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7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图

合集下载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含视频)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含视频)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

课堂检测
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一系列变法措施中,与
“平斗桶权衡丈尺”相关的是( B ) A.确立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军功 D.废除井田制
4.如图所示的古文字是( A )
古文字
现代文字





A.甲骨文 B.隶书 C.金文 D.小篆
课堂检测
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课堂检测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 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 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 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 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史记·商君列传》
二、商鞅变法
内容
影响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利于新兴地主掌权 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
利于法律推行、社会稳定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济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减灶诱敌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特点:规模大、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伤亡重
一、战国七雄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课件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课件
春秋 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春秋时前期,77大0的年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
前475年
战国
前221年
“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 诸侯争霸的时代。”
“战国是一个┅┅”
——《中国通史·第一卷》
第 七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二 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之诸侯国的变化
观察两图,并结合P31,说说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晋国被韩、赵、 魏三家卿大夫瓜 分
--世界遗产委员会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 ——《华阳国志》
1、时间:__公_元__前_2_5_6_年
都 江 堰
玉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李__冰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岷__江_____


利 工 程
4、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山



长平之战结果:赵括被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
奴隶主 1、时间:_________年
奴隶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租种土地
封建地主
农民
封建的剥削方式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 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 被没收充了公,我是寝食不安, 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可 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
长平之战 秦-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结合教材P33,说说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 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 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 万。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思考】什么人会像君主这样进言?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商鞅最后 的结局如何?
旧贵族
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
【思考】商鞅变法失败了吗? 你怎么看?
后世评说——强大的秦国,英雄的悲歌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史记》 评价改革是否成功的两大标准: 一、改革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改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
二、军爵之变——第一个打造平民社会的时代
花了三年时间,商鞅将秦国变成了 一个大农场之后,商鞅需要做的就 是训练出一只虎狼之师。
观看视频,秦人从军有何心酸之处? 为国捐躯,却没有得 到公正的待遇。
二、军爵之变——第一个打造平民社会的时代
4、变法内容 (4)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5)奖励军功,赐予爵位和田宅
家臣甲“这下主人可放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的干了起来, 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 奴隶主满意地点点头“这样算来,除去留给他们的,我的嘛······嘿嘿嘿!” 家臣乙“报告主人,大事不好,商鞅大人巡游至此,发现我们家的私田规模, 正在田上视察,不知道会不会被公家没收,毕竟主人的土地没有得到公家的认 可啊。” 奴隶主“你说什么?赶快带我去看看。”
三、郡县之变——第一个设置中央集权的政府
【小剧场】都是药方惹的祸
韩国人:“是的,这是我们韩国老家带来的药方,我家内人以前犯病时就吃这 药,三服过后就好了。” 秦国大夫:“这药方不对啊,请贵人恕老朽不敢将药方开给您。您还是去别家 吧。” 韩秦国国人大:夫“只诶是,摆大了夫摆,手您就别将啊我,推我了们出等去着。药救急呢,这方子真度没量问衡题没。有”统一 韩国人:“接连我去了几家药铺,都被人请了出来,都说我这药方的药材用量 不对,会害人性命,可是之前我家娘子一直都是这样吃着,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啊,这该如何是好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商鞅舌战群臣
都江堰
学习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 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 势。
2.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新课探究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战国”名称的来历?
战 国 形 势 图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 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 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 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 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 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它的
A 修建者是( )
A.李冰 B.商鞅 C.秦始皇 D.李春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
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 且公平无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 偏袒自己的亲信。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 格执法。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或者奴隶 主贵族,你是怎样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6张PPT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6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 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

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 第7课率战军国进时兵期魏的国社。会这变是化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
2、小国被并,大国左右政局,制度奔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 侯国左右着政局,第维二系单元周王夏商室周时统期治:早的期各国家种的产制生度与社已会经变革完全奔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小国被并,大国左右政局,制度奔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形势图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 几个,其中齐、楚、燕、第韩二、单赵元、魏夏商、周秦时七期国:的早期势国力家较的强产,生与史社称会“变战革国七雄”。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时期,强 大的诸侯已不 再打着“尊王 攘夷”的旗号, 而是各自为政, 扩产生与社会变革
长平之战
秦 白起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赵 赵括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 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 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 第7课 战国于弃时赵用期,偏的赵于社王防会怕守变再的化拖名下将去 廉对颇赵,更而加起不用利赵,括遂代 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 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 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 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 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此战共斩首 坑杀赵军约45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8张PPT)

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
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
商鞅
以又称商鞅。
(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秦孝公( C )
A.实行分封制
B.推进大一统
C.任用商鞅变法 D.推行汉化政策
5.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诞生,各国变法
D 的不断出现,其归根结底是由于( )
A.诸侯国势力的强大 B.战争的需要 C.社会政治的变化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6.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东匈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奴 燕燕


家 分晋


楚 田氏代齐
齐齐



魏 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齐、楚、秦、燕、赵、魏、韩
2、战争:
(1)特点:战争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有( D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16张PPT)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16张PPT)

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
1、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管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封建土 地私有制
3、奖励耕战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经济发展
国富
军队战斗力增强
兵强
使秦国国力 大为增强, 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一跃成为最 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 秦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学生总结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如: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战国七雄
一、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拓展疆域(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2.著名战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 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 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 太子,黥劓其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 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 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 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 就兑现诺言。
一、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 《战国策》,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魏国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 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 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 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 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被车裂而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