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2020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昌平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物理试卷2024.5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B.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后,内能一定增加C.给自行车胎打气,越打越费力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显微镜下观察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2.将两支铅笔并排放在一起,通过中间狭缝看与其平行的日光灯,观察到彩色条纹的现象属于光的().A.偏振现象B.衍射现象C.干涉现象D.全反射现象3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木筷就在水中上下振动,在一段时间内木筷在竖直方向可近似看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图中描述木筷振动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一交变电流通过理想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器供电,用电器铭牌上标有“220V,880W”字样,该用电器正常工作,输电线电阻忽略不计.已知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tV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B.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880WC.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20A 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5.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能量为2.55eV的光,则激发氢原子的光子能量可能为().A.12.75eV B.12.09eV C.10.20eV D.2.55eV6.研究表明,2000年来地球自转周期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假设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地球其他条件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相比().A.距地面的高度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大9.如图所示是一种电容式键盘,键盘上每个键子下面都连有一块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固定的小金属片,这样两块金属片就组成一个小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容可用公式SCdε=计算,其中ε为一常量,S表示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连接电源,按下某个键时,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给出与该键相关的信号,此时该电容器的().A.电容不变B.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变大C.极板间的电压变小D.极板间的场强不变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B到转轴OO'的距离分别为l、2l.小木块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可以认为小木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轴转动,并缓慢地加速,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盘对A 的作用力大小大于A 对圆盘的作用力大小B .当ω=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g μC .A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始终相等D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9.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时,每1000mL 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纯油酸2mL ,用量筒测得1mL 上述溶液为100滴.在浅盘里盛上水,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把1滴上述溶液滴入浅盘里,等油膜形状稳定后,把带有坐标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描画出油膜的轮廓,油膜所占正方形方格数为75个,每个方格边长为2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纯油酸的体积约为113210m -⨯B .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96.710m-⨯C .若所撒爽身粉过厚,会导致估测出的分子直径偏小D .若描画油膜轮廓时油酸未完全散开,会导致估测出的分子直径偏小1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M 点沿水平方向射入到两板之间,恰好沿直线从N 点射出.电场强度为E ,磁感应强度为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一定带正电B .粒子射入的速度大小Bv E=C .若只改变粒子射入速度的大小,其运动轨迹为曲线D .若粒子从N 点沿水平方向射入,其运动轨迹为直线11.某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起始和终点位置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所经过的具体路径无关,物理学中把这种E来表示.如力称为保守力.保守力做功所改变的是与系统的相对位置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势能,用p图为某物体的势能随位置变化的曲线,该物体().A.在势能为0的位置时,受到的保守力也一定为零B.在1x位置时,受到保守力的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C.从1x位置运动到2x位置的过程中保守力做正功D.在1x位置受到保守力的大小小于在2x位置受到保守力的大小12.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且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半径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球A、B静止q q>,B不带电,A、B之间的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且A、B所在直线与电场线平行.A带电量为()0t=时刻开始,A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开始沿直线运动,并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A、距离为L.0B之间没有电量转移,仅碰撞时才考虑A、B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2B.两球第n次碰撞到发生第1CD.两球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均为13.将某物体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斜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落回与抛出点事高处.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考虑空气阻刀情况下,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A .上升的时间一定小于下降的时间B .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落回抛出点时的动能等于抛出时的动能D .上升阶段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阶段损失的机械能14.如图为用于电真空器件的一种磁聚焦装置示意图.螺线管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平行于管轴的匀强磁场.电子枪可以射出速度大小均为v ,方向不同的电子,且电子速度v 与磁场方向的夹角非常小.电子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子的重力不计.这些电子通过磁场汇聚在荧光屏上P 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为2πmeBB .荧光屏到电子入射点的距离可能为2πmveB C .若将电子入射速度变为12v ,这些电子一定能汇聚在P 点D .若将电子入射速度变为2v ,这些电子一定能汇聚在P 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本部分共6小题,共58分.15.(8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1)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时动量是否守恒.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质量为1m 的入射小球多次从斜槽上位置S 由静止释放,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 ,测出平抛射程OP (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把半径相同质量为2m 的被碰小球静置于斜槽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槽上位置S 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发生正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两小球平均落地点位置分别为M 、N ,测出OM 、ON (称为第二次操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112m OP m OM m ON =+,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①下列关于本实验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B .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C .斜槽倾斜部分必须光滑D .斜槽末端必须水平②若第二次操作时,入射小球从斜槽上静止释放的位置低于S ,其他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为1m OP __________12m OM m ON +(选填“>”“<”或“=”).(2)乙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两个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 、B 间放置轻质弹簧,挤压两个滑块使弹簧压缩,并用一根细线将两个滑块固定,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接通充气开关,烧断细线,A 、B 由静止向相反方向运动.利用光电计时器可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光电门C 、D 的时间分别为1t 、2t .A 、B 的质量分别为1m 、2m .①在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若满足__________与__________近似相等(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可以认为两滑块被弹簧弹开前后动量守恒.②本实验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判断气垫导轨水平的依据是__________.16.(10分)某同学分别用图甲和乙的电路测量同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利用图甲实验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所测量的实际是下图中虚线框所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若电流表内阻用A R 表示,用E 、r 和A R 表示E '=__________;r '=__________.(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直线,图中直线Ⅰ对应电路是题图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3)选择误差较小的实验电路,根据(2)图中对应的数据,该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V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阻r =__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7.(9分)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 轴运动,出发位置为0x =.拉力做的功W 与物体坐标x 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10m s .求:(1)物体在1m x =位置时,拉力的大小F ;(2)物体在1m x =位置时,拉力的功率P ;(3)物体从0x =运动到4m x =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m v .18.(9分)如图所示,一单摆的摆长为l ,摆球质量为m ,固定在悬点O .将摆球向右拉至N 点,由静止释放,摆球将在竖直面内来回摆动,其中P 点为摆动过程中的最低位置.摆球运动到N 点时,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约为5︒),θ很小时可近似认为sin θθ≈、 PNPN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1)请证明摆球的运动为简谐运动.(2)如图甲所示,若在O 点正下方34l 的O '处放置一细铁钉,当摆球摆至P 点时,摆线会受到铁钉的阻挡,继续在竖直面内摆动.a .求摆球摆动一个周期的时间T ;b .摆球向右运动到P 点时,开始计时,设摆球相对于P 点的水平位移为x ,且向右为正方向.在图乙中定性画出摆球在开始一个周期内的x t -关系图线.19.(10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运载的交通工具,它利用磁力使列车在轨道上悬浮起来从而减少阻力,同时利用磁场与固定在列车下方的金属线圈相互作用,使列车获得牵引力.如图为某种磁悬浮列车驱动原理的示意图.水平面上有两根平行直轨道,轨道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方向相反的两种匀强磁场,两种磁场沿轨道方向的宽度均为L ,且相间排列.车厢下方固定着N 匝边长为L 的闭合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 ,车厢与线圈绝缘.当所有磁场同时沿轨道方向运动时,线圈会带动车厢沿轨道运动.已知:轨道宽度为L ,两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车厢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 ,车厢及线圈的总质量为m ,线圈的总电阻为R .(1)若所有磁场同时沿轨道方向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求:a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m I ;b .车厢速度的最大值m v .(2)若所有磁场同时沿轨道方向由静止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当磁场运动时间为t 时,车厢正在沿轨道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车厢的速度大小v 车.20.(12分)对同一个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研究,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光滑U 型金属导轨abcd 固定放置在绝缘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 ,电阻不计.长度为L 的导体棒MN 与平行导轨垂直,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MN 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导体棒未滑出导轨.(1)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导体棒MN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v =;(2)利用电动势的定义W E q =非,推导导体棒MN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v =;(3)利用拉力对导体棒MN 所做的功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推导导体棒MN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v =;(4)若bc 端断开,依然保持导体棒MN 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利用导体棒MN 中的自由电子的受力情况,推导导体棒MIN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v =.。
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统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统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图所示为“东方超环”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它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使氘核与氚核发生聚变,其核反应方程为。
X表示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粒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中的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X的质量数为:2+3-4=1,电荷数为:1+1-2=0,故X为中子,故B正确,ACD错误。
2.将一定质量的氧气从0℃缓慢升高到1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大B. 每个氧气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变大C. 氧气分子的密集程度一定变大D. 气体的压强一定变大【答案】A【解析】【详解】A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对单个的分子没有意义,所以温度越高,平均动能越大,故平均速率越大,但不是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气体的压强与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分子的平均撞击力有关;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若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即气体的密集程度减小),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故CD错误。
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波。
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的a质点处于平衡位置、b质点处于波峰位置,a、b两质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简谐波是纵波B. 该简谐波的波长为2LC. 此时刻a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D. 此时刻b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是横波,故A错误;B、a、b之间的距离等于,故该简谐波的波长为,故B错误;C、简谐波向右传播,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振动可知,此时刻a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故C错误;D、质点b此时位于波峰,位移为正,根据可知,加速度方向向下,故D正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第2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第2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1. 下列核反应属于衰变的是( )A. B.C. D.2. 下列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 光的干涉现象B. 光电效应现象C. 光的衍射现象D. 光的偏振现象3. 关于一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增大时,氧气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B. 温度升高时,每个氧气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变大C. 压强增大是因为氧气分子之间斥力增大D. 压强增大是因为单位面积上氧气分子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4. 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的石块从距地面高h处以初速度斜向上抛出,与水平方向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若只改变抛射角,下列物理量一定不变的是( )A. 石块在空中的飞行时间B. 石块落地的水平距离C. 石块落地时的动能D. 石块落地时的动量5. 如图所示,一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相对斜面保持静止,该过程中斜面体相对水平地面也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块一定有摩擦力作用B. 地面对斜面体一定有摩擦力作用C.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与斜面所受重力之和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物块与斜面所受重力之和6.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在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坐标分别为,。
波传播到P点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的振幅为10cmB. 该波的频率为10HzC. 该波的波长为1mD. 经过,波将传播到Q点7. 卡文迪什在1798年17卷《哲学学报》中发表他关于引力常量的测量时,曾提到他的实验是为了确定出地球的密度。
已知引力常量为G,要想估测地球的密度,只需测得( ) A. 地球的质量 B. 地球的半径C. 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8. 飞机沿某水平面内的圆周匀速率地飞行了一周,已知飞机质量为m,速率为v,圆周运动半径为R。
2020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

2020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他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则该图反映了( )A.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B.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C.每隔一定时间花粉微粒的位置D.每隔一定时间液体分子的位置2.卢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散射实验所用仪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放射源发射的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粒子.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大于.于是,卢瑟福大胆猜想( )A.原子核内存在中子B.原子核内存在质子C.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D.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3.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不断地放出能量.太阳的总输出功率约为,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已知光速为,估算太阳每秒失去质量的数量级为( )A.B.C.D.4.如图所示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分别记录空气柱的压强和均匀玻璃管内空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数据中和的乘积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环境温度升高B.外界大气压强变小C.注射器内的气体向外发生了泄漏D.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变大5.如图所示,光滑直杆上弹簧连接的小球以点为平衡位置,在、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点为原点,选择由指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小球经过点时开始计时,经过首次到达点.则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为( )A.B.C.D.6.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质量为的小球.给小球施加拉力,使小球平衡后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则拉力( )A.方向可能在图中Ⅰ区内B.方向可能在图中Ⅱ区内C.最小值为D.最小值为7.我们可以采用不同方法“称量”地球.例如,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测量铅球之间的作用力,推算出引力常量,就可以“称量”地球.已知引力常量,利用下列数据可以“称量”地球质量的是A.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速度B.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月球的半径C.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速度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8.用长导线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缠绕螺线管,当电流为时,测得螺线管内轴线中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若将导线对折缠绕螺线管,两种绕法螺线管上的线圈匝数相同,如图乙所示,通过相同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B.C.D.9.如图所示,是矩形导线框的对称轴,其左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下过程中,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且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的是( )A.将向左平移B.将垂直纸面向外平移C.将以为轴转动D.将以为轴转动10.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的字样.该参数表明( )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时电容才为B.当两端电压为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超过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11.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点,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弹簧另一端在点.用一个金属小球挤压弹簧至点,由静止释放小球,随即小球被弹簧竖直弹出,已知点为的中点,则( )A.从到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从到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增大C.从到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从到过程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大于从到过程12.如图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一侧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电阻变化时变压器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和为理想电流表,和为理想电压表.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端移动,则( )A.示数不变B.示数变小C.示数变大D.示数变小13.从固定斜面上的点每隔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滚动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相邻位置间的距离,.已知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长度为.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B.小球在点的速度为C.斜面上最多有个小球在滚动D.该照片是距第一个小球释放后拍摄的14.光学镊子是靠激光束“夹起”细胞、病毒等极其微小粒子的工具.为了简化问题,将激光束看作是粒子流,其中的粒子以相同的动量沿光传播方向运动;激光照射到物体上,会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光镊效应就是一个实例,如图(甲)所示.一相互平行、越靠近光速中心光强越强的激光束,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点.现有一透明介质小球,球心偏离了点,但仍于激光束的中心,如图(乙)所示.小球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若不考虑光的反射和吸收,光对小球的作用力可通过光的折射和动量守恒来分析.取为坐标原点,向右为轴正方向、向下为轴正方向,小球受到作用力的方向为( )A.沿正向B.沿正向C.沿负向D.沿负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8分)1(1)15.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测量步骤如下:调节指针定位螺丝,使多用电表指针对准 (选填“直流电流、电压”或“电阻”)“”刻线.23(2)将选择开关转到电阻挡的 (选填“”、“”或“”)的位置.将红、黑表笔插入“”、“”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 (选填“刻线”或“刻线”).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读取数据.测量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约是左右的电阻.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必要的步骤,并按 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调节定位指针螺丝,使多用电表指针对准“”刻线B.将红黑表笔接触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位置D.把选择开关旋转到“”位置E.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刻线(1)(2)(3)(4)16.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在离双缝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宽度.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2(乙)所示的手轮上的示数为,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为.波长的表达式 (用、、表示).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3为上述实验装置示意图.为单缝,、为双缝,屏上点处为一条亮条纹.若实验时单缝偏离光轴,向下微微移动,则可以观察到点处的干涉条纹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间距变大D.间距变小(1)(2)(3)17.如图所示,半径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光滑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最低端点,质量的小球以初速度从点冲上竖直圆环,沿轨道运动到点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点,取,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运动到轨道末端点时的速度.求、两点间的距离.若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冲上竖直圆环,并沿轨道运动到点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求小球落点与点间的最小距离.(1)(2)(3)18.一台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通过的电流.若该电机在内把一个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了,不计摩擦及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在提升重物的内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电动机线圈的电阻.19.冲击摆可以测量子弹的速度大小.如图所示,长度为的细绳悬挂质量为的沙箱,质量为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沙箱并留在沙箱中.测出沙箱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角度为.沙箱摆动过程中未发生转动.【答案】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该图不是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而是每隔一定时间花粉微粒的位置连线图,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1)(2)自子弹开始接触沙箱至二者共速的过程中,忽略沙箱的微小偏离.求:子弹射入沙箱后的共同速度大小.子弹射入沙箱前的速度大小.自子弹开始接触沙箱至二者共速的过程中,沙箱已经有微小偏离.子弹入射沙箱的过程是否可以认为是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并简要说明理由.123(1)(2)20.宏观规律是由微观机制所决定的.从微观角度看,在没有外电场的作用下,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如同理想气体分子一样做无规则地热运动,它们朝任何方向运动的概率是一样的,则自由电子沿导线方向的速度平均值为.宏观上不形成电流.如果导线中加了恒定的电场,自由电子的运动过程可做如下简化:自由电子在电场的驱动下开始定向移动,然后与导线内不动的粒子碰撞,碰撞后电子沿导线方向的定向速度变为,然后再加速、再碰撞……,在宏观上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在一段长为、横截面积为的长直导线两端加上电压.已知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电子电荷量为,电子质量为,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仅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碰撞时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求在时间间隔内自由电子定向速度的平均值.推导电阻的微观表达式.请根据电阻的微观机制猜想影响金属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理由.C 1.解析:卢瑟福根据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原子核占整个原子的体积特别小,正电荷都聚集在其中.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D.解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其中,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能量,也为太阳的总输出功率.,代入和,解得的数量级为.故B正确;故选B.解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其中为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普适气体常数,是个定值.A选项:实验环境温度升高时,,的乘积将变大,故A错误;B选项: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对的乘积大小无影响,故B错误;C选项:若注射器内的气体向外发生泄漏,则物质的量将变小,即将变小,故C正确;D选项: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大小不会影响乘积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解析:因为从点开始计时,所以时,小球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从点开始计时,小球经首次到达点,所以周期为,故小球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为:,故A正确.故选A.D 2.B 3.C 4.A 5.解析:如图所示:AB选项:由于小球受力平衡,所以拉力的方向只能处于图中Ⅱ区间,或竖直向上,故A错误,B正确;CD选项:由图知,当拉力的方向垂直于时,拉力的值最小,∴,故CD错误;故选B.解析:A、B选项:,其中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又∵,即已知和,可求,故A正确,故B错误;C、D选项:由于中心天体为太阳,无法求出地球质量,故C错误,故D错误;故选 A.解析:图乙将导线对折缠绕螺线管,这种双向绕法使得两段电流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在螺线管内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解析:由于中感应电流方向为,根据楞次定律知,线框中 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通量减小.A选项:将向左平移,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通量变大,不满足题意,故A错误;B选项:将垂直纸面向外平移,磁通量不变,故B错误;C选项:将以为轴转,磁通量变小,故C正确;B6.A7.A8.C9.D选项:将以为轴转,磁通量增大,故D错误;故选C.解析:AB选项:电容的大小是由其本身所决定的,与所加电压的大小无关,故AB错误;C选项:因为,所以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的电荷量不超过:,故C错误;D选项:,所以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单个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加的电荷量,故D正确;故选D.解析:如图所示:其中各速度的大小关系为:,,,∴入射光的水平方向光子总动量为零,折射光的水平方向光子总动量也为零,故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入射光的竖直方向总动量大于折射光的竖直方向总动量,即光子竖直向下的动量减小,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光子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沿轴正方向,故B正确,故A错误,故C错误,故D错误;D10.D11.D12.C13.B14.123(1)(2)(1)(2)(3)(4)故选B.解析:实验前应调节指针的定位螺丝,使多用表指针对准直流电流,电压的“”刻线.因为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欧姆表读数应说可能在表盘中央附近读,这样读数能精确一些,所以选择开关转到电阻挡的“”的位置.欧姆挡使用前需进行欧姆调零,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刻线”.使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每换挡位时,都需要重新欧姆调零.测左右的电阻时,应选用的挡位.实验顺序依次为先选挡位再红黑表笔短接最后调节欧姆调零旋钮.故操作顺序为:DB E.解析:示数为.由题可知:.其中.∴.由双缝干涉条纹公式知:.∴.∵,若频率增大,则变小,由可知,变小.由图知,点的亮条纹对应的两列光的光程差为零,若实验时单缝向下微微移动,则光路如图所示:123(1)直流电流、电压刻线(2)DBE15.(1); (2)(3)变小(4)A16.(1)(2)(3)(1)(2)(3)为满足两列光的光程差为零,则点处的干涉条纹将上移至点,且根据可知,条纹间距大小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由平抛规律得:,,解得:.设小球运动到点半圆环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为.圆周运动向心力:,得:当时,小球运动到轨道末端点时的速度最小,.解析: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解得.由能量守恒定律知:,解得.由焦耳定律,解得.(1)(2)(3)17.(1)(2)(3)18.12(1)(2)12(1)解析:在子弹与沙箱共速至沙箱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为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解得.可以认为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自子弹开始接触沙箱至二者共速的过程中,由于沙箱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很小,受到细绳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远小于子弹与沙箱的内力,因此,子弹入射沙箱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解析:加速度:.自由电子在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第二次碰撞前的速度为.则12(1)(2)可以认为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自子弹开始接触沙箱至二者共速的过程中,由于沙箱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很小,受到细绳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远小于子弹与沙箱的内力,因此,子弹入射沙箱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水平方向动量守恒19.123(1)(2)电阻定律:解得猜想: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理由:导体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导体内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度变化,从而使自由电子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发生变化,因此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其他合理猜想和理由均可,例如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0.3(2);,解得.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则电流:,电阻:,解得:.由,电阻定律:,解得,猜想: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理由:导体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导体内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度变化,从而使自由电子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发生变化,因此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其他合理猜想和理由均可,例如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体。
2020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答案

D 选项: 故选 D .
,即 示数变小,故D正确.
13. 从固定斜面上的 点每隔 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
时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滚动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相邻位置间的距离
,
.已知 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长度为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
A.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C. 斜面上最多有 个小球在滚动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图乙将导线对折缠绕螺线管,这种双向绕法使得两段电流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即在螺线管内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如图所示, 是矩形导线框 的对称轴,其左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下过程
中, 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且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6/15
更多资料请微信搜索小程序“真题试卷”获取
2020/6/11
D 选项:从
过程中弹簧20的20平年均北京弹昌力平大区高于三从二模物理试卷过程中弹簧的平均弹力,又
∵
,∴ 从
过程中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大于从
过程,故D正
确;
故选 D .
12. 如图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一侧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电阻变化时变压器输入 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为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 和 为理想电流表, 和 为 理想电压表.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 端移动,则( )
【答案】 A
【解析】 A、B选项:
,
其中 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https:///#/print?id=c4e2a6f59bf94feea53b9c28ede8fa92&type=analyze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

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油滴呈球形,这是油滴呈各向同性的缘故B.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升温而膨胀,此过程中外界对其做功C.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也是不连续的D.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受激发的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发出的第(2)题地球大气层中的氧受宇宙射线轰击散裂后产生的衰变时放出射线。
若铍核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未画出)到P点时发生衰变,衰变后产生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下列关于衰变前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描述正确的是( )A.顺时针转动,轨道半径为10a B.顺时针转动,轨道半径为7aC.逆时针转动,轨道半径为11a D.逆时针转动,轨道半径为10a第(3)题如图甲所示,一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块运动速率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B.C.D.第(4)题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像(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4.29,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5),如图乙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该图像能求出普朗克常量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D.用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能级时所辐射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第(5)题如图甲为电子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枪发射电子后,经电场加速后射入偏转磁场,磁场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射出磁场的电子能够在屏幕上一定范围内上下扫描,则( )A.加速电场的场强方向为水平向右B.电子打在屏幕上P点时,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若使磁场在间变化,屏幕上的扫描范围会变大D.若减小间的加速电压,同时使磁场在间变化,屏幕上的扫描范围有可能不变第(6)题如图所示,真空中A、B、C三点的连线构成一个边长的等边三角形,AD为BC连线的中垂线,D为BC连线中点。
2020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昌平区202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物理试卷解析2020.6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
他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
则该图反映了A .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B .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C .每隔一定时间花粉微粒的位置D .每隔一定时间液体分子的位置【答案】C【解析】图是每隔一定的时间所记录的花粉微粒的位置,它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因为在这一小段时间内,花粉也可能运动到其他的地方又回来,所以选项B 错误;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液体分子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故选项AD 错误;选项C 正确。
注:花粉微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能直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但是它能间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因为它的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2.卢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α散射实验所用仪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α粒子。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大于90°。
于是,卢瑟福大胆猜想A .原子核内存在中子B .原子核内存在质子C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D .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答案】D图2 显微镜金箔荧光屏 放射源α粒子 图1【解析】因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大于90°。
说明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选项ABC 错误,D 正确。
3.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不断地放出能量。
太阳的总输出功率约为3.8×1026W ,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
2020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练习(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练习(二模)物理试题物理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
他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并用折线依次连接各个记录点,如图所示。
则该图直接体现了()A. 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液体分子做直线运动B. 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花粉微粒做直线运动C. 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D. 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的折线是花粉微粒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的连线,即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也不是分子的运动轨迹,图中的折线没有规则,说明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卢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所用仪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α粒子。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甚至大于90°。
基于该实验现象,卢瑟福大胆猜想()A. 原子核内存在中子B. 原子核内存在质子C. 造成α粒子偏转的主要原因是它受到了原子中电子的作用D. 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 【答案】D 【解析】【详解】A .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中子的存在,A 错误;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B 错误;C .造成α粒子偏转的主要原因是它受到了排斥力作用,而电子带负电,对α粒子是吸引作用,C 错误;D .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推测使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说明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的核;从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和绝大部分质量,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OBx 图4
x/m
x/m
x/m
0
0.5
1.0 t/s 0
1.0
2.0 t/s 0
0.5
A
B
C
x/m 0.1
1.0 t/s 0
0.5
-0.1
D
1.0 t/s
6.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给小球施加 拉力 F,使小球平衡后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 5 所示。 则拉力 F A.方向可能在图中Ⅰ区内 B.方向可能在图中Ⅱ区内 C.最小值为 mgcosθ D.最小值为 mgtanθ
压强传感器 空气柱
图3
B.外界大气压强变小 D.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变大
5.如图 4 所示,光滑直杆上弹簧连接的小球以 O 点为 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 O 点为 原点,选择由 O 指向 B 为正方向,建立 Ox 坐标轴。 小球经过 B 点时开始计时,经过 0.5s 首次到达 A 点。 则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为
A C B
O 图8
12.如图 9 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
A1
圈一侧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电阻变
~
化时变压器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R0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A1 和 A2 为
理想电流表,V1 和 V2 为理想电压表。若将
3
R0
b
V1
V2 a
R
A2 图9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 a 端移动,则 A.A1 示数不变 C.V1 示数变大
B.A2 示数变小 D.V2 示数变小
13.从固定斜面上的 O 点每隔 0.1s 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某一时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滚动的照
片,如图 10 所示。测得小球相邻位置间的距
OA xAB
B
l
离 xAB=4cm,xBC=8cm。已知 O 点距离斜面底
xBC
C
端的长度为 l=35cm。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量。太阳的总输出功率约为 3.8×1026W,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
已知光速为 3×108m/s,估算太阳每秒失去质量的数量级为
A.106kg
B.109kg
C.1012kg
D.1015kg
4.如图 3 所示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分别记录空气柱的压强 P 和均匀玻 璃管内空气的体积 V,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数据中 P 和 V 的乘积越来越小,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 1 所示。则该图 反映了 A.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 B.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 C.每隔一定时间花粉微粒的位置
图1
D.每隔一定时间液体分子的位置
2.卢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α散射实验所用 仪器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放射源发射的α 放射源 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α 粒子。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
A 图6
D.2B
M
aa
d
b
c
N
图7
10.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5μF 9V”的字样。该参数表明 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 9V 时电容才为 1.5μF B.当两端电压为 4.5V 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0.75μF 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超过 1.5×10-6C 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 1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 1.5×10-6C
1
序号 V/ ml P/105Pa P•V/105Pa·ml
1 20.0 1.001
20.020
2 18.0 1.095
19.710
3 16.0 1.231
19.696
4 14.0 1.403
19.6.实验环境温度升高 C.注射器内的气体向外发生了泄漏
数据采集器 注射器
图 10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12m/s2
B.小球在 A 点的速度为 0
C.斜面上最多有 5 个小球在滚动
11.如图 8 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O 点,当弹 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弹簧另一端在 A 点。用一个金属小球挤压弹 簧至 B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随即小球被弹簧竖直弹出,已知 C 点为 AB 的中点,则 A.从 B 到 A 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从 B 到 A 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C.从 B 到 A 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 B 到 C 过程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大于从 C 到 A 过程
2
8. 用长导线以如图 6(甲)所示方式缠绕
A
螺线管,当电流为 I 时,测得螺线管内轴
线中点 A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若将导
线对折缠绕螺线管,两种绕法螺线管上的
线圈匝数相同,如图 6(乙)所示,通过 相同电流 I 时,则在螺线管内 A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0
B.0.5B
C.B
9.如图 7 所示,MN 是矩形导线框 abcd 的对称轴,其左 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下过程中,abcd 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且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bcda 的是 A.将 abcd 向左平移 B.将 abcd 垂直纸面向外平移 C.将 abcd 以 MN 为轴转动 30° D.将 abcd 以 ab 为轴转动 30°
θ Ⅰ Ⅱ
图5
7.我们可以采用不同方法“称量”地球。例如,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测量铅球之间 的作用力,推算出引力常量 G,就可以“称量”地球。已知引力常量 G,利用下列数 据可以“称量”地球质量的是 A.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速度 B.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月球的半径 C.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速度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黑白打印不影响做题
昌平区 2020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物理试卷
2020.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2 分)
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他把小微
金箔 α粒子
荧光屏
显微镜
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
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
图2
大于 90°。于是,卢瑟福大胆猜想
A.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B.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C.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D.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
3.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不断地放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