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专项复习我国的民族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练习(1)

合集下载

政治考试理论学习复习教案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政治考试理论学习复习教案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考点剖析(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内涵。

①民族平等: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具体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2)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特别提示]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联邦制中的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

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我国国情。

(必要性)(2)显著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地位: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课时18 │ 考点梳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 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 违法犯罪 活动,抵御__________ 境外势力 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__________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 平等友好 我国的宗教事务。支持宗教界在 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 外交往。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 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 社会主义制度 ____________、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 整体利益 ;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 最高利益与民族的__________ 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 民族团结 、 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__________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__________ 祖国统一 多作贡献。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度及宗教政策
课时18 │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国情: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共同发展了祖国的 __________,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共同创立了 经济和文化 新中国。(3)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逐步形成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考点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原则: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政治基础 ________、民族团结和各民族民族平 ________ 的原则。(2)关系: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 等 团结的 _________。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物质保证 前提条件 _________。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民族平等 的________。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必修2)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必修2)

2.民族团结 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 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 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 复兴的必然要求。
【典例导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 个 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 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 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 由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 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区 别 内 在 联 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 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 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②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 团结和共同 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 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我 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的民族关系离不开党 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①正确;大好局面 的形成得益于我国坚持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基本 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外,民族问题与宗教 问题交织在一起,实行正确的宗教政策有利于良好 民族关系的形成。故②④正确;“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是针对港、澳、台问题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 的方针,③不选。答案为 B。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学案.doc

)
A. 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 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5.(2015 茂名二模 )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提出
: 当前有必要强调坚持
外来宗教中国化的传统 , 防止“去中国化” “逆本土化”倾向的发生和扩散。这体现了我国
②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③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④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2015 云南二模 ) 云南是民族大省 ,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 1 500 万。努力实现边疆民族地
区跨越式发展 ,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

、自治县 ( 旗) 三级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必然性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 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
;有利于保障
;有利于发展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业蓬勃发展
传教育。
(3) 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
素质和
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考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 地位
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核心考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核心考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精讲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三者并举,缺一不可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坚持党的领导,民主 政治建设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 家作主就无法实现。
2、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密不可分。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执政地位是通过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 实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通过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来体现。 党领导人民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就是要 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当家作主,维护自己的 权益。 人民是由许许多多个人组成的,各方面利益要求十分广泛,社 会发展水平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各种利益要求,这就要求有一个代表 人民利益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典例1】(2014•江苏卷,13)坚持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 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二者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 ②二者都 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国家法律依靠 党的政策实施 ④党的政策必须以宪法和法 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定考点:党的领导与法律的关系 2.抓关键:明确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析选项:从阶级性看,党的政策 和国家法律都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 益,党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 动准则,①④符合题意。党的领导 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党的政策要依 照国家法律实施,②③说法错误。
考点精讲
三、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 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 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 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1.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 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B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我国新一轮援疆工作会议决定,要进一步立足于增强新疆的自 我发展能力,把新疆这块伟大的祖国宝地建设的更加美好。这 有利于 ①消除新疆和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差异 ②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 ③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 ④提高新疆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我们既要有制度自信,又要有价值自信, 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 力和制度优势,推动中国迈上新的发展 高度。 中共山东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 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 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 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近几 年山东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 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许多建设性的 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政 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 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 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 则讨论决定。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及中国发展进 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治制度 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我们应如何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 法律规定的义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利用 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 ②坚持政教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任何宗教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 的实施,不得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③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④处理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宣传无神论的关系 。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宗 教界的思想信仰,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 主义理论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政治总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总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答案:B
二、误区警示:澄清有关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 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误区(二):国家保护所有宗教活动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非法的宗教活动。 误区(三):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宗教活动必须依法,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干预国家政治活动和教 育制度,但国家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制止和打击利用宗 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答案:B
考向二
我国的宗教政策
(2011 年海南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2001 年成立中国伊斯兰
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 年来相继出版的 4
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点击考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 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的宗教政策
提示重点
近三年高考考频较高的知识点依 次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 荣的原则;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不矛盾。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 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不矛 盾,而且是一致的。
一、重点归纳:理解我国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享有民族平等权利并不意味着已实现各民族彻底平等 ①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 利。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也 就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018届一轮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政策

2018届一轮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政策

(1)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 机结合。 (2)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 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怎样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4· 新课标Ⅰ卷,15)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 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 政转移支付是( )
根据所述内容,用线条把两边的方框连接起来
立法 自治权 ①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 济建设, 管理地方财政 ②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 ③自主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 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变通执 行权
经济 自治权 其他 自治权
文化管理 自治权
④ 不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 决定、命令和指示,可变通执 行或停止执行。
家统一。
考点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含义和基本内容)
(1)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基本内容
A.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
B.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 解为“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
民族平等
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提醒: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 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 化共同繁荣。
4.三项原则的关系
它们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 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 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后练习(1)
1.生活在云南的回族,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平时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政。

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

虽然平时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但他们的生活习俗固守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

这说明了( )
①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②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同化③维系一个民族牢固的纽带是民族心理素质④各民族之间是无法真正融合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 2010年8月7日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撕破了藏乡江南舟曲的静谧与美丽。

灾情发生后,各民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团结互助,在抢险救灾现场、在物资转运途中、在临时安置点,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彰显了各民族之间最淳朴的感情。

这充分体现了( )
①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③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公民利益是一致的④民族凝聚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3.“一甲子沧桑砥砺辉煌,越千年奇迹书写高原”。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在于(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形成了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解决好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下列有关民族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③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 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

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
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

这从侧面表明,我国现阶段新型的民族关系是()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要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该( )
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
③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④实现各民族同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句歌词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只有讲团结,才能把13亿中国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这说明 ( )
A.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我国已经不复存在
B.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保证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已经消除
9.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各民族之间建立了根本利益一致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可以概括为()
A.平等、友爱、互助、和谐B.平等、团结、友爱、独立
C.平等、团结、互信、和谐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澳门回归15年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财政收入增长了9.4倍;失业率下降至1.8%,月收人中位数增至1.2万元。

这组数据雄辩地说明()
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澳门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
B.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统一是澳门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利于促进澳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基本特征的理解。

当地回族固守生活习俗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说明民族具有的稳定性,而这与民族心理素质所具有的极大稳定性是联系在一起的,②④应该排除。

2.答案: D
解析:
3.答案: C
解析:
4.答案: 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②不选,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民族平等,③不选,所以选择D。

5.答案: 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关系。

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

材料从侧面表明,我国现阶段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答案: D
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目要求“文化生活角度”,这样我们很容易排除②,②是政治生活内容。

①③是从公民个人角度、④是从民族和国家角度分析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的。

7.答案: A
解析:共同不等于同步,排除④,为A。

8.答案: B
解析: A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C
说法不正确;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仍不平衡,且这种
不平衡是永远存在的,消除不平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故D说法不正确。

9.答案: D
10.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