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说明(给排水)

合集下载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

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

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

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

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

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设计所用规范如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555—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T 164-201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364-200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设计范围:1.本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消防等管道系统及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

2.室外总水表井至城市给水管和本工程最后一个污(雨)水检查井至城市污(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管道系统: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1).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 0.20 MPa。

2).本工程日用水量为 342.00 m3/d;3).给水系统分区:a.本工程给水系统由给水管网市政两路供水。

市政管网给水压力为0.20MPa.b. 市政引入管管径为DN150c. 各供水压力不超过0.20Mpa2.生活热水系统:无3.生活污水系统:1).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

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2).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3).本工程最高日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90%确定,为 307.8 m3/d;4.雨水系统:1).地下室上盖地面雨水排水。

雨水设计采用10年重现期,屋面雨水管道降雨历时取5min.。

2).本工程参照惠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3).地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系统,排至室外雨水沟。

4).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市政雨水管。

5).露台、屋面排水按《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执行。

(完整)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1、建筑性质:宿舍楼2、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465。

75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建筑高14.4米.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2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3、设计年限:50年4、现场条件:1) 该建筑西面、北面均有供水干管,管径DN150。

压力为0。

35MPa。

园区室外排水管为DN400 。

2) 室外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二、设计过程说明1、给水工程:本楼层为四层宿舍,可以直接根据室外管网提供的压力采用直接供水方式,从经济上来说能减少投资,节约成本,本给水系统按设计要求采用枝状网布置,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采用下行上给式。

2、排水工程:采用合流制排水方式,经过局部简单的处理后在排入室外排水管。

3、消防给水:根据本建筑的性质,不需要设消防灭火系统.只需设置灭火器就行了.4、管道平面布置和管材:管道布置图见附图,综合考虑,室内的给水立管、分管、分支管,均采用pp-r管,给水干管采用给水铸铁管,室内排水管采用排水pvc-u管。

三、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1)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由表可知,宿舍(3、4类)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150-200,小时变化系数3。

0—3.5.取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170,小时变化系数为3。

0。

(2)最高日用水量Q d =mq=288×170=48.96m 3/d (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Q h =·K h =48。

96×3.0/24=6.12 m 3/h(4)设计秒流量按公式q g =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连接管公称直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同时给水百分数室内给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计算管段编号卫生器具名称、额定流量、数量同时给水百分数%设计秒流量q(L/s )淋浴器大便器洗脸盆0.150.1 0.151—3 1 0 0 100 0.15 2—3 0 1 0 700.1 3-5 1 1 00.25 4-5 0 0 1 1000.15 5—61110.4序号给水配件名称 额定流量q(l/s) 连接管公称直径(mm) 最低工作压力MPa 同时给水百分数% 1 淋浴器 0.15 15 0。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

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说包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

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

2009年10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

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

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消防给排水、电气、抗震专审设计说明

消防给排水、电气、抗震专审设计说明

消防给排水设计说明一、项目介绍: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工程简介:建筑面积: m2;合计建筑面积: m2建筑层数:地上层层,地下层建筑高度: m,建筑体积: m3建筑结构:框架结构耐火等级:级;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 m2, 项目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建筑属性:使用性质:二、设计依据(1)消防技术咨询合同书(2)业主方提供的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3)《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本(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19(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17(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10)《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3/205-2006(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三、设计范围(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喷淋设计(2)灭火器设计四、消火栓系统1)、市政给水管网引入本建筑的供水压力约为 MPa。

2)、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L/S,市政供水为环状供水,3)、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L/s,火灾延续时间按小时计算。

4)、室内设置自救式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13m,水枪喷嘴口径19mm,65mm麻质衬胶水带长15m,水枪喷口的射流量5L/S;带5m长消防软管卷盘及消火栓按钮,消火栓不作为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开关,但可作为发出报警信号的开关或启动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快速启闭装置。

五、消火栓系统的基本参数1、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体积、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2、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表3.3.2的规定。

3、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体积、高度、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综合确定4、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表3.5.2的规定。

机电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电设计任务书(模板)

目录一:给排水专业 (2)3.1.总体要求: (2)3.2.给水系统技术要求: (2)3.3.室内管道布置原则: (3)3.4.水表及水表竖井: (3)3.5.排水系统技术要求: (4)3.6.地漏及相关部件设置: (6)3.7.消防系统: (6)3.8.系统设计及管材选型: (7)二电气专业 (9)4.1.总体要求: (9)4.2.电能计量: (9)4.3.变电所及开闭所: (10)4.4.低压配电系统: (11)4.5.住宅户内配电: (12)4.6.照明系统: (12)4.7.防雷保护及接地系统: (13)4.8.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3)4.9.弱电系统: (14)4.10.总平电气设计 (15)4.11.商业(铺)电气设计 (15)4.12.低压电气材料选型 (16)三暖通专业 (17)5.1.空调设计要求 (17)5.2.通风及防排烟设计要求: (17)5.3.燃气设施设置要求: (19)一:给排水专业1.1.总体要求:3.1.1.设计范围:应包含合同规定的给水、排水、消防及其它给排水相关设计内容。

1.1.1.设计指标:给排水及管网压力按国家规范指标并结合项目所在地自来水公司供水条件进行计算。

1.1.2.人防区域的给排水设计,需符合人防设计规范,并与人防设计图相对应。

1.1.3.在设备材料设计时应与项目定位匹配,不应选用指标偏高或档次偏高的设备、材料和元器件。

1.1.4.设计过程中,系统方案应与建设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并在平面布置(含设备房布置)及系统方案基本形成后,书面提供给建设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审核,根据审核意见进行设计。

1.1.5.在景观施工图完成后,设计单位需将给排水总平管道与景观施工图叠合,并完善景观给水预留接口及景观区排水设计,作为总平给排水的最后施工图。

1.1.6.设计文件应包含总平管网叠图,地下室综合管网叠图,供甲方技术人员进行管线碰撞审核。

1.1.7.给排水管道安装应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的相关要求。

GB50981规范解读

GB50981规范解读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表3.4.1 建筑机电设备构件的类别系数和功能系数
构件、部件所属系统
消防系统、燃气及其它气体系统;应急电源的主控系统、发电机,冷冻机等
电梯的支承结构,导轨、支架,轿箱导向构件等 悬挂式或摇摆式灯具,给排水管道、通风空调管道及电缆桥架 其它灯具 柜式设备支座 水箱、冷却塔支座 锅炉、压力容器支座 公用天线支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 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负责进行。 13.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4.2 条文对无抗震设防要求的设备进行了规定(参考美国UBC规范);
日益受到重视的机电抗震设计
地震时机电设施的损害
日益受到重视的机电抗震设计
• 投资造价分析:
• 震后重建费用分析
普通住宅
写字楼
酒店
医院
结构构件 非结构构件 陈设
新国标今年8月起实施,住建部公告也已出
台 GB 50981-201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现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 号为GB50981-2014,自2015 年 8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1.0.4、5.1.4、7.4.6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3 设计基本要求
3.1.1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建筑 高度、结构类型、变形特征、设备设施所处位置和运行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有关规定,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注:建筑机电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概念要求。 3.1.2 建筑机电工程重要机房不应设置在抗震性能薄弱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当发生强烈振动 时不应破坏连接件,并应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注:建筑机电抗震设计的宏观要求。条文说明P41对重要机房做了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最全)

给排水设计说明(最全)

给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6)《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18;(9)《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1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6;(1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2)《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1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17)《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18)《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19)建筑专业提供的各种条件图;2.设计范围设计地块内的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消防系统、生活排水系统等。

3.工程概况3.1工程名称:建设项目总承包项目;3.2建设地点:开发区;3.3设计内容:新建一栋综合楼的总图、建筑、给排水、电气(含强、弱电)等专业设计,道路广场室外给排水管线和相应配套等设施的初步设计。

3.4总建筑面积:510844.8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10844.88平方米;占地面积:54983.10平方米;3.5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类别:2类50年。

3.6屋面防水等级:综合楼、水泵房防水等级均为Ⅰ级;3.7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3.8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层)建筑功能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建筑定性建筑高度(m)耐火等级防水等级附属用房1食堂、办公21881.1221794.95框架结构单层公共建筑4.35二级Ⅰ级合计24983.1020844.884.给水系统4.1水源本项目水源取自西北侧市政道路,由市政道路引出两路DN100给水管在场地内形成环状管网,水压为0.30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抗震设计说明
为防止地震时给排水管道系统及消防管道系统失效或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第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条等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

本项目对直径≥DN65的管道设置抗震支吊架,且此项目抗震支吊架产品需通过FM认证,与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须采取可靠的锚固形式,具体深化设计由专业公司完成。

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新建工程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为保证抗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长度低于300mm的吊杆,也建议进行适当的补强);最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

所有产品需满足《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

安装示意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