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历史九上的第九课笔记

历史九上的第九课笔记历史九上第九课笔记一、英国工业革命1.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的发明。
5.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业的完成。
6.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兴工业的出现,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造成环境的恶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 相同点: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发源于欧洲。
2. 不同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有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而在一般垄断基础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而在一般垄断基础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垄断组织。
三、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 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这导致了城市化的进程加速。
城市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也带来了社会和环境上的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3. 社会结构变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贵族和地主阶级逐渐衰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崛起。
这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4. 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工业化也带来了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时尚和品味,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同时,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高中历史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新思考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座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小房子。
(展示图片)小房子面前不断掠过的是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
骑马的人,马车、汽车、有轨电车。
伫立在山岗上的小房子目睹了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
那么工业化是如何推动的,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第九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新发明推动工业时代进程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师:投影展示材料英国非常早的成了民族国家,封建制的很多经济和政治特点也消失了。
资本主义组织迅速蔓延,受到的阻力微乎其微。
在英国的排他态度既不重要也不持久;经济发展也异乎寻常的快;很明显,这些变化多数是进步的。
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毫无疑义的。
——里格利(英)《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展示问题:探究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毫无疑义的”?(结合三幅图片,留出2分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1.制度保障: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环境自由稳定。
2.资金充足:资本的原始积累。
3.3.劳动力丰富:大量自由劳动力。
4.市场广阔: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师:正如许倬(zhuó)云《现代文明的成坏》“这些经济条件,使得近代文明中科学和工业这两根支柱,能够稳固地维持数百年”。
下面我们来看科学和工业结合下,产生了哪些伟大的发明?生回答:新技术革新首先在新兴行业纺织行业,珍妮纺纱机提高了效率,蒸汽机,蒸汽汽船,蒸汽机车等。
师:展示手工工场和工厂图片杰里.本特利说“工厂使集中成为必然,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
可以看出工厂作为新的组织形式,具备哪些优点?生:(学生总结出比手工工场更集中、规模更大、更专业,效益也更高)。
师:瓦特用了30年时间改良了蒸汽机,有学者指出“蒸汽机带动静止的机器或活动的车辆,是人类开拓能源的重要转折点”蒸汽机将动力、原料、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赋予了它一个形象是什么?生:“工业城市之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极品课件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合作探究
世界现代史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 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
(3)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 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 苏维埃 会主席。 俄国
(1)一切政权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 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苏 维埃政权成立。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 代表大会上列宁当选为 人民委员会主席。
人民委员会
列宁(1870—1924年)
合作探究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 有的,和平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
《告俄国工人士兵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 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 和平要求 满足了人民的土地要求
新生苏维埃政权性质: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合作探究
2、巩固新政权
外部: 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A.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 关(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冬宫
斯莫尔尼宫
•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
请你在地图上指出起义的总指挥部、攻打的目 标地和总攻信号的发出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 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 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 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笔记
标题: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力量
一、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体系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过程
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交通运输业: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轮船,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
机器制造: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三、影响
生产力: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
展。
社会结构: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城市化: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涌向城市。
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环境问题: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四、思考题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工业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遗产?
如何从工业革命中吸取经验教训?
五、总结
本课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了解到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也能够思考如何从这段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次工业革命及影响

时 间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影响
知 识 结 构 : 三 次 工 业 革 命 简 表
次第 项目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先决条件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3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 和技术基础;4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 展经济的要求)
迁移和运用:
前两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与区别?
重点!
联系:前一次为后一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区 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工 人 、 技 工 劳 动 经 验 完全以科技为基础 总结,发明工具 源于英国,各国多引 进英国设备 各国都有发明创造、美、 德居多
以 棉 纺 织 等 轻 工 业 为 以重工业、电力、通讯 主 等领域为主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核 能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多利(克隆羊)
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 第 项目 时 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 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理 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技 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 物质和技术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要 (二战中的军事需求、 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 济的要求)
经济是社会活动的驱动力,经济的繁
荣能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 础。教育是基础,它以发展能促进进 步,也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第一生 产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能促进经济 的飞速发展。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

高中历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等。
2. 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等。
3.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革命、电力革命等。
4. 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革命的相关概念、背景、历程、成就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家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前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2. 讲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等。
3. 讲解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等。
4. 讲解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革命、电力革命等。
5. 讲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6. 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工业革命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业遗址,直观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
最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目录

九年级上册目录结构(草案)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金字塔第2课两河流域的古国“美索不达米亚”《汉谟拉比法典》第3课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第4课古代希腊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古代希腊文化第5课古代罗马罗马的兴起罗马帝国罗马古典文明(?考虑是否把“基督教的兴起”放此)中古欧亚文明第6课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传播(?)法兰克王国(?)基督教的传播(?)第7课中古西欧社会西欧庄园生活西欧中世纪城市欧洲的早期大学第8课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查士丁尼法典》第9课日本大化改新古代日本大化改新第10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的传播进入近代社会第11课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但丁与《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罪恶的“三角贸易”第13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国王和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光荣革命”第14课美国独立战争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第15课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探究课:赏名画探历史——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第16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珍妮纺纱机瓦特与蒸汽机“旅行者号”机车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第17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第18课殖民地的反抗南美的解放者印度民族大起义第19课俄国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第20课美国南北战争战争的爆发《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的胜利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的危机明治维新第22课电气时代的到来进入电气时代的到来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23课世界近代科学和文化牛顿达尔文贝多芬巴尔扎克。
【岳麓版历史】步步高2012版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九单元 第19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讲要点 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 比较项 时间 显著标志 显著标志 主要特点 生产力 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中期 蒸汽机的改良 和广泛使用 科学与技术尚未结 合 蒸汽时代 蒸汽动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晚期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与技术开 始紧密结合 电气时代 电力
能源 新兴工业 部门 经济结构 交通工具 生产组织 形式 侵略方式 世界市场
整体感知
精讲精析
讲主线 本讲内容主要讲述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形成的过程。 市场形成的过程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 力的发展, 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力的发展, 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 ,世界市场最终 形成。一方面, 形成。 一方面,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 化 ,打破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 自守状态,向全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自守状态, 向全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 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 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 世界市 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 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 ,给被 殖民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灾难。 殖民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灾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 的历史 ,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 西方统治东方的 历史。 历史。
2.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格局三方面概括英国工 2.从生产力、 从生产力 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巩固了 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生产力 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日益成为两大对立阶级。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日益成为两大对立阶级。 国际格局: (3)国际格局: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 国际格局 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联系,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作用
概念:什么叫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制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可能性政治前
提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保障
原料
必要性市场需
求
2.成果
领域发明家成就
棉纺织业约翰•凯伊英发明
发明
哈格里夫斯
英
阿克莱特英发明
出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冶金业、采矿
业
动力改良
交通运输业史蒂芬孙英制成
富尔顿美制成蒸汽
机器制造业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3.影响:
材料一蒸汽机的普遍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发展。
以英国为例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来自亚非拉美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全球通史》
影响①:
材料二: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世界历史》
影响②
材料三: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
——《大国崛起》
影响③
材料四:欧美国家纷纷效仿,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影响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1.时间:
2.特点:①
②
3.成就:
(1)的广泛应用
(2)的发明和应用
(3)新兴显著发展
(4)技术革新推动大发展
4.影响:
(1)生产力:
(2)生产组织形式
(3)推动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导
(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主要成就
动力
发明者
技术含量
国家
起始部门
经济组织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特点比较
时期企业规模所有权与经
营权分离信奉的理念与政府的关
系
代表企业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世界市场: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时间?
3.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开始形成: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4.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5.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