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
继电保护基础1

发出音响信号,并使相应的断路器灯光位 置信号闪光。 预告信号装置:在运行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瞬时或 延时发出音响信号,并使光字牌显示出异 常状况的内容。
2、对中央信号系统的基本要求:
1)声响 2)光字牌 3)音响停止 4)设备检查
1、中央事故信号装置
4)增加HC的作用
KK的5-8触点不直接接通HQ,是因为HQ 线圈的导线很粗电阻很小,合闸电流很大,直 接接通HQ,会烧坏KK的触点。而且合闸电流 很大,不能由控制母线供电,而应由合闸母线 供电。所以增加一合闸接触器。
5)事故跳闸
保 护 动 作 , BCJ 触 点 闭 合 , 接 通 跳 闸 回路。断路器KK在合闸后位置,KK的1-3、 17-19是接通状态,这时断路器跳闸,其辅 助常闭触点闭合,接通事故音响小母线, 发出事故音响。此断路器控制电路为灯光 监视的断路器控制电器。
②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 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 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 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五、常用继电器的作用和图形符号
1、继电器作用:
继电器是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 基本元件,当其输入达到或低于一 定值时它便动作,并通过执行元件 发出信号或动作于跳闸。
1)电流继电器
2)展开图
作用:元件内部接线、元件端子号码和回路标号等
3)安装接线图
作用:将二次设备用控制电缆互相连接起来
包括:屏面布置图、屏背面接线图和端子排图。
直流回路展开图说明:
直流回路展开图按其作用可分为继电保护回路、信号 回路、控制回路等。现以继电保护回路为例加以说明,如 图所示:图的左边为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右边相对于逻 辑回路标有继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及回路名称。如过电流、 速断、瓦斯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基础知识讲解

电流保护的接线及特点
. .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
感器二次线圈之间的联系方式。 . 三相星形接线方式的保护对各种故障都能动作。两相
星形接线的保护能反应各种相间短路,但B相发生单 相短路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
电流保护的接线及特点
. (1)三相星形接线需要三个电流互感器、三个电流继 电器和四根二次电缆,相对复杂和不经济。广泛应用于 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贵重设备的保护中,以为它能提 高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也可用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 网中,作为相间短路的保护,同时也可保护单相接地。 . (2)两相星形接线方式较为经济简单,能反应各种类 型的相间短路。主要应用在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 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广泛地采用它 作为相间短路的保护。
. 对于相间短路,故障环路为相—相故障环路,取测量 电压为保护安装处两故障相的电压差,测量电流为两 故障相的电流差,称为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28
距离保护的组成
•
• 1. 启动部分:当被保护线路发生故障时,瞬间启动保 护装置,以判断线路是否发生了故障。
• 2. 测量部分:测量元件用来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 之间的距离,并判别短路故障的方向。
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但却不能作为下一相邻线路的 后备保护,因此,必须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 条线路和下一段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由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定时限过电流 保护相配合构成的一整套保护。
12
无时 限电 流速 断
保
限时 护 电流 方 速断
式
过电 流保 护
I ' =K I dz K d.Bmax
不同的电力系统结构不同,电力元件在系统中位置不 同,误动和拒动危害程度不同,因而不同情况下,侧重点 有所不同。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 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设 计、配置、整定、调试等技术,也包括由获取电量信息 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经过继电保护装置到断 路器跳闸线圈的一整套具体设备,如果利用通讯手段传 送信息,还包括通讯设备。
2).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构成示意图
1.2.2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以过电流保护装置为例,来说明继电保护的组成和 基本工作原理.
动作过程:电流继电器动作时其触点闭合, 中间继电器得电,由中间继电器KM触点通 线路断路器跳闸回路,同时信号继电器KS 发出保护跳闸信号。
§1.3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对于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 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即保护 的四性。 1.3.1 选择性 ( Selectivity ) 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或线 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 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在区内就动作,在区外不动作。 术语:主保护 远后备保护 近后备保护
4)继电保护的主要特点
微机保护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上的两个显著优势: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完 备的存贮记忆能力,以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成熟的数据采集,A/D模数 变换、数字滤波和抗干扰措施等技术,使其在速动性、可靠性方面均优于以 往传统的常规保护,而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微机保 护有许多优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正确动作率高。主要表现在 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 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 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 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 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4)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 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 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 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 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
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只将故障设备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尽量缩小停电围,保护装置这样动作就叫做有选择性。
快速性:目前,断路器的最小动作时间约为0.05~0.06秒。
110KV 的网络短路故障切除时间约为0.1~0.7秒;配电网络故障切除的最小时间还可更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不允许长时间电压降低的用户,一般约为0.5~1.0秒。
对于远处的故障允许以较长的时间切除。
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它在保护围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其保护围发生故障时,不因其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在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又不应误动作。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这四大基本要相互联系而有时又相互矛盾的。
在具体考虑保护的四大基本要求时,必须从全局着眼。
一般说来,选择性是首要满足的,非选择性动作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是,为了保证选择性,有时可能使故障切除的时间延长从而要影响到整个系统,这时就必须保证快速性而暂时牺牲部分选择性,因为此时快速性是照顾全局的措施。
3、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的三大组成部分:一是测量部分、二是逻辑部分、三是执行部分。
继电保护的原理结构图如下:第一章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一、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及时限特性1、继电保护装置阶梯形时限特性:各保护装置的时限大小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长的,越靠近电源的保护,其动作时限越长,用t1、t2、t3分别表示保护1、2、3的动作时限则有t1>t2>t3,它好比一个阶梯,故称为阶梯形时限特性。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阶梯形时限特性如下图:二、电流电压保护的常用继电器1、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刚好能够动作的最小电流叫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第一节继电保护基础知识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安全运行的事件时,能自动向值班员发出警告信号,或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跳闸指令,以终止事件的发展。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设备,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1) 当被保护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隔离,最大限度的维护系统稳定,降低元件损坏程度。
(2) 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及时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处理,或由安全自动装置及时调整,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3.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四个要求,具体分述如下:(1) 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当被保护设备区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被保护设备区外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发生误动作。
(2) 选择性。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首先由故障设备的保护切除故障;如故障设备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设备的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
尽量缩小切除故障的停电范围。
(3) 灵敏性。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对其动作区内的故障能可靠反映的能力。
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反映故障时数值参量增加的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为:Klm=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最小参量/保护的整定动作值反映故障时数值参量减少的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为Klm=保护的整定动作值/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最大参量(4) 速动性。
保护装置的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以允许的尽可能快的速度切除故障,减轻故障对设备损坏程度,提高尽快恢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
4.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答: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保护。
继电保护教材-继电保护基础

继电器的表示方法:
用一个方框上面带有触点的图形,继电器所反 应的参数在方框里用一个在电工中通用的字母表
示,如电流I ,电压用U ,时间用t,阻抗用Z等。
常用继电器和接点的表示方法见表0-1。
第五节 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
• 最早的继电保护是熔断器 • 19世纪末期出现了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 • 1901年出现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 • 1908年出现了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距离保护 • 1927年出现了高频方向保护 • 1950年前后出现了微波保护 •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行波保护的思想,70年代末期出现了
缺点——动作迅速而同时又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的保护装置,一般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
因此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要求不同,但并非 越快越好,必须根据技术条件而定。
须快速切除的故障: ● 根据维持系统稳定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的高 压输电线路上发生的故障;
● 使发电厂或重要用户的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 (一般为0.7倍额定电压)的故障;
● 按作用于断路后直接作用于断路器的跳闸 机构,因此,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体积笨重不够灵敏
间接作用式继电器,它动作后利用触点闭合一个辅助操 作回路接通断路器的跳闸线圈,然后由操作机构使断路 器跳闸,其优点是精确性较高和功率消耗小。
● 按工作原理分
电磁型继电器 感应型继电器 电动型继电器 整流型 静态型继电器是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继电器的统称
第四节 继电器的分类及其图形符号
继电器——指具有“继电特性”的电器元件。 定义:当作为控制它的物理量达到一定数值 或进入某一定的物理量时,它能够使被控制的物 理量发生突然的变化。 继电器的分类: ● 按接入的方法分:
一次式继电器,其线圈直接接入一次回路 二次式继电器,其线圈通过TA而接于它的二次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Chapter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2.1 继电保护的系统配置与继电特性 §2.2 继电保护用电力互感器和输入变换器 §2.3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原理
§2.1 继电保护的系统配置与继电特性
2.1.1 继电保护的系统配置与保护范围
5-电动机
2-变压器
3-母线
KreIre/Iop
过量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小于1; 欠量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大于1。
一般要求过量继电器( 0.85≤Kre <1,0.9~0.95);欠量继电器 (1<Kre≤1.2) 。
§2.2 继电保护用电力互感器和输入变换器
➢继电保护输入信号的类型与特点 ⒈ 类型:电压、电流;交流、直流;电量、非电量 ⒉ 特点:幅值变化范围大,衰减直流分量、丰富的 高次谐波分量
正确地动作。 多路模拟量输入
变换
低通
信号
及
滤波采样Βιβλιοθήκη 模数 变换提保供存数据给用RAM数回字路核,5心人机以对部话接及口件部件其进他行回处路理。
电压
ALF
S/H
A/D
形成
人机对话接口部件
总
的继电器的动作。 存放程序用
EPROM/
指示灯LED 键盘
接打印机
线
Flash Memory
打印机接口
人机对话接口部件
形。
作业: 1. 为什么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开路?
第二章 结束
电压互感器的工作特点和要求
(1) 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高电压路并联,因此, 其一次工作电压只取决于接入点的一次电压。
(2)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允许短路,否则会产 生危险的短路电流,并烧毁电压互感器,因此, 通常装有保护熔断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继电保护的任务
1.2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3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构成 1.4 继电器 1.5 微机保护概述
1.6 继电保护的发展概况
2015/12/27 3
目标: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掌握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构成,初步 建立起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30
1.3.1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1、反应电气量的继电保护 (1)反应故障时电流增大构成的电流保护; (2)反应故障时电压降低构成的低电压保护;
(3)同时反应故障时电压降低和电流增加构成
的阻抗(距离)保护;
(4)同时反应故障时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的
变化则可以构成方向保护; (5)同时反应故障时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则可 以构成纵联差动保护、高频保护。
37
2015/12/27
38
2.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 硬件部分:由各种电子元器件
构成的电子电路。
软件部分:计算机的程序。
2015/12/27 39
BUS 数据采集系统
计算机系统 CPU主系统 开关量输入 输出系统 开入量
TV TA 二 次 侧 来
电压形成
光耦 模 数 变 换 并行 接口 PIO 光耦
2015/12/27 16
1.1.2
继电保护的任务
2015/12/27
17
1. 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包括各种短路和断线,其中最常见同时也 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类型的短路。 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 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 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 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 振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2015/12/27
8
继电保护装置:反应电力系统 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 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 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015/12/27
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泛指: 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系统
2015/12/27
10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 系,它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及 实现方法、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 继电保护的安装调试、继电保护的 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等技术。
2015/12/27
20
2.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 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系 统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 护装置应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 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2015/12/27 25
2、速动性
速动性: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动作的性能。
继电保护快速动作有利于减小设备损坏程度,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和 断路器的跳闸时间 。 一般的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0.06~0.12s,最 快的可达0.01~0.04s;一般的断路器的动作时间为 0.06~0.15s,最快的可达0.02~0.06s。
2015/12/27
4
1.1 继电保护的任务
2015/12/27
5
1.1.1 继电保护的概念和作用
2015/12/27
6
电力系统:由生产、变换、输送、分配、消耗 电能的各种电气元件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
2015/12/27
7
电 力 系 统
生产 变换 输送 分配 消耗
发电机 变压器--输电线路--变压器 用电设备 电网
2015/12/27
35
1.3.2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1.模拟式继电保护装置
输入 信息 测量 部分 整定值 逻辑 部分 执行 部分 输出 信号
2015/12/27
36
2015/12/27
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元件的某些运行参 数,并与保护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被保 护元件是否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 逻辑部分:对测量信号进行综合判断,确 定保护的动作情况。 (即根据测量部分输出信号的性质、输出 的逻辑状态,使保护装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 系判断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使 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送 给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根据逻辑部分判断的结果,执 行保护的任务,发出跳闸脉冲或发信号。
2015/12/27 18
短路类型:
三相短路—k(3);两相短路—k(2); 两相接地短路—k(1,1);单相接地短路—k(1); 匝间短路。
2015/12/27
19
• 不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 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 状态。如:过负荷、频率降低、过电压、电 力系统振荡等。 事故: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 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 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 备损坏的事件。
2015/12/27
21
1.2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
选择性、 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四性”
2015/12/27
22
1、选择性 选择性: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 护装置动作,仅切除故障元件,尽量
缩小停电范围,使系统中的非故障部
分仍能继续运行。
2015/12/27
2015/12/27
28
4、可靠性
可靠性:保护该动作时应动作(即不 拒动),不该动作时不动作(即不误动)。
可信赖性:即保护范围内故障时可靠动作 (即不拒动)。 安全性:保护范围外故障时可靠不动作 (即不误动)。
2015/12/27 29
1.3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及保护装置的构成
2015/12/27
23
2015/12/27
24
主保护是指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故障, 并能按要求快速切除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 作用的保护。后备保护又有近后备和远后备 之分。 近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拒动时,由电气元 件本身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保护的方 式;当断路器拒动时,由同一发电厂或 变电所内的有关断路器动作,实现后备 的方式。 远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 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来实现后备。
(d )
(f) (e)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2015/12/27 45
微机型继电保护屏
2015/12/27 46
总结: 1、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掌握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2015/12/27
47
2015/12/27 26
3、灵敏性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发生 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又称灵敏度,通常用 灵敏系数来衡量。 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该是在事先规 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 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 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4
4QF
C
5
6
I k2
D
E N
5QF k 2 6QF
I k2
2015/12/27
33
零序、负序分量是不对称故障的特征,常采用 以零序、负序分量构成的继电保护反应不对称故障。 例如零序电流保护。
2、反应非电气量的继电保护
(1)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气体或油流速度的瓦斯保 护;
(2)反应变压器及电动机绕组温度变化的温度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运行
主讲:李焱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2015/12/27 1
第1章 继电保护基础
[任务] 1.明确继电保护的“四性”。 2.学会测试继电器特性的方法。 [知识点] 1.继电保护的任务,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 3.微机保护的构成、特点。 [目标] 1.熟练掌握继电保护的任务、对继电保护的基 本要求。 2.掌握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和远后备的 概念。 3.掌握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 4.掌握微机保护的构成、特点。
电压形成
开出量
键盘 电源部分 串行通讯SIO 显示设备 打印机 人 机 对 话
2015/12/27
40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 :
按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分类: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纵差动保护、功率 方向保护、距离保护、高频保护等。 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 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 母线保护、电动机保护、电容器保护等。
2015/12/27 31
A 1
B 2
C
1QF
I L
2QF
I L
A
1
B
2 2QF
k1
C
1QF
I k
I k
2015/12/27
32
E M
A
1
1QF
22QFB34C5
5QF
6
6QF
D
E N
3QF k1 4QF
I k 1
I k1
E M
A
1
1QF
2
2QF
B
3
3QF
2015/12/27
41
按构成保护装置的元件分类:机电型保 护装置、静态型保护装置、微机型保护 装置;
按照保护的功能分类:主保护、后备保 护、辅助保护等。
2015/12/27
42
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