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各单元教案第二学期表格式教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各单元教案第二学期表格式教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各单元教案第二学期表格式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1、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2、第二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1、文言文两则……………………………..2课时2、匆匆…………………………………..2课时3、桃花心木………………………………..2课时4、顶碗少年………………………………..1课时5、手指…………………………………..1课时6、四、拓展………………………………..1课时7、口语交际、习作(一)………………...4课时课后记板书设计课后记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截然不同等词语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人教版2016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16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内容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在实验教材中,普遍
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一做。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一做”图片投影片。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材第20页的例2及第21页做一做。

1.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能够在图中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例2主题图。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材第22页的例3、“做一做”及第26页练习五第8~10题。

1.使学生掌握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投影仪,主题图。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游戏——辨认方向。

2.游戏——找朋友。

一人说出方向和大约角度,另一人确定这个位置上的同学。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试用)主备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单元主题中华民风民俗总课时数10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材分析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

单元目标1、学会本单元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截然不同等词语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课题北京的春节教学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表格式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及课时练习教学反思(含园地二)

表格式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及课时练习教学反思(含园地二)
1.寒风呼啸 天崖海角 煎熬( )
( )(妻凄)凉 ( )(宰寄)杀
( )(叛判)乱 ( )(荒芜)岛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火光 一( )拖鞋 一( )墙壁
三、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表格式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题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1.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
重点
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
3、学生独立列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2×50
=230-100
=130(元)
115<130,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选择A商场更省钱。
4、总结思考:在什么时候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情景导入
春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1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2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3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4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5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6 课时分之几,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你知道千分数表示的意义吗?万分数呢?活动过程: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也要用除法计算。

例如:某市2012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

该市的人口出生率就是28000÷3500000=8‰。

2、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与百分数、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千分号,万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也要用乘法计算。

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是0.5 ,该本书的差错数就是100000×0.5=5(个),即该本书的差错数是5个。

3、活动小结:(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2)万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三、巩固练习聪聪一家三口,妈妈每月工资1160元,爸爸每月工资218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家里每月支出项目和大约费用如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指南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指南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指南五篇通过教案确定本课元素、知识和情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教案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板书课题二、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三、解决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四、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1、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是什么结构来论述?三个层次,用了总——分——总的结构2、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中间是怎么链接起来的?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

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用“无独有偶——”“ 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1、什么是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2、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中用了另一种形象的表述重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把?拉成了!)在文章的第三层哪句话和这两句相照应?(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3、这是本文的论点,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

为了证明这句话是真理,作者用了哪几件事情来进行了证明?第二课时一、回顾第一节课主要内容1、这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课文的标题解释有几个词语组成?分别说明了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真理——一定是正确的诞生——一定有孕育的过程一百个——一定很多问号——一定有思考之后——一定得到了解决三、老师提出问题:1、真理从什么样的现象中得来?司空见惯的现象。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备课说明及课时数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描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

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

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

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教材备课说明及课时数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描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

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

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
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

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3.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

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4~5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