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讨会资料:3《增加“小小专题”训练的建议》
2015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讨会资料:1《离子反应的应用》教学案

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的应用一、考纲要求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二、学情分析和设计意图: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已经复习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三个离子反应常考点后,本节课是在我校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还较好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而设计的一节课。
在设计这节课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面还有哪些的欠缺点,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几项如下:1、你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主要的困难是什么?A、不会配平(4人)B、会,但书写慢(9人)C、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困难(14人)D、还可以,应该会写(25人)2、在离子共存的问题上你有解题思路吗?A、有(32人)B、有,但有时记不住不能共存的离子(7人)C、有,但有时会忽略题目的隐含条件。
(13人)3、离子检验的主要困难是什么?A、检验试剂的选择(16人)B、离子检验的思路不清(26人)C、离子检验的表述(10人)参加问卷的人数共52人,统计结果见每题选项后面的数据。
参考问卷统计结果,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的问题定为:离子检验的实验设计,同时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检验中试剂的选择、现象和结论的表述也是学生的一个弱项,但是在学生的文字表达的规范性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再逐步落实。
设计意图:一是及时巩固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强化离子检验的方法,增强对离子检验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技能与离子反应的综合运用的思维灵活程度;二是可以使学生掌握离子检验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离子检验设计的有序思维,逐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按要求能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2)能够根据离子反应的特征反应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案设计2、过程与方法(1)会用离子的特征反应对离子检验进行实验设计(2)形成实验设计中试剂的使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有序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五、教学难点: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六、教学方法和策略:学案导学知能合一七、教学时数:1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离子反应的应用(学案)(广州市真光中学 唐海玲)【考纲要求】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学习目标】1、巩固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2、运用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离子检验方案设计【学习重点】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学习难点】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学习过程】一、基础自测·判断正误①【2014·广东T9(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②【2014·广东T22(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③【2012·广东T9(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④【2014·广州一模T22(C)】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2+()二、离子检验的实验设计基本思路:【例1】(2010·广东改编)某研究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2015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讨会资料:5 备考计划及备考特点

4、复习资料要选择性使用,不能全盘照搬,课件自制,练习精选
5、学期各个阶段我们会专门对学情进行了解,做问卷调查,特 别是二轮复习,针对性很强。 6、强化主干知识,重归纳整理,构造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知 识整合能力,加强学科内知识间的联系。
7、备考布局精细化,针对学生的水平和学校的安排进行合理的
安排复习进度,对元素部分和氧化还原原理花足时间。 如我们不按照大多数教辅资料先复习化学基本概念,而是先复习 元素金属部分,再复习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再复习非金属部分, 这是我们经过几年备考的经验。为什么觉得这样好呢?
4、每周要上传ppt文稿,要求按课时备课,随时推门听课。 5、每人每周8-13节不等的夜自习跟班,不讲课。 6、每周一次限时训练,要求全批全改,上交分数;每周一次周作 业,试题精选,量为8K一版,全批全改,定期检查。 7、临考前一月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深化二三轮复习精度。
1、建立学科特色,使学生喜欢化学 高一就建立化学兴趣小组,在每周一节的课外活动 课进行化学实验,以趣味实验为主,大大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积极参加各级化学竞赛,并取得优异 成绩等。
10、高考前对近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更深入研究讨论, 有目的的进行猜题,如今年的端午练习第5题。
11、虚心向同事和兄弟学校的同行学习
我们坚持一个观点:不管一堂课怎么上总有不足的地方和值得 学习或者受到启发的地方,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1、对于尖子生要有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所以学校会给尖子生 进行建档,要求科任老师对每次考试培优对象进行分析并且记 录,找到他们知识点上的漏洞,这个比较难! 2、每次测试或月考要对培优对象进行面批试卷。 3、尖子班进度较快,有些内容可以不讲就不讲,比如氧化还 原配平,NA问题等。 4、多余的时间可以进行一些专题练习如图表专题,化工流程 专练、实验探究专练等,可以用近年外省题改装,让尖子生适 应一些难题。 5、高考前一月可以适当的给上课时间自习,这时有些课的意 义不大,给学生多些自主学习,心态也会放松些。
2015年高考化学有效的备考方法

2015年高考化学有效的备考方法一、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
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
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遇有不懂之处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还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练习,检测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学水平。
练习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针对物质结构中的“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等效平衡的应用、离子共存的条件、用守恒法解计算题等,多问为什么,不要陷入题海。
做题可以检查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能开阔解题思路。
二、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
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三、重视主干知识、重点内容的复习化学主干知识要作为复习的重点来抓,如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导电性、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电化学知识的应用(金属精炼、电极反应式书写),还有实验部分(仪器的名称、混合物的分离、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同时,一定注意山东高考在命题形式和考查能力的变化,复习时注意做好选题工作(向全国新课标卷靠拢),追求复习效益的最大化。
四、注意近几年高考中被忽略的知识点高考命题毕竟会受到题量的限制,一些考点未涉及到,如元素化合物中的非金属部分淡化严重,一些热点和知识点也没有出现,如盖斯定律的运用、胶体性质等。
这些知识在今年的复习中,也要重视,不能以为这今年或近几年没考以后就不会考。
广东省2015年高考备考策略----把握好第一轮化学复习的节点(30张童建军)

决定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Na 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 高压钠灯、制备稀有金属
3、确定复习拓展线
弱氧化性 水解性 络合性
与Fe、Cu、I—、SO32—等反应与制线路板、检验 Fe3+的关系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除去水溶液中的Fe2+、 Fe3+,控制pH逐步沉淀 Fe3+的检验
Fe3+(棕黄色)
化学必修1在高考中的地位
开篇语
2014年高考已悄悄离去,2015年高考的备考周期已经 拉开序幕,面对广东高考的命题模式,我们如何组织有效 的备考?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考任务呢?是一个值 得探究的话题。
高考年年有,年年难过年年过。我个人认为应该认真 研究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从中找出重现率高的知识点, 确定复习的知识线;从中找出命题的主要方向,确定复习 的思维线;从中找出试题的显著特点,确定复习的能力线。 在复习过程中,将三条线有机融合,在知识回顾的过程中, 构建思维提高能力;在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提高知识的认 知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提高知识的应用力。
14年试题特点分析
6单24分
选择题
2双12分
选择题特点:以基础为主导转化为基础与能力并重
与往年相比,所考知识点未变,但充分利用了陷阱和 易忽略的知识点,试题的迷惑性增强,同时知识点的考查 方式创新,试题的考查深度增加。 如单选8题“离子共存”中CaSO4微溶于水,在水溶液中 Ca2+与SO42-不能大量共存; 单选9题“无机化学实验”中重结晶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微 溶物Ca(OH)2与溶液配制; 单选12题,酸碱混合后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表征采用 柱状图代替以往的传统方式,对读图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31反应原理
非选择题
2015年高考化学备考计划 孙有杰

做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 意力,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笔记 是加强记忆知识点,温故知新的助推器。 笔记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学 习兴趣。
笔记本,应该有!
(2)突出核心和主干知识
分析比较2011~2014年的广东化学高考试题,我 们不难发现一些核心主干的内容基本年年都考,变 化不大: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阿伏伽德罗常数、 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水溶液中的 离子反应、化学实验每年都出现在选择题中,电化 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在二卷或选择题中考查,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工 艺流程、化学实验探究 在二卷中考查。这些都是化 学的核心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构建知识体系,将知 识融合并灵活运用。
5. 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科素养
(1)结合高考内容,开展学习讲座 结合高三教学,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计划开展四 次有关学法指导方面的讲座,地点分别设在报告厅 和阶梯教室,每个讲座由两人同时开讲。讲座内容: 如何解答化学选择题;有机化学题答题策略;化学 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讲座。
5. 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科素养
很多反应方程式之间都可以比较,学生在比 较中能更准确的把握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原理。 加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训练
我校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训练策略: ◆ 同桌二人一组相互督促听写
◆ 课堂5分钟听写
◆ 单元方程式测试 ◆
化学方程式大赛
3. 优化资料使用,合理安排各类测试
(1)高三复习资料都有其优缺点,要根据高考 要求和学生学情优化资料,高考不考的要坚决 删掉,缺少的要补充。
(1)每次练习或考试后,要求学生及时反思,指导 学生整理纠错本,将同类型的典型错误进行对比分 析,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突破 思维误区,提升思维能力。 (2)对每次月考和统考成绩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诊 断,分析本校班级之间、本校与同类学校之间的数据, 找出优势和差距,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一测考试化学情况分析及二轮备考建议(课件)

4、开展审题技巧的专题研究课; 开展“8分钟”使用策略的专题研究课 (尤其要重视不同学生的思路差异研究。)
5、为了促进学生反思,需要丰富的、灵活 的教学方式和课上课下的教学活动。
(1)组织学生上台讲题 (2)布置一定比例的题析作业、反思小结作业 (3)收集典型的答题案例堂上交流与反思 (4)提供素材让学生命题 (5)学生出题让老师即时解题 (6)测试后提供答案组织学生评卷、反馈 (7)加强师生一对一面批交流 „„
谢谢大家!
1、在第一阶段迈向第二阶段的关口,建议 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一次梳理,对自 己关于化学学科的了解进行一次盘点。
2、瞄准教学目标,甄选教学材料,将限时 训练、巩固考点、优化思维、应试策略整合 到每一节课中,抓反思、抓落实。
3、在有增分空间的能力点上开设小专题, 在有增分空间的题型上开设大专题。
选修 4 必修 2
固体的 获取 气体的 物理性质 获取
选修 5
化学性质 性质差异
必修 1
有机物 获取
物质的 物质的 性质 获取 实验设计 总体思路
选修 6
定性检验 物质的 检测 定量测定
反应规律 研究 反应的 能量的 转化 程度
反应的 快慢
人教版
江苏版
山东版
后阶段复习建议„„
回顾:广州市高三化学备考的布局 选择题
2015年广州一测考试化学情况分析及二轮备考建议
2015自全 市分析会报 告(钟阳)
高三老师的苦恼„„
高考考的不只是一道道化学题、一个个化学知识 还有——有自信、知轻重、懂取舍、能悦纳; 敢于面对、勇于挑战、善于辨别„„
人们看一测试题的种种心态„„
“一测”三重功能:
广州化学备考主要资料《备考指南》《广东高考 化学题型训练》订购渠道:
2015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讨会资料:6 14高考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报告

(二)14年II卷得分情况与13年对比
30题 有机试题总体情况
2013年, 总分16分. 平均分10.69. 平均得分率67%. 2014年, 总分15分. 平均分9.7 平均得分率64.7%.
今年与去年相比平均得分率稍有下降, 从改卷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第(4)问中的第 二空,涉及到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分析及 方程式书写。
对有机物价键 规律、结构简 式要突出官能 团理解不透彻!
典型错误: -COOCH3CH2
双键漏写
给 0分
多H,少H
正确反应方程式:
①CH2=CH2+H2O CH2=CH2+HCl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H2 O
CH3CH2OH CH3CH2Cl
1分或
CH3CH2Cl+NaOH C2H4+H2O
内容涵盖“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 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 “化学实验基础”5个专题内容专题内容,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 究基本方法内容渗透在上述各个专题内容中考查;与考试说明要求 基本一致,考点覆盖率约85%左右。从评卷场了解到的信息看:平 均分估计在52分左右。二卷难度为0.43左右,具体如下:
molH2
正确的分子式写法: C9H10 2分 典型错误:①元素符号下标数字写错, 0分
②H10C9顺序写错,给0分
③答案填错位置 正确答案: 4或4mol 2分 其余答案给0分 该问得分率很高!
(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 但只有III能与Na反应产生H2,III的结构简式为 (写1 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 。
对官能团价键连 结方式、表达方 式没理解!
有机化学教学及备考启示:
201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略讲 详讲
•如物质的组成、分类;物质 的量概念及应用等。
在全面中 讲重点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 式的书写、判断、
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应用、氧化还 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电子
第一轮复习
转移数目、氧化剂、还原剂、能力的 判断)应用 及计算推断化学能与热能
指导思想
等实际应用。
在规范中 讲策略
在强化中 讲效益
图,模型图(数轴、坐标图像),网络关系图。
策略三:研实验 重“三问”
化学实验的复习方法
在章节复习中注意分析比较教材中的实验栏目和实验习题, 适 当注意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实验题一定注意典型实验及变形实验。
•将教材实验问题化, 充分发挥作用。
一问“为什么这样做?” ---实验目的和原理
二问“不这样做会怎样?” ---实验成败的原因分析
这个方法在很多学校实验过,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策略六:试卷讲评 重在有效
最大化发挥考试功能,最大化提高讲评课效益。
调查:学生对试卷讲评的要求
学生的看法 考完后第二节讲评效果好 考完后中间上过课后再讲评效果好
学生人数 256 44
学生比例 85.3% 14.7%
试卷讲评中,每道题都讲解效果好
28
9.3%
策略五:有机整合 形成体系
在第一轮复习中,涉及基本原理部分一定 要穿插小专题整合教学,形成知识体系.
策略五:有机整合 形成体系
溶液中的平衡
化学平衡 酸碱中和滴定
水
的
电
电离Βιβλιοθήκη 离平平衡
衡
难
溶
电
水
解
解
质 溶 解
平 衡
平
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讨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中增加“小小专题”训练的建议2015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提出“科学优质备考,发展思维能力,突破解题瓶颈,沉淀高分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思路。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
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化学问题创设的情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类比分析、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等训练题,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层次,沉淀高分素养。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适当的穿插一些“小小专题”,侧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某种单项能力,突破解题瓶颈,获取高分。
如:新情景(陌生)离子方程式(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因果关系)题型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简述题解法;有关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反应速率计算方法;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限制条件);有机合成反应方程式书写;化学实验原理(或方案)、操作方法、实验装置的设计、画图等等。
每个“小小专题”教学用时1课时。
对于多种综合能力的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过高,以免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挫伤学习积极性。
一、新情景(信息)离子反应方程式(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训练例1.(2014广东高考·32)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1广东高考·32)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 (1)粗铝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和② 【例2答案:(1)2Al +Fe 2O 3= Al 2O 3+2Fe 4Al+3SiO 2===3Si+ 2Al 2O 3】 练习1. (2014茂名二模·32) 工业上利用电镀污泥(主要含有Fe 2O 3、CuO 、Cr 2O 3及部分难溶杂质)回收铜和铬等金属,回收流程如下:滤渣II3滤液X...Cr2O (3)写出还原步骤中加入NaHSO 3生成Cu 2O 固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此步骤中加入NaHSO 3得到Cu 2O 的产率为95%,若NaHSO 3过量,除了浪费试剂外,还会出现的问题是 。
【练习1答案(3)2H 2O + HSO 3— + 2Cu 2+ = Cu 2O↓+ SO 42— + 5H + ; 产生SO 2污染环境】练习2. (2014肇庆二模·31)(3)催化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①催化硝化法中,用H 2将NO -3还原为N 2,一段时间后, 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
则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练习2答案:(3)①2 NO 3-+5H 2=====催化剂N 2+2OH -+4H 2O 】二、选择题中(无机)元素与化合物性质(因果关系)题型训练例1. (2014广东高考·9)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例2.(2013广东高考·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B Fe3+具有氧化性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C 溶解度:CaCO3<Ca(HCO3)2 溶解度:Na2CO3<NaHCO3D SiO2可与HF反应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练习1.(2013佛山二模·11)下表中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练习2.(2013湛江二模·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三、选择题中无机化学实验(实验操作、现象与目的或结论)小题型训练例1. (2014广东高考·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例2.(2013广东高考·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练习1.(2013潮州二模·2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干燥pH 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B.用图1装置能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的乙烷C. 用图2装置能验证HC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 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 4溶液四、综合题中简答题型训练例1.(2014广东高考·33)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
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例1答案:深。
原因是2NO2 (红棕色) N2O4 (无色),△ H<0是放热反应,且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当右边双氧水分解时放出的热量会使B瓶升温,使瓶中反应朝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向生成NO移动,故B瓶颜色更深。
】例2.(2012广东高考·32)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2H2O(s)2Ca2+ + 2K+ + Mg2+ + 4SO42— + 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 2溶液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 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例2答案:(2)加入Ca(OH)2溶液,OH—与Mg2+结合成Mg(OH)2、Ca2+与SO42—结合成CaSO4而析出,使平衡向右移动,杂卤石溶解浸出K+(留在滤液中)】练习1.(2014珠海二模·32)硫酸铅(PbSO4)广泛应用于制造铅蓄电池、白色颜料等。
利用方铅矿精矿(PbS)直接制备硫酸铅粉末的流程如下:(1)步骤Ⅰ中生成PbCl2和S的离子方程式,加入盐酸的另一个目的是。
NaOH,H 2OOHO CH 3C —Cl 有机碱(2)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步骤Ⅱ中使用冰水浴的原因 。
【练习1答案.(1)PbS+2Fe 3++2Cl -= PbCl 2+2Fe 2++S ,抑制Fe 3+、Pb 2+的水解(2)用冰水浴使反应PbCl 2(s )+2Cl -(aq)PbCl 4-(aq)逆向移动,使PbCl 4-不断转化为PbCl 2晶体而析出。
】练习2.已知K sp Mg(OH)2< K sp Fe(OH)3。
如何除去Fe(OH)3中混有的Mg(OH)2: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练习2答案:向混合物中加足量FeCl 3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即得纯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Mg(OH)2(s) + 2FeCl 3(aq) == 2Fe (OH)3(s) +3MgCl 2(aq)】五、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限制条件)题型训练例1. (2013广东高考·30)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4)由CH 3COOCH 2CH 3可合成化合物Ⅰ。
化合物Ⅴ是CH 3COOCH 2CH 3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Cu 催化下与过量O 2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Ⅵ。
Ⅴ的结构简式为 ,Ⅵ的结构简式为 【例1答案:.(4)HOCH 2CH=CHCH 2OH OHCCH=CHCHO 】例2.(2012广东高考·30)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CH 3C 2一定条件下2Ⅰ Ⅱ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合成:C 4H 7Br Δ CH 3CHCH=CH 2 CH 3C 2Ⅲ Ⅳ (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与Ⅱ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其中一种)。
【例2答案:. (5)】OOO练习1.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属于酯类化合物。
【练习1答案:HCOOCH2Cl或】练习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N()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有两个邻位取代基②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③能发生银镜反应、【练习2答案:】练习3. 写出两种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①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②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练习3答案:(任写其中二个即可)】六、有机合成反应方程式(含流程设计)书写题型训练例1.(2014广东高考·30)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4)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例2. (2013广东高考·30)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2)化合物Ⅱ可使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Ⅲ(分子式为C10H11C1)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2答案:⑵】练习1.写出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练习1答案:】练习2.有机物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练习2答案:】练习3.在下列流程中,由化合物VI转变成化合物VII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是由化合物VI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反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3答案:】练习4.(2014年江苏高考·17)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Ⅰ.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练习5、(2014上海虹口区模拟·八)烃A与氢气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得到多种产物,以下是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1.双烯合成反应过程如下所示:写出产物②与乙烯发生双烯合成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