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盆地勘探进展与发展战略浅析

合集下载

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第11卷 第2期中 国 地 质 调 查Vol.11 No.22024年4月GEOLOGICALSURVEYOFCHINAApr.2024doi:10.19388/j.zgdzdc.2024.02.03引用格式:田纳新,王大鹏,郑求根,等.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J].中国地质调查,2024,11(2):17-27.(TianNX,WangDP,ZhengQG,etal.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explorationdirectionofoilandgasinthepassivecon tinentalmarginbasinsinthenorthernpartofWestAfrica[J].GeologicalSurveyofChina,2024,11(2):17-27.)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田纳新1,王大鹏1,郑求根2,杨光庆1(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2206;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摘要:西非北部盆地勘探程度较低,但资源潜力巨大。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结合地震与地质方法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西非北部主要地质时期的原型盆地,对比了各盆地的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差异性,解剖已发现油气藏,建立成藏模式,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

研究发现: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群经历了前寒武纪—二叠纪前裂陷、三叠纪—早侏罗世裂陷和中侏罗世至今的陆缘3个演化阶段,形成了断陷型、断坳型和坳陷型3个被动陆缘盆地亚类。

断陷型盆地形成单源-构造型成藏模式,勘探目标以裂谷层系的构造成藏组合为主;断坳型盆地可形成双源-双组合型成藏模式,大陆架上的缓坡带以裂谷层系构造圈闭为主,在台地边缘应寻找礁体和内幕岩溶,陡坡带上部的主要勘探目标应为规模较大的滑动-滑塌形成的斜坡扇,下部应关注成熟烃源岩层系内扇体所形成的上白垩统和下白垩统砂岩构造-岩性圈闭;坳陷型盆地以坳陷层系烃源岩为主,主要勘探对象为陡坡下部的浊积砂岩及台地缓坡三角洲砂体,台地边缘礁滩体、台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和断裂带岩溶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技术进展及下步需求

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技术进展及下步需求
21 0 0年 7月
岩 性 油 气 藏 LT L I H0 0CI S C RE ERV0 RS I
CE 会 议 专 刊 G

综述 与需求 ・
柴达 木盆 地地 震 勘探 技术进 展及 下步 需求
王传 武 , 冯云 发 , 青 宇 , 明生 , 良庆 黄 吴 张
( 中国石油 青海油 田分公 司勘探 开发 研 究院 ) 摘 要 : 达木盆地 的地震 勘探 经过 5 柴 0多年 的 实践 , 逐步形 成 了具 有 柴达木 盆地特 色的地震 资料 采集 、
家们 认 为 的柴达 木 盆 地 潜 在 的含 油 气 有 利 区带 和
构造 带大 多位 于复 杂 山地 。地形 复 杂 、 表相 对 高 地
差 大 、 发 和接 收 组 合 难 以展 开 , 利 于干 扰 波 的 激 不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王传 武 ,96年 生 , , 级 工程 师 , 要 从 事地 震 资 料 方 法 研究 。 地址 :7 6 0 ) 肃 敦 煌 七 里 镇 青 海 油 田勘 探 开 发 研 究 16 男 高 主 (3 2 2  ̄ 院 。电话 :0 3 )9 35 。E malw w h ercia o c (9 7 8 2 65 - i:c q @p t hn. m. o o n
1 地 震 勘探 概 况
柴达木 盆地面积 1 1 l m , 中国西北地 区 . x O k 是 2
压 制 , 石滩 分 布较 为广 泛 。该 类 区域钻 井工 作非 砾 常 困难 , 在井 壁 坍 塌 严 重 、 药 难 以下 到 设计 深 存 炸
四大含 油 气 盆地 之 一 , 主要 发 育 柴 西第 三 系 、 柴北 缘侏 罗 系 、 三湖第 四系三 大含 油气 系 统 。盆地 经历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发育特征及勘探前景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发育特征及勘探前景

111 展布范 围 .. 根据盆地 中生 代 各期 古 构 造 图揭 示 , 三 叠 晚 世定 边一西 峰有 一条 隆起 带 , 隆起 带 即是 前 隆 此 区, 而在 侏 罗纪 以后 , 由于东 部 地层 大量 剥 蚀 , 古 构造 面貌 已不 能代 表原始 的构造 面貌 。但 根据 前 人运用 泥 岩 压 实 曲线 恢 复 的 白垩 系 厚 度 图 中显 示 , 边一环 县一镇 原 一 带 仍 有一 规 模 较 大 的 在定 隆起 带 , 即该 期 的前隆 区 。 此
维普资讯

20 07年 3月



田 第l 4卷第 2期
F U T BDC I A L . I K OL&G SFE D A I L
鄂尔 多斯 西 部前 陆 盆地 发 育特 征 及勘 探 前 景
闫瑞萍 李汉林 路 达
(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山东 东营 27 6 ) 5 0 1
1 1 2 3 斜坡带 ...
推 覆体 系西起 罗 山 , 4个逆 冲席组 成 , 有 由 具
典 型 的掩 冲推 覆特 征 , 震 剖 面揭 示 , 反 射 层 地
纵 向可叠 置 3次 。在 前 缘 三角 带 中 , 度较 小 约 宽 4k 其 内断 裂 仍 很 发 育 。后 冲 带 宽 度 不大 , m, 约 1 m, 0k 断裂 规 模 较 之 推 覆 体 系 内断 层 规 模 小 的 多, 其垂 直断距 10~ 4 6 20m。
盆 地 3类 j 。
本 区前陆 盆地分 为 4个构 造带 , 冲断带 、 即 坳
陷带 、 斜坡 带 和前 隆带 ( 图 1 。 见 )
1 鄂尔多斯盆地前陆盆地的特点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铀矿勘查进展和展望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铀矿勘查进展和展望
松辽 下 辽河 、延 吉 、敦 煌等 盆地 和地 区 ,面
积约 1 0 k 。大 部分 地 区已相继 部署 后续 0 万 m。
新 、东部 偏 老 的趋 势 ;含 矿 层 位 则 为 西 部 偏 老 、东部 偏 新 的趋 势 ,西 部 以 中下 侏 罗 统 为 主 ,中东 部 以下 白垩统 、上 白垩统 、古 近系为 主 _ 。这种 规律 与古 气候演 化有 密切 关 系E 5 ] 。 成矿模 式 研究取 得重 要进 展 ,建 立 了多种
抬升破坏亚型、构造断褶保存亚型E 。从最近 探明的蒙其古尔和东胜铀矿床的情况看 ,前景
广 阔 ,有较 多盆 地具 有很大 的找 矿空 间 。 努和廷 矿床 的成 因研究 和资 源储量 估算 评 价方 面有新 的 突破 。20 0 5年 以来 ,转 变 思 路 , 突破 古河道 或滨 湖古河 道及 层 间氧化作 用 和潜 水氧 化作用 的认识 ,认 为可 能是 湖相环 境下 与
矿远景区,为落实新的铀矿产地发挥了重要作
用 。 目前 应用 较 为普遍 有效 的是对 区域 地质 条 件 和成矿 条件 进行 调查研 究 与分 析 ,运 用 大地 构造 、水 文地 质 、古气 候 、铀 源 、岩相 古地 理
( 砂体 ) 、新构造运动、区域性还原作用等评价 准则进行综合对比的一般性预测评价模式,此
3阶段 ( 0 6 2 1 ) 2 0 ~ 0 0年 ,有新 开辟 调查 的 盆
吉林延吉盆地群 、黑龙江三江盆地等 。
1 3 1: 5 0 . 2 00 0铀 资 源 区域 评 价 和 航 空物 探
测量
1: 5 0 2 00 0铀 资 源 区 域 评 价 ( 相 当 钻 带
地 ,如 柴达 木盆 地 、焉耆 盆地 ,也 有在 前两个 阶段工 作 的基础 上对 重点 远景 区段 开展 深入 调 查 ,如 巴音 戈壁 塔木 素地 区 、二连 盆地 中东 部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和勘探潜力_0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和勘探潜力_0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和勘探潜力摘要:本文就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及勘探潜力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中国南海边缘盆地的构造和演变过程,然后重点分析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最后就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勘探潜力进行探讨,对南海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现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中国南海;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南海位于我国大陆南方,属于太平洋的西部海域,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海盆之一,拥有约1073.82km2的海域面积,不仅生态系统分布广阔,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包括海洋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

南海是海上航行必经的区域,对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 中国南海边缘盆地性质及其构造和演变南海北部盆地是在华南地块及其边缘活动带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拉张型新生代断陷—坳陷型含油气盆地,盆地规模较大。

当新南海处于张开阶段时,南沙地块开始呈现出裂离的状态,并且移动到距离华南大陆较远的区域。

在南沙地块漂移的过程中,地层逐渐发生褶皱断裂。

南海北部伸展盆地受到断裂、扩张和沉陷作用,使盆地普遍具有早期断陷、中期断坳、晚期区域沉降的发育过程。

北部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在裂陷活动的初期、地势起伏较剧烈的构造环境下,沉积不稳定,以山麓相、洪积相等粗碎屑沉积为主;在裂陷活动的中期,地势被削平,出现比较宁静的湖泊环境,在湖盆的深洼处形成具有生油条件的暗色泥岩。

其后断裂又活动,盆地普遍下沉,被海相沉积物充填。

拗陷期被凹底锅式的大型坳陷所统一。

琼东南盆地、珠二坳陷和台西南盆地裂陷期晚期处于大陆坡位置,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发育,烃源岩形成与河流—三角洲煤系密切相关。

中沙—西沙到笔架区烃源岩为渐新世—中新世海相烃源岩,与陆源有机质输入相关。

2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是典型的含油气盆地,是在华南板块及其边缘地块地质活动中逐渐演变形成的,呈现出新生代凹陷型的特点。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在新生代初期曾发生过裂陷,主要呈现出东北至东西向的分布方向,到新生代的晚期阶段,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逐渐演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南华北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思考——以济源、谭庄-沈丘凹陷为例

南华北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思考——以济源、谭庄-沈丘凹陷为例
重点地 区的油 气勘 探 ;如今 主要 以上 古生界 二次生烃 北盆地 油气勘 探现状 的方方面 面【 3 】 。
第一作者简介 :齐兴宇 ,男 ,16 年 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 ,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和勘探规划管理工作 。 94
收稿 日期 :2 0 - 3 3 0 9 0 —0

质部门 、物 探局及胜 利 、河南 【 、中原【、江苏油 田等 济源 、襄城 凹陷等见低 产油流 。在 8 凹陷中有 5 个 6口 多家油 气勘探单 位在 该 区开展油 气勘 探工作 。勘探 经 井分 别在新生界 、 中生界 和上 古生界 见油气 显示 , 但未
历了几个阶段:9 5 15 年至 17 年为区域概查和普查阶 能获得 商业性产 能 。 90 段;7 年 代初至 8 年 代早期 为石油普 查到油 气初探 阶 0 0 济 源和 谭庄一 沈丘 两 凹陷是 该 区面积 较大 、勘探 段 ;0 代 中期 到 9 年 代 中后 期以 周 口鹿 邑、谭庄一 程度相 对较高 、 8年 0 油气成藏 条件较 好 的地 区 。 通过 对这两 沈丘、 倪丘集、 襄城 、 舞阳及北部济源、 中牟等凹陷为 个 凹陷油 气勘探 事例 的分析和 反思 ,以探 讨造 成南华
原生 油藏为主要 目的 , 探新生界 次生油 藏 。 兼 该井钻 至 复杂地 下和地表 条件影 响 , 资料 品 质提 高不大 , 图后 成
上三叠统, 未见任何油气显示 , 但是, 发现了中、 下侏 未能提供新井位, 造成后续工作的被动局面。 其后 , 在 罗统一 上三叠统 1 0 m 厚 尚未 见底的烃 源岩 。 40 黄庄构 造的郭 1 井钻探 目的 层侏 罗系 、白垩 系 , 已有 据 1 9 9 5年后 进入华 北 古生界 深化 研究 和探索 阶 段 , 地震资 料成 图为断背斜 构造 , 距T、 K烃源 岩生烃 区近 。

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和思路

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和思路
2011-7-14 7
第二章 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和思路
二、盆地分析内容 (一)多手段进行盆地背景分析 指导理论: 指导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或其他大地构造理论手段 重力、磁力、电法、地震、 重力、磁力、电法、地震、钻孔测井等地球物理方法 盆地形成机理和盆地中的重大动力事件,如伸展、 盆地形成机理和盆地中的重大动力事件,如伸展、挤 断陷、 压、断陷、拗陷 确定盆地成因类型及进行对比 (二)利用多种资料进行年代地层学研究 方法:古生物学的、同位素测定、古地磁、 方法:古生物学的、同位素测定、古地磁、地震反射 剖面、沉积旋回和测井资料。 剖面、沉积旋回和测井资料。 目的: 目的:①建立成因地层单元或等时地层单元 建立地层序列—成生联系和特征 ②建立地层序列 成生联系和特征 确立地层格架—地层的空间关系 ③确立地层格架 地层的空间关系
2011-7-14 3
第二章 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和思路 第一节 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要素)
八、特殊沉积体的基本参数 如石油地质学:生、储、盖;热演化指标;油 气地球化学的若干指标等。 如煤地质学中的煤质、煤岩参数; 古地热(温)参数; 煤体参数(厚度、分带); 砂体参数(厚度、分带); 涉及盆地形成演化的关键指标等等。
2011-7-14 4
第二章 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和思路
第二节 盆地分析的整体思路及内容
一、总体思路 关键思路:把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沉积规律、 沉积规律、 关键思路:把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沉积规律 相分析、成矿特征——从全盆地着眼 从全盆地着眼——演化史、充 演化史、 相分析、成矿特征 从全盆地着眼 演化史 填史、成藏史。 填史、成藏史。 (一)整体分析: 即把盆地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个别要服从整体。 如单个剖面局部区的特点,要从全盆地着眼进行研究, 为沉积体系和体系域配置打下基础。 (二)古环境和古构造结合分析—盆地分析的基本内容 古环境和古构造是控制沉积矿床的基本因素,如煤、 古环境和古构造是控制沉积矿床的基本因素,如煤、 石油。 石油。 盆地分析大量工作—再造古环境 再造古环境, 盆地分析大量工作 再造古环境,沉积体系重建 古构造又控制古环境和古地理,因此, 古构造又控制古环境和古地理,因此,两者应结合起 2011-7-14 来,不能孤立地去分析。 5

辽河外围盆地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分析

辽河外围盆地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分析

辽河外围盆地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分析为了寻找辽河油田接替领域,加大外围盆地的勘探力度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辽河外围的陆家堡凹陷勘探取得较好勘探效果,而分析认为奈曼凹陷也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及储盖组合配置。

本文从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油源条件及储层特征对该区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标签: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1 概况奈曼凹陷是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西北以乌兰尔格—东三义井凸起与张三园子—新庙凹陷相望,东以章古台凸起与八仙筒凹陷为邻,有利勘探面积约800km2。

奈曼凹陷总的资源量为0.86 × 108t,已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 034×104t,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目前该区完成二维地震1 329.2km,三维地震110.3 km2。

区内共有完钻探井8口,其中有4口井获工业油流,2口井见油气显示。

在凹陷中北部西侧发现了一个含油构造—双河断裂背斜,揭示了两套油藏,九上段為构造油藏,九下段为岩性油藏。

探明含油面积9.58km2,地质储量2034.29×104t。

2 石油地质特征2.1 构造特征奈曼凹陷是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构造走向NNE向,呈狭长条带状分布。

根据区内断裂展布特征及构造形态,将区内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西部陡坡带、中央洼陷带和东部斜坡带。

2.2 地层特征本区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下白垩统分布面积约800km2,最大埋深3600m。

下伏发育有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和三叠系上统哈达陶勒盖组。

前中生界基底由海西褶皱带石炭、二叠系浅变质砂岩、页岩组成。

奈曼凹陷地层发育较全,由三叠系哈达陶勒盖组、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白垩系下统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和白垩系上统、新生界组成。

2.3 油源条件奈曼凹陷发育有九佛堂组和沙海组两套生油层系,九佛堂和沙海组沉积时期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深灰色泥岩、褐色油页岩沉积,具有较高的生油能力,构成本区主力烃源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
中小盆

开鲁盆地陆家堡 凹陷 苏北盆地洪泽 凹陷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 凹陷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 凹陷 酒东盆地
科尔沁 管镇
南洼槽 锡 林 营 尔
深陷区低隆 深陷区低隆
深陷区斜坡 下台阶 深 陷区斜坡 下台阶 深 陷区斜坡 下台阶
5 1 l6 67 3
2 8 27 66 6 30 0 0~50 00
D :1 .9 9 ji n 1 7 —7 0 .0 1 0 .0 OI 0 3 6 / . s . 6 2 7 3 2 1 .4 0 1 s
外围盆地勘探进展与发展战略浅析
王玉满 董大忠 马 洪
( 中国石油勘 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 8 ) 0 0 3
摘 要 :分析外 围中小盆地近几年勘探进展 并取得 4 点启示 :近几年勘探成效超过预期,外围盆地有望成为现实的增储
32 . 外围中小盆地优选 笔者从中石油新一轮资源评价的3个外围盆地中, 9 挑 选 了 2 个 石油地 质条件 相对较 好 、资源规 模较 大的 1
特征, 可以作为外围盆地评价 比照的标准。 由此建立的
中小盆地分类标准为 : 表 )这 1 I 凹陷 ( 类 盆地) 资源量大干08X1 资源丰 盆地作为优选对象 ( 3 。 2 个盆地拥有石油远景 . 0 、 t 7 2 0t 50 0 o t 度大 于 3X14 k 时 , 0t mz 发现的最大 油 田规模一 般可超 资源量 7 .6X 1 、石 油地 质资 源量 3 .6X1。 , / 过 20 0t( 0 0X 14 大中型油 田) ,具 有 良好 的勘探前景 ; 分别占中石油外围盆地石油资源量的9 .% [0 9 。 4 3  ̄ 9 .% 1 未参与评价优选的盆地 1 个, 8 单个盆地石油地质资源 Ⅱ类 凹陷 ( 盆地 ) 资源 量为 ( .~0 8 0t 02 .)X1 、 00 5 .6 0t .9×1 o 0t。 资 源丰 度大 于 15×1 k ,或资源 量大 于 0 2X 量为 (.1 ~0 6 ) X 1 ,平 均为 0 1 . 0t m。 / .
外 围盆地总体面临勘探和认识程度低、勘探前景和发 目前 ,外 围盆地勘 探程度 总体偏 低 ,主要 表现 为 : 展战略 不 明朗等 问题 。 文论述 的 外 围盆 地是指 除 “ 本 七 ①多数盆地 尚未开展地震勘探, 仍处于地质调查阶段; 大 五 中” 盆地 以外 尚未获 得 重大勘 探 突破 的 中小 盆地 ②在 做过 地震 勘探 的少数 盆地 中 ,主要 凹陷 尚未实现 ( 不含 松辽 、渤海 湾 、四 川 、 尔 多斯 、青海 、塔 里木 、 地震连片 , 鄂 且地震资料时间跨度大 、 品质差, 不能满足 准噶 尔 、吐哈 、三塘 湖 、酒泉 、二连 、海 拉尔 “ 七大五 构造 精细 解释和 储层预 测的 需要 ; ③资源探 明率低 , 除 中”盆地 以及位 于青 藏高原 和海域 的盆 地 ) 。笔者 以 中 依兰一伊通 、 开鲁一彰武 、 苏北等盆地有少量探明储量 石油探区 3 个外围盆地为对象, 9 总结近几年的勘探进 外 ,多数盆 地无探 明储量 。
< 2 < 2
3 5 <2
o冯志强、金成志 、吴河勇等 ,东北中 、新生代断陷盆地群油 气资源 战略调查 及评 价 , 0 7 20 。
/f / l 中国石油勘探 21 年第4 01 期 2
上述 所选 择的 2 个 凹陷具 有 石油地 质条 件和勘 探 1 领域 清楚 , 勘探 程度相 对较 高 , 已有探 明或控制 储量 等
领域; 生油凹陷的深陷带是最有利 的勘探 区域 ;能否 发现大 中型油气 田是盆地迎 来勘探高峰和勘探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 ;科技
进 步是 实现勘探突破 的重要保证。 据 8 依 个勘探程度相对较高 的中小盆地 2 个凹陷的最大油藏规模与凹陷资源丰度、资源规 1 模 关系探索建立 了外 围盆地评价优选标准 ,并针对 中石 油 2 个外 围盆地开展了评价优选和勘探潜力分析 ,确定 了6个 I 1 类
实的增储领域 “ 十五”以来( 尤其是近两年) ,随着对外围盆地的
基本油气地质特征为: ①盆地发育以中、 新生代为主, 具
第一作者 简介 :王玉满 ,男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从 事石 油地质 与勘探 规划研究工作 。 收稿 日期 : 0 0 卜 2 ;修改 日期 :2 1 一 1 0 2 1—1 9 0l 0 — 4 o门相 勇、张研等 ,全国 中小盆地资料库建档及评价优选 ,20 。 03
展 和勘 探潜 力 , 过 与 “ 大五 中”盆地对 比开展 盆地 通 七 优选 ,探讨外 围盆地 勘 探发展 战略 。
2 勘探启 示
2 1近几 年勘 探成 效 超过 预 期 。外 国盆 地 有望 成 为现 .
1 基本石 油地质特征和勘探现状
根据我 国中小盆地勘探和研究成果 ¨ …,外 围盆地

约 70X1f) 已成 为辽河 探区油 气勘探 的重要 战场 。 凹陷 区 ,油 气主要 分布 于环深 陷 区的斜坡 中下台阶 和 0 O ,
表 1大型盆地和 中小盆地油气运移距离对 比表
Ta e Co r lton h dr a b n m i a in it n e et e lr e s al b sn a d bl 1 rea i of y oc r o grto ds a c b w en a g — c e a is n m i s a l ie b sn d-m l z d a is s
・贾承造 、赵文智 、胡素 云等 ,新一 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 各盆地 )成果汇编 ,20 。 05
1 N o1C i eo u xl a 、 o42 1 h aPt l m Ep r m n re 。t
重视 程 度和勘 探 力度加大 ,在依 兰一伊 通 、开鲁一 彰
盆 地
油藏名称
油藏位置 东南隆起顶部
油 气藏规模
距离油气源距离(m) k 7 0
类 型
名 称
松辽盆地北部 长春岭
油( O ) ×lf t
25 7
气( 0 ) X1 m
大型坳陷盆地
松辽盆地北部
准噶尔盆地
阿拉新
陆 粱
西斜坡上部
腹部隆起上部 1 l6 2 8
在方 正柞树 岗向斜部 署 方 4井和 方 6井 ,分获 日产 油 破 , 增控制储 量 26X1 , 新 0 0t 年产 量 已突破万吨 大关 。 9m 0 8 工 业油流 , 实有利 勘探面 积 4 0 m 6 、1 .m 落 3k ; 综观 近几 年勘 探成 效 ,外 围盆 地具 有一 定勘 探前
苏 北 :“ 十五 ”以来 ,经过冀 东 、浙江两 个油 田的
武、 苏北等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新进展, 勘探成效不亚于 先 后勘 探 , 基本 弄清 了主 力凹陷( 泽 凹陷) 构造格 局 洪 的 部分成 熟盆地 ,显示 出 良好勘 探前 景 。 和油气分布规律 , 在管镇次凹突破工业油气流关, 发现 依兰一 伊 通 :为 白垩 系和 古近 系一 新近 系双 层断 了管 1 、管 3 、管 4 、管 5 、管 1 等油藏 ,并落实三级 0 陷叠合 盆地 o 。在盆 地北部 ,方 正断 陷勘探获 得突破 , 储量 80×l 4; 大丰一 兴化探 区预 探又获得 油气 突 5 t在 0
中 国外 围沉 积盆地 众 多 , 初步统 计有 43 , 9 个 面积 有叠合型 、 继承型 、 留型等多种盆地类型 , 残 后期受到不 16X1 m 8 0k ,占陆上 沉积 盆地总 面积 的 5 %, 0 是我 国 同程度的改造 ; ②与大型成熟盆地富油气凹陷相比, 外围 油气勘 探不 可忽 视的 重要领 域o 。根据新 一轮 全 国中 盆地生油 凹陷相 对窄小 , 【 有效供烃范 围相对较小 ; ③沉积 小盆地 石 油地 质调 查和 资源 评价 ,有勘 探资 料记 载 的 砂体多为近物源快速充填, —低孔、 以中 低—特低渗储层 有 12 ,具 有 资源评 价结 论的有 7 个 .“ 0个 2 I 。 为主 ; ④油气运移距离较短 , 主要富集于生油凹陷的洼 陷 近几 年 , 随着 海拉 尔 、 三塘 湖 、 酒东 等 中小盆地 不 区, 不具备大型含油气盆地 “ 凹( 含油” 满 坳) 的分布特征 ; 断取得 勘探 突破 , 围盆地 勘 探开始 受到关 注 。目前 , ⑤资源丰度低 ,凹陷资源丰度一般小于 1 lO k 。 外 0× Ot m2 /
在汤原断陷东兴向斜钻探汤l , 井 在古近系见到较好油 景 ,有 望在近 期成 为现 实的增储 领域 。 气显示 , 望获得 工业油 流 。 有 吉林探 区( 通地堑 ) 即伊 勘 2 2 油凹 陷的 深陷 带是最 有 利的勘 探 区域 .生 探取得重要进展 , 在西缘冲段带、 梁家~新安堡、 莫里 青 、大 南 凹陷带及 波泥 河一太 平 凹陷发现 了一 批重 要 本文对 中 国陆 上 3 个大 型含 油气盆地 和 7 中型 、 个 勘探 目 ,新增储量 77 O ,初步形成亿吨级增 中小型盆地的油气运移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 ( )在 标 39X lf t 表1 。 储场面。 近两年 , 依兰一伊通勘探成效较柴达木等部分 松辽、 准噶尔等大型坳陷型盆地中, 油气可以运移到生 大 中盆地好 。 烃 区以外 的盆缘 和盆 内古 隆起成 藏 ,最 大运移 距离 超 开鲁一 彰 武 :十五 ”以来 , 陆家堡 、钱 家店 、 “ 在 龙 过 6 k 甚 至可超过 10 m。在 辽河西 部 凹陷 、 港 0 m, 4k 大 湾筒 、张 强等成 熟 凹陷新 增探 明储量 24 9 3× 14,占 歧 口、华北饶 阳、吐哈 台北 凹陷 等断 陷盆地 富油 气 凹 0t 辽河 同期储 量的 1%;同时 , 2 在奈 曼 凹陷等新 区 , 通过 陷 , 油气 沿斜坡 可以运移 到 凹陷边缘 上部和 顶部成 藏 , 新采集二维资料发现 了中等规模的整装含油构造 ,初 甚 至可 以运移 到 凹陷外 的隆起 区成藏 ,最大运 移距 离 步落 实控制 石油储量 2 5 0t 82X 1 4。目前 ,开鲁一 彰武 般为 1 ~2 k 而 在乌 尔逊一 贝尔 、 0 0 m。 依通 、 陆家 堡 、 盆地 的勘探 成效大 大好于 辽河滩 海 (十五 ”新增 储量 洪 泽 、 里雅斯 太 、 尔嘎 朗图和酒东 等 中小盆地生 烃 “ 乌 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