 : 后
折患者 术后神经恢复 的情况与术前的椎管狭窄率有密 切关系 ,
半椎体和椎间盘 、 纵韧 带组成 中柱 椎 体 ; 柱 由椎 弓、 节 后 后 关
突、 棘间韧带和棘上 韧带组成 后柱 。D ns ei 在三柱 概念 的基 础 上提出将胸腰椎 骨折分 为 4大类 : A类 : 压缩性骨折 :B类 : 爆 裂性骨折 ; C类 : 安全带型骨折 ; D类 : 骨折脱位 。其 中爆 裂性 骨折分为 五个 亚型。A型 : 上下 终板均受累 , 常发生 于下腰椎 , 约 占2 % ; 4 B型 : 仅有上终板受 累 , 常发 生于胸 腰结合 部 , 占 约 4% ; 9 C型 : 仅有下终板受 累, 很少 见 , 占 7 ; 约 % D型 : 中柱发生 爆裂性骨折 , 同时合并旋转损伤 , 导致侧方半脱 位或倾斜 , 占 约 1% ; 5 E型 : 中柱发生爆 裂性 骨折 , 前柱 受到 不对称 性压缩 , 约 占5 %。A O学 派和美 国骨科权威性机 构相继推 出 自己的分类
胸腰段骨折的治疗进展

【 要 】 胸 腰 段 是 最 常 见 的 脊 柱 损 伤 部位 。胸 腰 段 骨 折 易 伴 发 神 经 损 伤 , 加 了治 疗 的 重 要 性 和 复 杂性 。 随 着 摘 增
影像 学 和生 物 力 学 的发 展 、 固定 器 械 和 手 术 技 巧 的 改 进 , 腰 段 骨 折 的治 疗 已 取 得 很 大 进 展 , 仍 然 存 在 争 内 胸 但 议 。本 文 对 胸 粳 段 骨 折 的 治 疗进 展作 一综 述 。 【 键 词】 胸 腰 段 骨 折 ; 治 疗 ; 手 术 关 【 图 分 类 号】 R 6 3 2 中 8 . 【 献标 志码 】 B 文
61 2
Fu an U n d
复 里亏搪 医学版
i J v
M e Sc 2 ¨ p’ 5 d S 。1】s。 37( ) i ( ] p, 。
胸 腰 段 骨 折 的 治 疗 进 展
桂柯科( 尹望平 ( 综述) 审校)
( 旦大 学 附 属 金 山 医 院骨 科 复 上海 204 ) 05 0
[ btat A src]
Th rc lmb r ijr s t emo tc mmo pn nu y a d otn la o n uoo i o aou a nu y i h s o n s ie ijr , n f ed t e rlgc e
d fc t , wh c a d t i p r a c a d o e i is i h d s he m o t n e n c mp i a y t h a a e e t W ih he e e o m e t f lc c o t e m n g m n . t t d v l p n o
[ ywod ] t oa ou a r cue ; ma a e n ; o eain Ke r s h rc lmh rfa tr s n g me t p rt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P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正规的操作培训,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悉脊柱 解剖结构,尽量避免穿透椎弓根内壁,注意保持椎 体皮质完整; 术前尽量对患椎进行CT检查,椎体后壁完整及椎体 内血管不与椎管相通方能采取PVP; 术中最好采取局麻,便于术中观察;
PVP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骨水泥应在黏度大时(如牙膏状)进行椎体内注射, 骨水泥黏稠度要适度,推注压力不可太大; 椎弓根穿刺针须至椎体的前1/3处,注射时不停 变换针尖方向,使骨水泥尽量均匀分布在椎体内, 达到椎体后2/3时则应停止注射; 术中全过程须在C型臂X光机监控下进行,一旦发 现灌注剂随静脉回流迅速扩散,或向硬膜外、椎间 孔渗漏,应立即停止推注;不要为追求填充效果盲 目加大注射量。
PVP手术常见并发症
(4)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如果穿刺针与椎体内静脉 相通,骨水泥过稀、注射量过快时易产生。在骨水 泥的严重并发症中,以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为主。 (5)骨水泥导致死亡:PVP后,可相继出现低血压、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心功能衰竭和猝死等,并且 与高龄、既往肺动脉高压及冠心病等高危因素相关。 (6)感染:骨水泥进入血管将使机体处于感染的危险 之中,尤其是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使感 染扩散。
PVP手术优势
(1)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 短,价格低廉的优点,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使患者早期恢复活动,提高生活质量,避免长期 卧床产生的并发症。 (2)椎体成形术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溶骨性转移 瘤、血管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增加椎体骨强度, 提高脊柱稳定性,减轻疼痛。
PVP手术常见并发症
PVP手术方式
(4)根据灌注剂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可一处或多处注射,对于 血管瘤或骨质疏松椎体,灌注剂常分布均匀,可单处注 射;对于转移瘤或骨髓瘤,充填情况变化很大,可能需 要多处注射 (5)骨水泥量:注入量应根据椎体破坏情况及椎体水平而定, 平均一个椎体总的注入量为5~10ml,越来越多的学者认 为病变椎体强度和韧度的恢复、止痛效果与注射骨水泥 的量无明显相关性,过量的注射骨水泥反而会增加外渗 等并发症的发生。 (6)注射完毕后,针芯插入针套内,将其内剩余骨水泥推入 椎体内,以防其外泄。
单节段PVP术后正侧位片
两个节段PVP术后正侧位片Βιβλιοθήκη PVP术后骨水泥进入血管正侧片
PVP术后骨水泥进入椎间盘
4.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PKP的优势
PKP采用可膨胀的球囊装置,降低了骨水泥的渗 漏发生率,能一定程度地恢复椎体的高度,减 轻后突畸形,克服了PVP的不足。但球囊后扩 张的定向性较差,而且其价格昂贵。从而限制 了使用。
胸腰椎骨折治疗进展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 Lumbar Vertebrae Fractures
江苏省中医院骨科
蔡平
一、胸腰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所谓的胸腰段
骨折是指T11~L2节段的骨折,约在所有胸腰椎骨折 的 62.4%,其中T12和L1占44.8%。 胸腰段是脊柱活动程度的转化区域,由相对固定 的胸椎过渡到活动度较大的腰椎,胸腰段转换特
90年代,AO 分类提出,使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精确化, Magerl提出以双柱理论为基础的 AO3-3-3 分类法。
1983 年,Denis提出了三柱理论,是现今广泛运用的胸 腰椎骨折分类法。同时提出将骨折分为四类:①压缩性 骨折、②爆裂性骨折、③安全带损伤、④骨折脱位。
Denis 三柱结构分型:
前柱:包括脊柱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2/3部分;
中柱:由椎体及椎间盘后1/3和后纵韧带组成; 后柱:由椎弓、椎板。附件及黄韧带、棘间、棘上韧带组成。
胸腰椎骨折的力学机制
三、诊断标准
有明确的外伤史; 胸腰椎部疼痛、肿胀、畸形、压痛、叩击痛 及功能障碍; 影像学: X-Ray:可明确骨折及椎体移位; CT、MRI:对椎体后缘的移位及椎管狭窄等 有较好的诊断意义。
(1)骨水泥泄漏:可导致全身和局部症状,如骨水泥注射 时的一过性恶心、椎管及椎间孔狭窄、神经根病 (炎)、 椎间盘炎、脊髓受压和截瘫等; (2)穿刺针插时导致的皮下血肿、腰大肌血肿、脊柱旁血 肿、肋骨骨折、肋间神经痛、硬膜撕裂、横突骨折、微 骨折等; (3)注射骨水泥邻近椎体新发骨折,一些学者认为,PVP 后注射骨水泥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发生率增高,但目前 调查表明,新发骨中有61.3%并不在注射骨水泥邻近椎 体。
PVP手术示意图
PVP手术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如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骨折、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 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疾病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2)椎体转移性肿瘤导致疼痛而全身治疗效不佳者; (3)虽然没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但是椎体侵袭性血管瘤 疼痛明显者。
点使其更易发生骨折。此种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
高能量损伤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二、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930 年, Bohler 首先提出把胸腰椎骨折分为 5 型。
1949 年,Nicoll提出胸腰椎骨折分为 4 型:前方楔形骨 折、侧方楔形骨折、骨折脱位、椎弓骨折。
1963年,Holdsworth 提出双柱概念。
四、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经过详细检查,有明确手术指针 者,皆应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患者骨折后,椎体稳定性好,无
椎管狭窄、脊髓及神经受压症状,疼痛不明
显者,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者,可行保守治疗。
4.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
PVP手术方式:
(1)入路选择:在良好显像效果的C臂机透视下,胸腰椎手术 可用经椎弓根入路或后外侧入路。经椎弓根入路减少了 节段神经损伤、椎旁渗漏的危险。 (2)肿瘤性病变最好先取活检,然后操作准备注射骨水泥。 (3)注射骨水泥:在灌注剂呈糊状时再注射,当注射感到阻 力增大或灌注剂达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射骨水泥;一旦发 现灌注剂向硬膜外、椎间孔或静脉丛内渗漏时应立即停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