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用药的七大误区
规模化猪场用药误区和建议

25
25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
玉林某大型猪场,主要保健方案: 青霉素+替米考星
该产品在 欧美主要 用于牛乳 房炎和牛
肺炎
误区:1、青霉素见水分解失效
2、替米考星毒性较大(安全谱窄)和味苦
3、药效典型配伍禁忌
26
26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霉素+替米考星 危害:1、成本加大
2、代谢产物容易引发耐药因子产生 3、青霉素破坏了集体菌群平衡
23
23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动力学禁忌
泰妙菌素与聚醚类抗球虫药马杜霉素、盐霉素 等联合用药,将竞争在排泄器官肝脏的代谢,致 使聚醚类球虫药在肝脏里蓄积引起中毒死亡。
24
24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效动力学禁忌
青霉素不能与沙星类、四环素、大环内酯类联用, 由于后三者使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受到抑制,细菌 进入静止状态,停止生长繁殖,青霉素便不能发挥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7
7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的药敏试验几乎相 当,但前者生物利用率比后者高一倍
全身感染: 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胃肠道感染: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8
8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给药途径不对
原料药适口性和水溶性较差,原料混饲时 采食下降,用原料饮水给药,导致药物沉 淀在水槽下方
上层药含量少,达不到药量,容易耐药 下层药含量高,极易引起中毒
11
11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给药间隔时间和次数不对
经常错误: 明确一天给药两次的药品,往往白天间隔
6-7小时,晚间间隔过长(17-18小时),这样将 让药物浓度长时间处于低于最低抑菌或杀菌浓 度的水平,保健或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容易产 生耐药性。
猪病治疗中常见的七个错误

嗪、 脑炎清等 药物治疗。 5 . 仅用抗 生素治疗消化不 良性腹泻。腹泻是猪 的一 种常 见之症 , 这 其 中有相 当一部 分是 消化 不 良所致 , 若
不 加 区分 统 统 用 抗 生素 治疗 , 效 果 当然 是 很 差 的 。对 于 . 2 5 0 . 5 0千
4 5 7 1 0 0 杨美钦
・ 心 4 5 71 6 2
河 南 省 濮 阳 县 柳 屯 镇 农 业 服 务 中
定好处。发烧是猪 因感 染病原微 生物及炎症
所致 , 而解 热 药只 能 起 到 退 烧 的治 标 作 用 , 却 无治本作 用 , 尤 其 是 长 时 间 大 量 使 用 解 热 药
的 。 截 至 目前 , 医 学 界 还 没 有 一 种 杀 灭 病 毒 的特 效 药 ,
所 以我 们 不 能寄 希 望 于用 病 毒 灵来 治 疗 所 有 的病 毒
病 。 对抗 病 毒 性 疾 病 时 , 可应 用 有 抗 病 毒 作 用 的 中草 药 ( 如鱼腥草、 板蓝根等) , 并 配合 地 塞 米 松 、 抗 生 素 等
乡村 科技 2 0 1 5 . 0 3
猪 病 常实见 个错 误 在 习惯 性 错治 误 。 疗中 笔 者 根 据 多年 践 经的 验, 总 定期 4 0多天 驱 1 次虫。
结 出以下7 种猪病治疗 的常见错误 , 供参考。
1 . 连 续 大 量 应 用 退 热剂 。 有 些 人 治 疗 猪 病 习惯 应 用 退 热 剂 , 如氨 基比林 、 安乃近 等, 而且是连 续大量应用 , 甚 至有些并 不发烧 的 病猪 或 温度 已退 至 正 常 的猪 也 用 此类 药。 这
还可 引起 猪只 白细胞 减少 、 抵抗 力下 降。所
猪病用药的误区

1、添加药物种类过多
一些人总想把所有能用的药物预防的疫病都通过添加药物 来控制,认为添加的药物种类多越保险,因此无限地增加 预防药物的种类,有的甚至用药多达6种以上。这样不仅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猪机体的负担,甚至造成中毒 和药物残留,而且由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一旦发病,其 敏感性均大大降低,找不到合适药物,使疫情很难控制。
当掌握了技能的时候,江河湖海任您驰骋
二、猪病用药的原则与方法
针对上述药物预防的 弊端和误区,在养殖 实践中应注意坚持以 下科学用药原则和方 法。
1、选择合适的药物
预防用药一般选用常规即常用的一线药物即可,例如 青霉素、土霉素、喹乙醇、氟哌酸等。
特殊情况下,预防疾病的目标很明确时可选用特定药 物,例如因季节变化而要预防猪支原体肺炎时,可选 用泰乐菌素或支原净。
当气候变化、更换饲料、断奶、转群、长途运输、某些疫苗的免疫 接种时,可随时或提前1天给予药物预防,以避免应激而诱发疾病。
当掌握了技能的时候,江河湖海任您驰骋
4、穿梭用药、定期更换
一个猪群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应定 期更换、交叉使用几种药物。
一般一种药物连续使用一年左右即可考虑 更换 。
5、注意药物搅拌均匀
当掌握了技能的时候,江河湖海任您驰骋
4、过早使用二线药物
预防用药应该使用一线药物即常规药物,例如青霉素、链 霉素、土霉素等;只有在治疗时遇到耐药菌株的情况下才 使用二线药物即新一代药物,如头孢类。但很多养殖场往 往喜欢把最新的二线药物当作预防用药,长期使用后一旦 发病,即使最新的药物也无法控制疾病。
业以实立 技宜求精
猪病用药的误区
业以实立 技宜求精
当掌握了技能的时候,江河湖海任您驰骋
一、猪病用药的误区几种现象
养殖技术-养猪如何正确用药

养殖技术-养猪如何正确用药由于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场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越来越值得引起养猪人的关注。
猪病应根据猪场实际情况正确选用药物,否则,用错药或不会用药,猪病就难以控制或加重病程,甚至导致猪只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用药常见的误区(1)对于传染病等不实施预防保健用药。
如不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对猪群实行免疫接种和药物保健措施。
一旦发病,难于治愈。
(2)滥用药物。
有病没病先用一些药物,起不到预防的作用,造成耐药性的产生。
(3) 用药不及时。
发病后等待观望或观察不仔细,发现较晚,耽误治疗时间(4) 重复用药。
相同成分、相同性质或相同功用的药重复使用。
(5) 单一用药。
不重视联合用药或药物配伍,只用一种药物,使并发症难于治愈。
(6) 不针对性用药。
用错药,耽误病情,应仔细诊断病情后再对症下药。
(7) 随意停药。
病情一好转即停药,造成治疗不彻底,引起复发或二重感染,更难治疗。
(8) 中途换药。
药物达到一定量,有效成分在血液或机体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方显效果,需一定时间,因而中途换药造成疾病难于控制。
(9) 盲目加量或随意配伍。
(10)集中用药的误解。
只针对患病的猪进行处理及治疗,未发病的不采取药物预防或免疫接种,导致疫病暴发和流行。
二、正确的用药方法(1) 找对病因。
针对发病原因下药。
(2)找对病症。
缓解症状,如气喘、咳嗽、高热、拉稀等。
日常消毒很有必要。
一般情况下,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是随着溶液的温度上升而提高的。
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 ℃,杀菌能力约增加一倍,但是最高不能超过45 ℃。
因此,在寒冷的冬春季节消毒猪舍时,应用温水稀释消毒剂后再用效果好。
另外,用福尔马林等进行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 ℃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否则效果不佳。
(3) 找对时机。
把握时机,及时用药。
(4) 用对药量。
用量一定要准,剂量过小效果不好,量过大不但增加费用还可造成中毒或猪只死亡。
同时用药一定要有足够疗程,不能随意更换。
规模化猪场用药误区和建议

生状况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养,营养成分不均衡或不足;
–毒素
喘气病—肺炎支原体
健康细胞
支原体
受损伤细胞
大肠杆菌
细胞核
支原体定植在 呼吸道表面
死亡细胞
损伤绒毛和细 胞
允许大肠杆菌入 侵
毛细血管
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 –咳嗽 –发烧(继发感染) 其他呼吸道病原的‘门户’
支原体剥落呼吸道上皮细胞
⊙
支原体肺炎
单独感染支原体肺炎
下 次 给 药 时 间
四、不清楚药物适应的范围
根据药物特点,合理选用药物 如:
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应用青霉素、链霉素、 磺胺类药物无效,应使用大环内酯类(牧乐星、 泰乐菌素、吉他霉素等)和双zhan(泰妙菌素)、 林可霉素等
治疗弓形体感染 首选磺胺嘧啶钠+青霉素G (不能混合 注射)
沙门氏菌感染首选氟苯尼考 猪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
主要因为:1、“预防重于治疗” 广泛认可 2、同等药物,注射剂价格远高粉散剂 3、注射产生应激
三、给药间隔时间和次数不对
经常错误: 明确一天给药两次的药品,往往白天间隔
6-7小时,晚间间隔过长(17-18小时),这样将 让药物浓度长时间处于低于最低抑菌或杀菌浓 度的水平,保健或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容易产 生耐药性。
十二、标本不兼治
对一些表现严重症状的疾病要先治本,给对因 治疗赢得时间。
呼吸道疾病控制
呼吸道疾病致病原因分析
传染性因素
–原发性病原
蓝耳病毒、圆环病毒Ⅱ 支原体 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
猪瘟病链毒球菌
–继发感染的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 猪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猪病防治的误区

猪病防治的误区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3期魏明才在兽医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养殖户,因用药策略不当而把小病搞成大病,把大病搞成疑难杂症,机械性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因此,提醒广大养殖户,亟须走出猪病防治中的误区。
误区一:看到猪发热,马上用降体温的药物有相当多的养殖户,一看到猪有一点发热,马上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甚至使用强度较大的氯丙嗪。
这样一来,头一两天往往一针见效,早上打针,中午即吃料,药效过后,晚上又不吃,再打退热药才又吃。
但过两天后,再怎么打退热药、地塞米松、抗生素,仍然不吃。
再打针,就出现了所谓的“低温症”,请来专家会诊后,还是回天乏术,损失惨重。
实际上,发热是机体在疾病压力下一种病理性保护反应,是机体动员防御力量对抗病原入侵的一种方式。
在体温不太高时,我们不要急于使用降体温的药物。
当确诊后,可针对病原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这样可以起到迅速缓解病情,标本兼治的目的。
误区二:看到猪腹泻,立即使用止泻药物某些猪场技术人员和兽医人员,一发现猪只腹泻,便想方设法尽快止泻。
一些兽药厂家也为了迎合这部分客户的需要,在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制剂中加入抑制胃肠平滑肌蠕动的药物,如阿托品、地芬诺酯等。
一针下去,痢止住了,但猪只仍然不吃,精神沉郁,全身发抖,于是继续打针,结果病没有好转,却发现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出现腹部鼓胀,并出现肠毒血症的表现。
这是由于肠道中病原微生物并未控制住,加之肠道细菌毒素、肠道坏死脱落组织、肠道腐败发酵产物不能排出,同时,这些肠道有害物质在肠道停留,又加重腐败异常发酵过程,从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导致肠道胀气和肠毒血症,反而加重病情而导致猪只死亡。
其实,腹泻也是动物应付肠道感染及其他肠道应急因子的刺激,而做出的适应性应急应答反应。
对于腹泻治疗的总体原则是“宜疏通,忌涩堵;补水、补盐、抗感染”。
养猪用药四大误区,耽误了猪病还影响了猪肉品质

养猪用药的四大误区,耽误了猪病还影响了猪肉品质中国生产的猪肉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产的猪肉相比,在质量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除了品种及饲喂方式的差异之外,中国许多养猪场滥用兽药也是一大原因。
起码来说,中国许多猪场在使用兽药上有以下四个误区:第一、频繁换药一些养殖户在养猪的时候缺乏耐心,尤其是猪生病的时候更是如此。
用某种兽药如果起不到效果的话,就想着更换。
但其实兽药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用了之后就能立即看到效果,想要见效还需要时间这个条件。
如果一种药没有用够疗程,就更换了别的药物,这样就会影响到猪的病情。
第二、墨守成规与上面那一类喜欢频繁换药的养猪人相反,还有一类养猪人喜欢坚守某种兽药。
如果这种兽药曾经帮他治愈了猪病,那么就喜欢一直用这种药物。
但其实病菌是会不断进化的,长期使用相同的药物,会导致病菌出现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兽药的研发也在不断进步,因此选用兽药也要注意更新迭代。
第三、盲目用药盲目用药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用药量过大,其二是用药量不足。
须知兽药说明书上说明的使用量只是一个概数,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兑水或者拌料。
而猪在发病之后,无论是采食量还是饮水量都会出现偏差,这时候如果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调配,很有可能会导致用药量偏差。
所以,如果是使用口服类药物的话,要参考实际情况而定,不可盲目相信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第四、滥用兽药这一条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危害是最为严重的。
一些养殖户为了避免猪生病,大量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这样做倒是可暂保无忧,但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却会导致猪出现耐药性。
过量的药物也会沉积在猪的体内,从而降低猪肉品质,甚至是危害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说到在养猪用药方面,我国的温氏集团做的是比较好的。
温氏猪所用的兽药都是集中统一调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兽药滥用情况。
这也是许多规模化养猪场的一大优势所在。
猪投药7大误区,做不对秋冬季防疫会吃大亏

猪投药的7大误区,做不对秋冬季防疫会吃大亏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笑。
但是现实问题是有一大部分人还真不会给猪投药。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谈一谈猪场到底应该怎样给猪投药。
猪场的预防投药应该怎么去投?大多数猪厂到了秋冬季节预防投药变成了家常便饭,因为这个季节呼吸道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这个时候投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1选用的预防药物不恰当好多猪场都是以抗生素预防为主,但是大家都知道抗生素是用来治病的,抗生素到了猪的体内如果没有用武之地的话(体内没有细菌感染)就会对猪体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01、对猪体内的正常菌群有一定的破坏 ;02、给肝脏、肾脏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造成肝脏解毒不完全,肾脏排毒不彻底,给猪体的内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2投药过于频繁预防投药,尤其是抗生素的预防投药应该是根据猪场周边的实际感染情况而定。
比如;周边猪场发生以副猪嗜血杆菌为主的呼吸道感染时这个时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相应的抗生素,这个时候添加的抗生素一定不要是当时市面上最高级的抗生素,因为你不知道能不能预防住这次呼吸道,做事留一手。
在这提示大家,秋冬季节呼吸道的预防,预防的关键点应该在猪本身,而不是在哪种病毒或者是哪种细菌。
治疗期间的投药误区1剂量不到位有的猪场在猪发病之后,猪普遍的采食量在降低,这个时候如果还按照正常拌料量拌料的话,显然剂量就不够了。
建议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按顿服用,这样可以更快的达到血药浓度;2坚持度不够,有病乱投医治病需要一定的疗程,急性病的话可能在极短的时间见到效果,如果是慢性病的要到五到六天才能见到效果。
一般养猪人三天见不到明显效果就换药了,其实换的药和你之前用的药几乎差不多。
3药在水中待的时间过长一般在遇到采食量巨减或者是发烧类的疾病,养猪人喜欢在水中加药。
但是在水中加药大家要注意水中的药最好在两小时内喝完。
这就需要有专门的饮水给药系统,或者是计算好两小时猪大概喝多少水,然后把药集中放在这部分水中。
4喂药时间过长,造成猪的药物中毒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猪场,给猪喂药总不好,总是在换药,一直喂了多半个月的药物,导致了药物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用药的七大误区
误区1:用药量不足或加大用量。
现在许多兽药厂生产的兽药,其说明书上的用量用法大部分是按每袋拌多少千克料或兑多少水。
有些养殖户忽视了畜禽发病后,一般情况下采食量、饮水量要下降,如果按下降后的采食量计算药量,结果是人为造成用药量不足,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造成耐药性。
另一些做法是无论什么药物,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通通加倍用药。
误区2:盲目使用原粉。
每种成品药都经过了科学的加工,大部分由主药、增效剂、助溶剂、稳定剂组成,使用效果较好。
而现在五花八门的原粉摆上了商家的柜台,并误导养殖户说“原粉纯度高,效果好”。
原粉大多无使用说明,养殖户对其用途不很明确,这样造成近些年的原粉滥用现象。
另外现在—些兽药厂家为了赶潮流,其产品主要成分的说明中不用中文或中英文对照而仅用英文,常常造成同类药物重复使用,这样不仅用药浪费,而且常出现药物中毒。
误区3:不少养殖户喜欢盲目追求时髦,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
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也各不相同。
其实抗生素并无高级与低级、新和旧之分,要做到正确诊断畜禽的疾病,对症下药,就要从思想上彻底否定“以价格判断药物的好坏、高级与低级”的错误想法。
误区4:对抗生素过分依赖。
很多畜禽养殖户误以为抗生索“包治百病”,还能作为预防用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以达到增强畜禽抗病能力,提高增重速率的目的。
有些猪场不敢停药,怕一停药猪就会得病。
殊不知是药三分毒,用多了也会起反作用,应该有规律地定期投药。
误区5: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
不管什么药物,不论什么疾病,见效或不见效,通通两天就停药。
误区6:不适时更换新药。
许多用户使用某种药物治愈了疾病后,就对这种药物反复使用,忽略了病原对药物的敏感性。
此外一种药物的保健量和预防量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种用量一用到底。
误区7:盲目搭配。
不论什么疾病,不清楚药理药效,多种药物胡乱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