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糜子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合集下载

采用不同药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分析

采用不同药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分析

7 . 7 4 %、 9 . 2 4和 6 7 . 5 %。
立克秀 、 戊 唑醇 、 乌米净 、 黑败 、 吉农肆号 、 黑虫双全处理对玉米丝 黑穗 病 的防效分 别 为 8 9 . 4 %、 8 5 . O %、 8 2 . 4 %、 8 7 . 4 %、 8 8 . 1 %、 8 6 . 4 %: 从 防效方差分 析看出 : 药剂处理 间 F测验 , F = 1 . 3 2<F : 3 . 3 3 , 说 明药剂 处理 间防效虽 有差异 . 但达不 到差异显著水平 . 其 中以立克秀处理 防 效最高 。 3 _ 3 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 响 立 克秀 、 戊唑醇 、 乌米净 、 黑败、 吉农肆号 、 黑虫双全 处理 和空白对 照 的小 区平 均产 量为 1 5 . 3 4 k q 、 1 3 . 6 8 k g 、 1 3 . 2 9 k q 、 1 4 . 5 8 k q 、 1 4 . 9 3 k q 、 1 4 . 2 9 k g 和 5 . 1 2 k 9 ,折合 亩产分 别为 : 3 8 3 . 3 5 k g 、 3 4 1 . 7 8 k g 、 3 3 2 . 1 2 k g 、 3 6 4 . 3 5 k g 、 3 7 5 . 1 8 k g 、 3 5 7 . 1 l k g 和 1 2 7 . 9 5 k g ; 从产量 方差分析看 出 : 处理 间F 测验值 F = 1 9 . 9 0 > F n 仿 = 3 . 7 7 , 说 明各处理 间产量差异显 著 : 从产量 3 . 试验 地 基 本 情 况 结果新复极差测验看 出 : 药剂处理问亩产差 异不 显著 . 但 以立克秀处 本试验设在肇东市太平 乡勤俭村蔡永生屯农户蔡振 国承包 田 . 地 所有药剂处理亩产皆极显著高于空 白对照 块为北 大壕 . 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 . 有机质含量 2 . 1 %. 土壤 P H值 理亩产最高 , 4 . 试 验 结 论 为8 . 4 。 4 . 1 所有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安全 .对玉米丝黑穗病防 前 茬为连作多年玉 米茬 , 地 势平坦 , 4 月 1 8日引沟施 底肥 . 亩 施 增产显著 1 7 % 长效碳 酸氢铵 3 5 k g , 4 5 %复合肥 ( N 、 P 、 K各 1 5 %) 1 5 k g , 然后机 械 效明显 . 4 . 2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首选药剂为 2 % 立克秀拌种剂 . 推荐剂量为 灭茬 , 拖拉机起垄 . 连续镇压 , 垄距 O . 6 7 m 。 4 月 1 8日至 2 0日室温 ( 1 2 — %立克秀 W S 5 0 0 g 加2 0 %克・ 福F S 2 k g / 1 0 0 k g 玉米种 子 :其次可选用 1 6 ℃) 下冷水 ( 1 2 — 1 3 ℃) 浸种 3 0 小时, 捞 出后 将种子下铺 上盖湿麻 袋 2 7 %吉农 肆号 F s 、 2 0 . 7 5 %黑败 F S 和7 . 5 % 黑虫双全 F s .推荐剂量为 2 于室 内屋地上催 芽 5 5 h后 ( 4 月2 0 — 2 2日) , 种子 9 5 %以上发芽 . 胚 根 1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比较试验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比较试验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比较试验
李玲
【期刊名称】《种子科技》
【年(卷),期】2008(26)5
【摘要】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63%福、克、戊干粉种衣剂和80%福克干粉种表剂配套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
防治效果理想,防效分别达到83.80%~96.39%、62.20%~93.37%;20.2%吡、福、戊唑悬浮种衣剂和10.6%福、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效也较好,分别达到67.60%~90.96%、63.50%~89.16%;25%福、克、萎悬浮种衣剂(黑盖)和15%黑戈种衣剂防效一般.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李玲
【作者单位】铜川市种子管理站,陕西,铜川,7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31.4+2;S513.041
【相关文献】
1.三种不同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研究 [J], 王旭珍;王晋文;李军
2.9种玉米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比较 [J], 杨丽娜;王佰平;王雪;白庆荣;陈长卿;卢宝慧;高洁
3.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J], 张志慧;郭锐;钮笑晓;魏宏斌;岳晓东;
李小波
4.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效试验 [J], 程晶
5.不同种衣剂配方对玉米苗期安全性及玉米丝黑穗病和蚜虫的防效研究 [J], 秦宝军; 刘忠诚; 李成军; 姜付俊; 朱秀森; 于培洋; 勾千东; 王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黑穗病的防治

小麦黑穗病的防治

·118·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9期小麦黑穗病都是以种子带菌传播为主的病害,因此,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基本上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其主治方法如下:1)建立无病种子田。

2)抽穗前后在田间拔除穗,带出田外烧毁,减少病菌传播。

3)小麦黑穗病,除种子带菌外,还有土壤和粪肥带菌。

一般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立克锈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

4)浸种:每50kg麦种用20%多菌灵0.5kg,先用水稀释,药液以浸种子为宜,在20~30℃温度下浸了3~4h即可。

5)药剂拌种。

目前治疗小麦黑穗病较为明显的药剂有: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100kg种子用药20~30g(有效成分)拌种;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每100kg种子用药20g(有效成分)拌种;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 1:1000(药:种)进行种子包衣;50%多菌灵、75%五氯硝基苯。

每100kg 种子用 药200~300g(有效成分)拌种;5.5%二硫氰基甲烷乳油,每100kg种子用药1g(有效成分)拌种;每100kg种子用20%萎锈灵乳油500ml拌种。

小麦黑穗病是一种种子带菌、系统侵染的病害,防治的关键是进行种子处理,可用三唑酮或丙环唑或已唑醇等药剂拌种子,这是解决该病的最好办法。

黑穗病是较普遍的病害,它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

1)症状识别:丝黑穗病在抽穗后症状明显,病株一般较矮,抽穗前病穗的下部膨大苞叶紧实,内有白色棒状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粉。

散黑穗病一般为全穗受害,但穗形正常,籽粒却变成长圆形小灰包,成熟后破裂,散出里面的黑色粉末。

坚黑穗病通常全穗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外膜坚硬,不破裂或仅顶端稍裂开,内部充满黑粉。

2)发生特点:丝黑穗病通过种子和土壤传病,主要是土壤传染,厚垣孢子在土内存活3年左右。

散黑穗、坚黑穗病菌主要是以厚垣孢子在种子表面附着,带病种子播种后,病菌与种子同时发芽,侵入寄主组织。

3种除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3种除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3种除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作者: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张磊刘天鹏杨天育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18年第10期摘要:以陇糜14号为指示品种,在糜子播后苗前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分3个剂量水平进行喷施,施药45 d后调查统计杂草防除效果;在糜子苗后杂草2~4叶期选用25%辛酰溴苯腈乳油分2个剂量水平进行茎叶喷雾,用药30 d后调查统计杂草防除效果。

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4 200 mL/hm2处理对糜子出苗没有影响,对杂草株防效达76.39%,对杂草鲜重防效达90.04%,糜子产量提高35.08%。

25%辛酰溴苯腈乳油3 000 mL/hm2苗期茎叶处理对杂草株防效达54.84%,鲜重防效达73.4%,但比对照减产19.9%。

关键词: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25%辛酰溴苯晴乳油;糜子;陇糜14号;杂草;防除中图分类号:S516;S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0-0055-03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0.017Effects of 5 Preservatives on Sensory Quality during Cold Storage of Peeled Green Walnut FruitCHEN Bai 1,2, XIE Minhua 1,2, WU Xiaohua 1,2, WANG Xuexi 1,2, JING Xinxin 3, YU Jiang 3(1. Agricultural Product Storage and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3.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Abstract:With Qingxiang walnut as materials,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servatives processing (prochloraz, imazalil, grape preservative, CLO2 and 1-MCP) on the sensory quality during cold storage of peeled green walnut fruit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pe preservative had the best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moldy and stickiness of walnut after storage at -2~0 ℃ for 90 days, the preservation effect of the color of walnut shell and seed coat of the walnu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rowning index, the difficulty of the peeling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kernel flavor. Compared with other preservatives, grape preservative can effectively kept the sensory quality of fresh walnut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Key words:Green walnut fruit;Preservatives;Cold storage;Sensory quality糜子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小秋粮食作物[1 - 5 ],具有抗旱、耐贫瘠、耐盐碱、早熟等特性[6 - 7 ],不仅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粮食稳产和抗旱避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 ],而且在我国西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9 ] 。

玉米染上丝黑穗病怎么办?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染上丝黑穗病怎么办?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染上丝黑穗病怎么办?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地主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的雌穗和雄穗。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较高,扩展蔓延速度快,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个别地块达60%-70%,需及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那么,玉米染上丝黑穗病怎么办?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

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

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

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农民称此病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

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

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

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

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2.播前种子处理: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

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

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

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

3.拨除病株: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

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

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4.加强耕作栽培措施: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施用净肥减少菌量,禁止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

三种杀菌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效评价

三种杀菌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效评价

三种杀菌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效评价常晓春;雷斌;李勤忠;程光伦;樊哲儒【摘要】采用3种杀菌剂 (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 防治小麦腥黑穗病,通过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施药后3种杀菌剂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在73.81%~92.07%之间,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小麦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药剂拌种是预防和控制小麦腥黑穗病蔓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最佳途径.【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0(009)006【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悬浮种衣剂;杀菌剂;腥黑穗病;药效试验【作者】常晓春;雷斌;李勤忠;程光伦;樊哲儒【作者单位】新疆农科院核生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科院核生所,乌鲁木齐,830091;伊犁州霍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新疆霍城,835200;博乐88团种子站,新疆温泉,833500;新疆农科院核生所,乌鲁木齐,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21.4+4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属于世界性的病害,此病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使麦粒及面粉的品质降低,是一种毁灭性的检疫对象,一般发病田块小麦可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不仅如此,小麦发病后病粒还含有带腥臭味的有毒物质三甲胺,严重降低麦粒及面粉的品质而不堪食用,人畜食用后还会引起中毒。

我国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范围已基本消除其为害,近年来由于放松防治以及缺乏有效药剂等原因,在局部地区又有所回升,个别地块已造成严重为害。

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

小麦黑穗病主要分布在伊犁州、阿勒泰地区、博州、塔城地区、昌吉州,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县偏重发生。

由于腥黑穗病年年发生危害,致使产量下降,品质不优,既影响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也挫伤了农民发展小麦生产的积极性。

几种化学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几种化学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Y ANG Cha . he ng c ng’ GAO n . u Ze g g i ,ZHUANG i g h a ,W ANG u n s i ,FU B Jn - u Ch a -h o

摘 要 : 用 化 学种 衣 剂 立 克 锈 、 采 黑穗 净 和 福 ・克 ・ 在 玉 米 播 腈 种 前 拌 种 , 玉 米 丝 黑穗 病 进 行 防 治效 果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对 3种 种 衣 荆对 玉米 出苗 基 本 没 有 影 响 , 玉 米 丝 黑 穗 病 防 效 明 显 , 对 降低 了发 病 率 , 高 了产 量 。其 中福 ・克 ・ 的 效 果 最 好 , 提 腈 相

采 用化学 农药 立克 锈 、 穗 净 和 福 ・克 ・ 在 玉 黑 腈 米播 种 前拌种 对 玉米 出苗 的影 响 不 大 , 中效 果 最 好 其 的是 福 ・克 ・ , 品 种 的平 均 出苗 率 为 9 .8 ; 腈 3个 7 1%
立 克锈拌 种 3个 品种 的平 均 出苗 率 为 9 . 5 ; 穗 5 3% 黑 净拌 种 3个 品种 的平 均 出苗率 为 9 . 4 3种药 剂效 果 29 ; 较好 的是 福 ・ ・ 和立 克锈 ( 1 。而黑 穗净 处 理 克 腈 图 ) 出苗 率 降低 的原 因是 播种 期遇低 温 , 延长 出苗期 , 到 受 轻微 药害所 致 。
我 国北 方春 玉米产 区 发 生较 为 严 重 , 重 年 份玉 米 丝 严
黑穗 病 发 病 面 积 占 当 地 玉 米 种 植 面 积 的 2 % ~ 0
4 0%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立克锈 、 . 黑穗 净及 福 ・ ・ 拌种 对 玉米 出苗 率 克 腈
的影响

5种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5种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5种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马立功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0(26)11
【摘要】5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
明:Lamardor400FS、BaytanPlus200FS、立克秀60FS对玉米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2.3%~94.0%;卫福400FS和满适金35FS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6.2%~80.0%,而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较差。

各药剂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总页数】3页(P264-266)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作者】马立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31.1;S435.131
【相关文献】
1.不同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J], 马金慧;杨克泽;任宝仓
2.20%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J], 付谊
3.4种药剂防治西番莲茎基腐病药效试验初报 [J], 黄志巧;韦应贤;李德越;陆秋萍
4.不同药剂组合拌种、喷雾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J], 高俊平;牛雯
雯;高庆刚;杨亚丽
5.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药效比较试验 [J], 赵洁;宁远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3 . 9 %和 9 3 . 2 %, 控害效果均较理想 。说 明 4 0 %福 美拌 种灵 、 2 %立克 秀和 5 0 %甲基硫菌 灵这 3种药剂可在糜子生
产 中推广应用。最好使用拌种器干拌 , 使种子与药粉充分拌匀 , 以提高 防治效果 。
关键词 : 糜子; 黑穗病 ; 药剂拌种 ; 防 效
LI ANG Ha i -y a n, L I Ha i , YANG Ru— d a, ZHANG Xi a n g — y u, TI AN Ho n g —x i a n
( 1 n s t i t u t e o f t h e C r o p s i n H i g h L a t i t u d e &C o l d C l i m a t e A r e a , S h a n x i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D a t o n g 0 3 7 0 0 8 , C h i n a )
不 同药剂对糜 子黑穗病 的防治 效果
梁海燕 , 李 海 , 杨 如达 , 张翔宇 , 田宏先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 区作物研究所 ,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8 )

要: 为 了筛选生 产中防治糜子黑穗病 的有效药剂 , 采用 先接种菌种再进 行药剂拌种 的方法 , 研 究 了不 同药剂
山西 农 业 科 学 2 0 1 5 , 4 3 ( 6 ) : 7 3 7 — 7 3 9 , 7 5 0
J o u r n o  ̄o f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r t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5 . 0 6 . 2 9
Ab s t r a c t : C o n t r st a t e s t o f c o n  ̄ o l e f e c t o f b oo r me o r n mi l l e t s mu t s h o we d t h a t 4 0 % F u me i S e e d v a x ,2 % T e b u c o n a z d e a n d 5 0 % T h i o p h a n a t e — me t h y l h a d g o o d c o n t r o l e f e c t o n b r o o mc o m mi l l e t s mu t , t h e r e w e r e n o s i g n i ic f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a mo n g he t t h r e e a g e n t s . I n he t t e s t .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r o l e f e c t o f he t t h r e e ge a n t s we e r 1 0 0 % ,1 0 0 %, 9 7 . 4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y we r e s i ni g i f c a n t h i g h e r ha t n o he t r t r e a t me n t s nd a c o n t r st a . T h e s u r v i v l a r a t e o f s e e d l i n g wi t h t h e t h r e e ge a n t s w e r e 1 0 8 . 9 0 %, 1 0 2 . 6 9 % a nd 9 9 . 3 3 %, es r p e c t i v e l y .I n v e i r i f c a t i o n t e s t i n s e r i o u s i l l n e s s i f e l d o f he t D a t o n g c o u n t y Xi h o u k o u v i l l a g e a n d Xi n on r g d i s t r i c t o f Da t o n g c i t y , a v e r ge a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r o l e f e c t o f 4 0 % F u me i S e e d v a x . 2 % E r i e s h o w a n d 5 0 % T hi o p h a n a t e — me t h y l i n t wo e x p e i r me n t a l a r e a s we r e 9 7 . 5 %, 9 3 . 9 % a nd 9 3 . 2 %, es r p e c t i v e l y , nd a t h e c o n  ̄ o l e f e c t wa s i d e 1. Ba a se d o n t h e a b o v e r e s u l s t d i s p l a y e d t h a t 4 0 % F u me i S e e d v a x ,2 % T e b u c o n a z d e a n d 5 0 % T h i o p h na a t e . . me hy t l c o u l d b e wi d e l y u s e d i n he t p r o d u c t i o n i f e l d o f b r o o me o r n mi l e t . I t Wa s b e t t e r t o mi x he t s e e d nd a p o wd e r f u l l y u s i n g mi x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c o n t ol r e f e c t i n p od r u c t i o n . Ke v wo r d s : b oo r me o r n mi l l e t ; s mu t ; s e e d d r e s s i n g wi t h ge a n t s ; c o n t ol r e f e c t
中 图分 类号 : s 4 3 5 .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5 ) 0 6 - 0 7 3 7 - 0 4
St ud y on Co n t r o l Ef fe c t o f Di fe r e nt Ag e n t s o n Br o o mc o r n Mi l l e t Sm u t
对糜子黑穗病 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 明, 4 0 %福美拌种灵 、 2 %立克秀和 5 0 %甲基硫菌灵对 糜子 黑穗病均有很好 的防 治效果 , 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 , 相对防效分别为 1 0 0 %, 1 0 0 %, 9 7 . 4 %, 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和对照 。 这 3种药剂
的保 苗率均较高 , 分别为 1 0 8 . 9 0 %, 1 0 2 . 6 9 % 和9 9 . 3 3 %。 在 大同县西后 I : 1 村和大 同市新荣 区的重 病 田进行的大 田 防治试验结果表 明 , 4 0 %福美拌种 灵 、 2 %立克 秀和 5 O %甲基硫菌灵 在 2个试验点 的平均 田间 防效 分别 为 9 7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