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与文化第二课时---夏商周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牧野之战形势图
3.观察地图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西周的建立时间、人物和都城。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人物: (周)武王 定都: 镐京(今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四、西周的分封制
1.欣赏视频《分封制》、观看《西周分封形势图》和《西周等级示 意图》,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分封制的相关史实。
重要的封国 北京一带称
——《史记·夏本纪》
继承制变化
尧 舜 禹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家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 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观看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夏朝时国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基本特征: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4.观看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夏朝的中心地区在哪儿?二里头遗址的 发现说明了什么?
商朝炮烙之刑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 (商)戴枷奴隶陶俑 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 “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三、武王伐纣
1.观看人物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
姜 尚
周文王姬昌
农业立国,拓展疆土;重用人才,周部族日益强盛。
意义: 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观看三幅人物图和两则史料,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夏朝建
立后,王位继承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伯 益 像
夏 禹 王 像
启 像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
启
万国。
——《左传·哀公七年》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 战于甘。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PPT课件

政治上,诸侯、方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 经济上,诸侯、方伯要向商王贡纳各种方物, 包括粮食、土特产品。 军事上,诸侯、方伯有义务为商王戍边,参与 商王对外战争。
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商朝的前期, 约二百余年。盘庚迁殷后,商朝各方面获得 大发展,武丁在位的五十多年,是商朝最强 盛的时期。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殷 墟 武 官 村 大 墓
殷墟出土陶排水管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仰韶文化的后期,即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的一个时 期,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了铜,并且已会制造简单的小 件铜器。现已知道的最早的青铜器物,是1975年在甘肃 东乡县林家的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出土的一 件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刀。 到了商代,青铜器冶铸工艺高度发展,商代晚期即殷墟 时期,已经出现特别巨大或精细的器物,技术水平和艺 术水平都很高。西周晚期,事实上是青铜器走向衰落的 时期。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历时六百年左右。在 商朝,早期华夏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主要代表是青铜 文化和甲骨文。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诗经 ·商颂 ·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 张衡《西京赋》:“殷人屡迁,前八后五。” 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 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内服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即“四土”,属 于各类地方势力管辖。
从考古学对商文化分布的研究看,商朝国家控制的整 个地区十分广阔,可能东至大海,西至陕西西部,南 跨长江湖南和江西,北抵山西中部,东北到辽宁,西 南至四川。各地方势力与中央之关系因时因地千差万 别。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主题线索】
一种文字 一次改革 两大制度 三大朝代 四大学派
甲骨文。 商鞅变法。 世袭制和分封制。 夏、商、周。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约前2070年~前221年)
核心考点2.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作用 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功能 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青
铜
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器
工艺 泥范铸造法
代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uǐ]
真题演练
(2022年广东广州)据统 计,历年出土的商代青铜 容器达数千件,兵器、车 马器和工具等更以万计, 其中许多青铜器构思精巧、 雕镂精美、造型逼真。这 表明商朝( ) A.统治阶级残暴 B.饮酒之风盛行 C.青铜工艺高超 D.分封制度确立
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 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 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统治者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执政者要勤于政事,关注民生。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核心考点1.3:分封制
分封制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依据 对象 内容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功臣
公元纪年与世纪年代的换算:
初中历史教案:夏商周的变迁与文化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夏商周的变迁与文化发展一、夏商周的变迁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它们分别是夏朝、商朝和西周。
这三个朝代之间的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夏商周的变迁以及这些朝代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左右。
夏朝的传说始于启发的领导下,他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夏朝。
夏朝的政权制度是世袭制,国家由君主统治,下辖若干个部落统一政权。
夏朝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耕和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同时工商业的初步形成也为之后的商朝打下了基础。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起来的王朝,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商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它的统治者称自己为「商」,商朝的政权制度是世袭制和封建制度的结合。
商朝时期,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初步形成,贵族阶层扩大,社会分工逐渐明确。
商朝的国家组织和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王朝奠定了基础。
随着商朝的衰落,西周在公元前11世纪初崛起。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它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时代」。
周朝的统治者称自己为「周」,并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的政权制度是封建制度,统治者对地方进行封地,以维持自己的政权稳定。
周朝时期,农耕和手工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逐渐发展起来,商业交往日益频繁。
周朝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化发展夏商周的变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夏商时期,很多文化元素逐渐产生并传承至今。
例如,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青铜器成为了贵族社会地位的象征,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商朝时期,商代的祭祀活动非常重要。
中华历史朝代的道德轮回(二):夏商周开启王朝时代(图)

中华历史朝代的道德轮回(二):夏商周开启王朝时代(图)伟大的商王汤,启王道换代先河,行仁德二、夏商周时代——中国进入王朝时代五帝时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都是因为贤德而为各个部落所尊崇、所拥戴。
而五帝对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为上,较为松散。
在挑选继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传贤”的原则,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情况下,将帝位传给符合这一条件之人,而并不一定将帝位传给子嗣,除非子嗣符合这一要求。
在舜帝去世后,夏族的首领禹因为治水有功,并且为人贤德谦逊,而继承了帝位。
禹死之后,其儿子启继承了天子之位,从而真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王位由“父子相传”的先河,即古人所说的“家天下”的肇始。
自此之后的历代王朝,基本延续了这一继承法则。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的、松散部族社会的基本结束,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0.夏朝——“家天下”的开始、华夏子孙的来历德性尚色:帝禹继帝舜的土德以金德称王(土生金),建立了夏王朝,服饰尚黑,即服饰旗帜以黑色为尊,姓姒。
主要成就: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人们都为此十分忧愁(此时西方可能正是挪亚方舟时期)。
尧便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众人推举了鲧。
鲧采用息壤堵水的办法,但是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泛滥不息,鲧治水没有取得成效。
舜被定位继承人后,鲧因为嫉妒舜而反叛,禹劝说父亲无效,日夜向天祈祷,希望父亲改过。
鲧因反叛被杀,舜命大禹来治理洪水,大禹有定水神针,可以知道水的深浅,并且通过疏通河道取得治水的成功。
经过禹十三年的努力,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海之内都可以居住了。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
舜帝去世后,大禹被禅位为天子。
《史记夏本纪》上说,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而且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
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禹的儿子启也很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于他。
启即位后,继承了大禹的事业,并以德化来治理天下。
中国历史夏商周简介及注释

中国历史:夏,商,周(西周,东周)第一章夏朝夏朝(前2146-前167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4000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yu2】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shan4】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
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zhuo2】手中。
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mi2】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
自少康以后的杼【zhu4】、槐【huai2】、芒、泄、不【bu2】降【jiang4】、扃【jiong1】、胤【yin4】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注:不降,一般指姒【si4】不降,又名姒降,夏后不降,谥【shi4】号不降,夏王泄的儿子。
不字在第四声字前念第二声。
到夏代的第13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
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
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
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jie2】,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
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
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
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
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讲透)-2021中考历史讲透练活(中国古代史)

目的 富国强兵
人物 商鞅、秦孝公[省卷:2018.1(1)]
领域
措施
作用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有利于新
政治 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 兴地主阶级参政;有利于法令的推行
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和社会稳定
主
要 内 容
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省卷: 2018.8(1)、2016.7(1)];②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 量衡
3.西周分封制(省卷6年1考;兰州6年2考)
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统编版 七上 P20~
24
内容
权利: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 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省卷:2018.1;兰州:2015.1]②受封者可以在 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这是与商朝相 比,周朝在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兰州:2020.2] 义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分封等级: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口号 “尊王攘夷”
主题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011 版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 会变化。
统编版七 上P29~
34
春秋 时期
时间
诸侯 争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主题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最新人教版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中国古代史)讲第2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计算 方法
(1) 如果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 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 - B = C。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 年成立,到2022 年多少年了? 2022- 1949 = 73 ( 年) 例2: 秦朝于公元前221 年建立,公元前207 年 灭亡,它存在了多少年? 221- 207 = 14( 年)
4. 【2020·福建·2 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
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B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5. 【2019·福建·2 分】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契丹文 D. 西夏文
6. 【2018·福建·2 分】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是指
子 (2) 公元25 年,0 + 1 = 1,所以是公元1 世纪
定 年 义 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 代 例 0 ~ 19:初期;20 ~ 29:20 年代;90 ~ 99:90
子 年代( 末期)
定义 一个世纪内,前50 年为前期,后50 年为后期 (公元前与公元相反)
时
(1) 公元2070 年为公元21 世纪70 年代( 处于公
期
例子
元21 世纪后期) (2) 公元前2070 年为公元前21 世纪70 年代( 处
于公元前21 世纪前期)
课标2 司母戊鼎 甲骨文 课标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
最早的汉字。( 识记 )
司母 铸造时期
商代后期
戊鼎 地位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定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 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早期)
2、建立者:
禹
3、地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4、建立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他与成语”一言九鼎“有关
• 划定”九州“, • 铸造“九鼎”(作为权力的象征。)
他与一个治水故事有关
1、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治 水英雄。 2、他用“疏导”的方法成
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的什么社会秩序?
严格的等级秩序
想一想: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是怎么决定的?
由血缘关系决定
2.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 社会有何根本差异?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和 个人的奋斗,当时重视人的出身。
小 结:分封Leabharlann 度礼乐文明的确立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西周根据什么宗法制进行分封?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 首诗唱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社会状况? 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
宗法制度
血缘亲疏
等级关系
嫡 长 子 继 承 制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功地治理了黄河洪水。
3、他“三顾家门而不入”。
二、商周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 汤
商朝的甲骨文
1、图片所示的文字 叫作什么?
2、它最早出现于哪 个朝代? 3、它与我国今天的 汉字有什么关系? 4、意义是什么?
(河南安阳出土)
1、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记 录和反映了商朝的社会情况。)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 开始的。
2、受封者有哪些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3、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 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天子
(国家最高统治者)
朝 贡 和 征 战
分 封 制
土 地 和 人 民
诸侯
(封国内最高统治者,听命于天子)
4、分封制在当时的作用: 它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统治的区域。
从中国汉字演变历程,你得到什么信息?
甲 骨 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楷
书
行
书
草
书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物大斤米通司 馆墓。、高母 收出 宽 戊 藏土 厘大 。。年厘米方 中殷米,鼎 墟 国 ,口青 历武重长铜 官 礼 史 博北公 器 地 厘, 133 79 1939 116 875
三、西周建立: 武王伐纣原因:纣王奢侈残暴 条 经 件: 周国强大 过: 公元前1046年 关键战役:牧野之战 都 城: 镐京
西周的“礼乐文明”都包括哪三个大的方面?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原因、内容、作用和意义
1、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 有的邦国,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物品, 建立诸候国。
1、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
2、商代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中国历史与文化
1、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 2、商代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猜一猜
• 他与一个国家的建立有关 • 他与成语”一言九鼎“有 关 • 他与一个治水故事有关
大 禹
他与一个国家的建立有关?
一、夏朝的建立
练
习:
1、( 1 )年,周武王在( 2 )击 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 3 )。 2、周王将王都周围以外的的土地封 赐给( 4 )等,建立诸侯国,诸侯 对周王必须尽到( 5 )等义务。这 种制度叫做( 6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更:
分封制(周)
郡县制(秦)
推恩令(汉)
三省六部制(隋唐)
行省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