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基础化建设全面开放,新区的建设,老区的景观改造提升,以及部分旧城改造等,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载体,城市道路设计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宗旨,将对市民的出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合理的布置道路横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论文将以深圳为例,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提出横断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使用条件。
1、城市道路横断基本型式城市道路交通主要由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组成,在设计中必须合理解决行人与车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矛盾。
通常是利用侧石或者绿化带把人行道和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以分隔行人和车辆,保证交通安全。
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应否分隔还是混行,则应根据道路和交通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而定;不同的交通组织,它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型式也相应不同。
根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不同布置型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有以下四种基本型式:1.1“一块板”断面把所有的车辆都组织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
在划有快(机动车)、慢(非机动车)两种车道线的街道,机动车在快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在慢车道上行驶,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它们的车道允许相互临时调剂使用,即允许车辆临时超越分道线;在快、慢车道不分的街道上,机动车在中间行驶,非机动车靠右侧行驶。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把一块板的车行道专供某种车辆行驶。
1.2“两块板”断面利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把一块板型式的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在交通组织上起分流渠化作用。
在两条对向行驶的车行道上,可划分快、慢车分道线分流行驶;也可不划分道线,快、慢车混合行驶。
1.3“三块板”断面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把车行道分隔为三块,中间的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的均为单向行驶(彼此方向相反)的非机动车车道。
1.4“四块板”断面在三块板断面型式的基础上,再用分隔带把中间的机动车车行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城市道路改造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的改造设计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需注重的问题,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道路横断面的优化来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功能,以及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等新型路用材料的应用,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设计引言该道路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无论从商业功能还是交通功能上讲,都是中心区十分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路段的交通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由此也导致土地开发与交通需求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机动车行车速度低,横向干扰大,行车难、停车也难。
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越街道困难,安全保障性较差。
为缓解杭城交通“两难”、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有必要对该路段进行综合改造。
该道路长度约为4km。
道路红线宽40m。
本次整治在区域路网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道路的横断面形式、道路条件、交通设施、工程管线以及沿线绿化、景观等的综合整治,为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更好地发挥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的重要作用。
1 交通改善方案1.1总体方案通过现场调查,道路两侧商业网点密布,支路、街坊出入口多,机动车行车速度低,横向干扰大,行车难、停车也难。
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越街道困难,安全保障性较差。
道路的交通性及生活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另外,道路用地红线无法突破拓宽,只能在现有的道路宽度范围内重新进行调整横断面布置,既要保证交通功能又要满足景观功能的要求。
本次改造中,对交通改善的措施主要是:①通过横断面调整,增加道路整体通行能力;②交叉口渠化,实现路口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③港湾式公交站设置与调整,避免因港湾公交站距离交叉口过紧而产生的不利影响;④路口或路段设置人行过街设施(主要包括过街地道、天桥及二次过街安全岛);⑤对道路沿线的出入口逐一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合理进行交通组织,在保证道路主体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尽量兼顾两侧地块出入口,方便群众的出行,做到交通有序、安全通畅。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点体会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点体会摘要: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命脉,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性,从发展和长远的眼光上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考虑满足交通运输、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处理好交叉口、满足工程管线的布置和城市环境与建筑的艺术要求。
本文浅谈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个体会。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功能环境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命脉,是组织生产、安排生活、物资流通所必需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通道,又是组织城市各种用种功能用地的骨架;是联结城市各用地组成部分并与市郊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也是布置市政公用管线、街道绿化、安排沿街建筑、消防、卫生设施和划分街坊的基础。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布局是否合理,并关系到城市经济的运转和发展。
道路系统一旦确定,实质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轮廓、形态。
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着作用。
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交叉口多、两侧建筑密集等特点。
作为城市设计主要内容之一的城市道路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要求道路行车安全、造价合理、布局科学、结实耐用,更要求道路使用方便、功能完善、色彩生动,更能体现城市发展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因为城市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通过道路的连接构成统一的有机体,并配合道路表现城市多个方位的产面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艺术,人在路上的视点是移动的,是随道路的转移变换视点的方位,由此可以获得丰富而生动的环境景象。
因此城市道路在承担最基本的交通任务之外,还是反映城市面貌与建筑风格的手段之一。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通常考虑以下几点:满足、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为保证高效的组织社会生产、搞活流通、方便生活的交通需要,首先要求城市各主要用地分区之间有供各类车辆安全、便捷、通畅行驶的道路网,以保证客货运输的通畅和运营经济、节省时间。
由于城市居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在时、空上的错综复杂,加上城乡联系、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使城市道路易于出现高峰期的拥挤现象。
浅谈对城市道路规划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城市道路规划的几点思考作者:徐琴陈永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功能更加复杂多样,人们对城市道路的功能需求、城市路网规划布局与设计等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功能,就交通规划、支路网密度、非机动车人和行人系统等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支路网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功能更加复杂多样,人们对城市道路的功能需求、城市路网规划布局与设计等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颁布实施,随着规范的不断完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
道路详细规划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画画红线,也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交通组织设计、公交港湾、交叉口渠化等,要为下一步的市政设计和用地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城市道路规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1、道路规划应重视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道路建设,以期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然而现实情况常常不能如人所愿,交通拥堵仍是困扰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难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及现实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也和道路规划不合理、忽视交通需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而不注重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交通理论与规划设计、施工设计脱节,使交通设计思想夭折,导致道路规划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落实在道路详细规划的层面上,与道路红线宽度相关的就是要考虑交叉口渠化、公交港湾停靠等。
一提到交叉口堵车,很多人都有个认识误区,认为都是道路规划宽度不够,车道数太少造成的。
其实不然,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往往不决定于路段而决定于网络系统结点即道路交叉口的通过能力。
交叉口范围内路面的交通负荷一般为两相交道路交通量之和,如两条交通量相等的道路相交,则交叉口的交通负荷为相交道路的2倍,这就是交叉口总是拥挤阻塞形成瓶颈难以通过的根本原因。
浅谈公路规划设计与交通安全

浅谈公路规划设计与交通安全作者:万若星宋树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公路规划设计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条件。
而公路的交通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因此本文将简单论述公路规划设计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
Abstract: The highway planning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and designing whether reasonable relates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ighway traffic safety is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should cause enough attention.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problems of traffic safety .this paper will simple design and planning on road should be noted.关键词:公路、规划设计、生态、交通安全Key words: road、plan design、ecology、traffic safety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在公路的规划设计中,公路中的生态绿化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公路的规划设计有哪些基本的要求,也很重要。
这些都将在本文中提出。
而公路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交通安全事故及解决方法在本文中也会有专门的论述。
下面笔者将逐一提出自己的见解。
浅谈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以及交叉口渠化交通应用分析

互连接 , 形成道路 系统 。交叉 口解 决了各个 方向的交通联系 , 同
时也制约着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流线进 入交叉 口时, 由于车辆 行驶方 向不 同产 生分 流 , 不仅影 响了车辆进 出交叉 口的通畅性 ,
大的改善 ,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改善交通 的方法被采用 , 取得 了很好 的效果。内地很多城市的“ 畅通工程”
均很 有成 效。畅通工程包含将一条路的某个路段改为单行道或
而且干扰了交通秩序 , 易诱发交通事故。交通流线在道路出 口处 单双 号出行 、 将交叉 口渠化 、 将某路段改 为公交专 用道 、 打通某 要产生合流 , 也会对交通产生干扰 。 另外 , 来 自不 同方 向的直行 、 条路或拓宽某条路 。在乌鲁木齐 , 由于路网密集 , 且受建筑 、 地势 左转交通流线在 交叉 口内交叉 ,形成冲突点 。车辆通过 冲突点 等 限制 , 主要 通过渠化交 通的方式 , 提高 交叉 口的通行能力 , 以 时, 存 在挤 、 碰、 冲撞 的可能 , 严重影响交叉 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 保证道路通畅。下面以北京路 至喀什路交叉 口为 ( 下转第9 7 页)
交 通事故主要发生在交叉 口处 ,给人们 的生 产和生活造成严重 的影 响和损失 。
二、 横 断 面 设 计 原 则
堵塞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现有 的道路 , 最 大限度地发挥其交通
浅谈城市道路的设计要素

: ( 2
工 程 技 术
Ne w Te c h no l o z i e s a n d Pr o d u c t s
浅谈城市道路的设计要素
林 雨 星
( 厦 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 司。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0 )
摘 要 :本 文主要 分 析城 市道 路设 计 中主要 面临的 问题 , 缺 乏整 体性 和长期 性 的规 范 , 缺 乏城 市 历 史文化和 人 文气 息等 , 提 出 了现代 城 市道 路设 计 的要 素。 ‘ 关键 词 :城 市 ;道 路 ;设计 ;问题 ;要 素 中图分 类 号 :1 . 1 4 1 2 文献 标 识码 :A
一
速度 等 ,缺乏 对人 的考虑 ,比如行 车安全
和行 人安 全 ,导致 了现在 的交通 环境 口。 ( 3) 城 市 道路 缺 少历 史 特 色 、人 文 气息
城 市 的 快速 发 展 付 出 的代 价 是 城 市
原 有 的 文化 历 史 和人 文 气息 的逐渐 失 去 ,
这是令 人惋 惜 的事 。城市需 要发 展 ,道路 需 要建 设 ,但是 不应 该在城 市道 路规 划 中 只考虑 到社 会效益 和 经济效 益 ,同时需 要 注 意城 市原 有风格 和 特色 ,城市 道路 的建 设 要 与城 市 文 化历 史 和人 文 气息 相 结合 , 体现 f 1 I 城 市 底 蕴 和特 色。 这 种 现 象 在那 些 历史 文化底 蕴较 深 的城市 表现得 最 为突
出。
பைடு நூலகம்
( 4)城市 道路 缺 少 生 态 、低碳 的绿 色 出行环 境
私 家 车 数 量 增 加 导致 城 市 交 通 堵 塞 已经成为 各城 市的通 病 ,市 民生活水 平的 提 高促进 私家 车市场 的火 热 ,城 市机 动车 的保 有量 是成倍 增长 。车 辆在增 加 ,城市 道路 也在 增加 ,这是 解决城 市交 通拥堵 的 措施 ,但 是 ,在 很多 城市 出现 了城市 道路 建 设 一 味追 求 “ 平 、直 、宽 ” ,道 路 的 扩建 和新建 导致 很多 原有 的绿化 植被 被砍 伐 以及大填 大挖 造成 地形 变化 ,破坏 了原 有生 态环境 。 因此城 市道路 后期设 计 和改 造过 程 中 ,注意 生态 环境 和满足 市民低 碳 出行 环境需 求 。 2现代 城市 道路应 体现 的设计 要素 ( 1 ) 体 现城 市安 全性 的道路设 计 。 越 来越 拥 挤 的城 市 ,越 来 越 拥堵 的 交 通 ,带来越 来越 多 的交通 事故 ,特别 是 在 上下 班高 峰期 间和节 假 日时期 ,急躁 的 心 情 和拥堵交 通造 成 了城市 交通不 断 出现 交 通事 故 ,由此 可见城 市道路 扩建在 带 动 经 济 和社 会效 益 同时也伴 随着 代价 。 因此 城 市道 路设计 中安 全性是 第一 位 的 ,道路 安 全性是 道路其 他 设计 因素 的基础 。 ( 2 ) 体现 “ 以人 为本 ”的道路 设计 。 和 传 统 的道 理 设 计 理 念 不 同 的 是 , “ 以人 为本 ”强调 的是城 市道路 的发 展不 是 以交通 和车 辆为 主 ,而 是要 以满足 市 民 需要 作为 侧重 点 ,将 市 民利益最 大化 ,实 现城 市道 路 的人性化 设计 ,促进 社会 文 明 发展 。建 设城 市道路 时要 充分考 虑残 障人 需求 ,保 证残 障人 出行方便 。每 隔一段 人 行道 上合 理放 置公共 座椅 ,以供 行人 和残 障人 : 上 休 憩 ;出现 障碍物 的地方 ,要在 行 进盲 道上设 置绕 行盲 道 ;在 保证 人行道 平 整度 前提 下 ,无 障碍坡 面材 质尽 量采用 防 滑砖 ;在行 人密 集 的商业 区 ,人行 道进 、 出 口应设置 障碍 墩 ,以防止 车辆驶 人 。设 计城 市道路 时 ,根据 道路使 用性质 ,应 配 套相应 的服 务设施 , 包 括 电话 亭 、 公 厕等 。 近年 来 ,进 行 了为 “ 城 市 道路 综 合 环 境 整治 工程 ” 整治 目的是 突出 “ 以人 为本 ” 理念 ,整治 范 围集中在 机动 车道 以外人行 道 、绿 化设 施 、街 头空 地及违 章 临建 ,力 求 在 细节设计 上满 足居 民 出行 需求 。 ( 3 ) 体 现城 市协调 性 的道路设 计 。 城 市 道路 作 为重 要 的城 市基 础设 施 , 对 城市发 展影 响是 深远 久的 ,因此 城市道 理设 计 中 ,要 本着 可持续 发展 的科 学思想 观 ,把城 市道 路和城 市 经济 、 环 境 、文化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道路工程建设持续增长,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道路网络体系。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运营环境及服务交通存在显著差别,使得道路工程的设计也存在区别。
因此,在进行道路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理清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区别,准确把握设计方向,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道路。
本文从公路和城市道路在道路分类与分级、平纵线型设计、道路横断面布置、路基路面、路线交叉、构造物及附属设施、绿化亮化设计等方面浅谈一下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
标签:公路;城市道路;设计;区别公路和城市道路统称为道路,二者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为分界线。
城市道路是城市内部的道路,连接城市内部的各个地区,共同组成了城市道路交通网。
主要为城市内部的车辆和行人提供服务,方便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公路是市区外的道路,负担着对外交通,主要服务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主要强调驾乘感受。
因此,应根据相应的道路功能和特点进行设计。
1、道路分类与分级城市道路按照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可划分为四类:①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运输服务。
②主干路:主干路是连接城市内部各个行政区的主要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
③次干路: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形成城市道路交通网,在集散城市交通的同时,兼有服务功能。
④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便是支路,主要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1]。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主要依据远景交通量。
根据行政等级,公路可以分为国道、省道和县道等。
2、平纵线型设计城市道路的服务对象为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各组团间交通,位于城市的内部,主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路网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设计中主要考虑未来城市的规划发展,充分考虑合理性,最大程度减少城市道路拥堵现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飞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也成为了社
会关注的焦点。
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城市交通面临的压力不断地增加,为了有
效地解决城市交通出现的问题、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需要相关部门投入大
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优化城市整体道路的设计、交通布局规划。
大量事实证明
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布局规划合理,才能保证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稳定城市的运转。
本文将简单介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并指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现
状和不足,给出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中不可或缺,尤其是近年汽车产量激增、城市交通的需求
日益提升,使得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越发显著。
城市交通发展呈现现代化、高速化的发展
趋势,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重要的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内道路布局规划、功能区域布局、土
地利用及道路系统等问题,都决定了城市交通的通畅程度。
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城市
道路交通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以
下主要围绕着现阶段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我国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的重视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而尚处于发展阶段,
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亟须解决。
继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
设进展飞快,城市交通运输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尾气
污染及交通事故等问题[1]。
尤其在大中城市,由于城市道路规划不当导致的交通堵塞,进而
引发行驶速度低、时间浪费、交通事故频发、空气噪音污染加剧等问题,不仅使得人民生活
工作不便,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阻碍城市的运转和发展。
因此,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
计越发得到政府的重视,其被看作是保障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不足
(一)缺乏战略性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项需要统筹规划的项目,需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然而,如今国
内许多中小城市的工作重点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开发规划设计、建设方面,追求快速完善城市
的交通网络,却缺乏对城市交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2]。
对城市情况进行交通情况的调查、未来发展的预测、相关制度的编制和完善等,若都缺乏眼光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则必然会导
致城市道路功能未来发展混乱、问题频发。
(二)缺乏对道路环境功能的规划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通常包括布置道路网络、设计道路线型、确定车道数量、设
计路面结构等内容。
然而,十分重要的道路环境功能规划却常常被忽略。
现代城市规模不断
扩张、发展,因而对道路的布局、设计、规划、建设及管理等工作的进行都需考虑到城市环
境因素。
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现场的景观风貌、建筑特色、空间组合、道路
横断面等因素,从而进行综合性整体规划设计。
因此,可显著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水平、提升
居民生活质量,不仅能打造生活舒适、安逸且美观的城市生活环境,还能更好地发挥城市道
路的景观风貌特色。
(三)缺乏对道路网络弹性的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结合城市人口增速、城市扩张速度和经济发展水
平等,对城市交通量进行预测。
但实际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复杂多变,在预测估算中容易发
生疏漏,且多存在对道路网络规划中系统应变功能设计的忽视。
部分城市由于用地建设较快,因而设计出的道路系统稳定性较差、城市发展受区域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约束较大。
起初在城
市边缘的地区由于这逐步发展,成为连接老城区核心的重要地区,若对这些区域的环境因素、产业结构变化以及人口的增长变动把握不足,则易造成城市用地规划不合理、道路网络规划
弹性差的问题。
因此,在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预测论证的前提下,城市的路网系统需要给
未来的发展规划保留空间,设计出具有更好路网弹性的道路系统,从而适应城市不断发展的
前进脚步。
(四)缺乏人性化规划
城市道路的交通流可分为人流、车流,前者指行人交通,后者包括客流、货流。
客流,
即市民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所形成的交通流;货流,即运输货物的交通工具形成的交通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流、车流的情况,但有的城市只重视车流,缺乏对行人交通
权利的考虑[3]。
例如,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不设置人行天桥、斑马线,盲目拓宽机动车道而
无视人行道的宽度,行车道与人行道间不设置隔离安全装置等等。
尤其有的城市盲目追求车
辆速度、道路宽度,道路设计未结合实际环境和情况,致使出现原有商业区日渐衰落、副中
心区郊区化等现象[4]。
三、解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不足的建议
(一)转变规划理念
如何提升城市交通的机动性、加大对道路设施的供给、扩大城市运输的能力,一直以来
都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城市道路规划的方法,常为疏散城市人口和工业区分布、设置城市副中心区域、打造步行街等等。
然而这些措施更侧重于实现其他生产、生活方面的
目的,而市民及其活动场所才应作为交通规划工作的主要着手点。
城市交通规划应转换理念,通过统筹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网络系统,避免交通资源的消耗、提升交通系统效率,从而帮助城市、交通协调发展。
因而,城市应通过各类方式降低个人机动出行的需求:维持
较高的人口密度、拓展土地功能的多样性、优化市民出行所需次数和距离;推动远距离在线
办公、购物,降低出行的人流、物流量;打造更具竞争力、吸引力的高覆盖率路网的交通系
统[5]。
(二)完善规划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应该是立体、综合、层次丰富的。
其具体的规划体系应囊括对
市域交通、市区整体交通、地段交通、线路交通、点交通这五个层次的规划部署。
各层次间
的交通规划,不仅要加强上下层次的衔接,还要注重不同层次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打造统筹、协调和具有良好互动性的城市道路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化脚步不断发展前进,城市道路系统需要符合不断增长
的交通需求,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则会导致各种问题频发。
故而,相关设计者需不断学
习和钻研专业技术,从而更好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的城市道路布局,以建立更加健康、文明、舒适、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以此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腾飞打下坚实
的基础,进一步地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晓燕.浅谈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技术优化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32.
[2]赵莹,李刚.浅谈本溪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络布局[J].建材与装饰,2019,05:83-84.
[3]唐亮,蔡景毅.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5:85.
[4]叶时远.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06:108-109.
[5]吕凯,张朔.浅谈窄马路密路网模式下城市新区道路交通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9,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