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静定训练方法19页

合集下载

生活中11个正念的练习,让我们时时保持喜悦宁静

生活中11个正念的练习,让我们时时保持喜悦宁静

生活中11个正念的练习,让我们时时保持喜悦宁静01.早晨醒来时轻轻的微笑在卧室放置一棵小植物、一幅微笑的小画,或者任何睁开眼就可以看到的,让自己舒服的小物品,提示自己用一个轻轻的微笑开始新的一天。

利用起床的片刻调整好呼吸,轻轻吸进并呼出三口气,同时轻轻微笑,随顺自己的呼吸。

02.15分钟的静坐可以选择在坐垫盘腿坐,或者坐在椅子上。

闭上双眼,轻轻微笑,缓慢而深长的吸气呼气。

用意识轻轻扫描我们的身体,从头开始放松我们的眉毛、眼皮......一直到膝盖、小腿、脚踝,一直到身体完全放松,没有紧绷的感觉。

03.泡一杯茶泡一杯暖茶(咖啡)给自己。

在正念中,缓缓进行每个动作。

不要失去正念让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滑过去,心中要时时提起觉知、了了分明。

觉知你的手正握住茶壶把手,提起茶壶。

觉知你将清香暖热的茶水,缓缓倒入杯中。

觉知你在细嗅热茶升腾的香气、啜饮暖热的茶水......每一个动作都要在正念中进行。

更轻更深的呼吸。

如果心散乱了,轻轻把它拉回当下。

04.享受食物预留好充足的用餐的时间及安静的就餐环境。

进食前观察食物的形状色彩,细嗅它的味道香气,进食时放慢我们的速度,充分咀嚼,认真的感受食物的温度、质地以及味道,以及食物对我们的生命的滋养。

05.用脚步测量呼吸缓慢悠闲的散步,不论是在通勤的路上,还是走在沿河的小路。

像平常一样呼吸,用脚步来测量呼吸的长度--呼气和吸气的时间。

持续几分钟后,开始借着多数一步来拉长呼吸,也就是拉长呼吸的时间。

不要勉强刻意,自然就好,只有觉得拉长呼吸的节奏会带来喜悦时才这样继续。

06.听一段音乐在忙碌中给自己一首歌的时间休息放松。

深长、轻柔、平稳的呼吸。

随顺自己的呼吸,但做它的主人,同时对音乐的旋律与情境保持觉知。

不要迷失在音乐中,要继续做呼吸和自己的主人。

07.全神贯注的打扫房间将工作分为几个步骤:清理东西、收整书籍、刷洗厕所、擦净浴室、打扫地板、清除灰尘。

为每样工作安排好相当充裕的时间,全身贯注的完成,动作要慢。

原理与实操:课堂静定训练

原理与实操:课堂静定训练

静定训练二【实物训练法】
调整坐姿,头上顶一本书双手自然放在腿上,慢慢的闭上眼睛, (也可以不闭眼睛),进入冥想状态: 1、不闭眼睛,看倒计时; 2、闭目冥想;语言引导:你听到海浪的声音了吗?你坐在船的甲 板上,眺望着远方,远方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片树林,树林里 有一群小鸟飞过,鸟儿欢快的叫着,你听到鸟儿的叫声了吗?你 突然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中阳光普照,照在你的身上,你感觉代 阳光的温暖了吗?还有一群小鸟飞过,它们在唱歌,好像在赞美 你,你多漂亮啊!…… 好 ,请睁开眼睛。
静定训练三【手臂交叉法】
1、口令:喊三时手放好,二的时候眼睛闭上,一的时候不说话。 这期间都不说话,你现在所表现出的定力,就是以后你所希望你的 学生表现出来的定力,因为为人师表,学为人师,眼睛闭上。 只有闭上眼睛,你才有想象的空间,你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宁静, 2、请你想象一幅图:外面有一丛碧绿的草地,草地上旁边有两座小 木屋,木屋里有一对夫妻,有一个弹着钢琴,一个唱着歌,你体会 到他们的快乐了吗?你体会到温馨了吗?您听到悠扬的琴声与歌声 了吗?您从这座屋子里走出来,躺在碧绿的草地上,享受着阳光的 沐浴,您往后一看,背后是一座山,那是石头做的,你想象一下石 头的坚强,石头上点缀着雪,您体会到雪的洁白了吗?再听一听我 们这悠扬的歌声,您静下来了吗?这个世界多么的美好啊! 好请 睁开眼睛……
静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 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究竟的安乐,所 以静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 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抱着 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力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 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却病延年。

儿童教育--静定训练

儿童教育--静定训练

静定训练:下达静定训练口令:“三……二……一”小朋友们,都坐好了吗?眼睛也都闭好了吗?老师要下去检查了。

如果还没有闭上眼睛的小朋友请迅速闭上眼睛。

在老师说睁开眼睛之前,请不要睁开眼睛。

好,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好。

……现在进行全身肌肉放松发训练。

注意,做的时候你的意识要跟着放松的部位走。

好,非常好。

好放松额头……放松眼睛……放松脸颊……放松嘴唇……放松下颚……放松脖子……放松肩膀……放松前臂……放松胸肌……放松背部……放松腹部……放松腿部……放松臀部……。

大致浏览全身,看看是否还有哪个部位还残留紧张,用同样的方法解除。

……现在我全身都放松了,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现在就请慢慢睁开眼睛吧。

在课堂里走上一圈,孩子的静和动就了然于心了。

有的孩子至始至终都坐得很好,一动不动,这是比较静的孩子;有的孩子眉头紧皱,肩膀耸起,说明他内心会比较紧张或者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需要安抚,我走过去,轻轻摸摸他的头和眉间;有的孩子会忍不住手脚乱动、偷偷睁开眼睛,这样的孩子要多注意,帮他把手脚放好,并在他耳边再次悄悄说明一下静定的规则。

如果孩子多次乱动、不能很好地闭上眼晴,那我就知道,这个孩子是有点好动的。

(呵呵,孩子问题暴露,对家长和老师来说,都不是坏事,及早发现才可以及早纠正嘛,方法总会比问题多。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也并不是孩子们的错,这不是他们自己所能控制的。

这是因为他们的脑波一直处于一种令身体激动、紧张的状态——β波。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脑波大致可分为4种。

这四种脑波产生时,会使身体处于不同的状态:β波:身体呈紧张状态,准备随时因应外在环境作反应。

在此状态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费较剧,快速疲倦,若没有充份休息,非常容易堆积压力(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α波: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脑部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脑的活动活泼。

现代科学积极倡导α波是为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

θ波人的意识中断,身体深沉放松,对於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ltp)等帮助极大,所以,在科学界称theta波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

静定训练方法一

静定训练方法一

静定训练一请小朋友坐好,双手放在桌子上,告诉小朋友,在老师没有宣布睁开眼睛前,就一直闭着。

然后打开温柔的乐曲,注意控制音量不能太大,告诉小朋友,慢慢闭上眼睛,全身放松,面带笑容,轻轻的吸气呼气,做几次。

然后让小朋友们静静的想:我们走到森林里,闻到了淡淡的树香味,向前走,又闻到了路边小花的花香味,小花的周围几只漂亮的蝴蝶在欢快的飞来飞去,再往前走,又看到了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草地上欢快的蹦来蹦去,然后走出森林,暖暖的太阳照着我们,风儿也吹过来,我们沐浴在幸福中。

然后清小朋友们慢慢的睁开眼睛。

静定训练二实物训练法调整坐姿,头上顶一本书双手自然放在腿上,慢慢的闭上眼睛,进入一种冥想状态,语言引导:你听到海浪的声音了吗?你坐在船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远方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群小鸟飞过,鸟儿欢快的叫着,你听到鸟儿的叫声了吗?你突然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中阳光普照,照在你的身上,你感觉代阳光的温暖了吗?还有一群小鸟飞过,它们在唱歌,好像在赞美你,你多漂亮啊!好请睁开眼睛静定训练三手臂交叉法喊三时手放好,二的时候眼睛闭上,以的时候不说话,这期间都不说话,你现在所表现出的定力,就是以后你所希望你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定力,因为为人师表,学为人师,眼睛闭上。

只有闭上眼睛,你才有想象的空间,你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宁静,请您再想想一幅图:外面有一丛比率的草地,草地上旁边有两座小木屋,木屋里有一对夫妻,有一个弹着钢琴,一个唱着歌,你体会到他们的快乐了吗?你体会到温馨了吗?您听到悠扬的琴声与歌声了吗?您从这座屋子里走出来,躺在碧绿的草地上,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您往后一看,背后是一座山,那是石头做的,你想象一下石头的坚强,石头上点缀着雪,您体会到雪的洁白了吗?再听一听我们这悠扬的歌声,您静下来了吗?这个世界多么的美好啊!好请睁开眼睛老师们记住一个原则:给孩子们说的语言一定要优美。

静定训练

静定训练

静定训练——帮孩子找回心灵宁静的角落渊源:静定训练——儿童瑜珈——瑜伽(呼吸和沉思)来培养孩子静定能力。

呼吸+冥想为什么要静定身命-身体-养育-血统-传宗接代血脉相连---成人---运动慧命-心灵-教育-道统-文化传承道脉永续-成中国人-静定静定训练的方法课堂静定方法一:静坐冥想:规则3-5分钟,结合语言暗示(正面积极的语言暗示 or 诱导语言暗示)静定呼吸:深呼吸,抬肩方法二:专注定睛:1分钟,距离一尺在家静定方法一:每天保持半小时安静时间(注意事项:No TV or emusic) 方法二:雅乐熏陶方法三:大声诵读(选韵律优美、内容经典的文章,日久反复吟诵)静坐的方法1、目的:①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养成动静分明的习性。

②为了更好的控场。

2、过程:①手:左手五指散开放在桌面上,右手五指并拢,放在左手上面。

②脚:自然平放。

③上身:自然收腹,放松肩膀(不挺胸、不耸肩)④眼:轻轻闭上。

⑤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思维,但保持手脚不动,尤其是眼睛在听到口令之前不可以睁开。

大概三分钟后,老师说出口令或暗号以后——慢慢睁开眼睛。

(口令:倒数三、二、一)3、注意事项:①播放轻柔宁静的背景音乐。

②不动、不笑、不哭、不说话。

③信息简单。

④暗示要准确、积极。

⑤可以安抚孩子,如“如果谁做的好,老师就过来摸摸他耳朵。

”耳边轻语。

※静坐时老师所报的信息要求:A、什么都不说。

B、孩子熟悉的、比较简单的、比较能联想的、或者比较能放松情绪的情景画面。

※辅助手段:头顶实物(书)、手持旗子、端水杯、走在线上等。

(整理)一些静定训练方法.

(整理)一些静定训练方法.

全身运动1、以右手拍打左膝盖,再以左手拍打右膝盖。

2、一边拍打一边跳跃3、可放音乐轻松跳跃,直到全身舒服即可停止可以让全身运动到,还可以使心胸开阔,学习意愿增强。

全身肌肉放松法做时意识要跟着放松部位走1.放松额头。

2.放松眼睛、脸颊、嘴唇、下鄂。

3.放松脖子和肩膀4.放松前臂和胸肌。

5.放松背部6.放松腹部。

7.放松腿部和臀部。

8.大略浏览全身,看看是否还有那个部位还残留紧张?用同样方法解除。

9.最后跟孩子说:“现在我全身都放松了,软绵绵的,手臂和腿就像面条一样。

”透过全身肌肉放松法,可使原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散漫甚至是粗暴的孩子静下来。

肩部训练一、双手后背互拉:1、保持轻松的坐姿,一只手由上,一只手由下,绕到背部后面,并且在背部中央紧紧交握。

2、维持此种姿势30秒,之后,再恢复原来的姿势。

3、两手交换,重复做,二、提、放肩:1、将双肩提到耳朵旁(一面提一面吸气),停五秒后慢慢放下(同时呼气)2、连续做5次可以活跃课堂形式,孩子乐意参与头部运动一、转脖子:保持坐姿,头向前、后、左、右来回转动数次。

二、头部前后仰:1、坐在椅子上,然后两手抱住后脑2、一边慢慢地吐气,一边将头用力后仰3、闭嘴,一边从鼻子吸气,一边将头慢慢地往前倾04、如此后仰前倾算一次,连续四、五次。

三、抬头伸脊1、将双手摆放在桌上,慢慢将头靠往桌面,并一面吐气。

2、气吐完后,再慢慢抬头,一面吸气,头抬正后,再往后仰。

3、反复。

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提升专注力。

呼吸呼吸越知,思想就越散乱,因此,一呼一吸间,可说是连接身心的开关。

腹部无意识呼吸法1.先采取舒服的坐姿,请小朋友把双手迭放在肚子上,静静地把气从腹部完全吐出,手感觉到肚子凹下去,持续做四至八秒。

2.再缓慢的吸入清净空气,手感觉到肚子渐渐凸起来,持续做四至八秒。

这是基本的呼吸方法,也是孩子较易学习的呼吸方法。

交换呼吸法1.以一下舒服的姿势坐下来。

2.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摆在额头上。

静态注意力训练方法

静态注意力训练方法

静态注意力训练方法
1. 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于呼吸或特定的感觉来训练注意
力的方法。

通过冥想,个体可以学会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避
免分心和杂念。

2. 观察练习,这种练习要求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观察周围
的环境或特定的对象,例如观察一朵花的细节或者观察周围的声音。

这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深度和稳定性。

3. 计数练习,个体可以通过数数来训练他们的静态注意力,例
如数数呼吸次数或者数数周围的物体。

这种练习有助于培养注意力
的集中和持久性。

4. 图像专注,这种练习要求个体专注于观察一幅图像或照片,
注意其中的细节和特征。

这有助于提高视觉注意力和专注力。

5. 身体感知练习,个体可以通过专注于感知自己的身体来训练
静态注意力,例如通过身体扫描或瑜伽练习来提高对身体的注意力
和感知能力。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以帮助个体提高他们的静态注
意力。

通过持续的练习和训练,个体可以逐渐改善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提高专注力和认知控制能力。

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传统静止功架力量训练法

传统静止功架力量训练法

始 终 保 持 一 条 直 线 。 如 此  ̄ B- -间 , J
保 持 功 架 不 动 ( 1 2) 图 、 。
然 以 鼻 腔 发 力将 余 气 喷 出 ,并 发
出 “ ” 声 音 。 同 时 双 拳 用 力 紧 哼 的 握 , 然 下 压 , 身 肌 肉 随 之 瞬 间 猛 全
力 度 、硬 度 等 功 能有 很 大 提 高 ,
为 限。
脚 支 撑 于 物体 上 , 身 体 躯 干部 使 位 悬 空 , 行 静 力 叠 加 的 练 力 方 进
法 。 铁 板 桥 功 主 要 练 习 身 体 躯 干
部 位的 力量。

习过 程 中 要 始 终 保 持 平 直 ,不 可
出 现 上 凸 或 下 凹 。2双 手 臂 伸 直 , .  ̄- 节 略 有 弯 曲 , 但 不 可 过 大 。 -关 , j 腕 部 韧 带 绷 紧 。 3开 始 练 习 时 可 .
伸 直 。 头 项 挺 直 ,双 眼 向下 直 视
地 面 。 双 脚 并 拢 , 以脚 尖 支 撑 于 地 面 。 双 腿 伸 直 ,膝 关 节 不 能 弯
呼 吸 , 可 以 人 为 控 制 。5 练 习 时 不 . 间 由少 到 多 , 渐 增 加 。 逐 第 二 种 练 习 方 法 : 以双 拳 拳
以 内 部 发 声 来 催 动 内 力 。 3双 拳 .
撑 身 体 , 以 主 要 练 习 上 肢 肌 肉 所
力 量 、 节 的 支 撑 强 度 、 带 的 关 韧 坚 韧 。 性 铁 板 桥 功 是 通 过 头 颈 与 双
下 压 只 是 身 体 内 在 用 力 , 不 可 以 在 身 体 外 形 上 看 出 明 显 运 动 。 4 . 每次 练 习不可 过 多 , 3 以 O次 左 右 练 习 要 点 :. 个 身 体 在 练 1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运动1、以右手拍打左膝盖,再以左手拍打右膝盖。

2、一边拍打一边跳跃3、可放音乐轻松跳跃,直到全身舒服即可停止可以让全身运动到,还可以使心胸开阔,学习意愿增强。

全身肌肉放松法做时意识要跟着放松部位走1.放松额头。

2.放松眼睛、脸颊、嘴唇、下鄂。

3.放松脖子和肩膀4.放松前臂和胸肌。

5.放松背部6.放松腹部。

7.放松腿部和臀部。

8.大略浏览全身,看看是否还有那个部位还残留紧张?用同样方法解除。

9.最后跟孩子说:“现在我全身都放松了,软绵绵的,手臂和腿就像面条一样。

”透过全身肌肉放松法,可使原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散漫甚至是粗暴的孩子静下来。

肩部训练一、双手后背互拉:1、保持轻松的坐姿,一只手由上,一只手由下,绕到背部后面,并且在背部中央紧紧交握。

2、维持此种姿势30秒,之后,再恢复原来的姿势。

3、两手交换,重复做,二、提、放肩:1、将双肩提到耳朵旁(一面提一面吸气),停五秒后慢慢放下(同时呼气)2、连续做5次可以活跃课堂形式,孩子乐意参与头部运动一、转脖子:保持坐姿,头向前、后、左、右来回转动数次。

二、头部前后仰:1、坐在椅子上,然后两手抱住后脑2、一边慢慢地吐气,一边将头用力后仰3、闭嘴,一边从鼻子吸气,一边将头慢慢地往前倾04、如此后仰前倾算一次,连续四、五次。

三、抬头伸脊1、将双手摆放在桌上,慢慢将头靠往桌面,并一面吐气。

2、气吐完后,再慢慢抬头,一面吸气,头抬正后,再往后仰。

3、反复。

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提升专注力。

呼吸呼吸越知,思想就越散乱,因此,一呼一吸间,可说是连接身心的开关。

腹部无意识呼吸法1.先采取舒服的坐姿,请小朋友把双手迭放在肚子上,静静地把气从腹部完全吐出,手感觉到肚子凹下去,持续做四至八秒。

2.再缓慢的吸入清净空气,手感觉到肚子渐渐凸起来,持续做四至八秒。

这是基本的呼吸方法,也是孩子较易学习的呼吸方法。

交换呼吸法1.以一下舒服的姿势坐下来。

2.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摆在额头上。

3.用拇指压住右边的鼻孔。

4.从左边的鼻孔慢慢地深吸一口气。

5.用无名指压住左边的鼻孔,同时松开拇指。

6.用右边的鼻孔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7.从右边的鼻孔吸气。

8.拇指压住右边鼻孔并松开左边鼻孔。

9.从左鼻孔将空气呼出。

10.重复经上动作至少做五次。

交换呼吸法,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更集中精神在呼吸上,同时也是静下心来的佳法。

而藉着手压住鼻孔的动作,使手有足够的运动,如此更易帮助脱离杂念。

转头呼吸法1.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双手轻轻握拳放在腿上。

2.嘴巴微微张开,一边吐气,一边把脖子向左转九十度。

3.感觉不舒服时,脖子即从左边转回正面。

此时从鼻子吸气。

4.同样的一边吐气,一边把脖子向右转,然后再一边吸气,一边转回正面。

5.至少要做三回。

(※脖子左右转动时,肩膀不要动。

)当孩子在焦虑不安心浮气燥时,不但自己不安稳,也易影响周围的人,这个呼吸法可安定其情绪。

如何与孩子开始静定活动?1.开始活动时,成人心情要平静愉悦,声调要温和。

2.请孩子脱掉鞋子,盘腿坐在地板上(最好将白色腰带贴成椭圆形,让孩子坐在线上)小学生若教室不方便坐地板,则可将椅子排成圆形。

3.开始时,可以先与孩子有简短的对话。

4.或进行安静游戏,让孩子体会什么是静。

5.做一些让身体肌肉松弛的活动。

6.教导简易呼吸法。

7.开始活动时,要坚持宁静,确定气氛可达到和谐的境界。

8.老师可以事前准备内容,也可视当时情况、需要,而决定静定的内容和形式。

9.每项活动的内容,成人应以平和缓慢的语气念出,好让孩子依循去做。

10.依孩子的年龄,决定活动的时间。

通常三岁小孩子可专注的时间约十分,四岁约十五分,五岁约二十分,但也不必太拘泥,视情况决定时间长度,但记住这一原则——不要让孩子觉得不耐烦。

11.活动进行时,若有孩子干扰,可请他先到外面,直到他愿意再参与活动。

12.“静定”活动可用在课堂与课堂之间,或孩子浮动不安时。

13.“静定”活动较适用在团体中(如学校)进行,如果父母想在家中与孩子进行,最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14.“静定”活动后可进行“线上运动”。

安静的游戏安静游戏让孩子发现宁静并享受其中之美过程中能培养孩子肢体控制能力与意志力的发展这都有助于专注力的状成声音从那里来?1.老师请小朋友坐在地板上:“慢慢坐下,腿盘坐,手放在膝盖上,背部要挺直。

”2.小朋友调整坐姿时,老师可将一盆漂亮的盆栽放在中间。

(确定小朋友视线都可看到)3.小朋友都坐好时,老师请小朋友看着盆栽,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老师经专注的眼神,看过每一个小朋友,确定人们是否安静?5.请一位较安静的小朋友出来,盘坐到中间,告诉他:“老师要请你听听,声音从哪里来?”6.老师帮助到中间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请另一位老师坐在教室的一角落敲三角铁(或其它乐器),然后说:“请你用手指出声音的方向。

”7.也可请敲乐器的老师敲出一轻一重的声音,请孩子分辨:“第一次听到的声音大,还是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大?”8.接着老师再请另一位小朋友出列,直到所有孩子都参与了。

9.活动结束时,老师请所有小朋友都注意看着老师,告诉孩子:“当我的眼睛看着你的时候,你就可以离开,回座位了。

”给您的话:1.当游戏刚开始时,一些小朋友未能有足够的自律能力,不能做好这个游戏,但多练习几次,“安静”的气氛是可感染的,孩子慢慢会喜欢。

2.这个游戏结束时,可请小朋友分享感想,他们有些会说听不太清楚,因为别的小朋友不安静。

分享中,您会发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专注、安静,也懂得自律,并尊重别人。

3.你的观察、感想或新创意:静悄悄……1.老师将预选写的“安静”卡片挂在墙上。

2.以略带神秘的口吻告诉小朋友:“我们要玩一个最高品质——静悄悄的游戏,现在起,大家把小嘴闭起来,都不要说话。

”3.孩子安静后,老师轻声叫小朋友的名字,一次小叫三位,叫到的小朋友要轻声地走到老师身边,老师再附在他耳旁,轻声批示他静悄悄走到教室某一地点,而其它小朋友要当评审,专注的看谁走的最好,完全没有声音?4.等三位小朋友都走到老师指定的地点后,教师再问:“觉得小明走最好的,请举手,雅文走最好的请举手,丁丁……”得票数最高的小朋友,请大家给他爱的鼓励。

5.接着请第一位出来的三位小朋友回座,老师再请其它小朋友出来。

(最好全班小朋友都能玩到。

)6.最后请小朋友分享进行这个活动的感想,他们是如何做到?给您的话:1.这个活动可在团体教学中使用,当孩子熟悉后,老师发现孩子有躁动的现象时,只要将“安静”的牌子举起,不必大声说:“不要讲话”,孩子就懂得让自己亢奋的情绪降温。

2.当然也可在家中进行,是很好的亲子活动。

为增加趣味性,亲子角色是可互调的。

3.你的观察、感想或新创意:听到什么?1.先请孩子坐下:“慢慢的坐下来,腿盘坐,手放在膝盖上。

”2.再批示孩子:“暂时闭上嘴巴,闭上眼睛,直到老师说睁开为止。

”3.观察孩子们都闭目沉寂后,以轻柔声音问孩子:“听到什么声音吗?现在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出声。

”4.约五~七分后(时间可看孩子的反应决定,若孩子很安静没有躁动,可略增长),请孩子慢慢睁开眼睛。

5.部孩子:“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要先举手才能讲话。

”6.明明:“我听到了脚步声!”雅文:“我听到了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7.尽量让每位孩子都能说,他听到了什么?即使没举手的孩子,也要引导他发言。

给您的话:1.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噪音,孩子的听反应迟顿了,唯有在安静专注中,才能真正察觉环境中的“声音”。

2.这个活动不必局限在室内,也可在室外、或公园里,请孩子闭眼盘坐,五分钟问孩子听到了那些声音?3.这个游戏可敏锐孩子的听觉,让孩子辨别各种声音的不同和变化。

4.你的观察、感想或新创意。

我在叫你!1.情境与“声音从那里来”一样。

2.老师请孩子专心的看着他的嘴唇。

3.老师完全不发出声音,利用唇语轻唤孩子的名字,“看”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的孩子,必须用手摸摸鼻子,表示:“听到了!”4.孩子必须很专注的看着老师的嘴唇,才能知道“老师在叫我!”5.游戏结束时,请孩子谈谈“听”到别人叫我,与“看到”别人叫我,有何不同?给您的话:1.面对教室中吵杂的孩子,我们常不由自主的以更大的声音:“不要讲话!”表示我们的愤怒,或试图引起孩子的注意,来维持教室中的秩序。

这个游戏将带给您不同的经验,“静”可制“动”。

2.您有好的经验后,必然激发更多可运用的灵感,例如请孩子回答问题时,尔而也以唇语叫孩子名字!3.你的观察、感想或新创意:走在线上——线上运动走线运动可平衡肢体动作的发展,训练优雅举止,还可平衡左右脑的发展。

走在线上(1)1.先在教室或大房间地板上划圆形、椭圆形、或直线。

2.老师请孩子站到线上,双手自然摆放在身体两侧,脚踩在线上。

3.眼看前方,慢慢地脚尖碰脚跟,顺着线走。

4.小朋友刚开始以这种方式走在线上、很困难。

因此会很专注的看着自己的脚,并努力让自己身体平衡,以免跌倒,或踩到别人。

5.但是多走几次后,孩子天生的平衡感,会帮助他找到决窍,不久就可自信的走得专注又顺畅了。

6.时间的长短由老师视当时状况而决定,原则上看每位小朋友都能顺畅、专注的走着,一股宁静气氛,能在他们当中产生。

走在线上(2)1.当孩子可以平衡自在走在线上,且不会踩到别人时,他的心情是处于专注中的宁静;此时可加入音乐,让情境更佳。

2.为增加变化和难度,可让孩子手拿东西(例;小旗子),仍然踩在线上走着。

走在线上(3)1.这个活动一定要有“走线(1)(2)”的经验后进行。

2.请孩子倒一杯约九分满的水,用双手捧着,走在线上。

3.这个活动,孩子的专注力一定会自然提高,否则他会将水溢出。

走在线上(4)1.给孩子一个小铃铛,请他们拿在手上。

2.然后请孩子拿着小铃铛,走在线上,但不可以让铃铛出声音。

3.这个活动,同时须要孩子极大的专注力,如果意志力不集中,铃铛马上出声音了。

给您的话:1.为了使儿童能安静,并专心功课,成人常安排过多劳心(或用脑)的活动,这其实是不健康的,儿童的肌肉须要锻炼,并且有松弛的机会,心智的活动才会更敏锐!2.线上活动不但可活动盘骨,而且教程中是透过精确的动作,完成目标,并籍由意志控制肢体的活动,无形中将帮助孩子养成优雅的举止,改善莽撞粗鲁的动作。

3.这个活动变化很多。

也可在一置物篮,放入各种小物品,请小朋友自由拿取,然后在线上行走。

甚至还可将书本顶在头上。

4.无论做何变化,线上运动的原则是单一的:这是——平衡、安静、专注。

5.线上活动,也是“静、定”后,很好的活动。

6.你的观察、感想和新创意:静定活动我们可由外而内藉由静定身体,而能静定内心。

也可由内而外藉由静定内心,而静定身体。

数数呼吸深深吸一口气感觉气进入身体了所以肚子一直大、一直大起来了好,慢慢把气吐掉感觉肚子一直凹下去、凹下去气都跑光了现在一面吸气,一面在心中数:“一、二、三、四”吐气时数“五、六、七、八”(老师继续数:“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一直到“八、二、三、四……”)好,慢慢睁开眼睛慢慢结束活动张开眼睛一分钟请小朋友站起来做线上运动给您的话:1.进行这项活动前,应先让小朋友做松弛肌肉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