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方法。

3.了解单片机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方法。

三、教学难点1.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2.单片机的编程方法。

四、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

2.单片机开发板、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装有单片机的电子设备,让学生猜测这个设备是干什么用的,引导学生思考单片机的应用。

2.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15分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包括: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的构成、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

3.演示单片机的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演示单片机的应用实例,例如:温度控制器、计数器、闹钟等。

让学生看到单片机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4.讲解单片机的编程方法(15分钟)5.学生实践(30分钟)6.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结果,展示自己编写的单片机程序,并对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点评。

七、课后作业1.回顾并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习题。

2.自主学习单片机的更多应用,并写出应用实例。

3.收集一些与单片机有关的技术信息。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较紧凑,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次教学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单片机课程教案

单片机课程教案

单片机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涉及微处理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接口技术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单片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

3、熟悉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2单片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3单片机的主要产品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主要部件功能介绍21、2单片机的引脚和信号说明211、3单片机的存储器和寄存器介绍2111、4单片机的时钟系统和定时器/计数器介绍第三章: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3、1单片机的编程语言概述和特点31、2 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311、3 Keil C51开发环境和程序设计流程介绍3111、4程序调试和下载方法说明第四章: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指导4、1单片机在LED闪烁和流水灯控制中的应用实例41、2单片机在按键输入和数码管显示中的应用实例411、3单片机在A/D和D/A转换中的应用实例4111、4单片机在电机控制和红外线遥控中的应用实例本文5单片机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要求说明第五章: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的扩展本文1单片机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扩展本文2单片机在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扩展本文3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和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扩展本文4单片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扩展第六章:课程总结和答疑解惑本文1课程总结和学习方法分享本文2答疑解惑和常见问题解答1、3学生自我评估和改进建议收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以案例分析和程序示范为主要手段,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指导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版教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版教材

LED彩灯控制
通过单片机控制RGB LED的颜色和亮度,实 现彩灯的色彩变换和动态效果。
键盘输入控制设计实例
矩阵键盘输入控制
通过单片机扫描矩阵键盘,识别按键输入并执行相应操作。
独立按键输入控制
利用单片机检测独立按键的状态,实现按键输入控制。
编码器输入控制
通过单片机读取旋转编码器或按键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实现输入 控制。
串行通信编程
通过编程实现串行通信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包括数据格式设置、波特率设置、数据校验 等。
05
单片机应用实例分析
LED显示控制设计实例
LED点阵显示控制
通过单片机控制LED点阵的亮灭,实现文字 、数字或图形的动态显示。
LED数码管显示控制
利用单片机输出数字信号,驱动LED数码管 显示数字或字母。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
利用单片机产生步进电机所需的驱动信号, 实现电机的精确角度转动和定位。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
通过单片机输出PWM信号,调节直流电机 的转速和方向。
交流电机驱动控制
通过单片机控制交流电机的变频器或软启动 器,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和调速。
06
单片机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
实验一:闪烁LED灯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I/O口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版教 材
• 单片机概述 • 单片机基本原理 • 单片机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 单片机外围电路与接口技术
• 单片机应用实例分析 • 单片机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
01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定义与发展
定义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MCU)是一种集成电路芯 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中央处理器(CPU)、存 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计算机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它包含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其他外设。

单片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家用电器到汽车电子设备,从医疗设备到航空航天设备,都有单片机的身影。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一、单片机的原理单片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它包含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

CPU是单片机的大脑,它执行指令、进行运算和控制外设。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它包括闪存、RAM和EEPROM 等。

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它包括串口、并口、ADC和DAC等。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执行程序来控制外设。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每个指令都是一条机器语言指令,由CPU执行。

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如C语言)编写,然后通过编译器转换成机器语言。

程序可以存储在闪存或EEPROM中,CPU从中读取指令并执行。

二、单片机的应用技术1.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将单片机嵌入到其他设备中,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例如,将单片机嵌入到家用电器中,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定时开关等功能;将单片机嵌入到汽车电子设备中,可以实现车载娱乐、导航、安全控制等功能。

2. 无线通信单片机可以通过串口或SPI接口与无线模块(如WiFi、蓝牙、ZigBee 等)进行通信,实现无线数据传输。

例如,将单片机与WiFi模块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等功能;将单片机与蓝牙模块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无线音频传输、智能手环等功能。

3. 机器人控制单片机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感知和决策。

例如,将单片机与电机驱动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将单片机与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将单片机与算法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决策和智能化。

4. 工业自动化单片机可以控制工业设备的运行和监控。

例如,将单片机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将单片机与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监测和诊断。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案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案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案教案标题: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3. 学习单片机的常用应用技术,如IO口控制、定时器、中断等。

4. 能够基于单片机完成简单的应用项目。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课:单片机基础知识1.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介绍。

2.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第二课:单片机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1. 常用的单片机编程语言介绍,如C语言和汇编语言。

2. 单片机的开发环境介绍,如Keil C和Proteus等。

3. 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如LED闪烁和按键检测。

第三课:单片机IO口控制1. 单片机的IO口介绍和使用方法。

2. 学习如何控制LED和数码管等外设。

3. 编写程序实现LED的亮灭和数码管的显示。

第四课:单片机定时器应用1. 单片机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习如何使用定时器生成延时和产生PWM信号。

3. 编写程序实现LED呼吸灯和舵机的控制。

第五课:单片机中断应用1. 单片机中断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习如何使用中断处理器件的事件。

3. 编写程序实现外部中断触发LED亮灭和按键检测。

第六课:单片机应用实例1. 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项目。

2. 学生自主选择应用项目,如温度测量、蜂鸣器控制等。

3. 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应用项目。

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单片机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上机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一系列的单片机应用实验。

3. 课堂测试:对学生课堂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

4. 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单片机应用项目的功能和设计思路。

教学资源:1. 教材: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

2. 实验器材:单片机开发板、LED、数码管、按键、电机等。

3. 软件:Keil C、Proteus等单片机开发工具。

教学参考:1.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程,刘美前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设计教学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设计教学教案

单片机基本结构及概念介绍
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概念,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I/O端口等。
单片机中的寄存器与标志位
详细解释单片机中的寄存器和标志位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介绍常用的寄存 器和标志位。
单片机的时钟和定时器
讲解单片机的时钟和定时器的原理和功能,以及如何使用定时器进行精确的 时间控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设计 教学教案
本教案将深入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互动体验,帮助 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寄存器与标志位、时钟和定Biblioteka 器等 知识。课程主题和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工 作原理,并能够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解析单片机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技术减小误 差。
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及实践操 作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展示单片机在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优势和应用 方法。
单片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 用
探讨单片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领域。
开发环境与软件设计工具
介绍单片机开发的环境搭建和常用的软件设计工具,以及如何进行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
单片机仿真与调试技术
讲解单片机仿真与调试技术,包括仿真软件的使用和调试技巧。
单片机误差分析及优化技术
串口通信原理及应用
讲解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原理、通信协议和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串口与其他设 备进行通信。
外部中断及应用
介绍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原理和应用场景,例如按键中断、传感器触发等。
接口技术与应用
讨论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包括数字接口和模拟接口,以及如何使用接口与外 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3版 李全利)电子教案:第1章绪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3版 李全利)电子教案:第1章绪论

十进制数 0 1 2 3 4
BCD码 0000B 0001B 0010B 0011B 0100B
十进制数 5 6 7 8 9
BCD码 0101B 0110B 0111B 1000B 1001B
2020/4/2
6
1.1.3 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
原码、机器数及其真值
原码:数的值用其绝对值表示,最高位作为符号位 机器数: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形式 真值:数本身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教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第3版)
主编 李全利
课程特点:
实践性强,旨在应用 硬件、软件结合紧密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软硬兼顾,上机实践 广阅书刊,用好网络
2020/4/2
2
第1章 绪论
1.1 数制与编码的简单回顾 1.2 电子计算机概述 1.3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1.4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1.5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1.6 µVision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2020/4/2
14
电子计算机经历了五个年代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结构仍然没有突破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的经 典结构框架。
2020/4/2
15
1.2.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应用形态
微处理器
1971年1月, INTEL公司将:
运算器 控制器 一些寄存器 集成在一个芯片 上----微处理器
4004微处理器
2020/4/2
16
微型计算机
微 处 理 器

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案例范本

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案例范本

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案例范本在电子专业的学习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针对这门课程,教学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展示一份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案例范本,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一:LED灯控制案例描述: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使用单片机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亮度和闪烁模式。

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单片机IO口的应用和控制技术。

实验材料:- 单片机开发板- LED灯- 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LED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一个IO口,将负极连接到地线。

2. 在单片机开发环境中编写程序,控制IO口的高低电平来实现灯的亮灭。

3. 调试程序并观察LED灯的效果。

4. 尝试编写不同的程序,实现灯的呼吸灯效果或者闪烁模式。

案例二: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案例描述:这个案例将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构建一个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

通过接入温度传感器,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在达到一定阈值之后触发报警。

实验材料:- 单片机开发板- 温度传感器- 蜂鸣器- 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单片机的一个模拟输入口。

2. 编写程序读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温度数值。

3. 设定一个合适的温度阈值,当温度超过该阈值时触发报警。

4. 将蜂鸣器连接到单片机的一个IO口,通过控制IO口的高低电平来控制报警声音的开关。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检测和控制,并了解到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案例三:智能小车控制系统案例描述:这个案例将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构建一个智能小车控制系统。

通过编写程序,我们可以控制小车的方向和速度,实现避障等功能。

实验材料:- 单片机开发板- 电机驱动模块- 超声波传感器- 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电机驱动模块连接到单片机的若干个IO口,用于控制小车的转向和速度。

2. 将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到单片机的若干个IO口,用于检测小车前方障碍物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教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第1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C51汇编,语言语句结构的基本格式伪指令的功能和应用汇编的概念程序设计的步骤和基本方法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查表程序散转程序§1-1 汇编语言一. 汇编语言及其语句结标号:操作码[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注释二. 伪指令在汇编时起控制作用,自身并不产生机器码,而仅是为汇编服务的一些指令,称为伪指令。

伪指令不属于80C51指令系统。

常用的伪指令有以下几种:⒈起始伪指令ORG(Origin)格式:ORG 16位地址⒉结束伪指令END格式:功能: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束标志。

在END后面的指令,汇编程序不再处理。

⒊等值伪指令EQU(Equate)格式:字符名称EQU 数据或汇编符号⒋数据地址赋值伪指令格式:字符名称DATA 表达式功能:将一个数据或特定的汇编符号赋予规定的字符名称。

⒌定义字节伪指令DB(Define Byte)格式:DB 8位二进制数表功能:从指定的地址单元开始,定义若干个8位内存单元的数据。

数据与数据之间用“,”分割。

⒍定义字伪指令DW(Define Word)格式:DW 16位二进制数表功能:从指定的地址单元开始,定义若干个16位数据。

⒎定义位地址伪指令格式:字符名称BIT 位地址功能:将位地址赋予所规定的字符名称。

三.汇编将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机器语言代码程序的过程称为汇编。

汇编可分为:⒈手工汇编⒉计算机汇编四.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写程序要求:不仅要完成规定的功能任务,而且还要求: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条理清晰、阅读方便、便于移植、巧妙而实用。

一般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⑴分析问题,确定算法或解题思路⑵画流程图⑶编写源程序⑷汇编和调试§1-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一. 顺序程序顺序程序是指按顺序依次执行的程序,也称为简单程序或直线程序。

顺序程序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也能完成一定的功能任务,是构成复杂程序的基础。

根据不同条件转向不同的处理程序,这种结构的程序称为分支程序。

80C51指令系统中的条件转移指令、比较转移指令和位转移指令,可以实现分支程序。

【例】已知16位二进制负数存放在R1R0中,试求其补码,并将结果存在R3R2中解:二进制负数的求补方法可归结为“求反加1”,符号位不变。

利用CPL指令实现求反;加1时,则应低8位先加1,高8位再加上低位的进位。

注意这里不能用INC指令,因为INC指令不影响标志位。

程序如下:CONT: MOV A,R0 ;读低8位CPL A ;取反ADD A,#1 ;加1MOV R2,A ;存低8位MOV A,R1 ;读高8位CPL A ;取反ADDC A,#80H ;加进位及符号位MOV R3,A ;存高8位RET ;二.分支程序根据不同条件转向不同的处理程序,这种结构的程序称为分支程序。

80C51指令系统中的条件转移指令、比较转移指令和位转移指令,可以实现分支程序。

①S0单独按下,红灯亮,其余灯灭;②S1单独按下,绿灯亮,其余灯灭;③其余情况,黄灯亮。

解:程序如下SGNL:ANL P1,#11100011B;红绿黄灯灭ORL P1,#00000011B;置P1.0、P1.1输入态, P1.5~P1.7状态不变SL0: JNB P1.0,SL1 ;P1.0=0,S0未按下,转判S1JNB P1.1,RED ;P1.0=1,S0按下;且P1.1=0,S1未按下,转红灯亮YELW:SETB P1.4 ;黄灯亮CLR P1.2 ;红灯灭CLR P1.3 ;绿灯灭SJMP SL0 ;转循环SL1: JNB P1.1,YELW ;P1.0=0,S0未按下;P1.1=0,S1未按下,转黄灯亮GREN:SETB P1.3 ;绿灯亮CLR P1.2 ;红灯灭CLR P1.4 ;黄灯灭SJMP SL0 ;转循环RED: SETB P1.2 ;红灯亮CLR P1.3 ;绿灯灭CLR P1.4 ;黄灯灭SJMP SL0 ;转循环课堂练习题:电路及灯亮灭要求同上述【例】题,其中第3、4两条指令JNB P1.0和JNB P1.1按下列要求修改,试重新编程。

⑴JB P1.0,¡­JB P1.1,¡­⑵JB P1.0,¡­JNB P1.1,¡­⑶JNB P1.0,¡­JB P1.1,¡­三. 循环程序循环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⑴循环初值;⑵循环体;⑶循环修改;⑷循环控制;以上四部分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其结构如图4-6所示.【例】编制一个循环闪烁灯的程序。

设80C51单片机的P1口作为输出口,经驱动电路74LS240(8反相三态缓冲/驱动器)接8只发光二极管,如图4-8所示。

当输出位为“1”时,发光二极管点亮,输出位为“0”时为暗。

试编程实现:每个灯闪烁点亮10次,再转移到下一个灯闪烁点亮10次,循环不止。

解:程序如下:FLASH:MOV A,#01H ;置灯亮初值FSH0: MOV R2,#0AH ;置闪烁次数FLOP: MOV P1,A ;点亮LCALL DY1s ;延时1sMOV P1,#00H ;熄灭LCALL DY1s ;延时1sDJNZ R2,FLOP ;闪烁10次RL A ;左移一位SJMP FSH0 ;循环RET ;【例】设Xi均为单字节数,并按顺序存放在以50H为首地址的内RAM存储单元中,数据长度(个数)N存在R2中,试编程求和S=X1+X2+‥‥+XN,并将S(双字节)存放在R3R4中,(设S<65536)。

解:程序如下:SXN: MOV R2,#N ;置数据长度(循环次数)MOV R3,#00H ;和单元(高8位)清0MOV R4,#00H ;和单元(低8位)清0MOV R0,#50H ;求和数据区首址LOOP:MOV A,R4 ;读前次低8位和ADD A,@R0 ;低8位累加MOV R4,A ;存低8位和CLR A ;ADDC A,R3 ;高8位加进位MOV R3,A ;存高8位和INC R0 ;指向下一数据循环修改DJNZ R2,LOOP ;判N个数据累加完否?循环控制RET ;退出循环退出循环【例】编写延时10ms子程序,fosc=12MHz。

解:fosc=12MHz,一个机器周期为。

DY10ms:MOV R6,#20 ; 置外循环次数DLP1: MOV R7,#250 ; 置内循环次数DLP2: DJNZ R7,DLP2 ; 2机周×250 =500机周DJNZ R6,DLP1 ; 500机周×20= 10000机周RET ;说明:MOV Rn指令为1个机器周期;DJNZ指令为2个机器周期;RET指令为2个机器周期;{[(2机周×机周≈10ms【课堂练习题】按下列要求编写延时子程序:⑴延时2ms,fosc=6MHz;⑵延时5ms,fosc=12MHz;⑶延时10s,fosc=12MHz;设80C51单片机的P1口作为输出口,经驱动电路74LS240(8反相三态缓冲/驱动器)接8只发光二极管,如图4-8所示。

当输出位为¡°1¡±时,发光二极管点亮,输出位为¡°0¡±时为暗。

试编程实现:每个灯闪烁点亮10次,再转移到下一个灯闪烁点亮10次,循环不止。

FLASH:MOV A,#01H ;置灯亮初值FSH0: MOV R2,#0AH ;置闪烁次数FLOP: MOV P1,A ;点亮LCALL DY1s ;延时1sMOV P1,#00H ;熄灭LCALL DY1s ;延时1sDJNZ R2,FLOP ;闪烁10次RL A ;左移一位SJMP FSH0 ;循环RET ;【课堂练习题】根据图4-8电路,设计灯亮移位程序,要求8只发光二极管每次点亮一个,点亮时间为250ms,顺序是从下到上一个一个地循环点亮。

设fosc=6MHz。

【例】已知P1口数据每隔10ms刷新一次,试求其1s内的平均值, 平均值存30H。

解:本题需求100个数据的平均值,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部累加后再平均;另一种是边平均边累加,现给出两种方法的程序。

A VRG1: MOV R2,#0 ;低8位累加寄存器清0MOV R3,#0 ;高8位累加寄存器清0MOV R4,#100 ;置平均次数ALOP: MOV A,P1 ;读P1口数据ADD A,R2 ;低8位累加MOV R2,A ;回存CLR A ;高8位与进位累加ADDC A,R3 ;MOV R3,A ;回存LCALL DY10ms ;延时10msDJNZ R4,ALOP ;判100次累加完否?未完继续MOV A,R3 ;100次累加完,求平均值,被除数→A、BMOV B,R2 ;MOV R0,30H ;置商间址MOV R6,#0 ;置除数100,除数→R6R5MOV R5,#100 ;LCALL SUM ;(A、B)÷(R6、R5)= 商@R0, 余数ACJNE A,#50,NEXT ;四舍五入NEXT: JC GRET ;C=1,<50, 舍INC 30H ;C=0,≥50, 入GRET: RET ;A VRG2: MOV 30H,#0 ;商累加寄存器清0MOV 31H,#0 ;余数累加寄存器清0MOV R4,#100 ;置平均次数ALOP: MOV A,P1 ;读P1口数据MOV B,#100 ;置除数(平均次数)DIV AB ;P1口数据除以100ADD A,30H ;商累加MOV 30H,A ;回存MOV A,B ;ADD A,31H ;余数累加MOV 31H,A ;回存CLR C;SUBB A,#100 ;JC GON ;余数累加<100,余数累加寄存器不变INC 30H ;余数累加≥100, 商累加寄存器+1MOV 31H,A ;减去100后差→余数累加寄存器GON: LCALL DY10ms ;延时10msDJNZ R4,ALOP ;判100次累加完否?未完继续MOV A,31H ;100次累加完毕,余数累加四舍五入CJNE A,#50,NEXT ;NEXT: JC GRET ;C=1,<50, 舍INC 30H ;C=0,≥50, 入GRET: RET ;【课堂练习题】已知某单片机系统每隔20ms测一次温度,8位温度A/D值存在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中,试分别求其1s和1分内的平均值, 分别存30H和31H。

当用PC作基址寄存器时,其表格首地址与PC值间距不能超过256字节,且编程要事先计算好偏移量,比较麻烦。

因此,一般情况下用DPTR作基址寄存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