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课件.
合集下载
地表水水质标准PPT优质课件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 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 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 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氰 化物具有剧毒。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 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 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为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 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 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CODCr CODMn
.
.
5.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
.
GB3838--200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硫酸盐(以SO24 - 计 ) 氯化物(以C1-计) 硝酸盐(以N计) 铁 锰
标准值 250 250 1化学性指标 pH:指示水样的酸碱性,是水质净化时的重要控制指标。 我国饮用水的pH标准在6.5~8.5之间。 硬度:水体含矿物质的水造成水的硬度,主要是钙盐、镁 盐等。 营养物:P、N、K、S。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
.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 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 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氰 化物具有剧毒。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 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 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为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 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 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CODCr CODMn
.
.
5.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
.
GB3838--200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硫酸盐(以SO24 - 计 ) 氯化物(以C1-计) 硝酸盐(以N计) 铁 锰
标准值 250 250 1化学性指标 pH:指示水样的酸碱性,是水质净化时的重要控制指标。 我国饮用水的pH标准在6.5~8.5之间。 硬度:水体含矿物质的水造成水的硬度,主要是钙盐、镁 盐等。 营养物:P、N、K、S。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
地表水水质标准 ppt课件

标准值 250 250 10 0.3 0.1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谢谢
ppt课件
18
包括: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 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ppt课件
10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 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 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 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 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ppt课件
11
4.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标准值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且是研究水体 自净能力的依据之一。
2.3.3生物性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 细菌总数:指1mL水个所含各种细菌的总数,是评价水质 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ml。 大肠杆菌指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落的个数。判断 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每100ml水不得检出。
①一般化学性指标
pH:指示水样的酸碱性,是水质净化时的重要控制指标。 我国饮用水的pH标准在6.5~8.5之间。
经济学第四章水资源质量评价课件

1 水质分析的种类
*结果分别以离子含量、毫克当量、毫克当量百分数的方式来表示。 离子毫克数表示法:以每升水中含有的某种离子或化合物的毫克数表示(mg/L)。这种表示法只能表征化学成分的绝对含量。 离子毫克当量数表示法:以每升水中含有的某种离子的毫克当量数表示(meq/L)。这种表示法能反映各离子间的数量关系和化学成分,并可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表示法:通常以阴、阳离子的毫克当量为100%,求取各阴、阳离子所占的毫克当量百分比(毫克当量%,meq%)。这种表示方法能直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便于对不同化学类型的水体进行对比。
*
*
自然力导致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上。 从空间角度来看,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还可进一步分为地带性(维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两种。 从时间角度来看,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有可以分为节律性变异和非节律性变异两种。 这些变异一般都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将同样引起环境质量的极大改变。
*
*
目前,水化学分类的方案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舒卡列夫分类、阿廖金分类、苏林分类等。例如,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6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Na+中)及矿化度划分的(见表4-7),简明易懂,在我国广泛应用。
库尔洛夫式表示法
*
*
二、水质分析的种类及其方法 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是研究的基础,因水体类型、工作目的与要求不同,分析项目与精度也不相同。
*
*
(2)测定方法 用高锰酸钾(KMnO4)或重铬酸钾(K2Cr2O7)在加入硫酸等酸性条件下加热分解(酸化法),或加入苛性钠的碱性条件下加热分解(碱性法),对水中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化合物进行氧化,求出消耗的氧量。对于淡水一般采取酸化法,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结果分别以离子含量、毫克当量、毫克当量百分数的方式来表示。 离子毫克数表示法:以每升水中含有的某种离子或化合物的毫克数表示(mg/L)。这种表示法只能表征化学成分的绝对含量。 离子毫克当量数表示法:以每升水中含有的某种离子的毫克当量数表示(meq/L)。这种表示法能反映各离子间的数量关系和化学成分,并可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表示法:通常以阴、阳离子的毫克当量为100%,求取各阴、阳离子所占的毫克当量百分比(毫克当量%,meq%)。这种表示方法能直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便于对不同化学类型的水体进行对比。
*
*
自然力导致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上。 从空间角度来看,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还可进一步分为地带性(维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两种。 从时间角度来看,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有可以分为节律性变异和非节律性变异两种。 这些变异一般都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将同样引起环境质量的极大改变。
*
*
目前,水化学分类的方案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舒卡列夫分类、阿廖金分类、苏林分类等。例如,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6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Na+中)及矿化度划分的(见表4-7),简明易懂,在我国广泛应用。
库尔洛夫式表示法
*
*
二、水质分析的种类及其方法 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是研究的基础,因水体类型、工作目的与要求不同,分析项目与精度也不相同。
*
*
(2)测定方法 用高锰酸钾(KMnO4)或重铬酸钾(K2Cr2O7)在加入硫酸等酸性条件下加热分解(酸化法),或加入苛性钠的碱性条件下加热分解(碱性法),对水中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化合物进行氧化,求出消耗的氧量。对于淡水一般采取酸化法,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水环境质量评价ppt课件

.
此河段是污染状态
.
2.布朗水质指数(WQI)
1970 年,R.M.Brown等对35种水质参数征求142 位水质管 理专家的意见,选取了11种重要水质参数。即溶解氧、 混 浊度、BOD5 、总固体、硝酸盐、磷酸盐、pH、温度、大 肠杆菌、杀虫剂、有毒元素等,然后由专家进行不记名投 票,确定每个参数的相对重要权系数。水质指数WQI按下 式计算:
当前三项分别大于1,第4项小于1时,则A值必大于2,因此, 定A≥2作为开始受到有机污染的标志,并根据A值的大小, 分级评定水质受到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
.
(二)分级型水环境指数
1.罗斯水质指数 Ross在总结以前的水质指数的基础上,对英国克鲁多河干支 流进行了水质评价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较简明的水质指数。 选用悬浮固体、BOD、 DO、氨氮和磷酸盐为评价参数。在 工作过程中又发现磷酸盐影响较小而舍去。最后为四个参数, 并分别给予权重
(Wj),而使(Wj 1),然后把各个Wj值作为各PIj值的数
值,最后求出PI。即:
P I W jPjI
该指数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兼顾考虑最高(Ci/Lij)与平均值 ( Ci/Lij )和不同类的水用途对整个评价区域水体的影响。
.
PI1=2.14, PI2=0.92,PI3=0.73 如估计Oneida湖40%用于游泳,40% 用于渔业,20%用于航行。再进行加 权处理。 PI=0.4*2.14+0.4*0.92+0.2*0.73=1.37
.
(1)人类接触使用的:包括饮用、游泳、制造饮料等。 (2)间接接触使用:包括养鱼、工业食品制造、农业用等。 (3)不接触使用:包括工业冷却水、公共娱乐及航运等。
.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拟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而计算出各 种用途的水的水质指标值。
此河段是污染状态
.
2.布朗水质指数(WQI)
1970 年,R.M.Brown等对35种水质参数征求142 位水质管 理专家的意见,选取了11种重要水质参数。即溶解氧、 混 浊度、BOD5 、总固体、硝酸盐、磷酸盐、pH、温度、大 肠杆菌、杀虫剂、有毒元素等,然后由专家进行不记名投 票,确定每个参数的相对重要权系数。水质指数WQI按下 式计算:
当前三项分别大于1,第4项小于1时,则A值必大于2,因此, 定A≥2作为开始受到有机污染的标志,并根据A值的大小, 分级评定水质受到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
.
(二)分级型水环境指数
1.罗斯水质指数 Ross在总结以前的水质指数的基础上,对英国克鲁多河干支 流进行了水质评价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较简明的水质指数。 选用悬浮固体、BOD、 DO、氨氮和磷酸盐为评价参数。在 工作过程中又发现磷酸盐影响较小而舍去。最后为四个参数, 并分别给予权重
(Wj),而使(Wj 1),然后把各个Wj值作为各PIj值的数
值,最后求出PI。即:
P I W jPjI
该指数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兼顾考虑最高(Ci/Lij)与平均值 ( Ci/Lij )和不同类的水用途对整个评价区域水体的影响。
.
PI1=2.14, PI2=0.92,PI3=0.73 如估计Oneida湖40%用于游泳,40% 用于渔业,20%用于航行。再进行加 权处理。 PI=0.4*2.14+0.4*0.92+0.2*0.73=1.37
.
(1)人类接触使用的:包括饮用、游泳、制造饮料等。 (2)间接接触使用:包括养鱼、工业食品制造、农业用等。 (3)不接触使用:包括工业冷却水、公共娱乐及航运等。
.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拟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而计算出各 种用途的水的水质指标值。
地表水水质标准ppt课件

①一般化学性指标 pH:指示水样的酸碱性,是水质净化时的重要控制指标。 我国饮用水的pH标准在6.5~8.5之间。 硬度:水体含矿物质的水造成水的硬度,主要是钙盐、镁 盐等。 营养物:P、N、K、S。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
5
②有毒化学性指标
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汞(Hg)及其化合物:水俣病。 镉(Cd)的化合物:痛痛病。
总有机碳(TOC):包括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 全部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测 定结果以碳表示 。
7
Hale Waihona Puke 总需氧量(TOD):指当水中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所需 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表示 。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游离氧。 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且是研究水体 自净能力的依据之一。
地表水水质标准
2017.4.7
1
目
1 地表水
录
2 地表水水质、水质指标
3 地表水水质标准
4 地表水环境标准值
5 监测方法
2
1、地表水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 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 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它是人类生活 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标准值 250 250 10 0.3 0.1
16
17
谢谢
18
2.3.3生物性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 细菌总数:指1mL水个所含各种细菌的总数,是评价水质 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ml。 大肠杆菌指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落的个数。判断 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每100ml水不得检出。
5
②有毒化学性指标
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汞(Hg)及其化合物:水俣病。 镉(Cd)的化合物:痛痛病。
总有机碳(TOC):包括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 全部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测 定结果以碳表示 。
7
Hale Waihona Puke 总需氧量(TOD):指当水中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所需 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表示 。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游离氧。 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且是研究水体 自净能力的依据之一。
地表水水质标准
2017.4.7
1
目
1 地表水
录
2 地表水水质、水质指标
3 地表水水质标准
4 地表水环境标准值
5 监测方法
2
1、地表水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 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 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它是人类生活 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标准值 250 250 10 0.3 0.1
16
17
谢谢
18
2.3.3生物性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 细菌总数:指1mL水个所含各种细菌的总数,是评价水质 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ml。 大肠杆菌指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落的个数。判断 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每100ml水不得检出。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解析ppt课件

问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制存在的问题
1、氨氮和总氮的问题 2、总磷在河流和湖库中标准值不统一的问题(河流Ⅲ类标准0.2mg/L、湖库
Ⅲ类标准0.05mg/L)
3、粪大肠菌群的问题
背景介绍
美国的水质评价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水域功能区分类标准,在进 行全国范围的水质评价时, 依据《清洁水法》305b 条款 水质评价相关规定, 统一考虑8 类水域使用功能:
质指标及对应河段长度, 并追溯污染成因, 采取具体的水环境整治
措施。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環境)/ 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太平紳士
傳媒關係組
檢控組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1)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2)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3)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4)
環境評估科
環境基建科
環保法規管理科
部門事務科
廢物管理 政策科
河流
选测项目 硫化物、氟化物、硫化物、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总铬、铜、锌、大肠菌群、 总α、总β、铀、镭、钍等
背景介绍
90年代我国水环境监测数对地表水质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 技术规定》(1991)中的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1988)
2003年《关于开展重点流域水质月报的通知》(环函【2003】2号),评价标
背景介绍
我国20世纪70年代水质污染状况以无机污染物
和重金属污染为主,1987年颁布了《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1994年开始修改地表水监测技术 规范。早期的地表水河流监测指标见下表:
必测项目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 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 六价铬、铅、镉、石油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制存在的问题
1、氨氮和总氮的问题 2、总磷在河流和湖库中标准值不统一的问题(河流Ⅲ类标准0.2mg/L、湖库
Ⅲ类标准0.05mg/L)
3、粪大肠菌群的问题
背景介绍
美国的水质评价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水域功能区分类标准,在进 行全国范围的水质评价时, 依据《清洁水法》305b 条款 水质评价相关规定, 统一考虑8 类水域使用功能:
质指标及对应河段长度, 并追溯污染成因, 采取具体的水环境整治
措施。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環境)/ 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太平紳士
傳媒關係組
檢控組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1)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2)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3)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4)
環境評估科
環境基建科
環保法規管理科
部門事務科
廢物管理 政策科
河流
选测项目 硫化物、氟化物、硫化物、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总铬、铜、锌、大肠菌群、 总α、总β、铀、镭、钍等
背景介绍
90年代我国水环境监测数对地表水质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 技术规定》(1991)中的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1988)
2003年《关于开展重点流域水质月报的通知》(环函【2003】2号),评价标
背景介绍
我国20世纪70年代水质污染状况以无机污染物
和重金属污染为主,1987年颁布了《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1994年开始修改地表水监测技术 规范。早期的地表水河流监测指标见下表:
必测项目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 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 六价铬、铅、镉、石油类
地表水水质标准PPT课件

第7页/共18页
2.3.4其他一些水质指标
• 热污染养化 • 放射性污染: • 扩散;富集
放射性物质标记
第8页/共18页
3. 水质标准
国家规定的各种用水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方面的要求。根据供水目的的不同,存在着饮用水水质标准、 农用灌溉水水质标准等。各种工业生产对水质要求的标准也各 不相同。 包括: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
2
氯化物(以C1-计)
250
3
硝酸盐(以N计)
10
4
铁
0.3
5
锰
0.1
第15页/共18页
第16页/共18页
谢谢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 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 即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 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第5页/共18页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为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2、地表水的水质、水质指标
2.1 水质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 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 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 状况。
第2页/共18页
2.2 水质指标
人们在工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用水中,所要求的 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达到的一定标准,叫做水 质指标。
2.3.4其他一些水质指标
• 热污染养化 • 放射性污染: • 扩散;富集
放射性物质标记
第8页/共18页
3. 水质标准
国家规定的各种用水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方面的要求。根据供水目的的不同,存在着饮用水水质标准、 农用灌溉水水质标准等。各种工业生产对水质要求的标准也各 不相同。 包括: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
2
氯化物(以C1-计)
250
3
硝酸盐(以N计)
10
4
铁
0.3
5
锰
0.1
第15页/共18页
第16页/共18页
谢谢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 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 即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 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第5页/共18页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为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2、地表水的水质、水质指标
2.1 水质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 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 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 状况。
第2页/共18页
2.2 水质指标
人们在工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用水中,所要求的 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达到的一定标准,叫做水 质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特点: (1)多指标分类综合评价 (2)定量,能分级内优劣 (3)评价结果不随标准修改而变 2. 方法:见附件 3. 用途: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打 基础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
水功能区的含义: 1. Ⅰ、Ⅱ级功能区的划分 2. 评价项目:全部与区域水功能有关项 目 3. 标准:有关水质标准组合 4. 评价方法:超标项目及超标率统计中营养富营养现状水质评价——底质评价
1. 评价范围:污染较重的河流、湖泊、水库 2. 评价项目:pH值、总铬、砷、铜、锌、铅、 镉、汞、有机质(用TOC表示)等9项 3. 评价标准:(1)超标评定用《土壤环境质 量标准》(GB15618-1995),(2)污染评 定用土壤背景值,(3)有机质评价(TOC)用 土壤背景值*0.6评定
水化学类型分析
1. 目的:通过水化学类型分析掌握地表 水基本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 2. 做法:在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相关 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分析; 3. 选择参数:钾、钠、钙、镁、重碳酸 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 ; 4. 分类方法:阿廖金分类法 (注意:用 毫克当量数进行比较)(见附件)。
现状水质评价
• 评价基准年:2000年 数据不全或需补测的(如有毒有机 物),可采用 2000 年前后的数据代替。 • 评价单元:按单站(河长或断面统 计)、水功能区、水资源分区、水源 地等。 • 评价对象:河流、湖泊(水库)和部 分底质。
现状水质评价
评价范围: 所有划定水功能区的水域。
现状水质评价——河流水质评价
地表水资源 质量评价
地表水水质评价
水质定义: 地表水水质是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 • 水体包含三介质即:水、悬浮及底质、 水生物 • 该次评价内容主要为可溶态+部分底质, 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
地表水水质评价—工作内容
1. 2. 3. 4. 5. 6. 水化学类型分析 现状水质评价 水质趋势分析 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 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质部分
中国水科院水环境研究所
印刷错误 过一遍大纲 使用2002标准的注意事项 地区评价注意事项 综合指数法的判断和校核功能
印刷错误
1、“钾”改“盐” 2、河流:24项改17项,实评14项 3、水功能区 的 “区”字删掉,改为具有 一个水功能的功能区,具有多个水功能 的功能区
评价方法:评分法
现状水质评价——湖泊(水库)营养 状态评价
评价标准:
营养程 度 贫营养 评分值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叶绿素a (mg/L) 0.0005 0.001 0.002 0.004 0.01 0.026 0.064 0.16 0.4 1.0 总磷 (mg/L) 0.001 0.004 0.01 0.025 0.05 0.1 0.2 0.6 0.9 1.3 总氮 (mg/L) 0.02 0.05 0.1 0.3 0.5 1.0 2.0 6.0 9.0 16.0 高锰酸盐指数 (mg/L) 0.15 0.4 1.0 2.0 4.0 8.0 10.0 25.0 40.0 60.0 透明度 (m) 10.0 5.0 3.0 1.5 1.0 0.5 0.4 0.3 0.2 0.12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水功能区水 质达标分析
评价标准:(多标准组合而成) 标准组合方法:各参数就高不就低 举例:饮用、渔业、工业、农业、景观 综合利用水功能区之标准使用
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景观娱乐用水 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全部项目,重复者选要求 最严的标准值组合该区水质评价标准。
水质趋势分析——20年长期趋势
1. 时段:1981-2000年共20年; 2. 方法:回归(十进位年度回归法) 3. 日历年转换成十进位年方法(见附件)
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
• 评价基础:单站评价结果 • 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用单指标分级法, 定量评价用综合指数法 • 统计方法:单站向区内分配河长
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指数法
现状水质评价——湖泊(水库) 水污染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方法、标准与河流水质评价相 同。 评价代表值:有多测点分层取样的湖泊(水 库),评价年度代表值采用由垂线平均后的 多点平均值。在测点缺乏代表性时,也可用 出库水质年度均值代替。
现状水质评价——湖泊(水库)营养 状态评价
评价项目:
选择总磷、总氮、叶绿素、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 等5项
(GB3838-2002)+( GB11607-89)+( GB12941-91)+ (GB5084-92)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水源地评价
评价范围:重点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包括水功能区划所确定的保护区中的集 中供水水源区、开发利用区中的饮用水 水源区,以及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日供 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等。 评价标准:GB3838-2002 评价项目:24+5+80 共109项 评价方法:超标项目和超标率统计
水质趋势分析—5-8年短期趋势
1. 分析范围:有代表意义的重点站 2. 分析项目: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 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挥发酚和总镉等 7项;对湖泊(水库)还应增加总磷、总氮 (缺少总氮数据可用氨氮加硝酸盐氮代替); 城市下游河段和入海口增加氯化物;内陆河 增加硫酸盐。 3. 分析方法:季节性肯达尔法、非参数检验、 单调趋势。
评价项目: 共17项。 必评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 氮、挥发酚和砷等5项。 选定原则及用单指标评价时取17项和5 项对结果的可能影响预测。 水温,pH和总硬度因与其它评价项目 有关,也应作为原始数据录入。
现状水质评价—河流水质评价
评价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评价方法: 单指标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又称一票否 决法) 评价代表值: 采用汛期、非汛期和年度三个平 均值。 评价结果:单元河长统计,以Ⅲ类地面水标准 值为界限,给出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等特征值。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
水功能区的含义: 1. Ⅰ、Ⅱ级功能区的划分 2. 评价项目:全部与区域水功能有关项 目 3. 标准:有关水质标准组合 4. 评价方法:超标项目及超标率统计中营养富营养现状水质评价——底质评价
1. 评价范围:污染较重的河流、湖泊、水库 2. 评价项目:pH值、总铬、砷、铜、锌、铅、 镉、汞、有机质(用TOC表示)等9项 3. 评价标准:(1)超标评定用《土壤环境质 量标准》(GB15618-1995),(2)污染评 定用土壤背景值,(3)有机质评价(TOC)用 土壤背景值*0.6评定
水化学类型分析
1. 目的:通过水化学类型分析掌握地表 水基本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 2. 做法:在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相关 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分析; 3. 选择参数:钾、钠、钙、镁、重碳酸 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 ; 4. 分类方法:阿廖金分类法 (注意:用 毫克当量数进行比较)(见附件)。
现状水质评价
• 评价基准年:2000年 数据不全或需补测的(如有毒有机 物),可采用 2000 年前后的数据代替。 • 评价单元:按单站(河长或断面统 计)、水功能区、水资源分区、水源 地等。 • 评价对象:河流、湖泊(水库)和部 分底质。
现状水质评价
评价范围: 所有划定水功能区的水域。
现状水质评价——河流水质评价
地表水资源 质量评价
地表水水质评价
水质定义: 地表水水质是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 • 水体包含三介质即:水、悬浮及底质、 水生物 • 该次评价内容主要为可溶态+部分底质, 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
地表水水质评价—工作内容
1. 2. 3. 4. 5. 6. 水化学类型分析 现状水质评价 水质趋势分析 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 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质部分
中国水科院水环境研究所
印刷错误 过一遍大纲 使用2002标准的注意事项 地区评价注意事项 综合指数法的判断和校核功能
印刷错误
1、“钾”改“盐” 2、河流:24项改17项,实评14项 3、水功能区 的 “区”字删掉,改为具有 一个水功能的功能区,具有多个水功能 的功能区
评价方法:评分法
现状水质评价——湖泊(水库)营养 状态评价
评价标准:
营养程 度 贫营养 评分值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叶绿素a (mg/L) 0.0005 0.001 0.002 0.004 0.01 0.026 0.064 0.16 0.4 1.0 总磷 (mg/L) 0.001 0.004 0.01 0.025 0.05 0.1 0.2 0.6 0.9 1.3 总氮 (mg/L) 0.02 0.05 0.1 0.3 0.5 1.0 2.0 6.0 9.0 16.0 高锰酸盐指数 (mg/L) 0.15 0.4 1.0 2.0 4.0 8.0 10.0 25.0 40.0 60.0 透明度 (m) 10.0 5.0 3.0 1.5 1.0 0.5 0.4 0.3 0.2 0.12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水功能区水 质达标分析
评价标准:(多标准组合而成) 标准组合方法:各参数就高不就低 举例:饮用、渔业、工业、农业、景观 综合利用水功能区之标准使用
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景观娱乐用水 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全部项目,重复者选要求 最严的标准值组合该区水质评价标准。
水质趋势分析——20年长期趋势
1. 时段:1981-2000年共20年; 2. 方法:回归(十进位年度回归法) 3. 日历年转换成十进位年方法(见附件)
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
• 评价基础:单站评价结果 • 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用单指标分级法, 定量评价用综合指数法 • 统计方法:单站向区内分配河长
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指数法
现状水质评价——湖泊(水库) 水污染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方法、标准与河流水质评价相 同。 评价代表值:有多测点分层取样的湖泊(水 库),评价年度代表值采用由垂线平均后的 多点平均值。在测点缺乏代表性时,也可用 出库水质年度均值代替。
现状水质评价——湖泊(水库)营养 状态评价
评价项目:
选择总磷、总氮、叶绿素、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 等5项
(GB3838-2002)+( GB11607-89)+( GB12941-91)+ (GB5084-92)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水源地评价
评价范围:重点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包括水功能区划所确定的保护区中的集 中供水水源区、开发利用区中的饮用水 水源区,以及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日供 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等。 评价标准:GB3838-2002 评价项目:24+5+80 共109项 评价方法:超标项目和超标率统计
水质趋势分析—5-8年短期趋势
1. 分析范围:有代表意义的重点站 2. 分析项目: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 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挥发酚和总镉等 7项;对湖泊(水库)还应增加总磷、总氮 (缺少总氮数据可用氨氮加硝酸盐氮代替); 城市下游河段和入海口增加氯化物;内陆河 增加硫酸盐。 3. 分析方法:季节性肯达尔法、非参数检验、 单调趋势。
评价项目: 共17项。 必评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 氮、挥发酚和砷等5项。 选定原则及用单指标评价时取17项和5 项对结果的可能影响预测。 水温,pH和总硬度因与其它评价项目 有关,也应作为原始数据录入。
现状水质评价—河流水质评价
评价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评价方法: 单指标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又称一票否 决法) 评价代表值: 采用汛期、非汛期和年度三个平 均值。 评价结果:单元河长统计,以Ⅲ类地面水标准 值为界限,给出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等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