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正式)

合集下载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三篇)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三篇)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防护工作难度较大,要做好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我认为企业应从工程性预防控制、管理性预防控制、个人保护性预防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性预防与控制。

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非常巨大,预防和控制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

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本着“保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采取各种工程性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通风系统。

厂区周围应完善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提供新鲜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进风口周围均要有绿化。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要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

为保证有效过滤,最好使用双层过滤袋,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

二是完善除尘系统。

为避免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所有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应安装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应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三是完善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应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无数洞眼,使酸雾通过这无数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吸收到酸雾收集装置中,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引进机械手操作。

蓄电池制造企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还是机械加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减少员工接触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各种岗位应推行机械手操作,在流水线上,极板入槽工序很容易引起铅尘扬起,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员工的铅接触。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概述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应用广泛,包括家庭电源,防盗报警,医疗设备等。

但是,铅酸储电池行业存在着职业危害。

铅酸蒸汽和酸雾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造成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癌和其他疾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必须找出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健康危害因素铅酸储电池行业存在多种健康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类:铅质环境污染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铅质环境污染是铅酸储电池行业最大的环境污染之一。

铅污染通过空气、水和物体表面沉积等方式,会进入人体,造成铅中毒。

酸性环境污染铅酸蒸汽和酸雾是铅酸储电池行业最常见的两种污染物,特别是在电池组装、充电和空气通风不良的车间里更为严重。

它们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造成刺激和损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癌和其他疾病。

此外,酸性环境还会对工人的器具和设备造成腐蚀,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为了防止铅酸储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必须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防护设备的使用在铅酸储电池行业中,防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面罩、护目镜和防护衣来防止酸性环境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危害。

此外,必须使用全面通风和排放系统来降低酸性蒸汽和雾气的浓度,确保车间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工人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宣传。

培训内容应涵盖铅酸储电池的化学性质、环境污染危害、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监测和测试必须定期监测和测试工人的健康状况和车间环境中铅和酸雾浓度的变化。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工人,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工作过程的优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优化,可以降低铅和酸性蒸汽的浓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的危害。

例如,可以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车间布局等方法来减少铅和酸雾的产生和排放。

UPS电源蓄电池维护职业危害

UPS电源蓄电池维护职业危害

UPS电源蓄电池维护职业危害UPS电源是一种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的设备。

蓄电池作为UPS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存储电能的作用,为设备提供短暂的电能。

然而,蓄电池的维护可能对职业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讨论UPS蓄电池维护的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蓄电池维护可能导致化学品暴露。

蓄电池内部包含铅酸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具有腐蚀性和有害性。

在维护过程中,人员可能会接触到电解质,从而导致皮肤和眼睛的刺激,甚至发生腐蚀。

此外,电解质中释放出的硫酸气体也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为了降低这些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面具。

其次,蓄电池维护还可能产生电击危险。

蓄电池的电压可能很高,接触到电极可能会导致电击事故。

因此,在进行维护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停止供电,切断蓄电池与供电设备之间的电源连接。

此外,操作人员应该经过正规培训,熟悉相关操作规程,以减少电击事故的风险。

此外,蓄电池维护还可能产生热量和火灾危险。

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蓄电池会产生热量,如果没有适当的散热措施和温度监控,可能会导致过热和起火。

因此,建议在进行蓄电池维护时,要确保维护环境通风良好,以及设置适当的温度监控装置。

此外,蓄电池维护还可能导致噪声和振动危害。

在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如果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和强振动环境中,可能引起听力损伤和身体不适。

因此,在进行蓄电池维护时,应该采取相应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如佩戴耳塞和防震手套。

最后,蓄电池维护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蓄电池内部的铅和酸性废液是致污物,不当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避免这种污染,应该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将废蓄电池和废液进行分类和存储,然后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UPS蓄电池维护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职业健康危害。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此外,还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以及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蓄电池作为一种便利适用的直流电源广泛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变配电所和各类机动车。

由于在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铅中毒、易燃、易爆等危急特性,因而确保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目前,铅酸蓄电池已被列入《危急化学品名录》,我国也始终重视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加强了对蓄电池生产装配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铅作业安全生生规程》等标准标准。

一、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急、危害主要是中毒、火灾、爆炸,以及高温灼烫、机械损害、腐蚀损害等。

限于篇幅,仅对中毒、火灾和爆炸3种因素进展分析。

称片、包片区,存在着大量的铅尘,属于铅的重污染区,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蓄电池厂工作的操作工患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比例高达25%~30%。

更为严峻的是,铅中毒不仅局限在蓄电池厂里的成年操作工铅中毒反响,甚至周边很多儿童也消失了铅中毒的反响。

2004年6月,某县曾经发生数百名铅中毒大事。

引起这些中毒事故的缘由主要有厂区内缺乏必要的排风环保设备,有的厂家虽然有,但是工作期间不开启,形同虚设,工人缺少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及工人的自我爱护意识不强等。

称片、包片是引起铅中毒的重点部位,必需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和排风系统。

依据工艺要求,焊接区使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火灾危急为甲类,氧气火灾危急为乙类。

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1%~80.0%(/),引燃温度在305℃左右;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5%~9.65%(/),引燃熳度在426~537℃左右。

因此,生产过程中最大危急因素是火灾和爆炸,假如在焊接极群和极柱过程中操作不当,猛烈碰撞或离明火过近,温度太高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依据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当充电到70%~80%电量时,正极开头产生氧气,当充电根本完成约90%时,负极开头产生氢气。

电池制造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第1部分

电池制造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第1部分

电池制造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第1部分1. 背景电池制造业是一个拥有广泛市场的行业,它们应用广泛,服务于从个人日常使用到大型工业应用的多个领域,包括汽车、电动自行车、消费电子、太阳能等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但电池制造工艺涉及多种化学和物理过程,存在很多职业危害。

2. 职业危害2.1 化学危害在电池制造过程中,人体接触的化学危害主要来自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例如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以及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

电解液和电极材料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氢氟酸、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等,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眼、皮肤、呼吸道等方面的刺激或者伤害,还可能引发发热、干咳等症状。

此外,由于电子行业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不同的电池类型和制造工艺可能会产生特定的危害物质,需要根据不同工艺和材料进行识别和预防。

2.2 物理危害电池制造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物理危害,如热、噪音、振动、尘埃等。

高温是电池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电极的制造、组装等工序中需要进行烧结、干燥等特殊过程,这些都会产生高温,引发烫伤、热衰竭等问题。

此外,电池制造过程中噪音、振动等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3. 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措施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措施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主要包括:3.1 替代原则。

采用尽量少或完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物质进行电池制造。

3.2 个人防护措施。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

防护装备应与化学物质、物理环境及工作操作等要素相匹配,以最高程度地保障工人安全。

3.3 环境改善。

制造环境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如恒温恒湿、通风等要注意。

应有专门的机器设备搅拌,加热和冷却等工作非人工操作,减少员工的直接接触。

3.4 系统培训。

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将足够的卫生安全知识和制造工艺知识传授给员工,并将制造工艺及其潜在化学和物理过程的危险唯恐告诉员工。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模版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模版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模版一、引言蓄电池制造企业是电力和能源行业中关键的一环,然而在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职业危害。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综合分析了蓄电池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并提出了预防与控制的模板,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二、职业危害的分类1. 物理危害:包括噪音、振动、机械伤害等。

2. 化学危害:涉及有害气体、腐蚀性物质、粉尘等。

3. 生物危害:涉及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等。

4.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辐射等。

三、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模板1. 甄别危害源和危害因素a) 建立危害源目录,详细记录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源;b) 评估危害源对员工健康的影响程度;c) 分析危害源与工作环境、工艺、设备等的关系,确定危害因素。

2. 评估职业危害a) 检查工作场所,了解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b) 采集工作场所的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c) 通过体检、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员工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3. 设计和实施控制措施a) 根据职业危害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b) 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职业危害的产生;c) 采购符合相关标准的设备和材料,减少职业危害的排放;d) 安装防护设施,如隔音设备、通风系统等。

4. 提供职业危害防护用具和培训a) 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b)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5. 监测职业危害的暴露情况a) 使用仪器设备监测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b) 定期测量员工的职业暴露水平;c)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6. 建立紧急情况应急预案a) 预先制定适应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b) 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机制和组织结构;c) 进行紧急演练,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7. 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a) 建立评估体系,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定期评估;b)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措施;c) 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提高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的能力。

2024年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2篇)

2024年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2篇)

2024年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防护工作难度较大,要做好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我认为企业应从工程性预防控制、管理性预防控制、个人保护性预防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性预防与控制。

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非常巨大,预防和控制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

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本着“保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采取各种工程性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通风系统。

厂区周围应完善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提供新鲜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进风口周围均要有绿化。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要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

为保证有效过滤,最好使用双层过滤袋,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

二是完善除尘系统。

为避免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所有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应安装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应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三是完善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应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无数洞眼,使酸雾通过这无数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吸收到酸雾收集装置中,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引进机械手操作。

蓄电池制造企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还是机械加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减少员工接触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各种岗位应推行机械手操作,在流水线上,极板入槽工序很容易引起铅尘扬起,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员工的铅接触。

储能电站职业病危害告之卡

储能电站职业病危害告之卡

储能电站职业病危害告之卡摘要:一、储能电站概述二、储能电站可能引发的职业病危害三、储能电站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四、结语正文:一、储能电站概述储能电站是一种将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存储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再将其转化为可使用能量的设施。

储能电站对于保障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职业病危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二、储能电站可能引发的职业病危害1.化学毒物:储能电站中可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以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工作人员患上慢性中毒、过敏等疾病。

2.粉尘与放射性物质:储能电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吸入粉尘可能导致尘肺病。

此外,部分储能电站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噪声与振动:储能电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和振动。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和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减退、振动病等疾病。

4.高温与低温:储能电站中的某些设备需要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运行,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可能引发中暑、冻伤等疾病。

三、储能电站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与有害因素的直接接触。

2.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减少粉尘和噪声污染。

3.定期健康检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4.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了解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5.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危害。

四、结语储能电站在为我国能源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KG-AO-6270-20
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
及防护(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
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
后就可自由编辑。

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生产蓄电池过程中,工人在道工序中均可
接触铅。长期接触铅烤干或铅烟可引起职业性
铅中毒铅对人体的影响涉及神经、消化、造血
和心血管等多个系统。
防护要点
1、加强技术改造,使生产过和实现机械
化、自动化,尽最避免工人直接接触铅化合
文件编号:KG-AO-6270-20
物。

2、凡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分账血、
肝肾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都列为职业禁忌
症,不能从事铅作业。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