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读书报告优秀范文(精彩8篇)

读书报告优秀范文(精彩8篇)

读书报告优秀范文(精彩8篇)读书报告篇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歌吟母亲的诗文很多,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很少。

慈母严父像是一个定理模式,多年不变。

在治理教育下一代时大多数是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

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像杨柳风,吹面不寒。

父爱像山,巍峨稳重,像树遮风挡雨却寡言少语。

而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撇开一切模式,用自然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一个在生活中常见但却轻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小细节,从背影处着手将父与子的情感描述的感人肺腑。

从小的出口喷薄出滚烫情感总是能让人心神激荡。

朱自清先生将情感透过买橘子这一小事而展现出来,有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怜爱,却不明白如何表达,只是执意要为儿子买些橘子在路上解渴。

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惜与心疼,看着父亲臃肿的身体穿越月台时的艰难而掩面抹泪。

有时爱真的。

会让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变得无力承载爱的重量。

文中的背影,几乎每个人都曾目送过,可那样的情感,只有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懂得人世艰辛的人才更能体会。

重读《背影》,读后感随着生活阅历增加也更深了。

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不仅仅模糊了儿子的眼,也让读者的胸口发闷,像一个人抽闷烟时,看着渐渐缠绕上升的烟时一样陷入了苦闷的发呆中。

读书报告篇二《穷人》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

当时,底层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

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作者同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与他们完美的心灵。

渔夫和桑娜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使我万分感动。

此刻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也有一些偏远山区的人,生活不好,得了病也无法医治,因此就去世了。

我看过一个节目,就是几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聚在一齐成立了一个协会,让得了不治之症的人退出黑暗走向光明。

我还看过一个节目,他是把一些有名的人的东西拿过来拍卖后所得的钱拿来给穷人治病,一个写满了运动员的名字的球拍,从几百元拍卖到十万元。

读书报告10篇

读书报告10篇

读书报告10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还能够开阔视野,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10篇读书报告的参考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1984》作为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这本小说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怖景象。

通过对政府对民众思想和言论的严格控制,揭示了权力蔓延的危害。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不应盲从权威。

篇二:《红楼梦》古代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丰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通过描述贾府的衰败和贾宝玉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迷茫。

这本书让我反思人生的意义,也让我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篇三:《解忧杂货店》这是东野圭吾的一本治愈系小说,讲述了店主草莓香子经营杂货店帮助顾客解决心理问题的故事。

通过温暖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书中传递了信任与友情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力量。

篇四:《百年孤独》这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以马孔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为主线,展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发展和血缘关系的错综复杂。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悲剧,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篇五:《活着》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活着》通过描述一个农民的一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苦难的时期。

书中传递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家庭的珍惜。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家庭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篇六:《傲慢与偏见》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以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固化和婚姻观念的转变。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自尊与偏见的问题,也让我明白了珍惜爱情的珍贵。

篇七:《追风筝的人》这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朋友哈桑的友情为主线,展现了阿富汗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

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

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

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反映所述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广泛阅读和理解选题所涉及研究领域文献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试验研究论文的文体,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对某领域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该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

二、怎样写文献综述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其过程如图1。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

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读书报告属于此类;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项目申报书中立题背景与依据、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属于此类)。

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

三、写作格式图1 文献综述写作过程示意图标题:标题应简洁明了,涵盖综述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一般20~30个字;字号比正文大1~2个字号。

什么是读书报告

什么是读书报告

什么是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是一种对所读书籍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的文学作品。

它不仅是一种对书籍内容的回顾,更是对自己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展示。

通过读书报告,读者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所读书籍的内涵和价值。

首先,读书报告需要对所读书籍的内容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总结。

读者应该对书籍的主要情节、人物、背景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描述,确保读者可以通过读书报告了解到书籍的基本情况。

此外,读者还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精彩语句或对话,以增加报告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其次,读书报告需要对书籍的主题和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读者可以结合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探讨书籍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思想,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深入分析,读者可以展示自己对书籍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内涵。

最后,读书报告需要对书籍进行客观而理性的评价。

读者可以就书籍的文学价值、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就书籍对自己的影响和启发进行评述。

在评价过程中,读者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书籍,不偏不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让读者对书籍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总之,读书报告是对所读书籍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可以展示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更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认真撰写读书报告,读者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够通过读书报告,更好地感受书籍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读书报告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题目、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1. 题目:在报告开头位置写上书籍的标题和作者,以及自己撰写的报告的主题。

2. 正文:正文需要对书籍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内容梗概:简要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可以列举
几个重要的情节和事件。

- 人物分析: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性格、
行为和内心变化等。

- 个人感受:谈谈自己对书籍的看法和感受,可以结合自己的
经历和思考,表达对书中观点的赞同或质疑。

- 教育意义:分析书籍所传递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观,讨论对读
者的启示和影响。

3. 结论:在结论部分总结整个报告的主要观点和见解,可以简要提及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推荐,也可以总结一些重要的教育经验和观点。

4. 参考文献:列出你参考的所有书籍和资料,包括书籍的作者、出版日期和出版社等详细信息。

在写报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文章应清晰、简洁、逻辑性强,避免冗长和啰嗦。

- 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注意文章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准
确性。

- 引用他人观点和资料时,应注明出处,避免抄袭。

- 适量引用书中的细节和对话,以加强对书籍的描述和分析。

- 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有理有据,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解释。

- 报告的篇幅一般为700字左右,要求在字数限制内完成。

以上是一个较为基本的读书报告格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师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格式(3篇)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格式(3篇)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格式(3篇)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格式(精选3篇)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格式篇1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

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起学校极力推荐的《第五项修炼》时,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

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三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

但我想排行金榜一定自有它的道理,学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

再捧起书时我就强迫自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

还真的有效,看来真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呀!慢慢我读懂了。

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

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什么是读书报告

什么是读书报告

什么是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是读书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读过的书籍进行总结、评价和分析的一种书面结构。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可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质量。读书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完整地介绍书籍的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对书中涉及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读书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书籍的基本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2. 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概要:对书籍所涉及的主题和核心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提炼出书中的关键信息,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书籍的核心思想和结构。 3. 分析和评价:对书中的观点、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可以讨论书中的主题是否有深度,人物形象是否生动,情节是否紧凑等等。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个人思考和独立见解的提出。 4. 对读书过程的感受和心得:可以谈谈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如书中的启示、对自己的触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 5. 对书籍的推荐或批评:可以对书籍作出推荐或批评的意见,指出书籍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读书报告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清晰准确,结构合理严谨。 2. 重点突出,对书籍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过多琐碎的描述。 3. 理性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的言论,能够用合适的证据和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4.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保持一定的学术规范和文体风格。 总之,读书报告是对读书过程的全面总结和思考,是对读书的一种深入理解和评价。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读者能够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和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关于读书的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关于读书的调查报告(精选14篇)

读书的调查报告关于读书的调查报告(精选14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的调查报告篇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我们将变成野蛮人。

同学们都比较爱看书,不爱看书的同学也都被“感染”成了爱读书。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调查,最后得出一些结论:一、同学们的阅读现状我们班每人每天都看一些书,大概运用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这句话。

我们今天有57人参加调查,其中20人每天看一小时以上的书,占35%,这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好,作业速度快的同学,他们的海绵里水较多。

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同学有26人,占46%,为数较多,这里大部分是成绩还可以的同学,他们可能速度稍慢些。

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有6人,占11%,人数不多,都是在“好同学”和“坏同学”之间来回徘徊的同学。

最后是没有时间看书的同学了,有2人,占8%,由于成绩太差,无法抽出时间阅读。

像我们班较多的作业是家常便饭,一开始曾有人写作业写到第二天1点钟,现在好多了。

言归正传,由于作业多,时间就必须用力的挤。

周末是大部分同学的最佳阅读时间,只要作业完成了,看多少书都可以,怎么看都可以。

现在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喜欢看文学类的书,有38人,占全部人数的67%,但是都是看到小说,而不是童话什么的,由于作业多,教辅类的书同学们都不想听,只有2人看。

科普类的书有个别同学喜欢,占11%,漫画类是同学们第二大喜爱阅读,有7人爱看占20%,它的大部分“风头”都被小说书抢走了。

大部分同学的书籍是由书店购买的,占67%,书店可以直接去看实物,内容如何也可以直接看到,很方便,所以选择都去书店购买。

有12%的同学经常在网上购买,因为作业多,有的同学喜欢足不出户,所以选择网上购买。

还有电子书,有8%的同学喜欢看,但电子书有个大缺点——只能看休闲小说,不可以看名著之类的好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物质的显色及其机理

自评:
组评:
师评:

化本081孔伟08240122
摘要
从物质颜色及其影响因素出发如离子极化,d-d跃迁,f-f路迁,荷移跃迁,
∏→∏*或n→∏*跃迁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物质颜色的因素,讨论了物质呈色
的本质,对物质呈色的3要素及影响物体呈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论述,并列举了
无机世界里几个有代表性物质或元素的显色机理。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说明
自然界中物质五颜六色的根本原因,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呈色。

关键词
颜色可见光无机物离子极化电子跃迁d-d跃迁f-f跃迁荷移跃迁
∏→∏*或n→∏*跃迁

正文
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物质所呈现出的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颜色,为大自然增
添了勃勃生机,也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和谐与美感。颜色也常常是引
起人们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
作用,比如课堂教学、科研工作和工业生产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物质的颜色及其
种种变化。由于不同颜色会给人们以不同的感觉,加上人们对色调极其精细的分
辨能力,颜色已成为各种信号标志的基础和用以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这就使之
为微电子学家所重视的缘由所在,也是其用作信息存储和读出的一种基质。人们
在应用天然有色材料的同时,大量合成各种染料和颜料,染料和颜料不仅仅是分
析化学家和法庭科学家们绝妙的化学珍品,而且也是医生们的诊断药物,生物化
学家则利用它进行组织学研究,化学家常利用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或鉴别某些化学
反应的发生或鉴别试料中是否含有某些离子等。液晶显示系统、高能辐射感受器
以及染料激光器等,是合成着色剂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近代实例。颜色是物体对
可见光选择吸收的结果,因此颜色的产生首先涉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光与
物质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的是吸收、透射、散射和反射等。颜色又是客观
存在的电磁辐射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眼睛看到的颜色变
化决定于物体的物理状态、光源的波长分布等。没有光,万紫千红的春色,姿态
优美的舞台艺术都会湮没在黑暗之中;有了光,世界上的物体才显示出五光十色。
这些颜色有些是大自然赋予的,有些则是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工程师们利用各种
各样的物理原理和化学变化“制造”出来的。

物质显色的原因
物质显色的原因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者的视觉系统而产生
的印象,可以说,光源、眼睛和物体是物质呈色的3要素。总之,不透明物质的
颜色依赖于入射光的颜色和它反射到眼睛内的光的频率,透明物质的颜色依赖于
它们的透射光的颜色。物质的结构是影响物质发色的内因,因为结构决定了物质
对光线的吸收特性,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质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或透射,物
质所呈现的颜色便随之发生变化。物质显色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
能量差。
1.吸收光谱
自然光照射物质,可见部分全通过,则无色透明;全反射,为白色;全吸
收,显黑色。当部分波长的可见光被吸收,而其余波长(即与被吸收的光互补)
的光通过或反射出来,则形成颜色。这就是吸收光谱的显色原理。各种波长的
光之互补关系简示如下:

吸收部分在红外或紫外,则可见光全透过或全反射。
2.离子极化作用
离子极化是指作为带电体的某离子(主要为阳离子)使邻近异号电荷离子电
子云发生形变的能力——极化力,或指被异号电荷极化而本身发生电子云变型的
能力——变形性或可极化性。由于阴、阳离子的相互极化作用使电子云发生强烈
形变,使阴阳离子外层电子云重叠,改变彼此的电荷分布,导致的分子轨道中基
态和激发态间的能级差发生改变,一般使△E减小。自然,离子极化作用越强,
化合物中价电子越易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而发生电子跃迁,从而使其颜色加深。显
然,这里说的颜色加深是指物质吸收峰的位置在可见光区产生“浅色位移”——
吸收谱带向长波方向移动,而物质呈现的颜色则“深色位移”——向短波方向移
动。
3.d-d跃迁

的3d1电子在分裂后的d轨道中的排列为:

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吸收了能量相当于△O波长的部分,使电子排布变为
这种吸收在紫区和红区最少,故显紫红色,但这种紫红色极浅。
又如,H2O为弱场,其d5的排布为:

吸收部分可见光后,变成:
这类显色机理,是电子从分裂后的低能量d轨道向高能量d轨道跃迁造成
的。称为d-d跃迁。组态为d1-d9的配合物,一般有颜色,基本都是由d-
d跃迁造成的。颜色浅是由于这种跃迁受到某些限制,几率小的原因。
4.荷移跃迁

但也有d0和d10的化合物有颜色,如:
无色黄绿色红色
其机理是
(1)有从I-夺回电子的趋势,一般情况下,这是困难的,要吸收紫
外光方可,故可见光全透过,即在可见区无吸收,无色.
(2)当相互极化强烈时,即电子云变形性大,电子则易于从负离子向正离
子转移,吸收可见光的一部分,产生颜色。如CdI2中,由于半径大,相
互极化程度大于ZnI2,电荷转移易于ZnI2,吸收紫光,显黄绿色。
(3)HgI2电荷跃迁更容易,吸收蓝绿色光,显红色。这种显色机理称为电
荷跃迁。
(4)离子极化发生后,使物质的b.p.,m.p.变低,溶解度较小,颜色发
生变化。
(5)温度对极化和电荷跃迁有影响,故影响颜色。
AgI常温下是黄色的,高温下极化作用强,电荷跃迁更容易,吸收比蓝光
更低的蓝绿光,显红色。低温时,电荷跃迁变难,吸收紫外光,显白色。

中心均为d0,无d-d跃迁,但高价的V(V)、Cr(VI)、Mn(VII)均有
较强的极化能力,使负二价的氧发生电荷跃迁,显色。其中Mn(VII)的极化能
力更强,吸收黄绿光,显紫色。
5.f-f跃迁
含有自旋平行的电子一般有颜色,有颜色离子形成的化合物都有颜色。这是
由于含有自旋平行的电子的离子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较小,易被可见光激发而
显色。但因fn和f14-n(n=1~13)自旋平行的电子数一样,致使颜色接近。凡f0、
f7和f14比较稳定,不易被可见光激发,所以离子为无色。例如f0(La3+)、f1(Ga3+)、
f14(Lu3+)的离子均无色。
6.∏→∏*或n→∏*跃迁
对于有机物来讲,共轭体系中的∏→∏*跃迁和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有机物
的P—∏共轭体系中的n→∏*跃迁是重要的电子跃迁。如含有亚硝基、羰基、偶
氮基等有机化合物,都具有n→∏*跃迁,一般都显一定的颜色。对于多数有机
染料、给电子体——受电子发色体,基于非环多烯及环多烯体系的发色体等,都
与共轭体系中的n→∏*跃迁有关,且共轭体系越长,导致物质颜色越深。[5]如
Fe(CN)64-显黄色,是因为CN-的∏空轨道和Fe3+的分裂后的d轨道组成∏型分子轨
道,中心离子Fe3+的d电子进入成键∏分子轨道,在可见光的激发下,∏成键分
子轨道中的电子就向定域在配体CN-上的∏*反键轨道跃迁,并吸收一定波长的可
见光而显色。
结束语
综上可知,影响物质颜色的因素是比较多的,颜色的形成也比较复杂。五颜
六色的物质构成了我们美丽的世界,物质的显色机理让我们对神秘的世界更加好
奇。在阅读关于这类书籍的过程中我对物质显色及其机理更加了解了,帮助我更
好地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唐志华.离子极化与化合物的颜色.汉中师院学报,1994,10(1),10~13.
杨莉、夏泽吉.对物质颜色变化规律的探讨.达县师专报,1994,4(2),101~104.
陈志敏.电荷跃迁与物质的颜色.衡阳师专学报,1995,13(6),91~95.
李军、张晓红.无机化合物的颜色与结构.克山师专学报,2002,42(3),42~44.
楚建新.浅谈无机物颜色的成因.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12(1),8~13.
许莹.无机物颜色与电子光谱的关系.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25(2),17~21.
张自祥.物质颜色的规律性.成都大学学报,1997,16(4),34~37.
范建春、寥森.无机物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广西师院学报,1995,7(1),82~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